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及结果分析
1
作者 陈雅静 谭晓青 +3 位作者 李冬敏 宋意 赖文娟 谢焕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4期45-50,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改善深圳市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于2021年1—10月选取深圳市5家综合医院,其中2家为建院时间≥5年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家建院时间<5年,均以三级甲等为目标进行医院建设。用... 目的了解深圳市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改善深圳市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于2021年1—10月选取深圳市5家综合医院,其中2家为建院时间≥5年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家建院时间<5年,均以三级甲等为目标进行医院建设。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5家医院1162名护士进行线上调查护士执业环境。结果1162名护士执业环境的总得分为(71.26±19.34)分。其中医院有清晰的护士职业暴露后支持系统、医院管理部门期望各护理单元为患者提供高标准的护理服务、工作团队中的护士能够胜任护理工作得分较高;护士有机会参与医院内部管理决策、护士有机会参与医院内部管理得分较低。建院时间<5年“在护士长是1名优秀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关系融洽”“工作时有可遵循的标准的规章与流程”“护理管理者支持护士的正确决策”“护理单元护士配置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工作团队中的护士能够胜任护理工作”“现有的工作时长与强度合适”“护士排班能够体现能级搭配”“护理管理者会与护士商讨日常的工作问题”条目中的得分均低于建院时间≥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医院护士执业环境有待改善,应不仅重视护士参与医院管理决策、薪酬制度等全国护理执业环境共存问题,还应重点关注新医院在人力配置、质量管理、领导与沟通、内部支持等方面的不足。医院管理者可充分利用深圳创新型城市优势帮助执业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执业环境 年轻医院 三甲医院 护理管理 护理工作
下载PDF
重度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对策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灵 汪道新 +1 位作者 王峰 王丽妮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4期5-6,共2页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20例重度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结果 120例重度烧伤后患者中,其中度以上焦虑有60例(50.0%);中度以上忧郁有62例(51.6%)。结论重度烧伤的患...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20例重度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结果 120例重度烧伤后患者中,其中度以上焦虑有60例(50.0%);中度以上忧郁有62例(51.6%)。结论重度烧伤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需采取有效的心理支持及相应护理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保持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焦虑 忧郁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下载PDF
小儿烧伤入院前处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悦安 鲁延林 +3 位作者 王峰 杨维琦 余旭明 朱志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入院前处理对治疗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02例小儿烧伤患者入院前补液量与并发症的关系,以及入院前创面处理与住院时间、并发症、转归的关系。结果:入院前轻度和中度烧伤组补液与未补液仅2例(0.90%)发生休克,重...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入院前处理对治疗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02例小儿烧伤患者入院前补液量与并发症的关系,以及入院前创面处理与住院时间、并发症、转归的关系。结果:入院前轻度和中度烧伤组补液与未补液仅2例(0.90%)发生休克,重度和特重度烧伤组未补液组、补液量不足1/3总量组、补液量超过1/3总量组休克发生率分别88.24%、55.56%、3.85%(P<0.01);入院前创面用自来水冲洗82例,未作任何处理142例,不正确处理78例,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5±2.0)d,(11.3±1.6)d,(15.1±2.3)d(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1.97%、26.92%,愈合和好转率分别为98.75%、95.77%、92.30%(P<0.01)。结论:小儿烧伤后正确的院前处理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院前 并发症 小儿烧伤 治疗 补液量 住院时间 休克 结论 正确处理 重要意义
下载PDF
复合纳米银凝胶修复烧伤创面的实验观察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汪道新 张灵 +9 位作者 张力勇 朱美抒 王峰 范锟鋙 张悦安 许晓光 李伟萍 余旭明 朱志祥 谢立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8期558-560,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纳米银修复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应用兔高压电损伤模型将新西兰兔45只击伤后分为3组。组1,局部应用复合纳米银凝胶治疗7 d;组2,单用纳米银凝胶治疗;组3,单用纳米级甲壳素溶液。伤后3、7、14、21和28 d分别解剖观察,并取标... 目的观察复合纳米银修复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应用兔高压电损伤模型将新西兰兔45只击伤后分为3组。组1,局部应用复合纳米银凝胶治疗7 d;组2,单用纳米银凝胶治疗;组3,单用纳米级甲壳素溶液。伤后3、7、14、21和28 d分别解剖观察,并取标本做光镜学和电镜学观察;同时进行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相对定量分析。临床应用65例:实行同体对照,一侧肢体(试验组)应用含有纳米银凝胶的纱布覆盖烧伤创面,另一侧(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纱布。观察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第3、7和14天,组1和组2肌动蛋白相对定量无显著差异,但在21 d和28 d,组1和组2肌动蛋白相对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1和组2肌钙蛋白相对定量无显著差异。临床观察结果:在65例患者130例次细菌培养结果中,试验组创面培养均为阴性,对照组有15例次阳性;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5.8)d,对照组为(22±6.3)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复合纳米银凝胶具有防止感染,促进烧伤创面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银离子 磺胺嘧啶银 烧伤
原文传递
