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想象的共同体”视域下北美早期印第安书写的叙事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立博 张叶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3-133,146,共12页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阐释了印刷语言的效应以及话语同时性,引发了对文学文本研究的再思考。本文以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为视角,对北美早期印第安书写的叙事建构展开探讨。首先,从早期...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阐释了印刷语言的效应以及话语同时性,引发了对文学文本研究的再思考。本文以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为视角,对北美早期印第安书写的叙事建构展开探讨。首先,从早期印第安书写的重要作家库柏的小说入手,解析“想象的共同体”在凝聚情感方面的作用,这一概念隐射出北美印第安书写在两个维度上的基本特征——文学作品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具有影响力,空间上的历史在场证明进而为这种情感提供了支撑。由此,面对因种族差异性而导致的冲突,复杂的身份建构成为可能。此外,通过对其他作者有关印第安叙事的分析,揭示了早期印第安书写中身份建构的演变过程,从而阐释了北美早期印第安书写所体现的印第安精神及民族性内涵。在北美洲这片新大陆上,各类新的身份认同形成了一种矛盾但共存的张力,早期印第安书写的叙事建构透射出印刷语言及话语同时性对凝结“想象的共同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的共同体 叙事 印刷语言 话语同时性 早期印第安书写
下载PDF
以评促学:“促学评价”理论及其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实践 被引量:21
2
作者 高满满 黄静 张文霞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3期33-41,共9页
促学评价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大陆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教育评估领域正经历着从对学习进行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到为促进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即促学评价)的变革。本文介绍了促学评价的起源与定... 促学评价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大陆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教育评估领域正经历着从对学习进行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到为促进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即促学评价)的变革。本文介绍了促学评价的起源与定义,梳理了促学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差别,探讨了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习的问题,重点介绍了香港英文科中学校本评核以及清华大学基于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促学评价实践,为中国的外语教育评估改革提供了新路径,并为促学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学评价 香港校本评核 基于课堂的促学评价
下载PDF
《菜根谭》在近代日本的传播与阐释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成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1,161,共8页
《菜根谭》作为一部清言小品集,在近代中国知者甚少,却在日本产生了深远而宽广的影响。伴随着日本近代化的进程,《菜根谭》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也经历了汉学低迷与复兴、阳明学与禅学的近代化、修养主义运动等历史阶段。在各个历史阶段,... 《菜根谭》作为一部清言小品集,在近代中国知者甚少,却在日本产生了深远而宽广的影响。伴随着日本近代化的进程,《菜根谭》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也经历了汉学低迷与复兴、阳明学与禅学的近代化、修养主义运动等历史阶段。在各个历史阶段,《菜根谭》都以新的文本形式出现,不断被阐释,完成了在日本的经典化过程。分析《菜根谭》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过程,可以发现汉学在日本的复兴和修养主义的阅读形态密不可分,这是认识日本近代思想史和精神史的新角度。汉文经典在近代日本的复兴和再认识也是日本社会反思近代文明的结果。《菜根谭》在日本的经典化也为认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提供了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根谭》 汉学复兴 经典化 近代日本 修养主义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观念的起源:“五四”科学语境中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7,共10页
五四运动不但开启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新阶段,而且也标志现代性观念的兴起。围绕“人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媒体和学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性”“性欲”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五四学人批判传统儒家压抑的性文化,从科学... 五四运动不但开启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新阶段,而且也标志现代性观念的兴起。围绕“人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媒体和学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性”“性欲”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五四学人批判传统儒家压抑的性文化,从科学视角肯定人与生俱来的“性欲”,强调女性和男性在性维度上拥有平等的权利。性观念、性知识和性话语在五四时期的形成,不但形塑了现代中国人的性观念,而且展现了科学话语在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力,从侧面论证了五四运动之于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科学语境 性观念 性别
下载PDF
从生态女性主义看《丰盛的夏天》中女性与自然的融合
5
作者 张萍 沈娴敏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11,共6页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芭芭拉.金索维尔(Barbara Kingsolver)第五部小说《丰盛的夏天》(Prodigal Summer)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女性和自然的命运。金索维尔通过赋予女性和自然惊人的能力来完成两者的自我救赎和相互拯救,从而构...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芭芭拉.金索维尔(Barbara Kingsolver)第五部小说《丰盛的夏天》(Prodigal Summer)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女性和自然的命运。金索维尔通过赋予女性和自然惊人的能力来完成两者的自我救赎和相互拯救,从而构建起一个和谐丰盈的绿色世界。通过分析这部作品可以看到,金索维尔虚构三个非凡女主人公,赋予她们力量、智慧和仁慈,让她们带领误入歧途的人类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途径。虽然完全由女性来构建一个绿色社会显得过于理想化,但是金索维尔真正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人们能从小说中得到自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 芭芭拉.金索维尔
