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体验式教学实践——以深圳大学荔园果香手绘图制作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汪驰升 高青 +4 位作者 易生奥 祝儿安 郑文泓 叶艾温 钟国熙 《高教学刊》 2020年第4期102-105,共4页
教育部于2016年度新批准设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深圳大学在2017年在全国首次开展了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招生。作为国内第一所开设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院校,如何引领专业本科生对新设专业产生专业认同,形成专业学习兴趣,从而实... 教育部于2016年度新批准设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深圳大学在2017年在全国首次开展了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招生。作为国内第一所开设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院校,如何引领专业本科生对新设专业产生专业认同,形成专业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老师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次教学实践基于体验式教学理论,结合深圳大学荔园文化,以参加深圳大学第七届建筑文化节为激励,带领深圳大学2018级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新生制作深圳大学荔园果香图。本次实践帮助学生们形成对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内容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们的专业兴趣和成就感,从而为未来几年的专业学习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体验式学习 荔园果香图 深圳大学
下载PDF
城市排水管网流量预测多视图时空图神经网络模型
2
作者 涂伟 池向沅 +3 位作者 赵天鸿 杨剑 朱世平 陈德莉 《测绘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4,共11页
城市排水管网的流量是其运行效率和安全的关键指标,准确的流量预测对排水管网运行风险预警、优化其运行效率及规划布局至关重要。水流量不仅受到其自身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还与管网的空间结构紧密相关,但传统水流量预测方法较少关注水流... 城市排水管网的流量是其运行效率和安全的关键指标,准确的流量预测对排水管网运行风险预警、优化其运行效率及规划布局至关重要。水流量不仅受到其自身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还与管网的空间结构紧密相关,但传统水流量预测方法较少关注水流在管道之间复杂多维的空间依赖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图的时空图网络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排水管网的空间邻近性和节点间的属性相似性。分别构建最近邻拓扑视图与流量相似性属性视图,使用时空图卷积网络挖掘流量特征的内在时空依赖,利用注意力机制对多个视图的时空依赖特征进行融合以获得流量预测值。利用某市排水管网历史水流监测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视图时空图神经网络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性能,多视图对比试验验证了不同视图在模型中起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网流量预测 多视图 时空图网络 图深度学习
下载PDF
结合配准补偿和空间约束的隧道三维建图方法
3
作者 张星 黄展鹏 +2 位作者 李清泉 周宝定 李麒沛 《测绘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三维地图对于隧道的施工安全预警和长期安全维护至关重要。然而,在纹理缺乏、结构粗糙且存在动态干扰的隧道环境中,生成准确的三维点云地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种隧道三维建图方法,用于构建超长且高噪声隧道场景的点... 三维地图对于隧道的施工安全预警和长期安全维护至关重要。然而,在纹理缺乏、结构粗糙且存在动态干扰的隧道环境中,生成准确的三维点云地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种隧道三维建图方法,用于构建超长且高噪声隧道场景的点云地图。首先,提出了一种配准残差补偿模型,以减少由粗糙表面结构引起的配准误差。该模型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识别非平整表面结构,并通过局部区域残差进行有效补偿。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视场最大化的空间约束模型,以排除绝对测量偏差造成的点云误差。为了验证本方法的性能,本文在钻爆法和盾构法隧道的二次衬砌和管沟敷设阶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主流建图算法FAST-LIO2、Faster-LIO和LiLi-OM具有更准确的轨迹估计和地图构建。此外,本文进行了一些消融试验,以进一步阐明不同模型在隧道三维建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图 配准补偿 空间约束 激光雷达 四足机器人
下载PDF
社交媒体数据驱动的城市美食地图智能生成
4
作者 黄键熙 廖童欣 +2 位作者 余卓怡 吴若楠 陆旻 《集成技术》 2024年第6期53-75,共23页
美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幅展现城市内美食地理分布的美食地图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网络时代,社交媒体已渗透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交媒体数据可为自动化地图制图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该文提出一种由社交媒体数据驱动的城市美食... 美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幅展现城市内美食地理分布的美食地图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网络时代,社交媒体已渗透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交媒体数据可为自动化地图制图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该文提出一种由社交媒体数据驱动的城市美食地图自动生成方法,将地图制图方法与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实现了风格化的城市美食地图智能生成。此外,该文还开发了一个城市美食地图的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对武汉、广州、重庆和成都4座城市进行美食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刻画城市美食方面的表现力和有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数据驱动 专题地图 可视化
下载PDF