急诊皮瓣移植治疗深度烧伤的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谢向群 张冬梅 +2 位作者 陈梅娣 辛平 范锟铻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11期71-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皮瓣移植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将67例深度烧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3)。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在术后皮瓣区采用局部小剂量透析、引流及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急诊皮瓣移植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将67例深度烧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3)。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在术后皮瓣区采用局部小剂量透析、引流及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术后皮瓣区单纯采用红外线照射。2组7 d 1个疗程。对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创面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67例皮瓣全部成活。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5.2±1.8)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6.6±2.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0,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皮瓣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深度烧伤的患者术后皮瓣区采用局部小剂量透析可以降低术区细菌的聚集,减少感染的发生概率,减轻疼痛、缩短病程,提早促进伤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 深度烧伤 护理
下载PDF
肠内营养粉在严重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晓靖 谢向群 +2 位作者 周利枚 陈梅娣 丘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粉在严重烧伤患者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4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常规治疗,实验组42例行肠内营养。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率及愈...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粉在严重烧伤患者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4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常规治疗,实验组42例行肠内营养。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用肠内营养粉支持严重烧伤患者,可显著增加创面愈合率,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粉 重度烧伤 肠外营养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在烧伤瘢痕整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成 王峰 +1 位作者 范锟铻 汪道新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676-677,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皮耐克)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烧伤瘢痕切除后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9月采用人工真皮(皮耐克)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烧伤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16例(治疗组),并从同期采用单纯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的...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皮耐克)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烧伤瘢痕切除后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9月采用人工真皮(皮耐克)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烧伤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16例(治疗组),并从同期采用单纯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的烧伤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患者中,随机抽取1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评估供皮区愈合时间,治疗6个月后植皮区存活皮片色泽及质地。结果治疗组移植皮片的色泽和质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供皮区愈合时间短。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是修复烧伤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创面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皮片 烧伤 瘢痕
下载PDF
Orem自理理论对重症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继涛 黄晓靖 +2 位作者 韩小燕 范锟铻 谢立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0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Orem自理理论对重症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4月~2009年8月间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25)和应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组(研究组,n=25),研究组患者运用Orem自理... 目的:观察Orem自理理论对重症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4月~2009年8月间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25)和应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组(研究组,n=25),研究组患者运用Orem自理理论(即采用完全及部分补偿性护理和支持教育指导)来指导重症烧伤患者的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期为半年。用"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入组之初病情的严重程度;护理干预结束时以"SF-36健康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文化程度构成比、烧伤面积以及医保支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32.6±10.3)分vs(34.1±11.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F-36健康量表"的八个维度中,除生理职能(RP)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而在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活力(VT)、精神健康(MH)评分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而躯体疼痛(BP)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理理论 重症烧伤 SF-36健康量表 生活质量 APACHEⅡ评分系统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万安 王峰 张灵 《安徽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目的 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晚期迁延不愈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rhEGF对 6 7例烧伤残余创面进行局部治疗 ,采用自身对照法。 (对照药物 :0 9%生理盐水 ) ,以创面愈合为指标 ,与对照组平行比较。结果 rhEGF... 目的 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晚期迁延不愈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rhEGF对 6 7例烧伤残余创面进行局部治疗 ,采用自身对照法。 (对照药物 :0 9%生理盐水 ) ,以创面愈合为指标 ,与对照组平行比较。结果 rhEGF用于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 ,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较对照组缩短约 15d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治疗 烧伤 残余创面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病人中药浸浴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晓靖 李旭春 +1 位作者 谢向群 王春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烧伤病人 中药 浸浴治疗 护理