下载PDF
论和谐星球的生态共同体建构——兼评傅修延教授《生态江西读本》
6
作者 生安锋 《鄱阳湖学刊》 2019年第4期16-20,123,共6页
傅修延教授的《生态江西读本》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态关切,是一部集数十年当地生活体验和生态实践于一身的知识分子的结晶之作,也是其50余年“生态修行”的体悟与成果。文章结合傅先生的著作,从汲取古人生态智慧、开拓生态文明新思路,去除... 傅修延教授的《生态江西读本》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态关切,是一部集数十年当地生活体验和生态实践于一身的知识分子的结晶之作,也是其50余年“生态修行”的体悟与成果。文章结合傅先生的著作,从汲取古人生态智慧、开拓生态文明新思路,去除人类中心主义和反对伪人文主义,以及重视知识分子的责任和呼声三个方面,提出要汲取世界各族人民的生态智慧,构建起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共同体 生态文明 生态智慧 《生态江西读本》
下载PDF
The Birth of Modern Poetry: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An Understanding of T. S. Eliot's Critical Essay‘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in comparison with Nietzsche's Spirits of Tragedy
7
作者 熊若琳 《海外英语》 2019年第2期210-213,共4页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ritical essays of T.S.Eliot,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 has defined writing as a process during which the primitive oneness has seized the individual writer of figurative descriptio...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ritical essays of T.S.Eliot,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 has defined writing as a process during which the primitive oneness has seized the individual writer of figurative descriptions to help represent itself.This theory has latter been practiced in Eliot’s Wasteland,and shows its similarity with The Birth of Tragedy,written by Friedrick Nietzsche,the German philosopher.Eliot’s‘tradition’has been concluded by Nietzsche as‘Dionysian Spirit’,which represents oneness transcending good and evil,past and present,while‘individual talent’has resembled‘Apollonian Spirit’in the urge for original figuration as an apparatus.The paper aims to explain and compare the definitions of‘tradition’and‘individual talent’of Eliot’s work with that of‘Dionysian spirit’and‘Apollonian Spirit’in Nietzsche’s illustrations,so as to provid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two works by unveiling the individual and social sameness and difference of Eliot and Nietzs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Eliot Friedrick NIETZSCHE TRADITION 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TALENT TRAGEDY Dionysian Spirit Modernity
下载PDF
张恨水的国民启蒙和现代性想象--从《丹凤街》到《大江东去》
8
作者 张瀚文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0年第2期112-126,共15页
张恨水的《丹凤街》和《大江东去》作为鸳鸯蝴蝶派“国难小说”的重要作品,体现了作家试图挖掘底层社会中的自我觉醒、自我启蒙力量的努力,通过通俗文学的广泛传播,为化解民族危机提供了助力。借助詹姆逊阐释体系三个层次的分析——即... 张恨水的《丹凤街》和《大江东去》作为鸳鸯蝴蝶派“国难小说”的重要作品,体现了作家试图挖掘底层社会中的自我觉醒、自我启蒙力量的努力,通过通俗文学的广泛传播,为化解民族危机提供了助力。借助詹姆逊阐释体系三个层次的分析——即“狭义的历史或政治视域”“社会的视域”和“比较宽泛的历史研究”,可以发现在此种“想象性”解决方案中仍存在着多种意识形态互相竞争的现象,它反映了“五四”新文学和鸳鸯蝴蝶派文学在“现代性”这个主符码下截然不同的权力谱系地位。而这种权力谱系地位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这也正是对在“双重断裂”中诞生的中国“现代性”的一次补充性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恨水 《丹凤街》 《大江东去》 国民启蒙 现代性
下载PDF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走向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47,共12页
当今世界不少人都认为,中国是最受益于全球化的国家之一,这一点不仅体现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更体现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走向世界。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全球化在中国的实践实际上是依循一种全球本土化的方向发展的:现代性这个从西... 当今世界不少人都认为,中国是最受益于全球化的国家之一,这一点不仅体现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更体现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走向世界。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全球化在中国的实践实际上是依循一种全球本土化的方向发展的:现代性这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在中国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可与全球现代性的宏大话语对话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另类现代性,并且消解了所谓"单一现代性"的神话;汉语的普及将有助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但是,汉语也将如同英语一样发生某种形式的裂变;世界文学的概念进入中国以来不仅有助于中国作家了解外国文学,更能促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这一切都是全球(本土)化带给我们的宝贵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就能有效地推进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本土化 现代性 汉语 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从“全球化”到“一带一路”:中国视角下的世界文学格局新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希琛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61-68,153,共9页
