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应对过程及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怀德 蔡菁菁 +7 位作者 尚静 徐敏 李峰 董春光 闻国华 张立庆 万文锦 程雷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52-155,161,共5页
2019年12月以来,从武汉发端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迅速蔓延,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目前研究已知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有较多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尤... 2019年12月以来,从武汉发端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迅速蔓延,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目前研究已知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有较多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尤其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上呼吸道黏膜及分泌物,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程度并不低于隔离病房、感染科等。但全国包括武汉市的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疫情早期对COVID-19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都明显不够,以至于武汉某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出现多名医护人员感染,好在该科迅速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避免了更多人员感染。因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对COVID-19疫情导致的医院感染防控是重中之重。我们现将江苏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防控COVID-19疫情中的应对变化过程做一梳理,并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引起各地同道们的重视,共同做好防控预案,保护医患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防护
下载PDF
鼻中隔改良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
作者 仇继兵 曹影 +2 位作者 宋红毛 李秀婷 秦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3期52-55,共4页
目的评价鼻中隔改良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缝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缝合组予以鼻中隔改良缝合,对照组予以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 目的评价鼻中隔改良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缝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缝合组予以鼻中隔改良缝合,对照组予以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症状评分,鼻窦CT评分及鼻内镜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缝合组VAS评分为(2.07±0.72)分,对照组为(9.56±0.89)分,缝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对照组抽出鼻腔填塞膨胀海绵后VAS评分为(7.16±0.69)分,缝合组为(2.31±0.72)分,缝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鼻部疼痛、头痛、溢泪、耳闷、吞咽困难、睡眠困难评分分别为(2.86±0.57)、(1.19±0.49)、(3.11±0.94)、(1.13±0.62)、(1.97±0.96)、(2.59±1.1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72±0.63)、(4.28±1.17)、(7.15±1.98)、(4.07±0.89)、(4.01±1.17)、(4.82±1.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缝合组鼻窦CT评分(2.09±0.74)分及鼻内镜评分(2.01±0.5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9±1.02)、(2.91±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缝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缝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应用鼻中隔改良缝合技术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改良缝合技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正性暗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周莉莉 曹影 丁莹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75-78,83,共5页
目的 分析正性暗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治疗的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组给予正性暗示联... 目的 分析正性暗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治疗的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组给予正性暗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测定导听阈;采用眩晕量表来对患者的前庭功能进行评估;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评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治疗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气导听阀水平、情感、躯体、功能评分、E、NE、Cor水平、PSQI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评分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正性暗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听力下降情况,降低心理应激状态,改善睡眠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性暗示 前庭康复训练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 前庭功能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咽喉反流引起声带后联合肉芽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宋红毛 戴俊 +2 位作者 费兵 怀德 曹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8期62-66,共5页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联合纤维电子喉镜下环甲膜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咽喉反流引起声带后联合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的咽喉反流阳性的声带后联合肉芽肿患者78例,随...