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智能眼科发展和研究现状之我见 被引量:4
1
作者 龚迪 李王婷 +5 位作者 李小萌 万程 周永进 许言午 张少冲 杨卫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48-452,共5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智能眼科领域的现状、技术发展、学术交流平台、政策支持以及未来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技术方面,中国智能眼科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分析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的质量评价、临床研究方法... 本文分析了中国智能眼科领域的现状、技术发展、学术交流平台、政策支持以及未来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技术方面,中国智能眼科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分析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的质量评价、临床研究方法、技术评价和产业规范等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制定一系列临床应用指南和标准,不断提升智能眼科技术的安全性和规范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为多领域专业人士提供了广泛合作的机会,同时各类学术期刊也为智能眼科研究提供了发表平台。在公共政策方面,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文件和法规为智能眼科的发展创造积极的政策环境的同时,也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管理框架。然而,技术创新、数据隐私与安全、法规滞后、人才短缺等问题仍然是未来发展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未来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法规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并提高患者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通过全面解决这些挑战,中国智能眼科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更进一步引领该行业的发展,为眼科医疗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眼科 图像分析 应用标准 学术交流 政策支持
下载PDF
“治未病”理论与人工智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乃梅 朱振涛 杨卫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8期790-793,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眼部并发症,其不仅是临床中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更是全球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DR具有可预防性,结合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以及现代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可为DR“治未病”的设想提供更为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眼部并发症,其不仅是临床中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更是全球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DR具有可预防性,结合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以及现代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可为DR“治未病”的设想提供更为便捷和可行的途径。本文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深入分析总结其在DR防治中的指导作用;同时论述AI在DR“治未病”实践中的应用进展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强调“治未病”理论与AI技术相结合在DR防治中的重要性,发现二者的结合可为DR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和AI技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在临床上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DR的防治工作,从而降低DR的发生风险,切实保护患者的视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治未病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外泌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董松果 宋春艳 +2 位作者 侯小凤 杨卫华 王云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35-241,共7页
外泌体在各类体液中普遍存在,且含量丰富种类多样。因其特殊的结构、功能参与了细胞间通讯、物质运输、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泌体中有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标志物,也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的突破口,具有良好... 外泌体在各类体液中普遍存在,且含量丰富种类多样。因其特殊的结构、功能参与了细胞间通讯、物质运输、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泌体中有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标志物,也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的突破口,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基于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外泌体的诊断和治疗机制,总结外泌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和治疗研究中的进展,实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生物学功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眼科发展的关键问题思考
4
作者 杨卫华 许言午 迟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智能眼科研究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其临床应用或临床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智能眼科发展过程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推进临床应用和维护医疗公平。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分析了智能眼科临床应用推进的不足和潜在医疗公平的挑战... 智能眼科研究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其临床应用或临床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智能眼科发展过程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推进临床应用和维护医疗公平。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分析了智能眼科临床应用推进的不足和潜在医疗公平的挑战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和现状,提出了推进临床应用和维护医疗公平智能眼科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以促进智能眼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眼科 临床应用 医疗公平 发展