动态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清泉 张德津 +2 位作者 汪驰升 陈智鹏 涂伟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7-1158,共12页
动态精密工程测量可用于监测工程结构物的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状态变化。随着各类传感器及智能车、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等自动化移动平台的快速普及,工程测量逐渐向自动化、动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了运动状态下的测量能力。同时,... 动态精密工程测量可用于监测工程结构物的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状态变化。随着各类传感器及智能车、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等自动化移动平台的快速普及,工程测量逐渐向自动化、动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了运动状态下的测量能力。同时,也发展了系列成熟的测量设备,如测量机器人、移动测量车、专用集成测量装备等,它们可进行动态精密的位置、姿态、表观形状、内部状态等参数测量。本文围绕专用集成的智能化测量装备,首先梳理了智能化感知设备集成和智能化数据处理方法,然后阐述了在公路路面病害监测、大坝内部变形监测、城市排水管网病害监测、输水工程安全监测等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精密工程测量 智能化测绘 智能化测量装备 公路测量 堆石坝内部形变测量
下载PDF
基于幸运成像和生成对抗网络的大气湍流图像复原方法
6
作者 吕品 邓东平 +6 位作者 石铁柱 王梦迪 刘潜 田雨 张紫红 曾赟 邬国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在拍摄远距离目标时,视频序列图像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从而产生畸变和模糊,为对视频序列大气湍流退化图像进行复原,提出了一种幸运成像与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空域幸运成像方法,在有限的视频序列图像中挑选出幸运区域,将其拼接... 在拍摄远距离目标时,视频序列图像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从而产生畸变和模糊,为对视频序列大气湍流退化图像进行复原,提出了一种幸运成像与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空域幸运成像方法,在有限的视频序列图像中挑选出幸运区域,将其拼接-排序后进行叠加,从而消除大气湍流带来的几何畸变;在此基础上引入DeblurGAN-v2模型,进一步提升图像质量.将高速相机拍摄的真实湍流退化图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所提方法进行实验,并与图像重采样、灰度变换、巴特沃斯高通滤波、MPRNet模型和DeblurGAN模型等方法进行对比,并通过客观评价指标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Brenner梯度函数、Laplacian梯度函数、灰度差分函数(SMD)、熵函数(Entropy)、能量梯度函数(Energy)、PIQE以及Brisque指标相较于其他方法分别提升了194%,58%,84%,7%,55%,74%和163%.从主观效果上看,幸运成像与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能显著地提高图像的视觉质量,并有效地降低图像的模糊和几何畸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大气湍流效应 幸运成像 生成对抗网络
下载PDF
结合感知哈希与空间约束的室内连续视觉定位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星 林静 +2 位作者 李清泉 刘涛 方志祥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39-1649,共11页
视觉定位主要通过相机视觉信息与环境视觉特征的匹配实现位置计算。然而视觉匹配计算量较大,难以支持室内连续定位。对于视觉数据稀疏的环境,单纯依靠视觉匹配也难以实现连续的轨迹定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感知哈希与空间... 视觉定位主要通过相机视觉信息与环境视觉特征的匹配实现位置计算。然而视觉匹配计算量较大,难以支持室内连续定位。对于视觉数据稀疏的环境,单纯依靠视觉匹配也难以实现连续的轨迹定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感知哈希与空间约束的室内连续视觉定位方法,通过智能手机采集的连续视频帧与室内图像数据集的匹配,实现精确的视觉定位。为改进视觉匹配效率,构建了一种双层次的匹配图像搜索策略,包括基于感知哈希方法的全局搜索策略和顾及运动连续性的局部搜索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室内连续视觉定位算法,结合视觉匹配与航位推算提高视觉定位的空间连续性,并利用运动恢复结构方法提高航向角估计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图像匹配定位、连续离线定位、连续在线定位模式下的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0.70、0.86和0.93 m,能够达到亚米级定位精度。在线定位模式下,本文方法的平均计算时间为0.42 s,能够支持连续的视觉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视觉定位 图像匹配 感知哈希 运动恢复结构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密集时间序列影像的199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水体动态变化
8
作者 郑文泓 胡忠文 +4 位作者 张英慧 王敬哲 王振声 鲁斐栋 邬国锋 《环境生态学》 2025年第1期53-64,共12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过去30年间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对区域的植被、农田和水体等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揭示快速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对于水资源管理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对粤港澳大湾...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过去30年间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对区域的植被、农田和水体等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揭示快速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对于水资源管理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水体的时空变化认识仍然不足,限制了水资源管理与规划、环境保护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研究旨在利用199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密集时间序列Landsat影像数据,使用深度学习模型WatNet提取水体,并对水体动态变化进行时空变化分析,从而探究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水体动态变化过程和结果。