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灾环境下的超高层建筑标准层疏散走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彤彤 樊乐 +1 位作者 吴苏皖 肖靖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9,65,共7页
超高层建筑消防疏散问题凸显,现行规范针对疏散走道设计的约束方式仅规定其宽度的最小值,未考虑实际使用人数及空间形态对疏散肌理的影响,其疏散效率难以保证。为提高超高层标准层疏散效率,厘清并建立疏散走道的设计方式及量化指标对人... 超高层建筑消防疏散问题凸显,现行规范针对疏散走道设计的约束方式仅规定其宽度的最小值,未考虑实际使用人数及空间形态对疏散肌理的影响,其疏散效率难以保证。为提高超高层标准层疏散效率,厘清并建立疏散走道的设计方式及量化指标对人员疏散效率的影响机制,该文以广州利通广场为例抽取原型,通过研究典型标准层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特点,针对疏散走道的拥堵问题,对其疏散宽度进行不同区域的放大,提出两种疏散走道拓宽模式。使用烟气模拟软件Pyrosim和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对其进行火灾环境下人员疏散的模拟,获取烟气蔓延和疏散数据,探寻人员疏散的规律,通过改变各走道拓宽模式下的宽度数值,明确相对合理的走道拓宽设计方式及面积指标,结合超高层标准层一般设计原则,优化设计方案,提出经济、高效的疏散走道空间设计,提升超高层建筑整体疏散效率,为超高层标准层疏散走道设计规范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标准层 火灾环境 疏散走道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仿真模拟技术的老旧小区应急疏散机制及标识优化设计——以深圳市为例
2
作者 张彤彤 樊乐 +2 位作者 习生乐 于沐卉 肖靖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87-98,共12页
伴随极端气候影响,老旧小区的应灾脆性特征愈发凸显,其疏散问题亟待解决,现行规范对此类建筑的应急疏散标识的指导有限。文章以深圳市老旧小区为原型,对老旧小区的疏散问题进行归纳,并将疏散体系分成鱼骨式和内环式两类基本路网结构,使... 伴随极端气候影响,老旧小区的应灾脆性特征愈发凸显,其疏散问题亟待解决,现行规范对此类建筑的应急疏散标识的指导有限。文章以深圳市老旧小区为原型,对老旧小区的疏散问题进行归纳,并将疏散体系分成鱼骨式和内环式两类基本路网结构,使用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分类研究其疏散机制,获取总疏散时间、人员分布密度云图、各出入口完成疏散时间及承载疏散量等数据指标,识别疏散过程中的拥堵区域,评判疏散效率,以总疏散时间和改善道路拥堵状况为优化目标,通过改变人员的疏散路径,提升疏散效率,分别形成对应的应急疏散最优预案,指导老旧小区标识的布点方式、标识牌信息的优化设计,最终形成老旧小区应急疏散标识的优化设计策略,为提高老旧小区安全保障能力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仿真模拟 应急疏散标识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城市母婴室建设配置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深圳南山区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云 张伊梦 刘毓锦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5期85-88,共4页
本研究基于对深圳市南山区67处公共场所的详细调研及已配置母婴室的公共场所的驻点调研和随机问卷调查,对深圳市南山区母婴室的空间分布、基本设置和室内设施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对携婴者的问卷调查,总结使用者的感受和行为规律,最后针... 本研究基于对深圳市南山区67处公共场所的详细调研及已配置母婴室的公共场所的驻点调研和随机问卷调查,对深圳市南山区母婴室的空间分布、基本设置和室内设施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对携婴者的问卷调查,总结使用者的感受和行为规律,最后针对母婴室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规划及配置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室 实地调研 现状 优化建议 深圳
下载PDF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展览空间设计研究--以深圳某高校改扩建展厅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金珊 马健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0,共6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自信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陈展类建筑日益受到关注。其建筑设计也趋向综合性发展,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从以往单一的空间营造转向以“人”的行为为核心。选取深圳某高校改扩建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自信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陈展类建筑日益受到关注。其建筑设计也趋向综合性发展,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从以往单一的空间营造转向以“人”的行为为核心。选取深圳某高校改扩建展厅为研究对象,并对该空间做了两种传统单线序列式流线的布展设计,分别为走道式和串联式。通过应用UWB室内高精度定位技术分别采集两种不同布展设计条件下的观众时空行为数据,并通过问卷调查采集观众个人信息。通过分析两种动线设计下的观众观展时长、观展路径以及观众的停驻行为,探究观众观展行为与展厅布展设计之间的潜在联系,总结归纳出小尺度展览空间设计的三个原则:灵活性原则、片段性原则以及多样性原则,为日后陈展类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空间 UWB室内定位系统 行为数据 展览动线
下载PDF
平疫结合的高密度保障房住区韧性空间研究——以深圳为例
5
作者 吴向阳 李拓 +1 位作者 汪志伟 徐谣 《住区》 2024年第2期90-98,共9页
高密度城市住区由于建筑容积率高,居住人数多,在疫情防控方面具有潜在的风险。如何提升高密度住区的韧性空间,为居民建设安心、健康的居住环境是本研究的目标。研究选取三个深圳保障房住区为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问卷访谈研究居民在平常... 高密度城市住区由于建筑容积率高,居住人数多,在疫情防控方面具有潜在的风险。如何提升高密度住区的韧性空间,为居民建设安心、健康的居住环境是本研究的目标。研究选取三个深圳保障房住区为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问卷访谈研究居民在平常时期与疫情时期住区内活动的特征,以及居民对住区韧性环境的满意度,用数据分析推导出高密度住区韧性环境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可以为将来建设具韧性的高密度住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社区 保障住房 韧性 居住设计 新冠疫情
下载PDF
配建型保障房住区空间隔离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卫斌 施婷 张振华 《住区》 2021年第2期56-63,共8页
