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现状调查和探析——中西方差异和国内12所医院联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陆云涛 漆松涛 +5 位作者 潘军 谢彬 许益民 石晓峰 梁观钦 刘翰文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2期21-23,共3页
神经外科是外科领域中基础理论最多、发展最快、问题最多的专科,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的学习曲线和成长时间也最长,这就对其住院医师培训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欧美国家都有着较完善的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而国内该制度尚不完善,往往各... 神经外科是外科领域中基础理论最多、发展最快、问题最多的专科,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的学习曲线和成长时间也最长,这就对其住院医师培训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欧美国家都有着较完善的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而国内该制度尚不完善,往往各单位有各自的培训方式。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国内12家医院(省级、市级和区级医院各4家)进行调查,从神经外科培训医师的学习背景、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临床技能和考核审查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拟为建立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培训制度 神经外科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丘自挺 张运忠 +3 位作者 黄欣 章桂喜 唐从耀 陈朝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0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有效方法,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共收集我院诊治的9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内引流术治疗30例,应用胆总管切开加胆道镜取石32例,应用肝叶或肝段切除术治疗3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有效方法,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共收集我院诊治的9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内引流术治疗30例,应用胆总管切开加胆道镜取石32例,应用肝叶或肝段切除术治疗3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肝切除术组和胆总管切开加胆道镜取石术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内引流术组;肝切除术组患者的残石率明显低于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内引流术组。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好,残石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治疗 临床分析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三级护理查房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海珍 许贵珍 袁晓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新型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方法规范三级护理查房对象、查房形式、查房人员结构、查房程序。结果有利于护理流程质量的控制、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专科临床护理技能的提高、护理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及护患关系的和... 目的探讨新型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方法规范三级护理查房对象、查房形式、查房人员结构、查房程序。结果有利于护理流程质量的控制、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专科临床护理技能的提高、护理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及护患关系的和谐,同时满足了临床教学需要。结论在神经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切实提高了急危重症、疑难等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增强了工作责任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护理查房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丽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0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60例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恢复指标、沟通...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60例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恢复指标、沟通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肛门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31±0.92)d、(2.33±0.58)d、(26.26±2.12)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5±0.52)d、(4.21±0.84)d、(42.45±2.34)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沟通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6±0.44)、(9.87±0.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2.77)、(8.67±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外科理念 胸腔镜 肺癌手术 围术期 效果护理
下载PDF
深圳市龙岗区患者痰培养细菌菌谱和耐药性研究
5
作者 岑慧 杨兵 +2 位作者 张旭 聂郁林 郭文哲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65-667,共3页
目的研究深圳市龙岗区患者痰培养细菌菌谱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深圳市龙岗区4间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患者合格痰标本中培养的细菌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7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595株,占81.... 目的研究深圳市龙岗区患者痰培养细菌菌谱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深圳市龙岗区4间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患者合格痰标本中培养的细菌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7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595株,占81.8%,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32株,占18.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而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数超过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对相当多数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深圳市龙岗区患者痰培养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条件致病菌菌株数比例较高。应加强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致病菌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率
原文传递
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吴燕华 徐英 《医药前沿》 2024年第5期70-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和中医情志护理在下肢骨折(LIF)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LI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和中医情志护理在下肢骨折(LIF)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LI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H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观察组静止状态、运动状态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观察组静止状态、运动状态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F患者术后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肢体功能,降低疼痛感和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康复训练 中医情志护理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芬太尼和布比卡因用于外科术后自控镇痛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健华 张雷 《中国药师》 CAS 2004年第5期382-383,共2页
目的 :比较芬太尼和布比卡因配伍以及哌替啶和异丙嗪配伍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85例手术患者分成两组 ,Ⅰ组( 4 0例 )芬太尼 0 .2mg + 0 .12 5 %布比卡因 10 0ml利用微量泵进行术后自控镇痛 ,每小时 2ml,患者疼痛时可自行或由家属控制... 目的 :比较芬太尼和布比卡因配伍以及哌替啶和异丙嗪配伍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85例手术患者分成两组 ,Ⅰ组( 4 0例 )芬太尼 0 .2mg + 0 .12 5 %布比卡因 10 0ml利用微量泵进行术后自控镇痛 ,每小时 2ml,患者疼痛时可自行或由家属控制给药 1.5ml;Ⅱ组 ( 4 5例 )哌替啶 5 0mg和异丙嗪 2 5mg配伍im进行术后镇痛 ,疼痛时即肌注一次 ,下次用药时间一般不少于 6h。结果 :使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配伍进行术后自控镇痛以及使用哌替啶和异丙嗪配伍肌注术后镇痛 ,两种方法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比之下 ,前者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镇痛效果稳定。无成瘾性等优点。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布比卡因 自控镇痛