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的水体面积呈“上升—小幅波动—下降”趋势,水体收缩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珠江下游及珠江口沿岸地区,水体扩张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南部;2)粤港澳大湾区全域水体面积与自然地理指标相关性弱,与经济社会指标的相关性明显,其中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指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基于密集时间序列结果对水体转出地类进行分析,2020年与1990年相比,最终有40.17%的水域转化为不透水面,密集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其转化过程大致为“水体→农田/湿地→不透水面”。本研究基于密集时间序列Landsat影像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粤港澳大湾区近30年来水体动态变化的详细情况及其主要驱动因素,有助于了解大湾区水资源的时空演变,同时也为快速城镇化地区制定针对性的水资源管理策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预测城市化对水体变化的潜在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间序列 水体动态 水体提取 时空变化 变化检测 城市环境遥感 城镇化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环境语义信息辅助的室内停车场车辆定位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宝定 杨程景 +1 位作者 顾祉宁 刘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1,75,共7页
针对室内停车场环境下GNSS信号受限,无法进行车辆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环境语义信息辅助的室内停车场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智能手机,首先在使用机器学习识别室内停车场中环境语义信息(减速带、转弯)的基础上,建立了室内停车场路网... 针对室内停车场环境下GNSS信号受限,无法进行车辆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环境语义信息辅助的室内停车场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智能手机,首先在使用机器学习识别室内停车场中环境语义信息(减速带、转弯)的基础上,建立了室内停车场路网的拓扑结构,然后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对传统车辆航位推算定位数据进行了融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消除了车辆航位推算的累积误差,平均定位精度达3 m以内,并通过语义信息匹配减少了传统粒子滤波方法的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定位 智能手机 航位推算 环境语义信息 粒子滤波
原文传递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城市医疗可达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珍 夏吉喆 张海涛 《地理信息世界》 202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医疗可达性逐渐成为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尤其是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让人们认识到医疗可达性和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至关重要的。现存的可达性...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医疗可达性逐渐成为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尤其是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让人们认识到医疗可达性和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至关重要的。现存的可达性计算方法通常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之上,即假设居民选择就近的医院就医,这忽略了人们选择医院的主观意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融入行人移动大数据,用移动大数据来模拟人们产生就医行为时对医院的主观选择。结果显示:①很多居民愿意增加出行距离选择更好的医疗服务机构就医;②利用出租车轨迹数据和地铁刷卡数据计算的医疗可达性结果有明显差异;③深圳市医疗可达性整体上呈现出分布不均匀和多中心的发展趋势;④城市交通状况也是影响医疗可达性结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引力模型 出租车轨迹 地铁刷卡数据
下载PDF
超大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信祥 董春来 +1 位作者 管明雷 胡俊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7期135-139,共5页
针对超大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不合理、资源短缺、竞争剧烈等问题,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基于深圳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调查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程度和空间差异3个层面揭示超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趋势,通过主... 针对超大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不合理、资源短缺、竞争剧烈等问题,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基于深圳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调查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程度和空间差异3个层面揭示超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表明,深圳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仍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向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转移,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下降,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地区为光明区和大鹏新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变,并且驱动力在逐年增强。该研究为政府合理规划和利用超大城市的土地资源、促进土地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规律 驱动因素 超大城市
