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蛋白对前交叉韧带力学响应影响的弹性蛋白酶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闻天 邓羽平 +8 位作者 刘晓云 李彩娟 王勉 梁泽宇 熊亮 黄刚 陈广新 李子涛 黄文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51-3456,共6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在复杂的生理加载环境下具有其独特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弹性蛋白作为前交叉韧带力学特性的重要贡献者,其在轴向拉伸下对前交叉韧带力学响应特性尚不明确。目的:定量分析弹性蛋白对前交叉韧带拉伸力学响应的影响。方法:制... 背景:前交叉韧带在复杂的生理加载环境下具有其独特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弹性蛋白作为前交叉韧带力学特性的重要贡献者,其在轴向拉伸下对前交叉韧带力学响应特性尚不明确。目的:定量分析弹性蛋白对前交叉韧带拉伸力学响应的影响。方法:制备弹性蛋白酶溶液及对照缓冲液。将猪前交叉韧带样品制备成小规格样品,随机分别浸泡于0,0.1,1.0,2.0,5.0,10.0 U/mL的弹性蛋白酶溶液中6 h,另取相同规格小样品分别浸泡于2 U/mL的弹性蛋白酶溶液中0,1,3,6,9,12 h,以确定适合弹性蛋白靶向酶的浸泡条件并进行消化效果验证,使用组织学染色比较酶处理对组织结构与成分的影响。将韧带样品随机分为酶处理组和PBS组,分别浸泡在2 U/mL弹性蛋白酶溶液和PBS中6 h,于浸泡前、后均进行力学拉伸测试。结果与结论:①生化结果表明,2 U/mL弹性蛋白酶溶液浸泡6 h能将弹性蛋白含量降低31.1%,且没有显著影响组织内其他力学相关成分;②组织学结果显示,弹性蛋白酶可渗透入组织内部,浸泡后的组织松散程度增加;③在浸泡前、后的力学结果中,PBS组的多项力学性能均显著下降,酶处理组仅有低张弹性模量显著升高及初长度显著增加;④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浸泡前PBS组与酶处理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而浸泡后的酶处理组的低张弹性模量、初始斜率、饱和斜率和初长度比PBS组显著增加;⑤以上结果表明,弹性蛋白降解显著影响了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属性,进一步补充了对前交叉韧带结构-功能关系之间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生物力学 弹性蛋白 EVG染色 准静态拉伸 黏弹性
下载PDF
心肌补片:细胞来源、完善策略及最佳制作方法分析
2
作者 胡威 邢健 +5 位作者 陈广新 陈泽娥 赵艺 乔丹 欧阳昆富 黄文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723-2730,共8页
背景:心肌补片是一种修复损伤心肌的有效方式,但目前使用哪种细胞制作心肌补片和如何使心肌补片在体内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还存在争议。目的:通过综述心肌补片的细胞来源和完善心肌补片的策略来寻找出制作心肌补片的最佳方法。方法:由第... 背景:心肌补片是一种修复损伤心肌的有效方式,但目前使用哪种细胞制作心肌补片和如何使心肌补片在体内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还存在争议。目的:通过综述心肌补片的细胞来源和完善心肌补片的策略来寻找出制作心肌补片的最佳方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以“cell sheet,cell patch,cardiomyocytes,cardia progenitor cells,fibroblasts,embryonic stem cell,mesenchymal stem cells”等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心肌补片,生物3D打印,心肌”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经过入组筛选后,最终纳入94篇文献进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心肌补片的细胞来源主要分为3类:分别是体细胞、单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心肌补片的细胞来源丰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适合制作心肌补片,例如,成纤维细胞和骨骼肌母细胞制成的心肌补片会有致心律失常的风险,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作用时间短并且存在伦理方面的问题。随着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的发现,为制作心肌补片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细胞来源。②心肌补片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细胞片技术,另一种是使用生物3D打印技术。细胞片技术可完整保留细胞外基质成分,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细胞在体内的生长循环,但是想要通过细胞片技术获得具有三维结构的心肌补片还存在困难。而生物3D打印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个性化设计获得具有三维结构的心肌补片。③完善心肌补片的策略主要包括:多种细胞共同培养后制作成心肌补片、改进生物3D打印技术中的墨水配方和支架成分、提高心肌补片的治疗效果、抑制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和完善干细胞的分化培养方案。④目前还没有制作心肌补片的最佳细胞来源和制作方法,单靠某一种细胞或者某一种技术所获得的心肌补片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研究者们在制作心肌补片之前需要根据预期的治疗效果来选择合适的策略制作心肌补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补片 多能干细胞 3D打印 生物墨水 细胞片 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反应 心肌细胞 骨骼肌母细胞
下载PDF
荧光PCR法在围生期孕妇B族链球菌筛查中的应用及CAMP试验阴性B族链球菌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杰 张莉 +4 位作者 杨书才 张扬 康文荣 叶丽娴 王革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412-1415,1420,共5页
