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察温针灸康复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彩侠 程芳 +1 位作者 刘素珊 谢丹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6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在产妇产后出现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中采用温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1月,在该院进行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诊断治疗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 目的观察在产妇产后出现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中采用温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1月,在该院进行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诊断治疗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生化冲剂进行相关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额外给予温针灸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恶露结束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恶露结束时间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中采用温针灸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恶露消退时间,达到促进患者字快速恢复,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康复治疗 产后恶露不绝 气虚血瘀证 并发症 临床疗效 分娩
原文传递
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玉平 程芳 《智慧健康》 2018年第35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本院选取的81例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三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从脱垂分级来看,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阴道壁脱垂率、尿失禁发...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本院选取的81例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病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三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从脱垂分级来看,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阴道壁脱垂率、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疗效较好。结论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近期治疗中,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极佳,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近期疗效 尿失禁
下载PDF
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对产后腰痛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史文静 陈伟 +3 位作者 程芳 李晓玮 张骋 朱燎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对产后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后保健科就诊的80例产后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推拿疗法治疗,观... 目的探讨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对产后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后保健科就诊的80例产后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低周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量表(RMDQ)评分、腹背肌耐力、腰椎活动度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RS、RMDQ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腹背肌耐力时间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前屈角度、后伸角度、侧屈角度、旋转角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P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能有效改善产后腰痛患者疼痛,增加治疗有效率,改善腹背肌功能,减轻产后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周波 产后腰痛 推拿 产后抑郁
下载PDF
悬吊训练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佩佩 程芳 +3 位作者 李晓玮 朱燎原 刘素姗 陈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60-563,569,共5页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suspension training,SET)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次阴道分娩并参加产后42 d体检的初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疗...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suspension training,SET)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次阴道分娩并参加产后42 d体检的初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凯格尔运动,50例)、试验组(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凯格尔运动+SET,50例)。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刻POP分期、盆底肌力分级、腹横肌厚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第1次治疗前,2组患者POP分期、盆底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次治疗前、第15次治疗后,2组POP分期、盆底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横肌厚度均呈升高趋势,试验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T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初产妇产后POP可有效改善症状,更快更好地恢复盆底肌力,增加腹横肌厚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悬吊训练 盆底功能锻炼
下载PDF
产后早期医疗体操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杨 程芳 +2 位作者 刘卫平 李晓玮 陈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医疗体操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医疗体操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34例)、B组(早期医疗体操+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34例)。比较两治疗前、治疗第2周后、治疗第5周后腹直肌分离距离、腹直肌肌力、腹直肌肌电值及腹上角角度。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腹直肌分离距离、腹直肌肌电值、腹上角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5周后,B组腹直肌分离距离、腹上角角度小于A组;腹直肌肌力优于A组;腹直肌肌电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医疗体操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可明显缩小腹直肌分离距离、腹上角角度,更快更好地恢复腹直肌肌力,提高腹直肌肌电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体操 神经肌肉电刺激 产后 腹直肌分离
下载PDF
不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降低初产妇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49
6
作者 程芳 杨云洁 +1 位作者 罗亚 马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3期334-342,共9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如Kegel训练和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评估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足月经阴道分...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如Kegel训练和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评估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足月经阴道分娩,并于产后第42天返回医院接受盆底肌功能评估的60例盆底肌肌力下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n =30)与对照组( n =30)。对研究组受试者采用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至产后第18周,再改为Kegel训练至产后1年。对对照组受试者采用Kegel训练至产后1年。2组受试者在产后第6、10、18周及1年时,盆底Ⅰ、Ⅱ类肌纤维不同级别肌力发生率比较,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影响因素分析,分别以其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为因变量,治疗措施、时间、治疗措施与时间交互效应为自变量,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LMIXED)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并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4016),并与所有受试者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受试者年龄、孕次、人体质量指数(BMI)、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治疗前盆底Ⅰ、Ⅱ类纤维的肌力分级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控制治疗措施因素后,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变化,均具有显著时间趋势,即随着训练时间延长,产后盆底肌功能不断恢复,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133.204、116.344, P <0.001);控制时间因素后,研究组治疗措施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 =22.239, P <0.001),但是2组治疗措施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③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措施、时间、治疗措施与时间交互效应,均为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因素,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 t =-3.220、 6.280、4.340, P =0.002、<0.001、<0.001;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 t =-3.080、 5.350、3.510, P =0.003、<0.001、<0.001)。结论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和Kegel训练,均可显著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而且随着训练时间延长,肌力不断恢复。与Kegel训练相比,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可以更快、更有效、更持久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并且疗效优于Kegel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肌张力过低 康复 盆底肌功能 产后 Kegel训练 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 治疗结果 初产妇
