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CI标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2期87-88,共2页
目的:创新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控制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率。方法:结合口腔科门诊的特殊性,在JCI标准的引导下开展一系列医院感染控制的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工作计划,规范制度和操作,加强感控培训、口腔门诊的特征性管理等。结果:JC... 目的:创新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控制口腔门诊的医院感染率。方法:结合口腔科门诊的特殊性,在JCI标准的引导下开展一系列医院感染控制的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工作计划,规范制度和操作,加强感控培训、口腔门诊的特征性管理等。结果:JCI标准感控工作(PCI)的措施实施前后1月门诊工作人员感控知识知晓率、标准预防执行率、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管理、消毒灭菌管理、废弃物处理和管理、医护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CI标准对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I标准 口腔科 门诊 医院感染 效果
下载PDF
益口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被引量:14
2
作者 江长弟 黄继洪 +1 位作者 周辉 熊培颖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3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益口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2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被分为益口含漱液试验组(14例)和洗必泰含漱液对照组(14例),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益口含漱液组总有效率(78.57%)明显高于洗必泰含漱液对照组(35.71%)... 目的:观察益口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2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被分为益口含漱液试验组(14例)和洗必泰含漱液对照组(14例),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益口含漱液组总有效率(78.57%)明显高于洗必泰含漱液对照组(35.7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益口含漱液因含有三氯新、茶多酚、甘草甜素、维生素E等多种有效成分,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良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口含漱液 三氯新 茶多酚 甘草甜素 洗必泰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临床口腔正畸的效果观察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熊培颖 梁海 蔡旭贞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关闭间隙,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关闭间隙。结果观察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关闭间隙,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关闭间隙。结果观察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指标SNA、ANB、U1-L1、U1-SN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模型测量指标OB、OJ、尖牙间宽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第一磨牙间宽度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种植体在矫治过程中保持稳定。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口腔科的正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强支抗 稳定性 口腔正畸
下载PDF
38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畅 曾丽 +1 位作者 苗琪 梁海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4期73-74,共2页
总结了38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皮瓣护理、饮食护理等,经治疗护理37例皮瓣成活,效果满意。认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成功与否除与患者自身情况... 总结了38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皮瓣护理、饮食护理等,经治疗护理37例皮瓣成活,效果满意。认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成功与否除与患者自身情况、手术技术等有关,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颌面部 组织缺损 护理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分化抑制因子-1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郝晓鸣 杨大江 +1 位作者 王晓毅 梁新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Id-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OSCC中Id-1,CD34表达,并...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Id-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OSCC中Id-1,CD34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Id-1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65例OSCC中有49例Id-1呈(75.38﹪)阳性表达,其与OSC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Id-1的表达与MVD值显著相关(P<0.01)。结论:Id-1的高表达可能在OSCC分化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分化抑制因子-1 血管生成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大江 郝晓鸣 梁新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59-162,165,共5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表达水平及微淋巴管密度(LVD),探讨其临...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表达水平及微淋巴管密度(LVD),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IF-1α,VEGF-C,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ic acid receptor-1,LYVE-1)的表达并计数LVD。结果:65例OSCC中有43例HIF-1α呈(66.2﹪)高表达,VEGF-C有34例(52.3﹪)高表达。