下载PDF
基于弯沉斜率的CRTS-Ⅱ板CA砂浆层脱空长度评估方法
12
作者 王广琦 毛庆洲 +2 位作者 李清泉 夏梦璇 穆远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6-836,共11页
列车运动条件下CA砂浆层脱空病害的定量检测缺乏有效的评估指标,而基于轨道/车辆响应特征和轨道线形变化的检测方法以定性判断为主。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弯沉斜率作为脱空长度病害的评估指标,开展多种条件下脱空长度的定量评估研究。首... 列车运动条件下CA砂浆层脱空病害的定量检测缺乏有效的评估指标,而基于轨道/车辆响应特征和轨道线形变化的检测方法以定性判断为主。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弯沉斜率作为脱空长度病害的评估指标,开展多种条件下脱空长度的定量评估研究。首先,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Winkler模型,推导出轨道板弯沉斜率与变形速度之间的关系。建立车辆-轨道有限元动力学模型,设置多种不同的脱空长度。其次,研究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病害区域时,轨道板表面特定区域变形速度的分布情况,统计该过程中轨道板最大变形速度出现的位置与轮对中心的间距。再次,基于线性递减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最优的变形速度测量位置。最后,分析弯沉斜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脱空长度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弯沉斜率与脱空长度呈正相关,因此弯沉斜率不仅可以用于砂浆层脱空的识别,还可以用于脱空长度的定量评估;在不同的脱空工况下,变形速度的最优测量位置位于列车轮对中心前方2.4 m处,该位置对应的变形速度能更有效地反映出脱空产生的影响;在不同的速度条件下,弯沉斜率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的平均值为13.7%,对应位置变形速度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的平均值为112.93%;揭示了不同脱空工况条件下弯沉斜率的变化规律,给出了7种脱空条件下弯沉斜率变化的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水泥沥青砂浆 脱空 变形速度 弯沉斜率
下载PDF
沉管安装测量塔倾斜位姿修正方法
13
作者 成益品 管明雷 +3 位作者 张德津 刘国辉 田晨阳 张奕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5,共5页
在沉管管节沉放对接施工过程中,针对管节本体发生形变导致测量塔与管节相对几何位置发生微变,从而影响沉管安装定位精度的问题,本文在管节本体与测量塔结构上分别加装倾斜仪监测设备,与管节内安装的倾斜仪在同一坐标体系下进行标定,在... 在沉管管节沉放对接施工过程中,针对管节本体发生形变导致测量塔与管节相对几何位置发生微变,从而影响沉管安装定位精度的问题,本文在管节本体与测量塔结构上分别加装倾斜仪监测设备,与管节内安装的倾斜仪在同一坐标体系下进行标定,在沉管沉放对接过程中实时监测与修正测量塔定位倾斜误差。经贯通测量比对验证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管节形变对沉管安装定位精度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沉放对接施工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安装 测量塔法 钢壳沉管 倾斜误差
原文传递
顾及船舶适航条件的可达动态海图研究
14
作者 王斌 胡俊杰 +2 位作者 管明雷 田晨阳 张瑞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由于潮汐作用和海上环境因素的影响,现行依靠海图水深与潮汐表相结合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方法亟待改进。为了在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通航海域的空间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获取顾及船舶适航条件的可达动态海图构建方法。在瞬时水深模型... 由于潮汐作用和海上环境因素的影响,现行依靠海图水深与潮汐表相结合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方法亟待改进。为了在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通航海域的空间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获取顾及船舶适航条件的可达动态海图构建方法。在瞬时水深模型上,考虑船舶适航水深和适航时间窗口两个船舶适航条件,获得不同吨位船舶在不同航速下的最大可达范围的动态海图。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南黄海沿海海域的可达动态海图,该海图可为船舶乘潮进港提供水深信息,扩大航道通航能力,提升船舶可航行范围,提高海域的空间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海图 适航条件 船舶通航 潮汐 可达动态海图
下载PDF
优视摄影测量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清泉 黄惠 +2 位作者 姜三 胡庆武 于文率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6-1007,共12页
无人机最优路径规划和精准数据采集是复杂城市场景三维重建的关键问题。优视摄影测量利用被摄对象的概略模型,结合密集采样的初始视点生成和采样点可重建性约束的视点优化技术,实现最小数据采集代价下的精确三维模型重建。本文首先研究... 无人机最优路径规划和精准数据采集是复杂城市场景三维重建的关键问题。优视摄影测量利用被摄对象的概略模型,结合密集采样的初始视点生成和采样点可重建性约束的视点优化技术,实现最小数据采集代价下的精确三维模型重建。本文首先研究了优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优视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真实场景的无人机影像采集,并结合激光扫描点云进行空三精度分析和Mesh模型质量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视摄影测量显著提高了Mesh模型的重建质量;对于倾斜摄影难以观测的部分建筑物立面区域,精度提升达到3~5倍;与倾斜摄影相比,优视摄影测量能建立稳健影像连接,实现较高的绝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视摄影测量 无人机倾斜摄影 实景三维 可重建性约束 路径规划
下载PDF
多智能体协同高精地图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龙 刘坤华 +1 位作者 周宝定 李清泉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47-1456,共10页