下载PDF
焦虑、抑郁情绪对烧伤后创面愈合及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峰 范锟铻 +1 位作者 汪道新 韦仕岗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烧伤后创面愈合及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为改善患者预后积累经验。方法于入院时(烧伤后3 d内)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219例中重度烧伤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组98例、非焦虑抑郁组12...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烧伤后创面愈合及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为改善患者预后积累经验。方法于入院时(烧伤后3 d内)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219例中重度烧伤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组98例、非焦虑抑郁组121例。比较两组患者浅Ⅱ度烧伤创面、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治疗5、10、2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焦虑抑郁组患者浅Ⅱ度烧伤创面、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长于非焦虑抑郁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是焦虑抑郁组患者一直显著高于非焦虑抑郁组(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的存在会导致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延迟,使TNF-α、IL-6、IL-8水平一直在较高浓度,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转归,建议在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焦虑 抑郁 创面愈合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手部深度烧伤的早期处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万安 王峰 谢立华 《安徽医药》 CAS 2001年第4期278-279,共2页
目的 为使手部深度烧伤治愈后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外形和功能 ,提高治愈后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 178只深度烧伤的手在伤后 2~ 7d采用切削痂全厚皮、中厚皮、皮瓣、筋膜皮瓣、岛状皮瓣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78只恢复的手经积极... 目的 为使手部深度烧伤治愈后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外形和功能 ,提高治愈后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 178只深度烧伤的手在伤后 2~ 7d采用切削痂全厚皮、中厚皮、皮瓣、筋膜皮瓣、岛状皮瓣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78只恢复的手经积极的功能锻炼 ,其外形和功能均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伤情严重者经后期整复治疗 ,其功能也得到较大恢复。结论 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手部深度烧伤 ,可以缩短疗程 ,减少病人痛苦 ,最大限度保留手的外形和功能 ,使绝大部分患者不需行后期整复手术 ,大大提高了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 早期处理 手部功能 皮肤移植
下载PDF
泥鳅汤治疗小儿烧伤后瘙痒43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鲁延林 张悦安 +2 位作者 徐旭 陈万安 朱志祥 《中国康复》 2005年第5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泥鳅汤 小儿烧伤 瘙痒
下载PDF
氧化亚氮在烧伤清创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成 张悦安 范锟铻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9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氧化亚氮(笑气)用于烧伤创面换药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不给予笑气/氧气吸入镇痛,试验组给予笑气/氧气吸入镇痛。记录2组患者清创换药前、中、后心率(HR)和脉搏氧饱... 目的观察氧化亚氮(笑气)用于烧伤创面换药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不给予笑气/氧气吸入镇痛,试验组给予笑气/氧气吸入镇痛。记录2组患者清创换药前、中、后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疼痛程度(VAS)评分和镇静程度(Ramsay)评分。结果试验组清创换药前、中、后HR、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清创换药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清创换药过程中、清创换药后HR均显著增加(P<0.05),清创换药过程中SpO2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在换药过程中及换药后的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笑气/氧气吸入镇痛技术在烧伤创面换药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换药 氧化亚氮 镇痛
下载PDF
清疡膏对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峰 朱志祥 汪道新 《安徽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 观察清疡膏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晚期迁延不愈的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运用中西药结合方法自制清疡膏对1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晚期残余创面进行外涂治疗。治疗期间对残余创面四周上皮生长速度、用药后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和创面... 目的 观察清疡膏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晚期迁延不愈的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运用中西药结合方法自制清疡膏对1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晚期残余创面进行外涂治疗。治疗期间对残余创面四周上皮生长速度、用药后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临床观察并与烧伤湿润膏对比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方法自制外用药清疡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 ,治愈10 4例 ,好转 8例 ,无效 6例 ,疗效显著 (P <0 0 1) ,且有明显的抗菌、促进创缘上皮生长、加速愈合及愈合后弹性好不再溃破。结论 清疡膏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一种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疡膏 烧伤残余创面 治疗方法 疗效研究