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联合纤维电子喉镜下环甲膜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咽喉反流引起声带后联合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的咽喉反流阳性的声带后联合肉芽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联合纤维电子喉镜下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治疗,疗程结束后6个月和1年比较两组治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患侧声带侧别构成、合并症发生率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年,实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05),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力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LES静息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38,P=0.017);(2)实验组与对照组LES静息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28,P=0.001),实验组LES静息压力较高;(3)两组LES静息压力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92,P=0.001)。实验组治疗前后胃蛋白酶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伏诺拉生联合纤维电子喉镜下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声带后联合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复发率更低,能更有效地改善声带后联合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后联合肉芽肿 质子泵抑制剂 伏诺拉生 曲安奈德
下载PDF
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纯音和言语识别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东 王惠 +10 位作者 康欣乐 赵雪 王海旭 费兵 别同武 曹影 刘磊 怀德 束明阳 李秀婷 沈维展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 分析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的平坦型和全聋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 目的 分析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的平坦型和全聋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分别检测并记录患者的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按照发病年龄和听力损失程度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105例健康体检者听力相比较,观察组132例患者中,轻度12例(9.09%)、中度30例(22.73%)、重度50例(37.88%)、极重度40例(30.30%),不同程度听力损失患者言语识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7例(5.30%)、青年32例(24.24%)、中年65例(49.24%)、老年28例(21.21%),不同年龄之间的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言语识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的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言语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力损失程度及年龄可以显著影响言语识别率,两者呈负相关,年龄越大,听力损失越重,言语识别率越低,老年人最为明显;而平坦型和全聋型单侧难治性突聋患者的听力损失与性别无关,多为中度以上听力损失,重度及极重度居多,中年人发病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特发性耳聋 平坦型 全聋型 听力损失 言语识别率 纯音测听
下载PDF
鼻咽癌合并慢性鼻窦炎误诊3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卢红林 徐敏 怀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3年第4期309-310,共2页
鼻咽癌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加上鼻咽部位置深在隐蔽,常以单侧头痛、回吸性涕血、一侧卡他性或分泌性中耳炎、颈上部肿块等为首发症状或早期症状单独出现,往往易造成误诊、漏诊。而鼻咽癌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并不太多见。现将... 鼻咽癌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加上鼻咽部位置深在隐蔽,常以单侧头痛、回吸性涕血、一侧卡他性或分泌性中耳炎、颈上部肿块等为首发症状或早期症状单独出现,往往易造成误诊、漏诊。而鼻咽癌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并不太多见。现将我们2010年1月至今收治的3例以慢性鼻窦(蝶窦为主)炎为突出临床诊断或先驱诊断的鼻咽癌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病例报告 慢性鼻窦炎 鼻咽癌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诊断 早期症状 症状不典型 首发症状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一期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 被引量:15
7
作者 怀德 徐敏 +4 位作者 戴俊 汪守峰 张学文 宋红毛 王海旭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一期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治疗56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诊疗情况,对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等进...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一期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治疗56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诊疗情况,对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鼻部外观满意,鼻腔通气畅,嗅觉良好,1例鼻中隔前端穿孔,经放置软骨支撑愈合。术后无鼻中隔脓肿、血肿,随访半年也无外鼻塌陷等并发症。结论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可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同期手术具有直视下操作,复位精确,切口灵活,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具有卫生经济学意义,但要知情告知并征得患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骨骨折 鼻中隔偏曲 成形
下载PDF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 被引量:27
8
作者 怀德 戴俊 +8 位作者 徐敏 张学文 严济鸣 张亚龙 王建武 张军 周晓健 金同爱 殷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一鼻窦炎的手术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35例难治性鼻一鼻窦炎经CT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局部用药等规范术前准备,行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为主修正手术加中鼻甲全部或部分切除,...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一鼻窦炎的手术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35例难治性鼻一鼻窦炎经CT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局部用药等规范术前准备,行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为主修正手术加中鼻甲全部或部分切除,术后凭鼻内镜保健手册进行定期复查,规范随访。2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其中16例行内镜下传统矫正切除,10例行局限性矫正切除;15例合并变应性鼻炎者对下鼻甲前端、中鼻甲对应鼻中隔等部位黏膜电凝。