在城市更新中进行一定比例的配建已成为深圳等“存量发展型城市”供应保障性住房的主要途径,随之带来的商品房与保障房的空间隔离矛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学界和业界尚未及时对这一新型住区形态及其带来的空间隔离形式和空间公... 在城市更新中进行一定比例的配建已成为深圳等“存量发展型城市”供应保障性住房的主要途径,随之带来的商品房与保障房的空间隔离矛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学界和业界尚未及时对这一新型住区形态及其带来的空间隔离形式和空间公平正义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配建型保障房住区,在实地踏勘与观察研究了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的空间隔离要素与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了其中2个空间隔离最严重的配建型保障房住区中住户对上述隔离空间形式的居住感受,并提出了改进方向与针对性的空间优化建议,揭示的问题与结论对当下配建型保障房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配建型保障房 空间隔离 住户感受 空间优化
下载PDF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建构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7
作者 金珊 徐带领 《住区》 2020年第5期40-51,共12页
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载体,探索其高效的空间布局方法,科学合理地配置文化设施,是实施文化强市战略部署的保证之一。研究通过空间句法等量化分析方法对深圳市市级、区级文化设施的整合度、选择度与综合潜力值进行分析... 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载体,探索其高效的空间布局方法,科学合理地配置文化设施,是实施文化强市战略部署的保证之一。研究通过空间句法等量化分析方法对深圳市市级、区级文化设施的整合度、选择度与综合潜力值进行分析,提出识别具有空间结构优势的街巷网络建设文化设施、建立多层级网络化的文化设施体系、通过功能混合与具有拓扑优势的街巷提高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与空间活力等空间建构方法。为推动城市文化设施均衡布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公共文化设施 空间建构 空间句法
下载PDF
中美健康建筑设计标准对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晓欢 苟中华 +1 位作者 易鸣 王庆 《住区》 2018年第3期150-154,共5页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健康建筑成为可持续绿色建筑发展的主题。通过对美国的WELL与中国的ASHB这两项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对比研究,本文提出了健康建筑以及健康设计的概念。21世纪,健康建筑的概念远远超越对生理卫生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是追求精...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健康建筑成为可持续绿色建筑发展的主题。通过对美国的WELL与中国的ASHB这两项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对比研究,本文提出了健康建筑以及健康设计的概念。21世纪,健康建筑的概念远远超越对生理卫生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和心理的健康。健康建筑设计也远远超越对建筑本身的设计,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对使用者活动的统筹规划,贯穿于建筑的使用与运行,鼓励健康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建筑 WELL 中国健康建筑标准 健康设计
下载PDF
基于SP场景模型的深圳市高新区青年就业群体居住选择偏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云 卢梦含 +1 位作者 范钟琪 钟婧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8,共8页
青年就业群体作为城市发展资源,也是面临住房困境的主要群体。文章以深圳市高新区青年就业群体为例,基于SP场景模型对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特征和居住偏好进行偏好模型建构与分析。研究发现:(1)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空间特征表现为... 青年就业群体作为城市发展资源,也是面临住房困境的主要群体。文章以深圳市高新区青年就业群体为例,基于SP场景模型对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特征和居住偏好进行偏好模型建构与分析。研究发现:(1)青年就业群体的现状居住空间特征表现为临近就业地居住,居住偏好的空间特征为青年就业群体的预期住房价格从低到高,逐渐形成现状居住空间特征;(2)青年就业群体现状预期价格较低,现状和潜在需求存在偏差,青年就业群体受限于自身经济能力和市场资源配置而难以获得所需的区位资源;(3)为优化居住条件,研究认为应从供需平衡角度,提供居住空间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就业群体 SP模型 居住偏好 深圳高新区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时空特征与规划成因——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云 翟欣欣 +1 位作者 胡雅丽 陈燕萍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基于ArcGis Map10.1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2005—2014年间深圳市南山区道路交通违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事故形态特征,并结合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空间演变特征与街道地区的详细分析,从城市空间结构与职住关系分离趋势、道路体系与路网密度... 基于ArcGis Map10.1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2005—2014年间深圳市南山区道路交通违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事故形态特征,并结合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空间演变特征与街道地区的详细分析,从城市空间结构与职住关系分离趋势、道路体系与路网密度、老城区建成环境与交通管理的角度,探讨深圳城市规划理念及建设实践对道路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职住分离现象的加剧导致快/主干路事故比例处于持续高位;次干路体系的建设不足导致快/主干路与支路系统衔接的事故发生率较高;旧城区及城中村周边的路网建设及交通管理依然缺乏有效投入.本研究对当前深圳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空间问题和道路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对相关规划理念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与设计 道路交通事故 时空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 道路等级体系 城市交通管理 深圳