目的:探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围生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CAMP试验阴性GBS的鉴定分析。方法:收集产科门诊孕35~37周孕妇阴道/直肠拭子1143例,将拭子放入GBS增菌肉汤管增菌,分别用GBS显色平板和荧光PCR法检测GBS。1... 目的:探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围生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CAMP试验阴性GBS的鉴定分析。方法:收集产科门诊孕35~37周孕妇阴道/直肠拭子1143例,将拭子放入GBS增菌肉汤管增菌,分别用GBS显色平板和荧光PCR法检测GBS。16SrDNA分子鉴定技术对CAMP试验阴性GBS进行种属鉴定,并采用PCR技术检测其cfb基因。结果:显色平板检出146份阳性样本,阳性率为12.77%,荧光PCR法检出191份阳性样本,阳性率为16.71%,2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荧光PCR法与显色平板培养法相比,敏感性为93.15%、特异性为94.48%、符合率为94.31%。146株GBS中有10株为CAMP试验阴性,检出率为6.85%,均为cfb基因缺失株。结论:荧光PCR法可有效提高围生期孕妇GBS筛查的阳性率;该地区CAMP试验阴性GBS检出率较高,CAMP试验不宜作为GBS的鉴别试验,因存在缺失cfb基因GBS,GBS分子检测试剂不应选择该段基因设计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荧光PCR CAMP试验 cfb基因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检查中采用超声方法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贤军 周彭玲 杨顺 《影像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53-57,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冠心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5月,其中30例为单支病变(实验组1),32例为双支病变(实验组2),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 目的:探究超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冠心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5月,其中30例为单支病变(实验组1),32例为双支病变(实验组2),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颈动脉硬化度、脉搏波传导速度、弹性系数进行对比,同时对比各组颈内动脉中膜厚度、颈总动脉中膜厚度及硬化斑块指数。结果:实验组1与实验组2颈动脉硬化度、脉搏波传导速度、弹性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显著高于试验组1(P<0.05)。试验组1与试验组2颈内动脉中膜厚度、颈总动脉中膜厚度及硬化斑块指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颈内动脉中膜厚度、颈总动脉中膜厚度及硬化斑块指数大于试验组1(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检查中应用超声方法,可以准确判断受检者颈动脉硬化病变发生情况,并评价病变严重程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颈动脉硬化 超声
下载PDF
臭氧对呼吸系统的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实 赵伟森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前全球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臭氧可造成呼吸系统损伤,增加全死因与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疾病与肺炎)的死亡风险,造成严重的疾病与经济负担。臭氧可导致人体肺部炎症、哮喘和慢性阻塞性疾病,增加肺部对病原体感染... 目前全球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臭氧可造成呼吸系统损伤,增加全死因与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疾病与肺炎)的死亡风险,造成严重的疾病与经济负担。臭氧可导致人体肺部炎症、哮喘和慢性阻塞性疾病,增加肺部对病原体感染的易感性,并可影响肺部发育。有研究观察到,暴露于臭氧的小鼠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角质形成细胞趋化剂的水平均升高,呼吸系统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多核白细胞百分比和总蛋白、氧化蛋白、乳酸、卵磷脂的水平均升高;臭氧暴露可导致小鼠出现肺组织肺泡间隙增大、粒细胞浸润、2型炎症、黏液阻塞和黏液细胞化生。当臭氧水平增加至质量浓度为1.962 mg/m3时,大鼠可出现支气管纤毛细胞坏死脱落,Ⅰ型肺泡上皮肿胀,毛细血管内皮破坏,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层状体排空增多;臭氧水平增加至质量浓度为5.886 mg/m3时,松鼠猴可出现肺泡上皮内层退化或完全消失,部分肺间质水肿、血气屏障增厚。此外,臭氧还可诱发氧化应激反应,使对细胞造成损害的氧自由基增加。建议重点关注从事臭氧接触的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加大对臭氧有关机制的研究以及开发相应治疗与预防药物和医疗设备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呼吸系统 病理学 超微结构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外泌体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莉 黄彩艳 +4 位作者 冯天元 杨书才 刘慧 张扬 王革非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人与正常健康人血浆外泌体中蛋白质组的差异,为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寻找治疗标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6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与6例同期健康人血浆,用IZON qEV高纯度外泌体分离柱分离外泌体,提取蛋白,经液...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人与正常健康人血浆外泌体中蛋白质组的差异,为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寻找治疗标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6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与6例同期健康人血浆,用IZON qEV高纯度外泌体分离柱分离外泌体,提取蛋白,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分析2型糖尿病人与正常健康人血浆外泌体蛋白表达的差异,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检测到可定量的血浆外泌体蛋白质948个。与正常健康人相比,其中23个在2型糖尿病人血浆外泌体中表达上调,124个表达下调;上调蛋白质中很多蛋白分子,包括补体成分,与炎症下免疫反应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人与正常健康人血浆外泌体蛋白有一定的表达差异,这种外泌体蛋白组分差异有可能为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候选分子并为其阐明发病机理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浆外泌体 蛋白组学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