原文传递
产后早期静力性收缩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谢丹丹 巩尊科 +1 位作者 樊莉琳 张彩侠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3期357-365,共9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产后4~6周)静力性收缩训练(SCT)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ES),对产后腹直肌分离(DRA)产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产后DRA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产后4~6周)静力性收缩训练(SCT)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ES),对产后腹直肌分离(DRA)产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产后DRA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于产后早期,对研究组产妇DRA采取SCT联合NES治疗;而对照组产妇仅采取NES治疗。2组产妇治疗第2、4、6周时的腹围、双侧腹直肌间距(IRD),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产妇腰、背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治疗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t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获得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806),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产妇本次分娩孕龄、剖宫产术分娩比例、孕期体重增加值、第一与第二产程持续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 g占比,产次、剖宫产次数≥2次占比,以及治疗前人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占比、腹围、双侧IRD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2组DRA产妇治疗第2、4、6周时,腹围和双侧IRD,经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措施与时间因素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_(治疗×时间)=4.214、2.193,P_(治疗×时间)=0.062、0.241)。进一步对DRA治疗措施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措施对产后DRA产妇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腹围、双侧IRD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_(治疗)=6.874、8.291,P_(治疗)=0.032、0.012),研究组产妇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腹围、双侧IRD总体较对照组分别偏小4.1 cm(95%CI:1.2~5.3 cm,P<0.05)与偏短0.17 cm(95%CI:0.06~0.31 cm,P<0.05)。对时间因素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对产后DRA产妇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腹围、双侧IRD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14.286、9.574,P_(时间)<0.001、=0.004)。对治疗不同时间点2组产妇腹围、双侧IRD分别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第4、6周时的腹围和双侧IRD,均显著偏小和偏短于治疗第2周,治疗第6周时的腹围和双侧IRD,均显著偏小和偏短于治疗第4周,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产妇治疗第2、4、6周时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及产妇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经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措施与时间因素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_(治疗×时间)=6.721、7.284、8.277,P_(治疗×时间)=0.024、0.017、0.012)。进一步对治疗措施的单独效应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第4、6周时,研究组产妇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第6周时,研究组产妇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5、4.336、7.798,P=0.008、<0.001、<0.001)。进一步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中时间因素的单独效应分别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治疗第2、4、6周时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及产妇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分别组内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F=155.488、229.732、598.316,均为P<0.001;对照组:F=83.498、92.179、765.398,均为P<0.001)。对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2组产妇治疗第4、6周时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均较组内治疗第2周显著增高,而产妇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则较组内治疗第2周显著降低,治疗第6周时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均较组内治疗第4周显著增高,而产妇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则较组内治疗第4周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产后早期,对DRA产妇采取SCT联合NES治疗,可促进腹围及双侧IRD恢复,提高盆底肌力,缓解其腰、背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 腹直肌分离 静力性收缩训练 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 腹围 产后期 女(雌)性
原文传递
通乳散配合节段式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晓玮 杨云洁 +1 位作者 李晓燕 许光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05-508,513,共5页
目的探讨通乳散配合节段式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依据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产妇行节段式乳房按摩,60例观察... 目的探讨通乳散配合节段式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依据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产妇行节段式乳房按摩,60例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乳散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 d后,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肿胀情况、泌乳量、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乳房疼痛程度及乳房肿胀硬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α(IL-1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乳散联合节段式按摩可有效缓解产妇乳房胀痛情况,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产妇炎症反应程度,增加泌乳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按摩 乳房胀痛 产妇
原文传递
仿生物理电刺激治疗对人工终止妊娠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云洁 史文静 程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探讨仿生物理电刺激治疗对人工终止妊娠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终止妊娠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采用仿生物理电刺激治疗)和... 目的探讨仿生物理电刺激治疗对人工终止妊娠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终止妊娠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采用仿生物理电刺激治疗)和对照组(n=50,采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治疗)。观察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通过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文号:2016008)。结果①2组患者年龄、人工终止妊娠术次数、人体质量指数(BMI)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为(9.8±2.8)mm,对照组为(8.0±2.5)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2,P=0.007)。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19、12.952,P<0.001、<0.001)。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螺旋动脉PI及RI分别为1.0±0.1、0.7±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9±0.1、0.6±0.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6、2.028,P=0.003、0.016)。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子宫螺旋动脉PI、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组内比较:t=3.261、12.432,P=0.010、<0.001;对照组组内比较:t=3.065、10.307,P=0.021、<0.001)。结论仿生物理电刺激治疗修复子宫内膜效果优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治疗。由于本研究仅为回顾性研究,该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药物疗法 流产 人工 子宫内膜 疗效比较研究 孕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