HIF-1α和VEGF-C高表达的病例中都出现高淋巴管密度。HIF-1α高表达分别与VEGF-C高表达显著相关(P<0.05,χ2检验),与高淋巴管密度显著相关(P<0.01,Mann–Whitney U-test),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χ2检验)而且也同UICC TNM分期相关(P<0.05,χ2检验)。结论:OSCC中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来诱导淋巴管生成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乏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生成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导致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熊培颖 梁海 蔡旭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6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发生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正畸治疗患者173例,详细总结患者病历,将年龄、性别、有无拔牙治疗史、治疗前后牙弓后段拥挤度、第一磨牙前移量、第三磨牙有无异常及下颌平面角度等8项指标纳入单...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发生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正畸治疗患者173例,详细总结患者病历,将年龄、性别、有无拔牙治疗史、治疗前后牙弓后段拥挤度、第一磨牙前移量、第三磨牙有无异常及下颌平面角度等8项指标纳入单因素分析范围,分析导致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指标进一步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范围,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73例正畸治疗患者中,共发生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37例,患病率达21.4%。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第三磨牙牙胚缺失及第一磨牙前移量为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为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68,P<0.05)。结论正畸治疗中第二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患病率较高,与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第三磨牙牙胚缺失及第一磨牙前移量密切相关,尤以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为重,当重点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牙 正畸治疗 颊侧倾斜 萌出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29例前牙烤瓷桩冠修复与二次法根管治疗的同步应用的探讨
8
作者 江长弟 杨兵 +1 位作者 蔡伟山 陈继章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8-108,110,共2页
关键词 根管充填术 烤瓷桩冠 前牙缺损 牙体修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颏下部软组织混合瘤1例报告
9
作者 杨兵 徐洪 《广东牙病防治》 2002年第4期320-320,共1页
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唾液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好发于腮腺,其次为颌下腺,小涎腺以腭部多见。在颌面部,发生于除涎腺以外的软组织较少见。现将颏下部软组织混合瘤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颏下部 软组织混合瘤 良性肿瘤 病例 手术治疗
下载PDF
134颗后牙隐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江长弟 黄继洪 +1 位作者 周辉 熊培颖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48-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后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临床诊断把134颗后牙隐裂划分为五类,根据分类统一规范治疗修复手段,治疗过程中使用自凝塑料全冠保护患牙,合并牙髓炎、根尖周炎或/和根周围炎的患牙统一采用根管充填术进行治疗,所有患牙采用金... 目的分析后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临床诊断把134颗后牙隐裂划分为五类,根据分类统一规范治疗修复手段,治疗过程中使用自凝塑料全冠保护患牙,合并牙髓炎、根尖周炎或/和根周围炎的患牙统一采用根管充填术进行治疗,所有患牙采用金属烤瓷全冠进行永久性修复,结合临床、X线牙片及对治疗失败而拔除患牙的检查来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结论后牙隐裂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单纯后牙隐裂早期治疗,活髓保存率高;后牙隐裂发展至牙根分叉处及牙根引起根周围炎时治愈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隐裂 金属烤瓷全冠 自凝塑料全冠 根管充填术
下载PDF
超声骨刀与传统法在牙槽骨修整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大江 郝晓鸣 +1 位作者 江波 王晓毅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773-77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行牙槽骨修整术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需行牙槽骨修整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超声骨刀组(实验组n=40)和传统组(对照组n=40)进行牙槽骨修整,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行牙槽骨修整术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需行牙槽骨修整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超声骨刀组(实验组n=40)和传统组(对照组n=40)进行牙槽骨修整,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度、手术时间及满意度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传统牙槽骨修整术相比,超声骨刀具有安全、高效、微创和心理创伤小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牙槽骨修整术 传统法 心理创伤
下载PDF