原文传递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罗玉环 向天哲 唐丽娟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探讨给予普外科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的效果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均给予患者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在此期间给予对照组应用床旁血... 目的:探讨给予普外科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的效果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均给予患者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在此期间给予对照组应用床旁血糖监测方案,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两组患者在血糖监测期间均予以相同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及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是观察组指标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低血糖、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注期间,联合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并控制血糖,且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 普外科围手术期 糖尿病 护理
下载PDF
SBAR交流模式在外科患者转科交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媛慧 陈喻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2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SBAR交流模式在外科患者转科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在我院需要转科的外科患者23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转科交接;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在我院需要转科的外科患者238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SBAR交流模式在外科患者转科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在我院需要转科的外科患者23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转科交接;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在我院需要转科的外科患者238例作为观察组,在外科转科交接中实施SBAR交流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交接问题发生率、医护人员满意度、交接时间。结果:观察组转科交接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交接全面率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对转科交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患者的转科交接中应用SBAR交流模式能有效确保交接信息的完整、准确性,避免交接问题的发生,缩短交接耗费时间,提高交接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交流模式 外科交接 转科交接 交接问题
下载PDF
基层医院救治胸部闭合性外伤的策略分析
10
作者 李洪涛 徐继庆 邢宇彤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7年第4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胸部闭合性外伤 复合外伤
下载PDF
XELOX方案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叉头盒P3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董坤 刘力 +1 位作者 陈壁俊 唐德钧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2113-2116,共4页
目的:探讨XELOX方案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叉头盒P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4月3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均开展术后XELOX方案化疗,分别于化疗前、化疗4次后以及化疗8次后采集外周血,借助... 目的:探讨XELOX方案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叉头盒P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4月3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均开展术后XELOX方案化疗,分别于化疗前、化疗4次后以及化疗8次后采集外周血,借助流式细胞学分离外周血中T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FOXP3的表达水平。此外,比较所有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8次后患者的Treg比例以及FOXP3 mRNA表达均低于化疗前与化疗4次后,且化疗4次后Treg比例以及FOXP3 mRNA表达均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8次后患者血清CA199以及CEA水平均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例患者神经毒性2例,发生率为6.67%;白细胞减少1例,发生率为3.33%;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发生率为6.67%;血小板减少3例,发生率为10.00%;恶心呕吐4例,发生率为13.33%;腹泻9例,发生率为30.00%;口腔黏膜炎6例,发生率为20.00%;肝肾功能异常5例,发生率为16.67%。结论:XELOX方案可有效下调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FOXP3表达,促进肿瘤标志物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XELOX方案 调节性T细胞 叉头盒P3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结肠癌手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黄勇平 刘忠民 +2 位作者 高峰 钟毓杰 黄海球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就诊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接受传统结肠... 目的: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就诊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肿瘤标志物含量、远期预后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除淋巴结的数目多于对照组,术后腹腔引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引流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CCSA-2、PTN、VEGF、sICAM-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0%(χ^2=5.074,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0%vs 28.00%,χ^2=0.052,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有助于彻底清除淋巴结、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预防远期复发,是结肠癌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淋巴结清除 复发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翔 贾军 +1 位作者 吴春波 王晓敏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GLED)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疗效。方法:将9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GLED+高压氧)组(n=42)、GLED组(n=24)及高压氧组(n=26),3组病人入院后常规给予脱水、止血治疗。7d后(GLED+高压氧)组病人静脉滴注G...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GLED)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疗效。方法:将9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GLED+高压氧)组(n=42)、GLED组(n=24)及高压氧组(n=26),3组病人入院后常规给予脱水、止血治疗。7d后(GLED+高压氧)组病人静脉滴注GLED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液中),并给予高压氧治疗;GLED组病人仅静脉滴注GLED注射液;高压氧组病人用高压氧和ATP治疗,上述治疗均为1次/d,共10d。行头颅CT检查,测量脑内血肿范围和(血肿+水肿)范围,应用"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10d后,(GLED+高压氧)组病人,脑内血肿的体积和(血肿+水肿)体积均显著小于GLED组(P<0.05)以及高压氧组(P<0.05)。神经功能的评分也显著低于GLED组(P<0.05)以及高压氧组(P<0.05)。结论:GLED注射液联合高压氧能协同促进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脑内血肿和水肿的吸收,协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高压氧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下载PDF
中药骨补方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及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峭峰 谭朝晖 +4 位作者 谢晓青 陈平 朱平先 唐向阳 毛志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1期1666-1667,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骨补方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及骨密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骨补方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门诊120例,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中药骨补方+降钙素+钙剂;对照组:降钙素+钙剂:15d为1个疗程,治疗3... 目的研究中药骨补方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及骨密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骨补方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门诊120例,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中药骨补方+降钙素+钙剂;对照组:降钙素+钙剂:1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骨密度的改善情况及副作用。结果A组疼痛极点由治疗前的1.97降至1.06(P<0.01)。