下载PDF
使用MOEA的城市设计物理环境多目标寻优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磊 冯锦滔 许雪松 《南方建筑》 2018年第2期41-45,共5页
文章聚焦于解决城市设计中多种物理环境性能评价和形态优化设计之间普遍存在的脱节问题,提出了一种整合优化的设计方法。文章讲解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两阶段型的工作框架将环境性能优化的目标和数据在区域规划与城市设计的上下层... 文章聚焦于解决城市设计中多种物理环境性能评价和形态优化设计之间普遍存在的脱节问题,提出了一种整合优化的设计方法。文章讲解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两阶段型的工作框架将环境性能优化的目标和数据在区域规划与城市设计的上下层次间实现传递。该方法的核心是基于模拟的优化引擎,使用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驱动多目标寻优过程,在过程层面实现了预测与优化的过程合一,在要素层面实现了多种性能共同优化的效果。文章通过案例展示了该方法在区域规划和城市设计两个层次的设计工作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化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环境性能 多目标优化算法 数值模拟 自动优化设计
下载PDF
深圳机构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波涛 宋文恒 陈宇 《住区》 2020年第6期65-73,共9页
本文回顾了深圳机构养老设施建设的发展历史,通过统计深圳现有机构养老设施的规模、类型、床位供给信息,对其在空间分布、可达性等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同时对深圳市机构养老设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住区 深圳 机构养老设施 空间分布 未来发展
下载PDF
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村民满意度关联性研究——以40村调研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云 郑浩钦 +1 位作者 张亚男 胡雅丽 《住区》 2019年第6期72-85,共14页
以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为数据分析基础,选取云南省农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40个行政村的详细调查数据,试对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与农村居民满意度的相关性进行总体和四个分维度(生态、生活、生产和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多元线性... 以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为数据分析基础,选取云南省农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40个行政村的详细调查数据,试对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与农村居民满意度的相关性进行总体和四个分维度(生态、生活、生产和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农村居民满意度的指标进行识别,进而对农村居民的人居环境满意度成因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现:1、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水平与村民综合满意度呈现显著正相关,但在结构层维度则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差异;2、云南省农村居民的满意度成因机制表现为"三个层面+一个软实力考量":家庭生活水平、村庄公共生活、城镇发展潜力、文化教育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农村人居环境 满意度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多元线性回归 云南
下载PDF
使用者行为视角的高校架空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深圳某高校架空开放式餐厅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珊 何劲 陶伊奇 《建筑技艺》 2021年第3期107-109,共3页
选取深圳某高校架空开放式餐厅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行为视角对其在非就餐时段的公共空间功能进行使用后评价。运用行为注记法、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分析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和空间感知,探寻使用者行为与空间要素的关联性,并基于评价结果提... 选取深圳某高校架空开放式餐厅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行为视角对其在非就餐时段的公共空间功能进行使用后评价。运用行为注记法、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分析使用者的行为特点和空间感知,探寻使用者行为与空间要素的关联性,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高校架空空间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者行为 架空空间 使用后评价 行为注记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叙事空间视角下大学校园之研究--以深圳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珊 姚雅慧 +1 位作者 徐带领 成刚蕊 《住区》 202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本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研究视角,选取深圳大学粤海校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意象理论”、“城市故事论”和“空间句法理论”等叙事空间研究方法,基于叙事空间三要素“物”、“场”、“事”所对应的叙事特性,对深圳大学校园的叙事空间进... 本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研究视角,选取深圳大学粤海校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意象理论”、“城市故事论”和“空间句法理论”等叙事空间研究方法,基于叙事空间三要素“物”、“场”、“事”所对应的叙事特性,对深圳大学校园的叙事空间进行分析与诠释,以期对大学校园空间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校园空间 空间句法 校园规划
下载PDF
从集聚到紧凑:香港港铁站域空间居住建筑分布特征研究
16
作者 殷子渊 《南方建筑》 2016年第6期122-126,共5页