微波聚合法对义齿基托树脂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鹏远 李丽 +1 位作者 孙雁 付兆江 《广东牙病防治》 2011年第3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微波聚合方法对义齿基托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微波聚合和水浴聚合方法制作63.0 mm×10.0 mm×2.5 mm的树脂试样各10个,经过10 000次冷热循环后,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其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同法制作同样规格... 目的研究微波聚合方法对义齿基托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微波聚合和水浴聚合方法制作63.0 mm×10.0 mm×2.5 mm的树脂试样各10个,经过10 000次冷热循环后,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其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同法制作同样规格的树脂试样各10个,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其拉伸强度。结果微波法和水浴法制作的义齿基托树脂弯曲强度分别为(76.18±15.56)MPa和(73.06±13.01)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 2,P>0.05);弯曲模量分别为(1 709.10±98.76)MPa和(1 699.21±90.23)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8 2,P>0.05);拉伸强度分别为(42.19±1.12)MPa和(44.35±1.22)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7 4,P>0.05)。结论微波聚合方法制作的义齿基托树脂力学性能与水浴法制作的相当,但微波法聚合时间较水浴法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聚合方法 义齿基托树脂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注塑微波法制作树脂基托对义齿精度的影响
13
作者 王鹏远 李丽 孙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4643-4646,共4页
背景:近年来,注塑微波聚合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其制作义齿精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鲜见报道。目的:观察注塑微波方法对树脂基托义齿精度的影响。方法:用注塑微波法和水浴法分别制作上颌全口义齿各10个,然后在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部位切断... 背景:近年来,注塑微波聚合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其制作义齿精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鲜见报道。目的:观察注塑微波方法对树脂基托义齿精度的影响。方法:用注塑微波法和水浴法分别制作上颌全口义齿各10个,然后在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部位切断义齿基托与标准模型,用数字显微镜测量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与标准模型之间共5个部位的间隙。结果与结论:注塑微波法制作的义齿5个部位的精度为:(200±32),(76±13),(69±15),(81±16),(187±27)μm,水浴法制作的义齿5个部位的精度为:(243±50),(100±26),(96±30),(109±32),(213±28)μm,两种方法在相同点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在精度方面,注塑微波法制作的义齿优于水浴法,并且注塑微波法聚合时间较水浴法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微波 树脂基托义齿 精度 聚合方法 水浴
下载PDF
微波辅助治疗感染根管两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兵詹 江南 蔡伟山 《广东牙病防治》 2001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根管消毒 辅助治疗 微波治疗 根管封药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对铸造纯钛桩固位力的影响
15
作者 王鹏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26-127,133,共3页
目的:研究两种表面处理对铸造纯钛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将铸造纯钛桩的表面分为喷砂组、酸蚀组、对照组(未喷砂组),用树脂水门汀将桩粘固于离体人牙根管内,通过拉伸实验来比较铸造纯钛桩固位力的大小。结果:固位力:酸蚀组[(199.65±... 目的:研究两种表面处理对铸造纯钛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将铸造纯钛桩的表面分为喷砂组、酸蚀组、对照组(未喷砂组),用树脂水门汀将桩粘固于离体人牙根管内,通过拉伸实验来比较铸造纯钛桩固位力的大小。结果:固位力:酸蚀组[(199.65±13.24)N]和喷砂组[(190.39±14.82)N]与对照组[(160.26±12.36)N]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蚀组和喷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铸造纯钛桩在用树脂水门汀粘接时,酸蚀和喷砂处理后,可以增加铸造纯钛桩的固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纯钛桩 固位力 喷砂 酸蚀
下载PDF
乙酰基亚硝基脲对体外培养小鼠牙胚的作用研究
16
作者 刘学 李月 王雪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观察化学致畸、致癌物乙酰基亚硝基脲 (ethylnitrosourea ,ENU)对体外培养牙胚发育、分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牙胚器官培养模型观察培养液中不同浓度的ENU对 1 7天胎龄的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 :牙胚培养 ... 目的 :观察化学致畸、致癌物乙酰基亚硝基脲 (ethylnitrosourea ,ENU)对体外培养牙胚发育、分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牙胚器官培养模型观察培养液中不同浓度的ENU对 1 7天胎龄的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 :牙胚培养 6天后 ,在含 1 0 %小牛血清的BGJb培养液中 ,牙胚的内釉上皮细胞分化为成釉细胞并分泌牙釉质基质 ,而其下方的牙乳头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分泌前期牙本质。当BGJb培养液中含 0 0 2 5 %ENU时 ,牙胚成釉器的星网层发生液化、囊性变。当BGJb培养液中含 0 0 5 %ENU时 ,牙胚发育受到抑制 ,其完整性被破坏 ,部分细胞溶解坏死。结论 :一定量的ENU可使发育中的牙胚发生囊肿样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基亚硝基脲 体外培养 小鼠 牙胚 形态学
下载PDF
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用于阻生智齿拔除术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叶添凤 李鸿 卞星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阻生智齿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拔牙器械拔牙,观察组患者接受高速涡轮...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阻生智齿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拔牙器械拔牙,观察组患者接受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拔牙;对两组患者拔牙情况和张口受限度、肿胀度、疼痛度以及牙科畏惧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和根断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牙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度及肿胀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为13.89%(5/3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67%(15/36)(P<0.05)。