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信息技术在人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党安荣 毛其智 王晓栋 《中国环保产业》 2001年第z1期16-17,共2页
空间信息技术是 20世纪 6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以获取、管理、分析与地理位置相关的空间信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总称,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称 3S技术)等。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 空间信息技术是 20世纪 6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以获取、管理、分析与地理位置相关的空间信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总称,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称 3S技术)等。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本文在认识人居环境内涵、空间信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通过滇西北人居环境研究实例论述空间信息技术在人居环境研究中的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空间信息技术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下载PDF
“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良镛 毛其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数字城市 城市化 人居环境 城乡空间环境
下载PDF
丽江地区人居环境的GIS空间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党安荣 毛其智 王晓栋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40-45,共6页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云南省丽江地区的地势变化、坡度、坡向以及居民点分布与地形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 ,为丽江地区人居环境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分析的依据 ;同时 ,探讨了应用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人居环境 丽江地区
下载PDF
“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 被引量:122
4
作者 吴良镛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9,共6页
本文根据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精神及其所发表的《人居环境议程》,进一步阐明有关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思想的发展线索;针对人居环境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提出在我国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人居环境科学 中国 规划研究 城市化
下载PDF
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的创新——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3
5
作者 吴良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3,共2页
在省委省政府总的方针下,王蒙徽同志作为建筑学专业出身的书记,在云浮的工作中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进行实践探索,对理论本身也做了不少研究和探讨,这对工作、对学术都是很好的机遇。我们在学校搞研究工作,除了自己要实践以外,也希望能... 在省委省政府总的方针下,王蒙徽同志作为建筑学专业出身的书记,在云浮的工作中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进行实践探索,对理论本身也做了不少研究和探讨,这对工作、对学术都是很好的机遇。我们在学校搞研究工作,除了自己要实践以外,也希望能够通过社会的广泛实践找到共同努力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理论 人居环境 创新 建筑学专业 省政府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130
6
作者 党安荣 阎守邕 +1 位作者 吴宏歧 刘亚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10-915,共6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 ( GIS)及全国农业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支持下 ,在前人关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全国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首先探讨了基于 GIS的土地生产潜力研究方法 ;然后 ,就土地生产潜力的“土壤有效系数”进行重... 在地理信息系统 ( GIS)及全国农业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支持下 ,在前人关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全国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首先探讨了基于 GIS的土地生产潜力研究方法 ;然后 ,就土地生产潜力的“土壤有效系数”进行重点研究 ,探讨了其计算方法与模型 ;并应用机制法 ,通过光、温、水、土逐级衰减 ,具体计算了全国分县土地生产潜力 ;最后 ,通过分级统计和分级制图 ,分析了中国土地生产潜力的数值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 土地生产潜力 土壤有效系数
下载PDF
监督分类方法在图片资料专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冬泉 党安荣 陈吉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2-34,共3页
通常,遥感分类处理软件都用于遥感图像数据(如TM,SPOT等)的处理。在利用遥感分类软件(如ERDAS)对遥感图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SupervisedClassification)时,通常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作为平行六面体判别规则。而这种方法对... 通常,遥感分类处理软件都用于遥感图像数据(如TM,SPOT等)的处理。在利用遥感分类软件(如ERDAS)对遥感图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SupervisedClassification)时,通常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作为平行六面体判别规则。而这种方法对于图片资料并不合适。对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内置的3种分类判别规则进行比较,得出使用最小距离法(MinimumDis-tance)作为判别规则对于图片资料根据颜色分类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对于数据短缺情况下,利用分类图片资料的色彩特征提取专题信息有较好的通用性。与传统的图片交互数字化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在保证结果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手工勾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分类 图片资料 信息提取 最小距离法
下载PDF
OECD国家环境经济手段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姜彩楼 李永浮 《软科学》 CSSCI 2007年第2期38-41,共4页
论述了经济手段的理论基础,对OECD国家环境经济手段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国环境政策仍以规制手段为主,未来理应以合理的制度设计为发展方向,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经济手段。
关键词 环境经济手段 PPP原则 环境政策
下载PDF
城市生态环境分区遥感综合分析——以贵阳市城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新东 李静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建设环境良好的城市是人居环境应用研究的重点领域。而人居环境的研究则涉及到宏观和中、微观层次,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结合。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过程中,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 建设环境良好的城市是人居环境应用研究的重点领域。而人居环境的研究则涉及到宏观和中、微观层次,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结合。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过程中,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处理、管理、分析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以贵阳市城区为例,探讨了"3S"技术在人居环境研究中城市生态环境分析,以期对贵阳市城市规划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使之更符合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 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分析 城市规划
下载PDF
学术前沿议人居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良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2,共4页
1世界任纷纭,我自觅转型"无时代之变,便无历史可写"①,历史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又一次转型的过程。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因为发展速度缓慢,这种转型是不易察觉的。至后期只沿着既有的轨迹运行,变化又比较缓慢,尤其是清康乾... 1世界任纷纭,我自觅转型"无时代之变,便无历史可写"①,历史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又一次转型的过程。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因为发展速度缓慢,这种转型是不易察觉的。至后期只沿着既有的轨迹运行,变化又比较缓慢,尤其是清康乾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 学术 历史演变 发展速度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党安荣 《小城镇建设》 2001年第7期22-23,共2页