下载PDF
眼科人工智能临床研究评价指南(2023)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卫华 邵毅 +3 位作者 许言午 《眼科人工智能临床研究评价指南(2023)》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4-1071,共8页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当前的热点。眼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AI应用前沿专业之一,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诊断、干预和预测眼科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于眼科AI临床研究的需求,为契合眼科AI临床诊疗发展的实际情况,中...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当前的热点。眼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AI应用前沿专业之一,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诊断、干预和预测眼科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于眼科AI临床研究的需求,为契合眼科AI临床诊疗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和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AI临床研究的评价报告,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形成了针对眼科AI临床研究的评价指南。该指南包括了眼科AI临床研究评价指南制定的背景和方法、AI临床研究评价的国际指南介绍、眼科AI临床研究评价方法等内容,详细介绍了眼科AI临床研究通用评价方法、眼科AI临床研究模型评价方法、常用眼科AI临床研究模型评价指标和计算公式,并详细阐述了眼科AI临床试验评价方法。该指南的制定旨在为眼科AI临床研究人员提供指导和规范,并推动眼科AI临床研究的评价向着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眼科AI临床研究评价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眼科 评价 临床研究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预住院管理模式在眼科专科医院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燕华 王亚萍 +3 位作者 吴迪 刘灵 王艳丽 席文群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1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预住院管理模式在眼科专科医院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为该类医院的住院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3~11月收治的10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眼科手术住院管理。2021年3~11月收治的10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预住院管理模式在眼科专科医院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为该类医院的住院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3~11月收治的10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眼科手术住院管理。2021年3~11月收治的10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预住院管理。比较两组院前健康教育知晓率、手术预约合格率、医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院前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手术预约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床位等待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日间病区护士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住院管理模式在眼科专科医院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院前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手术预约合格率,缩短床位等待时间,改善医患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预住院管理 健康教育 手术预约 医患满意度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眼底OCT形态改变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刁滢滢 杨卫华 +2 位作者 方冬 李王婷 张少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563-1568,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疾病常伴有慢性缺氧,进而导致全身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改变并引起血管反应性损伤。视网膜和脉络膜作为眼部重要结构,具有丰富血流灌注,极易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微结构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疾病常伴有慢性缺氧,进而导致全身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改变并引起血管反应性损伤。视网膜和脉络膜作为眼部重要结构,具有丰富血流灌注,极易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微结构变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观察这种微结构变化的理想工具,能无创、非侵入性地评估视网膜各层微结构和微血管病理改变。目前尚缺乏关于COPD患者眼底OCT形态改变的研究总结,文章详细回顾了当前有关COPD患者眼底OCT形态变化的研究,重点探讨了视网膜和脉络膜在结构与血流方面的变化,旨在概括COPD对眼底微结构的影响,探索这些形态学变化的潜在机制,并为COPD患者的眼底病变评估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缺氧 视网膜 脉络膜
下载PDF
前后节联合手术时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等屈光策略专家共识(2025)
8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眼科分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屈光不正防治学组 +3 位作者 毕燕龙 袁进 杨卫华 柳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在现代眼科手术领域,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治疗复杂眼病的一大突破,这一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同时罹患白内障及其他眼前段或眼后段疾病的患者,其手术成功的关键除了要求术者具有精湛的... 在现代眼科手术领域,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治疗复杂眼病的一大突破,这一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同时罹患白内障及其他眼前段或眼后段疾病的患者,其手术成功的关键除了要求术者具有精湛的前后节联合手术技术经验之外,还要求术前即对眼球整体术后屈光力进行准确地计算或预测,这依赖于术前采用多种检查设备对患眼的生物学参数进行精准测量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本共识就不同病理状态下对眼球进行生物学测量,合理预估术后组织康复及屈光变化进程,优选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位置及手术时机等提供了综合性建议。本共识旨在优化患眼术后的屈光状态,从而提高术后视觉质量,追求患者最佳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节联合手术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眼球生物学参数 屈光状态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