站点周边居住建筑的密度直接影响乘坐轨道交通的总量,轨道站域范围内居住建筑分布的整体比重与轨道交通分担出行的比例相关。针对香港74个港铁站域空间居住建筑形态特征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居住单元的分布情况,站域范围的居住建筑的密度与... 站点周边居住建筑的密度直接影响乘坐轨道交通的总量,轨道站域范围内居住建筑分布的整体比重与轨道交通分担出行的比例相关。针对香港74个港铁站域空间居住建筑形态特征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居住单元的分布情况,站域范围的居住建筑的密度与港铁乘坐量密切相关;站域空间范围的分布情况与非轨道站影响区域的比较发现,以轨道站为核心的居住建筑集聚特征是支持香港轨道系统高效率的重要空间特征之一。围绕轨道站的居住建筑集聚能够通过居民出行活动的集聚引导商业和社会服务设施分布密度的提高,是促进紧凑空间形态的形成的基本动力。归纳在轨道系统建设、站域空间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紧凑形态形成的各类因素,有利于合理制定以轨道站为导向的紧凑城市空间形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铁 紧凑 站域空间 轨道站 集聚
下载PDF
住宅的健康照明设计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艳敏 龚小强 袁磊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1-89,共9页
住宅照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会产生资源浪费,而且对人们的健康有潜在的风险。通过探讨健康照明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健康照明的优化原则和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照明设计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广东省佛山市印玥万璟... 住宅照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会产生资源浪费,而且对人们的健康有潜在的风险。通过探讨健康照明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健康照明的优化原则和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照明设计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广东省佛山市印玥万璟府项目的照明设计方案,发现建筑照明设计普遍存在对照明标准执行贯彻力度不够,光源选配不合适等问题。因此,采用照明模拟软件DIAlux对房间工作面的照度、照度均匀度、统一眩光值等健康相关的照明参数进行模拟,从健康照明、减碳节能和成本优化三个角度提出不同的优化方案,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照明设计简易碳排放计算公式,为照明设计的健康和节能的优化提供方法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健康照明 碳排放 DIALUX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悉尼歌剧院的厅堂设计及音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帅 燕翔 李珺杰 《城市建筑》 2018年第11期21-24,共4页
悉尼歌剧院因其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而其厅堂的建筑及音质设计同样富有开创性。本文从悉尼歌剧院的厅堂设计要求、乌松的厅堂设计探索、获得实现的厅堂设计、厅堂音质评价等方面对其厅堂的建筑及音质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 悉尼歌剧院 厅堂设计 厅堂音质 约恩·乌松
下载PDF
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技术框架与深圳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凯 杜宇翔 +2 位作者 刘懿 陈瑜 李云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5,共9页
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本质特征和底层逻辑进行探讨,识别战略性、协调性、专业性、实施性的新要求,剖析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基础—规划策略—传导和管控”的产业空间专项规... 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本质特征和底层逻辑进行探讨,识别战略性、协调性、专业性、实施性的新要求,剖析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基础—规划策略—传导和管控”的产业空间专项规划技术框架。以都市圈一体化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城融合理论、基于产业需求的空间供应理论、存量土地开发市场化机制为理论基础,提出“主导产业筛选—空间集聚区划定—基础设施保障—产城融合—园区设计—实施路径”的规划策略,建立“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方案设计”的纵向传导体系,并以深圳为例,探索技术框架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其他城市产业空间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空间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理论基础 技术框架 深圳
下载PDF
深圳南山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爽 高文秀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2-56,共5页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私有化和商品化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公共性。文章从公共开放空间可达程度、服务类型多样性、周边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及空间分布公平性4个角度测度和评价其公共性,并对深圳市南山区的公共开放空间进行实际测度评价。...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私有化和商品化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公共性。文章从公共开放空间可达程度、服务类型多样性、周边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及空间分布公平性4个角度测度和评价其公共性,并对深圳市南山区的公共开放空间进行实际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南山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分布相对公平,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但其周边土地利用功能混合程度不高,且服务水平差异较大,总体上南山区的公共开放空间的公共性还有待提高,加大土地利用混合性并丰富公共开放空间的服务类型,以期全面提升公共开放空间的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开放空间 公共性 可达性 公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