结果35例患者门诊内镜随诊3~6月以上,治愈11例(31.4%),黏膜完全上皮化;好转18例(51.4%),黏膜可以上皮化,但变应性鼻炎发作时,术腔黏膜水肿,经局部处理及药物治疗后可恢复上皮化;无效6例(17.2%)。总有效率82-8%,6例无效均为合并变应性鼻炎及哮喘患者。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疗效较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鼻鼻窦炎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 中鼻甲切除术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自体材料即时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附11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蔡菁菁 宋红毛 +5 位作者 戴俊 尚静 李峰 徐敏 怀德 程雷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采用鼻腔自体材料即时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住院行鼻内镜手术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11例患者初始疾病:鼻息肉伴鼻窦炎3例,鼻腔乳...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采用鼻腔自体材料即时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住院行鼻内镜手术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11例患者初始疾病:鼻息肉伴鼻窦炎3例,鼻腔乳头状瘤1例,鼻腔恶性淋巴瘤2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2例,鼻颅底肿瘤3例。脑脊液鼻漏病因均为医源性,漏出部位为筛板3例,筛顶5例(含双侧筛顶1例),蝶窦顶壁2例,蝶窦外侧壁1例。脑脊液鼻漏发生后均即时行带蒂鼻中隔或中鼻甲黏膜瓣、钩突黏膜、中鼻甲骨等自体材料修补手术。结果11例患者均一次修补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月以上,未见再发脑脊液鼻漏。结论鼻内镜下鼻腔自体材料即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具有取材方便及便于固定,带蒂的移植组织血供丰富易存活,相同的组织结构保证腺体的分泌功能,能有效避免鼻腔干燥等不适症状发生等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鼻内镜外科 鼻中隔 中鼻甲 修补术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手术治疗喉乳头状瘤 被引量:9
10
作者 戴俊 怀德 +2 位作者 汪守峰 王海旭 宋红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喉乳头状瘤患者,分析其治愈率、复发率、复发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分析该技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6月经CO2激光治疗的喉乳头状瘤39例,均采用经口显微镜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全麻后支... 目的观察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喉乳头状瘤患者,分析其治愈率、复发率、复发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分析该技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6月经CO2激光治疗的喉乳头状瘤39例,均采用经口显微镜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全麻后支撑喉镜暴露喉乳头状瘤并固定,显微镜下CO2激光切除喉乳头状瘤。结果随访1个月~2年,总体有效率约53.85%,复发率约42.56%,平均手术次数3.14次,平均复发时间约为7.6个月。结论 CO2激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少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喉镜检查 激光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难治性突聋耳后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前后言语识别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曹影 邱月 +9 位作者 陈智斌 费兵 李东 张晓凤 王惠 康欣乐 王海旭 怀德 李秀婷 束明阳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目的分析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耳后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后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8例行耳后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的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资料,... 目的分析单侧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耳后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后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8例行耳后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的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持续时间、耳别、伴随症状、纯音听力及言语测听等数据。对治疗前后患者患耳的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结果和最大言语识别率(maximum speech recognition rate,WRSmax)进行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WRS愈后的因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耳后注射神经节苷酯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患耳PTA和WRS有显著改善(P=0.027,P=0.038),两者呈负相关(r=-0.682,P<0.05)。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发现年龄、性别、诱发因素、患侧耳别、伴随症状与WRS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P=0.208、P=0.079、P=0.335、P=0.331),而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听力损害程度及听力曲线类型是影响WRS疗效的重要因素(P=0.010,P=0.033,P=0.026)。结论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经耳后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后WRS疗效为41.38%,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包括: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听力损害程度及听力曲线类型。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长者疗效显著差于病程短者,低频听力下降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WRS疗效明显较平坦型及高频听力下降者好;听力损害程度越重,疗效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突聋 鼓室内及耳后注射 言语识别率 纯音测听
原文传递