9
作者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专家组 国际智能医学会(IAIM)眼科学专委会 +89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中国眼科人工智能研究专家组 娄岩 邵毅 郜原 陈祥军 谭钢 迟玮 杨卫华 庄文娟 石磊 田磊 柯碧莲 华夏 秦牧 陶勇 康刚劲 苏文如 魏来 高雯 廖萱 胡建斌 陈有信 赵潺 顾正宇 董贺 计丹 胡丽丹 汪朝阳 陆成伟 刘洋 宋秀胜 余瑶 张慧 马健 魏雁涛 胡亮 周学智 吴振凯 戴西件 林松 张弘 郑钦象 陈雨 蔡建奇 余洪华 易湘龙 王烽 蒋炎云 刘光辉 邹文进 王毓琴 彭娟 李程 谢华桃 蒋贻平 李斌 李贵刚 刘祖国 钟蕾 姚牧笛 陈琦 邵婷婷 李世迎 文丹 谭叶辉 石文卿 李中文 葛倩敏 吴恺 刘籦 王雪林 肖轶尘 刘红玲 林志荣 李正日 刘俊 朱欣悦 柴勇 张雨晴 张冰 纪丽君 罗丽娟 李开明 李海波 许琦彬 王静 温鑫 申颖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6,共8页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为葡萄膜炎评估及诊断带来了新的方法。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总结了目前AI在葡萄膜炎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就AI在葡萄膜炎病因诊断、分类和评估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形成该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分类和管理葡萄膜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诊断 病因 人工智能 算法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璐 魏雁涛 +4 位作者 方冬 张钊填 张婷 蒋欣桐 张少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2-487,共6页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患者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8—12月在中山眼科中心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HM-MH患者14例14眼内界膜,另选择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16例16眼内界膜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内界...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患者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8—12月在中山眼科中心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HM-MH患者14例14眼内界膜,另选择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16例16眼内界膜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内界膜标本进行Ⅳ型胶原蛋白和层黏连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并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HM-MH组与IMH组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均为均质的网状结构,Ⅳ型胶原蛋白均位于内界膜玻璃体面,层黏连蛋白位于内界膜的视网膜面。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HM-MH组的平均内界膜厚度为(1.01±0.17)μm,较IMH组的(1.92±0.21)μm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80.P<0.001);HM-MH组内界膜的僵硬度为(2.86±0.33)MPa,明显大于IMH组的(0.88±0.23)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50,P<0.001)。HM-MH组内界膜的僵硬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832,P<0.001),但IMH组内界膜僵硬度与眼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r=0.104,P=0.825)。结论与IMH患者相比,HM-MH患者内界膜变薄、僵硬程度增加,该发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HM-MH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 特发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 Ⅳ型胶原蛋白 超微结构 生物力学特性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的应用指南(2023) 被引量:5
11
作者 《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的应用指南(2023)》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49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马建民 谭佳 裴重刚 黄晓明 谭钢 陶文思 黄锦海 杨新吉 刘小伟 李光宇 吴桐 许言午 杨卫华 李世迎 迟玮 胡亮 接英 黄晓丹 李凯军 马健 王佰亮 彭娟 张慧 刘昳 李程 刘光辉 邹文进 谢华桃 李中文 王耀华 文丹 田磊 王燊 张青 刘春玲 黄明海 邓志宏 刘华 林志荣 王沙 温鑫 易湘龙 吴恺 石文卿 葛倩敏 王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1-847,共7页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障碍相关的复杂眼眶病,严重危害患者视功能、损害患者容貌外观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TAO的诊断和管理复杂,近几年,基于人工智能(AI)算法的医疗应用已经被开发,这些应用已被证明在筛查许多慢性眼...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障碍相关的复杂眼眶病,严重危害患者视功能、损害患者容貌外观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TAO的诊断和管理复杂,近几年,基于人工智能(AI)算法的医疗应用已经被开发,这些应用已被证明在筛查许多慢性眼病方面是有效的。自动化AI设备的先进特性,如快速性、便携性和多平台兼容性,使得临床上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详细评估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AI在TAO临床诊断、活动度评价和严重程度分级以及治疗结果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形成共识,为AI在TAO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自动诊断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 被引量:2
12
