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化教学在超声医学住院医师心脏超声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1
作者 邓水平 周霞 李征毅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0期126-129,共4页
量化教学是住院医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规定数量的实践操作,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的标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教研室开展量化教学3年以来,教学成果突出,加强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够较快地让住院... 量化教学是住院医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规定数量的实践操作,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的标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教研室开展量化教学3年以来,教学成果突出,加强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够较快地让住院医师掌握心脏超声的操作技巧,提高诊断水平,增强了住院医师学习心脏超声的兴趣和信心。量化教学为心脏超声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教学 住院医师 心脏超声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基于质谱技术的细胞成像研究
2
作者 周鹏 王欣 +1 位作者 罗茜 赵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68,共11页
细胞模型可以模拟多种生命状态和疾病发展,包括单细胞、二维(2D)细胞、三维(3D)细胞微球和类器官等模型,是解析错综复杂的生物化学问题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以细胞作为实验模型,采用质谱技术并结合形态学分析,可以从时空水平获得细胞中... 细胞模型可以模拟多种生命状态和疾病发展,包括单细胞、二维(2D)细胞、三维(3D)细胞微球和类器官等模型,是解析错综复杂的生物化学问题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以细胞作为实验模型,采用质谱技术并结合形态学分析,可以从时空水平获得细胞中多种物质分子的量变和空间分布变化,包括代谢物和脂质等内源生物小分子、药物和环境污染物等外源小分子、蛋白质和多肽等內源生物大分子,为考察细胞-细胞相互作用、肿瘤细胞微环境、细胞生物信息时空异质性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了基于质谱技术的细胞成像研究,包括细胞模型的选择和制备、细胞模型的形态学分析、质谱空间组学技术、质谱流式等技术的选择和方法发展及其相关应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面临的难点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成像 空间组学 质谱 时空异质性
原文传递
乳房罕少见良性病变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
3
作者 李征毅 张家庭 +1 位作者 刘伟宗 周鹏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1-12,23,共3页
乳腺罕少见良性病变由于发生率低,以往文献报道较少,术前正确诊断困难,主要依据是手术切除后及穿刺活检病理,但最终诊断仍需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现回顾分析自2000年以来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罕少见良性疾病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 乳腺罕少见良性病变由于发生率低,以往文献报道较少,术前正确诊断困难,主要依据是手术切除后及穿刺活检病理,但最终诊断仍需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现回顾分析自2000年以来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罕少见良性疾病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乳腺管状腺瘤,又称单纯腺瘤,椭圆形低回声团块,边缘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管状腺瘤 超声检查 低回声团块 病理对照 内部回声 穿刺活检病理 乳腺病 分叶状 乳房外 肌上皮瘤
下载PDF
幼年性巨大纤维腺瘤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静 贡雪灏 +2 位作者 晋春春 陈益豪 杜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91-292,共2页
病例女,11岁,因发现左乳巨大肿物6月入院,月经未来潮,否认乳腺癌家族史。查体:左乳明显增大,皮肤较对侧紧绷,无浅表静脉曲张,未见“橘皮样”改变。可触及2个肿物,大小分别为9 cm×8 cm、5 cm×3 cm,质韧,活动度一般。超声检查(... 病例女,11岁,因发现左乳巨大肿物6月入院,月经未来潮,否认乳腺癌家族史。查体:左乳明显增大,皮肤较对侧紧绷,无浅表静脉曲张,未见“橘皮样”改变。可触及2个肿物,大小分别为9 cm×8 cm、5 cm×3 cm,质韧,活动度一般。超声检查(图1,2):左乳可见两个低回声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可见包膜,其内回声欠均匀。因体积过大,线阵探头声窗无法完全显示左乳巨大肿块,遂行宽景成像;弹性成像选取肿块边缘切面以利于与周围组织相比较。超声提示:左乳低回声肿块,考虑BI-RADS 3类,纤维腺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腺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组学-临床影像技术的肿瘤精准诊断
5
作者 周鹏 蔡宗苇 赵超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作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肿瘤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极其复杂的过程,表现出高度的时空异质性,影响其转移和耐药。为探寻这种异质性,多种临床影像技术和空间组学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其中,临床影像技... 作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肿瘤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极其复杂的过程,表现出高度的时空异质性,影响其转移和耐药。为探寻这种异质性,多种临床影像技术和空间组学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其中,临床影像技术准确率高但无法提供高通量的生物分子信息。空间组学技术可以获得标本的多种生物学特征,包括基因、蛋白和代谢等,但无法提供在体信息。将临床影像和空间组学技术相结合,可以优势互补,在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中具有较大应用前景,对于精确解析肿瘤的时空异质性和鉴别肿瘤分子分型、开展肿瘤精准诊断和发展进程预测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对该技术方法和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组学 质谱成像 肿瘤代谢 肿瘤诊断 时空信息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