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B组疼痛极点由治疗前的1.76降至1.64(P>0.05),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两组的疼痛缓解及骨密度改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中药骨补方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缓解和骨密度的改善作用明显,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补方 骨质疏松症 疼痛 骨密度 副作用 降钙素 钙剂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粉防己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钟毓杰 刘忠民 +1 位作者 黄勇平 邱晓俊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4-137,144,共5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联合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联合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HIRI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TI组)、粉防己碱预处理组(TET组)及乌司他丁联合粉防己碱预处理组(UTI+TET组),每组8只。五组分别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 L/kg)、生理盐水(5 m L/kg)、UTI(5 m L/kg)、TET(5 m L/kg)以及UTI(5 m L/kg)+TET(5 m L/kg)。于肝缺血再灌注6 h后收集大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大鼠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大鼠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 B,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果 (1)HIRI组、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血清LDH活性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1),HIRI组及TET组血清ALP活性均较Sham组升高(P<0.05,P<0.01),但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血清LDH及ALP活性均明显低于HIRI组(P<0.01);UTI+TET组血清LDH及ALP活性明显低于TET组及UTI组(P<0.01)。(2)HIRI组、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MPO活性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1)、GSH-Px活性均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但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低于HIRI组(P<0.01)、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HIRI组(P<0.01);UTI+TET组肝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低于TET组及UTI组(P<0.01)、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TET组及UTI组(P<0.01)。(3)HIRI组、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NF-κB p6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1);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NF-κB p6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HIRI组(P<0.01);UTI+TET组肝组织中NF-κB p6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UTI组及TET组(P<0.01)。结论 UTI联合TET对H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体内抗氧化能力及下调肝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粉防己碱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9
16
作者 熊进文 刘忠民 +1 位作者 黄海球 郭卫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0例,死亡1例;急诊手术治疗18例,死亡3例,发生并发症3例;延期手术10例,无死亡病例,并发症2例;择期手术17例,无并发症...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0例,死亡1例;急诊手术治疗18例,死亡3例,发生并发症3例;延期手术10例,无死亡病例,并发症2例;择期手术17例,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胆道无梗阻或梗阻较轻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待症状缓解后再行延期手术或择期手术治疗;胆总管梗阻较重者或胆囊颈管结石嵌顿者应行急诊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胆石病 个体化治疗 手术时机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TNF-α和IL-6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7
作者 钟宏 史勇 李观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TNF-α和IL-6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1年10月~2010年7月入住我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S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每组30例,同时将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TNF-α和IL-6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1年10月~2010年7月入住我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S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每组30例,同时将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TNF-α、IL-6的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SAP组TNF-α水平[(59.6±14.7)pg/mL]显著高于MAP组[(38.3±9.1)pg/mL]和空白对照组[(13.8±4.3)pg/mL](P<0.05),MAP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也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IL-6水平SAP组[(45.8±11.2)pg/mL]和MAP组[(42.9±12.9)pg/mL]均较空白对照组[(38.9±10.9)pg/mL]无明显升高(P>0.05);SAP组血清IL-6在入院的第7天升高最明显[(190.1±49.9)pg/mL],分别高于MAP组[(113.9±28.1)pg/mL]和空白对照组(P<0.05),MAP组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入院第14天SAP组血清TNF-α[(36.8±7.1)pg/mL]、IL-6[(113.1±24.7)pg/mL]仍然高于MAP组[(14.8±3.3)、(43.6±12.8)pg/mL]和空白对照组(P<0.05),而MAP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三七总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TNF-α、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进文 刘忠民 +2 位作者 陈耿臻 龚利平 陈玉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099-3102,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三七总苷治疗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1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三七总苷治疗组,每... 目的探讨三七总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三七总苷治疗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1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三七总苷治疗组,每组45只,通过十二指肠胆胰管逆行加压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的方法制备大鼠SAP模型,每组造模后又按6、12和24h分为3个时间点,检测血清淀粉酶、TNF-α、IL-6和IL-10水平。结果血清淀粉酶、TNF-α、IL-6和IL-10水平,SAP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三七总苷治疗组6,12,24h血清淀粉酶、TNF-α、IL-6显著低于SAP组(P<0.01或0.05),而IL-10水平则显著高于SAP组(P<0.05)。结论三七总苷可能通过下调TNF-α、IL-6,上调IL-10水平达到治疗SA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苷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锐器致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丘自挺 张运忠 +3 位作者 黄欣 章桂喜 唐从耀 陈朝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3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锐器致胸腹联合伤的诊治规律,以积累经验,服务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35例锐器所致胸腹联合伤患者,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本组35例患者,治愈32例,治愈率91.43%,死亡3例。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急性... 目的探讨锐器致胸腹联合伤的诊治规律,以积累经验,服务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35例锐器所致胸腹联合伤患者,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本组35例患者,治愈32例,治愈率91.43%,死亡3例。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锐器所致胸腹联合伤病情严重,早期诊治至关重要,有效地处理失血性休克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联合伤 锐器 胸外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钟宏 彭海峰 史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6期496-499,共4页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组29例和开腹手术组34例。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人均镇痛次数、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组29例和开腹手术组34例。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人均镇痛次数、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清除的淋巴结数、术后3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应用技术上可行,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而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结直肠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