作者 《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49 位作者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龚岚 刘婷婷 谭钢 刘祖国 陈蔚 张铭志 李世迎 黄锦海 孙传宾 计丹 迟玮 杨卫华 许言午 接英 胡亮 魏雁涛 马健 杨文利 张慧 蔡建奇 苏兆安 李程 邹文进 刘昳 王佰亮 李贵刚 黄晓丹 谢华桃 李凯军 陆培荣 邱坤良 胡丽丹 邓志宏 文丹 刘春玲 姚勇 黄明海 邵婷婷 彭娟 赵慧 刘光辉 温鑫 李中文 石文卿 唐丽颖 王燊 梁荣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25-933,共9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疗保健系统的智能化进程。神经眼科是眼科领域中新兴的分支学科,其常见疾病包括视神经盘病变和眼球运动障碍等。由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疗保健系统的智能化进程。神经眼科是眼科领域中新兴的分支学科,其常见疾病包括视神经盘病变和眼球运动障碍等。由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形成指南,为人工智能在该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神经眼科 视神经盘病变 眼球运动障碍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高影响力论文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若羽 李王婷 +1 位作者 张少冲 杨卫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03-1810,共8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和高影响力论文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2012-01-01/2022-12-31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发表的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研究的论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年...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和高影响力论文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2012-01-01/2022-12-31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发表的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研究的论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年发文量、国家、机构、论文来源、研究领域、关键词等,并进一步分析高影响力论文。结果:纳入79个国家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研究的论文1009篇,其中2022年发文量272篇;中国和印度发文量分别为287、234篇。英国的中心性为0.31,美国的H指数为48,英国的3家机构(伦敦大学、莫菲尔德眼科医院、伦敦大学学院)和埃及的1家机构(埃及知识库)H指数均达到14。该研究领域涉及的主要学科为眼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2021~2022年突现关键词是迁移学习、血管分割和卷积神经网络。结论:中国在这一领域发文量最大,美国被认为是该领域的领先国家,埃及知识库和伦敦大学为该领域的领先机构,IEEE Access为该领域最活跃的期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已经从人工智能用于疾病检测和分级以辅助诊断转向对其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迁移学习、血管分割和卷积神经网络在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深度学习 热点 趋势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近视防控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晓培 黄建峰 +1 位作者 李童燕 杨卫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07-1910,共4页
近视是引起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效的近视防控对于维持患者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随着计算机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在医疗卫生领域飞速发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逐渐在近视防控领... 近视是引起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效的近视防控对于维持患者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随着计算机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在医疗卫生领域飞速发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逐渐在近视防控领域崭露头角。通过对屈光度、眼轴、彩色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等近视相关数据的训练而形成的AI模型,借助远程医疗平台,人工智能在近视的发生、进展预测、监测、预警病理性近视、近视防控治疗和眼科远程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人工智能技术在近视防控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近视防控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出院延续随访护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凤新 刘玉琦 钟顺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7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出院延续随访护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青光眼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眼科护理;研究组给予出院延续随访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眼压超过2.81 kPa发生率、视...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出院延续随访护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青光眼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眼科护理;研究组给予出院延续随访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眼压超过2.81 kPa发生率、视野损伤发生率及青光眼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随访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卫生服务资源,发挥其最大作用,还可将护理服务延伸至青光眼患者的生活中,从而优化护理效果,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延续随访护理 眼压 复发 满意度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路 杨卫华 陆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58-761,共4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眼部恶性肿瘤,是威胁儿童视力和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和评估一直是临床的热点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眼部恶性肿瘤,是威胁儿童视力和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和评估一直是临床的热点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如利用AI算法分析海量临床数据,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AI技术还在医学图像分析、基因组学研究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助力新药开发、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结合近年研究情况,综述AI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视网膜母细胞瘤 疾病诊断 医学图像分析 深度学习 辅助诊断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液监测中的应用指南(2024) 被引量:1