下载PDF
Orem自理理论对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功能恢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晓靖 周继涛 +2 位作者 韩小燕 谢向群 周利枚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Orem自理理论对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功能恢复的应用研究的效果。方法:选我科2009年3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25)和Orem自理理论护理组(研究组,n=25),研究组患者康... 目的:观察Orem自理理论对重症烧伤患者康复期功能恢复的应用研究的效果。方法:选我科2009年3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25)和Orem自理理论护理组(研究组,n=25),研究组患者康复期应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功能锻炼,完全补偿性护理、部分补偿性护理和支持教育,护理干预期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文化程度构成比、烧伤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症烧伤患者功能康复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康复的差异,对照组恢复关节活动正常为56%;研究组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达68%。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重症烧伤康复期患者,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还病人以基本生活权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理理论 重症烧伤 康复期 功能恢复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利多卡因氯霉素复合液持续冲洗治疗眼烧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旭 王峰 《安徽医药》 CAS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氯霉素复合液持续结膜囊冲洗治疗眼烧伤的疗效。方法 对 5 6例共 10 5只眼 ,致伤因素分别为电弧伤、化学伤、火焰伤、热水 (油 )烫伤 ,给予利多卡因氯霉素复合液持续结膜囊冲洗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 92 3% ,仅有 ...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氯霉素复合液持续结膜囊冲洗治疗眼烧伤的疗效。方法 对 5 6例共 10 5只眼 ,致伤因素分别为电弧伤、化学伤、火焰伤、热水 (油 )烫伤 ,给予利多卡因氯霉素复合液持续结膜囊冲洗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 92 3% ,仅有 4例 6只眼发生角膜穿孔、真菌性角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1例出现视网膜部分剥落。结论 利多卡因氯霉素复合液持续结膜囊冲洗治疗眼烧伤是—种简单易行、效果满意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烧伤 利多卡因氯霉素复合液 结膜囊冲洗
下载PDF
糖尿病烧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继涛 夏美华 +3 位作者 张艳红 谢向群 吴卓桐 黄晓靖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5期325-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加强糖尿病烧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患者烧伤创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5年1月-2008年4月间收治的2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及烧伤创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行切(削)痂、... 目的:探讨加强糖尿病烧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患者烧伤创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5年1月-2008年4月间收治的2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及烧伤创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行切(削)痂、植皮术19例,截趾手术1例。术后植皮区创面及残端愈合好,未发生烧伤创面感染。结论:在围手术期,从心理护理、术前术后的饮食管理及创面护理、合理使用抗菌素控制创面感染、配合胰岛素治疗进行血糖控制等,加强糖尿病烧伤患者的护理,能有效预防烧伤创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烧伤 围手术期 护理 感染
下载PDF
强脉冲光对烧伤深Ⅱ°创面愈合后瘢痕以及色素预防性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美华 杨维琦 张雁聘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4期2003-2004,共2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烧伤深Ⅱ°创面愈合后瘢痕以及色素预防性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烧伤深Ⅱ°创面愈合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强脉冲光加辅助性弹力压迫进行预防性护理,对照组仅采用辅助...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烧伤深Ⅱ°创面愈合后瘢痕以及色素预防性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烧伤深Ⅱ°创面愈合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强脉冲光加辅助性弹力压迫进行预防性护理,对照组仅采用辅助性弹力压迫。结果两组患者各种皮肤瘢痕类型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皮肤瘢痕色素沉着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90.00%vs80.00%,P〈0.05)。结论强脉冲光对烧伤深Ⅱ°创面愈合后瘢痕以及色素预防性护理效果佳、较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烧伤深Ⅱ° 瘢痕 色素 预防性护理
下载PDF
血细胞比容及碱剩余评估特重烧伤患者休克复苏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峰 范锟铻 +1 位作者 汪道新 韦仕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9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细胞比容及碱剩余评估特重烧伤患者休克复苏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就诊的40例特重度烧伤伴休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入院后接受液体复苏治疗,根据复苏后1 d和2 d时血细胞比容以及碱剩余情况不同分为正... 目的研究血细胞比容及碱剩余评估特重烧伤患者休克复苏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就诊的40例特重度烧伤伴休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入院后接受液体复苏治疗,根据复苏后1 d和2 d时血细胞比容以及碱剩余情况不同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复苏后1 d和2 d时,血细胞比容正常组不同时点血比容均明显低于异常组,IL-4、IL-6、TNF-α含量均低于血细胞比容异常组;碱剩余正常组不同时点碱剩余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4、IL-6、TNF-α含量均低于碱剩余异常组。结论血细胞比容越低、碱剩余越高,特重烧伤患者休克复苏后的炎症反应越弱、复苏效果越好;血细胞比容及碱剩余是评估复苏效果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复苏 血细胞比容 碱剩余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