疑难高危食管异物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怀德 王海旭 +5 位作者 曹影 徐敏 戴俊 汪守峰 宋红毛 金同爱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12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疑难高危食管异物的诊断、治疗和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1例疑难高危食管异物患者,在全麻下行食管镜检查并异物取出术。术后根据术中食管黏膜损伤情况给予不同时间的禁食、补液、... 目的探讨疑难高危食管异物的诊断、治疗和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1例疑难高危食管异物患者,在全麻下行食管镜检查并异物取出术。术后根据术中食管黏膜损伤情况给予不同时间的禁食、补液、抗感染等治疗。结果 41例疑难高危异物均经1次或不超过3次取出,2例术后有颈部皮下气肿,考虑有食管小穿孔,禁食、补液抗感染6~8 d气肿消失,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疑难高危食管异物大多可经食管镜取出。但对于经多次试取难以取出,或就诊时已出现食管穿孔并发症者,或异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食管黏膜溃疡及糜烂者,仍应颈侧切开或开胸取异物为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异物 食管镜检查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VEGF、IL-6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价值
13
作者 龚何燕 戴俊 +4 位作者 杨惠明 李硕 徐敏 宋红毛 怀德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1期1000-1006,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炎症因子(IL-6)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25例成人OSAHS手术患者。收集...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炎症因子(IL-6)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25例成人OSAHS手术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检测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年血清VEGF和IL-6。采用Logsitic逐步回归法计算VEGF、IL-6联合预测OSAHS患者改善情况的概率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通过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预测OSAHS患者合并VEGF及IL-6水平变化的效能。结果与轻度组和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男性比例更高(81.7%,P=0.048),体重、颈围存在组间差异,重度组的中位体重更高[83(75,90),P=0.023]、颈围更大[42.0(40.0,45.0),P=0.002]。且术前AHI、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Stop-Bang评分和Epworth嗜睡量表等临床参数在各组间均显示出显著差异。重度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EGF和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且各时间点、各组内,VEGF、IL-6均表现出与OSAHS相关指标有较高相关性。VEGF、IL-6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预测OSAHS患者的术后6个月疗效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6、0.781,联合预测模型的AUC为0.787。术后1年疗效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1、0.723,联合预测模型的AUC为0.740。与轻中度组患者相比,重度组出现术后并发症人数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IL-6对预测OSAHS患者术前病情严重程度及术后预后效果具有重大意义,两者联合临床指标对OSAHS的诊断及治疗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生长因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预后模型
原文传递
经神经影像学支持的阿尔茨海默病脑白质改变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敏 怀德 +3 位作者 陈君坤 林千早 魏玲 马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3期32-36,共5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损伤变化及认知功能情况分析,探讨其变化关系。方法应用3.0 T DTI对20例AD患者和20名健康老人行轴位全脑DTI扫描,比较两组脑部各向异性分数(FA)的差异,分析AD患者各被检测... 目的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损伤变化及认知功能情况分析,探讨其变化关系。方法应用3.0 T DTI对20例AD患者和20名健康老人行轴位全脑DTI扫描,比较两组脑部各向异性分数(FA)的差异,分析AD患者各被检测部位的FA值、弥散系数(D)值与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1)AD组胼胝体压部(CCP)白质FA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1,P<0.05),AD组CCP D值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1,P<0.05)。(2)AD组白质FA、D值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测(MMSE)及形象记忆测试(FMT)评分均显著相关。AD患者CCP、脑部扣带(C-M、C-P)白质FA与MMSE、FMT评分测试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5、0.334、0.376、0.372、0.368、0.365,均P<0.05),CCP、C-M、C-P的D值与神经心理测试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6、-0.336、-0.403、-0.367、-0.332、-0.403,均P<0.05)。结论 AD患者脑内可能存在多部位细微结构和神经改变,DTI检测指标可考虑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客观参考诊断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阿尔茨海默病 脑白质
原文传递
第三脑室肿瘤的高场强MRI表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敏 怀德 +3 位作者 柳勇 陈小宇 陈万洪 董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0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肿瘤高场强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经MRI扫描诊断并经术后组织病理证实为第三脑室肿瘤的患者4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肿瘤良恶性与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位置、T1及T2信号均匀性、强化...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肿瘤高场强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经MRI扫描诊断并经术后组织病理证实为第三脑室肿瘤的患者4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肿瘤良恶性与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位置、T1及T2信号均匀性、强化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0例第三脑室肿瘤患者包括良性27例及恶性1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位置、T1及T2信号均匀性与第三脑室肿瘤良恶性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加权呈等信号是判断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场强MRI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肿瘤形态显像优势,如第三脑室肿瘤T2加权呈等信号,则可能为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脑室 脑室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