17
作者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液监测中的应用指南()》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44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陈有信 迟玮 张铭志 许言午 刘祖国 杨卫华 谭钢 廖萱 李世迎 计丹 接英 龚岚 胡亮 孙传宾 马健 杨文利 张慧 李中文 蔡建奇 邵婷婷 彭娟 赵慧 刘光辉 苏兆安 陈新建 李程 邹文进 刘昳 秦牧 蒋贻平 王佰亮 李凯军 邱坤良 胡丽丹 邓志宏 文丹 黄明海 温鑫 石文卿 唐丽颖 王燊 曾艳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511,共7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一种复杂的、高度遗传的、多因素作用的疾病,患者黄斑区结构会发生衰老性改变,表现为视网膜进行性变性和视力逐渐丧失。全世界约有2亿人受到SMD的影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不断上升。近年来人工智能(... 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一种复杂的、高度遗传的、多因素作用的疾病,患者黄斑区结构会发生衰老性改变,表现为视网膜进行性变性和视力逐渐丧失。全世界约有2亿人受到SMD的影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不断上升。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猛,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利用AI对视网膜液进行定性定量评估,不仅可以在新生血管性SMD的诊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本指南总结了AI在SMD治疗中的应用,包括AI在视网膜液监测技术中的应用进展、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为眼科医生评估患者病情、设计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足够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老年性黄斑变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卷积神经网络 线性混合模型
下载PDF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
18
作者 邵毅 马建民 +56 位作者 黄晓明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裴重刚 谭钢 吴桐 黄锦海 杨新吉 刘小伟 李光宇 周莉 李世迎 迟玮 张铭志 胡亮 陶文思 杨卫华 许言午 杨文利 谭佳 王耀华 施策 李凯军 张慧 蔡建奇 计丹 马健 接英 石文卿 彭娟 李程 刘光辉 邹文进 邓志宏 刘昳 温鑫 田磊 刘华 易湘龙 文丹 杨瑞波 董诺 李中文 吴恺 林志荣 王沙 胡建斌 康刚劲 廖萱 宋秀胜 张青 黎颖莉 葛倩敏 戴西件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MRI等成为眼眶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最主要手段。规范眼眶病常用检查设备的操作及总结眼眶病变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眼眶病诊疗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减少眼眶病的误诊和漏诊,对眼眶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总结了眼眶病的常用检查设备原理、操作流程及影像特征,为规范眼眶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提高基层医疗眼眶病诊断效能提供参考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病 超声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规范操作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2024)
19
作者 邵毅 马健 +65 位作者 汪朝阳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娄岩 谭钢 迟玮 廖萱 田磊 魏雁涛 陶勇 李世迎 计丹 刘光辉 秦牧 张慧 余洪华 吴振凯 杨卫华 邹文进 沈吟 柯碧莲 石磊 张艳艳 杨文利 彭娟 胡守龙 华夏 杨瑞波 胡亮 蒋贻平 刘红玲 康刚劲 邵婷婷 李正日 张冰 陆成伟 谢华桃 董贺 刘洋 余瑶 王勇 蔡建奇 王烽 宋秀胜 刘昳 牛勇毅 文丹 李中文 陈艳蕾 戴西件 黄永志 李海波 李琦 计岩 刘春玲 周学智 许琦彬 苏兆安 李斌 林志荣 葛倩敏 石文卿 罗丽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851-1862,共12页
本专家共识旨在深入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规范操作流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手术适应证、评估患者病情,为设计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制定本专家共识,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 本专家共识旨在深入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规范操作流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手术适应证、评估患者病情,为设计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制定本专家共识,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孙晓东等权威专家帮助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组结合近年国际和国内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对术前影像和视功能的检查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评估,专家们经过多轮探讨和参考最新的临床资料,形成了这份专家共识,旨在为规范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提供支持,以实现提高医疗质量、优化资源利用、提供决策支持和保障患者权益的目标。本专家共识主要介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术前检查,包括超广角眼底成像术、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眼科B型超声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眼眶计算机断层扫描、眼眶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眼科电生理检查如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视野等眼科检查的工作原理、检查方法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术前检查 超广角眼底成像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电图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1例
20
作者 莫雅婷 刘军 冯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68-370,共3页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hronicprogressive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CPEO)属线粒体脑肌病,临床罕见。发病机制与线粒体代谢过程中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大片段缺失相关,多散发于30岁以内青年人群,家族聚集性病例少见。
关键词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 五运六气 线粒体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