自动驾驶车辆的自动化驾驶程度越高,对高精地图的要求越高。智能化的高精地图能够为L5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所需地图数据,是未来高精地图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目前高精地图的构建方法,本文首先提出多智能体协同高精地图构建的定义,分析... 自动驾驶车辆的自动化驾驶程度越高,对高精地图的要求越高。智能化的高精地图能够为L5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所需地图数据,是未来高精地图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目前高精地图的构建方法,本文首先提出多智能体协同高精地图构建的定义,分析其构建框架。然后,对多智能体数据采集路径规划、多源异构一体化数据融合与表达、道路场景认知、智能高精地图融合、智能高精地图更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最后,分析了其未来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地图 路径规划 道路场景理解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
下载PDF
GIS辅助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清泉 周宝定 +1 位作者 马威 薛卫星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98-1506,共9页
室内定位技术是目前基于位置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已引起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室内GIS包含了丰富的先验知识,可用于辅助室内定位。本文对GIS辅助的室内定位技术需求、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较系统梳理。首先介绍其... 室内定位技术是目前基于位置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已引起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室内GIS包含了丰富的先验知识,可用于辅助室内定位。本文对GIS辅助的室内定位技术需求、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较系统梳理。首先介绍其发展现状,包括基于地图约束的室内定位、基于拓扑地图匹配的室内定位、基于语义感知的室内定位以及基于视觉感知的室内定位。随后,介绍了其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统一时空基准下的室内GIS数据模型、室内GIS数据更新以及智能手机有限的计算资源。最后,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在GIS辅助的室内定位方面,将从基于语义感知的室内定位发展到基于空间认知的室内定位;在室内GIS数据的获取方面,将从目前的基于机器采集发展到人机交互式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室内GIS 位置服务
下载PDF
基于众源数据的室内外一体化行人路网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宝定 张文香 +1 位作者 黄金彩 李清泉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8-728,共11页
行人路网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保障步行导航服务的关键。当前的行人路网大多是基于室外道路设施构建的,缺乏室内可步行路径的数据支持,无法在导航应用中提供准确、真实的最优路径规划服务。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众源数据的室内外一... 行人路网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保障步行导航服务的关键。当前的行人路网大多是基于室外道路设施构建的,缺乏室内可步行路径的数据支持,无法在导航应用中提供准确、真实的最优路径规划服务。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众源数据的室内外一体化行人路网构建方法,采用智能手机定位传感器与惯性传感器记录的众源轨迹,首先对缺失或者漂移的室内步行数据进行筛选,然后使用改进的行人航位推算(PDR)方法推算出准确的室内轨迹,进而采用莫尔斯理论生成涵盖室内外行人路径的完整行人路网。试验分析中对搜集到的260条步行轨迹数据进行行人路网构建,并使用高精度测量设备采集真实路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OSM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完整地生成室内外一体化行人路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源地理空间数据 步行导航 行人路网 室内外一体化 莫尔斯理论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灰度图像的隧道渗水病害检测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宝定 谢沛瑶 +1 位作者 郭文浩 毛庆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39,90,共7页
地铁盾构隧道渗水检测是隧道维护的基础。针对传统的检测手段难以在隧道内部光线昏暗条件下获得高质量病害图片的问题,本文使用了激光雷达对隧道进行内部渗水检测。首先,基于激光点云灰度图中的渗水病害特征,建立了激光点云灰度图像渗... 地铁盾构隧道渗水检测是隧道维护的基础。针对传统的检测手段难以在隧道内部光线昏暗条件下获得高质量病害图片的问题,本文使用了激光雷达对隧道进行内部渗水检测。首先,基于激光点云灰度图中的渗水病害特征,建立了激光点云灰度图像渗水病害数据集;然后,以Mask R-CNN(Region-CNN)模型为基准框架,采用Swin transformer网络作为底层特征提取网络,实现了对隧道渗水病害的快速检测;最后,利用铁道移动测量系统在武汉采集的数据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Mask R-CNN模型的渗水病害检测精度比原算法提升了12%以上,在地铁隧道渗水病害检测中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隧道 渗漏水 深度学习 病害检测 Swin transformer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天际线的遥感视频生产与交通信息提取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驰升 王乐涵 +5 位作者 张涓 叶艾温 钟国熙 王永全 崔红星 李清泉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90-1498,共9页
传统交通信息获取方法较难获取大范围、全覆盖的实时动态交通流信息,提出一种利用城市天际线作为观测平台的城市遥感视频生产与交通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在超高层建筑物拍摄对地观测数据;然后,对原始倾斜视频观测数据进行正射校正,与卫... 传统交通信息获取方法较难获取大范围、全覆盖的实时动态交通流信息,提出一种利用城市天际线作为观测平台的城市遥感视频生产与交通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在超高层建筑物拍摄对地观测数据;然后,对原始倾斜视频观测数据进行正射校正,与卫星影像融合生成大范围城市遥感视频数据;最后,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车辆分类识别,基于识别结果计算区域车辆数目及密度。在深圳平安大厦观光层开展数据采集并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生产低成本、长时间、大范围、高质量的城市遥感视频,基于该遥感视频开展的车辆检测误识别率和漏识别率低,车辆计数准确率高,可对区域交通流量进行有效监控,准确实时地获取城市内部区域交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际线 对地观测 遥感视频 交通流量监控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