结论高速涡轮牙钻联合微创拔牙刀拔除阻生智齿创伤较小,可降低术后肿胀、张口受限及疼痛程度,也能减少患者牙科畏惧症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涡轮牙钻 微创拔牙刀 阻生智齿 牙科畏惧症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细胞脂肪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丽 王鹏远 +2 位作者 池莲祥 郑信华 钟丽娣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402-1403,1406,共3页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清Chemer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初诊T2DM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联用二甲双胍片西格列汀治疗,比...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清Chemer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初诊T2DM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联用二甲双胍片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血压、血脂、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因子chemerin、空腹胰岛素(FIN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MI、血压、FBG、Hb Alc、TC、TG、LDL-C、血清Chemerin水平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HOMA-β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清Chemer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胰岛Β细胞 血清Chemerin水平
原文传递
Graves病患者CD3^+CD56^+自然杀伤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表达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丽 王鹏远 +2 位作者 池莲祥 郑信华 钟丽娣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CD3^+CD56^+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NKT)及其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等细胞因子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 目的探讨CD3^+CD56^+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NKT)及其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等细胞因子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_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_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TRAb)水平在Graves病患者体内表达情况。方法 Graves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CD3^+CD56^+NKT占淋巴细胞比率、CD3^+CD56^+NKT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IL-12、TNF-α水平及血清FT_3、FT_4、TSH、TPOAb、TGAb、TRAb水平。结果观察组CD3^+CD56^+NKT占淋巴细胞总数比率[(1.37±0.43)%]低于对照组[(2.47±0.39)%](P<0.05);观察组血清FT_3[(23.76±5.51)pmol/L]、FT_4[(88.29±31.35)pmol/L]、TSH[(1.68±1.01)mu/L]、TPOAb[(293.58±141.32)u/mL]、TGAb[(380.58±215.31)u/mL]、TRAb抗体[(10.75±8.23)u/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T_3(4.79±0.59)pmol/L、FT_4(17.84±3.15)pmol/L、TSH(0.08±0.01)u/L、TPOAb(20.06±4.85)u/mL、TGAb(31.48±22.68)u/mL、TRAb抗体(1.21±0.23)u/mL](P<0.05);观察组血清IL-6[(2.51±0.31)μg/L]、IL-10[(43.79±21.54)ng/L]、IL-12[(1 306.14±514.39)ng/L]、TNF-α[(4.38±0.66)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1±0.20)μg/L、(27.68±5.41)ng/L、(584.34±214.57)ng/L、(2.41±0.81)ng/L](P<0.05);观察组IL-2表达水平[(1.26±0.43)ng/L]低于对照组[(4.81±0.71)ng/L](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情况及免疫调节细胞失衡,通过CD3^+CD56^+NKT减少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调节Th1/Th2分化,参与Graves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自然杀伤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Id-1和Ki67在T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郝晓鸣 杨大江 +1 位作者 梁海 王晓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Id-1)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TSCC中Id-1,Ki67的表达。结果:65例TSCC中Id-1有43例(66.2%)阳性表...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TSCC)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1,Id-1)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TSCC中Id-1,Ki67的表达。结果:65例TSCC中Id-1有43例(66.2%)阳性表达,36例Ki67(55.4%)阳性表达。Id-1和Ki67阳性表达与TSCC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x2检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x2检验),Ki67阳性表达还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x2检验)。Id-1和HIF-1α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x2检验)。结论:Id-1和Ki67与TSCC的分化,增殖和转移密切相关,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联合检测Id-1和Ki67的表达有利于TSCC病程分级,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能够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分化抑制因子-1 KI67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