遥感技术(RS)是一种远距离不接触物体而获得其信息的探测技术,按照遥感平台的类型和高度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三种。如何应用遥感技术来研究景观问题?本文从遥感信息特性、空间表现力、应用过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航空遥感信息 城市设计
下载PDF
明日之人居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良镛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使中国面临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欠账不可低估。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所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土地财政"的隐患、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城市基础设施的滞... 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使中国面临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欠账不可低估。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所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土地财政"的隐患、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城市基础设施的滞后等,这些问题都关系未来,要有足够的估计。如果中国的城镇化率在未来上升到75%,则涉及到数亿人口,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任何一个小的差错,都有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科学 城市基础设施 土地财政 风景园林学 人类住区 邻里单位 新型城镇化 社会问题 城市居住环境 奥姆斯特德
下载PDF
京津冀(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规划发展研究
13
作者 毛其智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S1期9-13,共5页
今天有幸来参加北京城市学院主办的城市论坛,内容非常丰富。我来之前还特别与清华大学的吴良镛先生谈了,吴先生讲,第一届论坛他来做了报告,现在是第二届。
关键词 京津冀 空间 规划 发展研究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研究——世界银行首届城市研讨会札记
14
作者 毛其智 《长江建设》 2003年第2期30-31,共2页
一、进一步发挥城市的作用 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新千年发展项目”顾问、哥伦比亚大学杰弗里·萨克斯教授所作主旨报告“让城市为其居民和国家工作”代表了世界银行对城市研究的基本看法。
关键词 世界银行 经济全球化 城市化 城市规划 排水系统
下载PDF
遥感影像融合及高保真算法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涛 党安荣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14期1-3,共3页
随着传感器性能的提高,现代遥感技术提供了各种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多源、多尺度遥感影像数据成为遥感应用技术的一个挑战。本文系统阐述了遥感影像融合的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了像素级、特征级、决... 随着传感器性能的提高,现代遥感技术提供了各种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多源、多尺度遥感影像数据成为遥感应用技术的一个挑战。本文系统阐述了遥感影像融合的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了像素级、特征级、决策级遥感影像融合的方法和优缺点,深入探讨了Gram-Schmidt和SFIM两种高保真的融合方法,给出了融合结果的评价体系,结果表明SFIM融合方法是最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融合 融合算法 GRAM-SCHMIDT SFIM
下载PDF
2010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 被引量:53
16
作者 李永浮 鲁奇 周成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针对北京市流动人口样本数据量小、不连续等特点,本文采用Logistic曲线拟合和等维递补灰色预测理论,预测“十一五”期间北京流动人口的增长情况。首先,通过Logistic曲线拟合与外推,掌握流动人口增长的总趋势;其次,选定不同长度的人口序... 针对北京市流动人口样本数据量小、不连续等特点,本文采用Logistic曲线拟合和等维递补灰色预测理论,预测“十一五”期间北京流动人口的增长情况。首先,通过Logistic曲线拟合与外推,掌握流动人口增长的总趋势;其次,选定不同长度的人口序列以建立多个等维递补灰色模型,检验并分析各种预测结果的合理性与不足;最终确定北京市流动人口增长预测的高、中、低方案。实践表明,灰色等维递补预测法对“小样本”、“贫信息”的人口预测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灰色系统理论 等维递补灰预测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校园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管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党安荣 毛其智 王晓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1期2-6,共5页
清华大学校园网络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211工程--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项目支持下建立的面向全校的教学与科研支持系统,采用"场地许可(Site License)"管理方式在校园网上运行,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与中... 清华大学校园网络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211工程--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项目支持下建立的面向全校的教学与科研支持系统,采用"场地许可(Site License)"管理方式在校园网上运行,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与中国高校合作的典范,在中国高校、甚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是首例.本文围绕清华大学校园网络ArcGIS的管理与应用,从建设回顾、逻辑结构、运行管理、应用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旨在与国内的GIS同行共享校园网络ArcGIS管理与应用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校园网络管理
下载PDF
土地利用信息的多元分析提取 被引量:4
18
作者 党安荣 何新东 +1 位作者 史慧珍 桂丹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63-66,共4页
由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处理、分析空间信息,已成为研究资源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中,我们先后应用了传统目视解译方法、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多源信息复合分析等... 由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处理、分析空间信息,已成为研究资源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中,我们先后应用了传统目视解译方法、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多源信息复合分析等方法。本文在分析现有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自动分类方法”,并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表明:综合自动分类方法在分类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信息提取 综合自动分类方法
下载PDF
国际化进程中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可 章岩 《规划师》 1999年第C00期102-106,共5页
在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正面临着空前挑战。作者从国际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北京城的历史与现状出发,主张将北京的城市发展内容向北京旧城外疏辉,通过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多中心空间格局的创建... 在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正面临着空前挑战。作者从国际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北京城的历史与现状出发,主张将北京的城市发展内容向北京旧城外疏辉,通过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多中心空间格局的创建,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而实现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国际化进程 可持续发展 国际性城市 国际大都市 城市发展 协调发展 旧城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北京空间发展战略中的交通战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良镛 李强 +3 位作者 段里仁 陆化普 钱立新 陈禹 《科学中国人》 2004年第7期24-26,共3页
北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聚集了许多功能,成为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体育中心、旅游中心……目前在中心城区聚集的功能太多,而且这些功能多聚焦于历史文化精华地区。导致历史风貌不断丧失,交通压力与日俱增,规划绿... 北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聚集了许多功能,成为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体育中心、旅游中心……目前在中心城区聚集的功能太多,而且这些功能多聚焦于历史文化精华地区。导致历史风貌不断丧失,交通压力与日俱增,规划绿地不断被占,环境压力日趋严峻…… 为此,我们邀请了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部分专家,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角度就北京市的城市规划与交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解决北京市日益严峻的交通问题献计献策。 感谢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对本选题的组织实施所提供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空间发展战略 交通问题 经济中心 地区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交通压力 选题 专业 学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