自1827年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研究领域仅仅将'世界文学'视作一个美好、虚幻的文学乌托邦。然而,随着20世纪末'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不断密切各国交流,'世界文学'理... 自1827年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研究领域仅仅将'世界文学'视作一个美好、虚幻的文学乌托邦。然而,随着20世纪末'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不断密切各国交流,'世界文学'理念再一次被文学领域频频提及;到了2013年,中国提出了全球化发展新阶段的旗帜性倡议——'一带一路',其平等、包容之精神内核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文学'新体系的逐步形成。本文以'世界文学'为出发点,聚焦于'全球化'兴起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这两个重要节点,探讨在这两段进程中,以中国文学作者及研究者为代表的中国视角下,世界文学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中国文学将以怎样的身份参与到这一变化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全球化 “一带一路” 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露易丝·格丽克的莫比乌斯环式诗学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春晓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4,共11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露易丝·格丽克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借鉴了莫比乌斯环循环、扭转和没有边界的拓扑学特征,建构出一个曲面的、多维度的、立体化的叙事体系,无形中消解了传统的二元论线性世界观,颠覆了刻板的主流叙事范式,拓展了新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露易丝·格丽克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借鉴了莫比乌斯环循环、扭转和没有边界的拓扑学特征,建构出一个曲面的、多维度的、立体化的叙事体系,无形中消解了传统的二元论线性世界观,颠覆了刻板的主流叙事范式,拓展了新的叙事时空和诗学边界。此外,她利用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的改写将“向死而在”的存在哲学融入到诗歌创作中来,实现了诗学叙事的整体意义增生。诗人探究诗歌创作和个体生存的过程就是个体意识产生纠缠的过程,从拓扑学的角度来阐释格丽克的诗歌为读者们打开了一扇一窥其创作美学和生存哲学的窗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易丝·格丽克 莫比乌斯环 循环 元诗歌 拓扑学
原文传递
基于FEMA-P58方法的校园建筑地震经济损失预测案例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曾翔 刘诗璇 +1 位作者 许镇 陆新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113-118,共6页
地震导致的建筑倒塌和人员死亡近年来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愈加严重。该文运用FEMA-P58建筑地震损失评价方法,进行建筑地震损失预测,以充分利用下一代性能化设计的优势。FEMA-P58方法所需要的各建筑的地震响应,通过基于多... 地震导致的建筑倒塌和人员死亡近年来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愈加严重。该文运用FEMA-P58建筑地震损失评价方法,进行建筑地震损失预测,以充分利用下一代性能化设计的优势。FEMA-P58方法所需要的各建筑的地震响应,通过基于多自由度集中质量剪切层(MCS)模型和弹塑性时程分析(THA)的建筑震害模拟来获得。以三栋典型建筑为例,进行了基于强度的地震损失预测,以说明该损失预测手段的实现过程。结果表明,在中震(PGA=0.2 g)、大震(PGA=0.4 g)作用下,建筑损失主要来自结构构件和墙体等位移敏感型非结构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经济损失预测 下一代性能化设计 FEMA-P58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集中质量剪切层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英语写作模糊限制语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晶晶 吕中舌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56,共5页
本研究考察了元话语语言互动资源之一的模糊限制语在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写作中的使用特征。研究通过与国际期刊学者论文语料的对比,发现理工科博士生同期刊论文作者相比,在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类型及词汇选择上均有差异;就学科而言,理科... 本研究考察了元话语语言互动资源之一的模糊限制语在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写作中的使用特征。研究通过与国际期刊学者论文语料的对比,发现理工科博士生同期刊论文作者相比,在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类型及词汇选择上均有差异;就学科而言,理科博士生比工科博士生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与困难。本研究同时为英语作为外语的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提供启示及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限制语 元话语 学术写作 学科
原文传递
神经语言学研究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刚 王海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8-155,179,共8页
神经语言学研究大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前沿交叉学科,目前该学科面临着研究问题复杂、语言学与神经科学的兼容性以及关于大脑功能基本观点的争论等三大问题。动态系统理论为解决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它可以使... 神经语言学研究大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前沿交叉学科,目前该学科面临着研究问题复杂、语言学与神经科学的兼容性以及关于大脑功能基本观点的争论等三大问题。动态系统理论为解决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它可以使研究者从整体上、全面地考察不同要素之间的内在的互动关系。最简方案理论的应用则有助于解决语言学与神经科学的兼容性问题,因为该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可以采用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进行验证的动态模型。而面对大脑功能反射说与内在说的争论,神经语言学研究应充分考虑大脑功能内在说的指导意义,从而确保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语言学 动态系统理论 最简方案 大脑功能内在说
原文传递
置身名流:燕卜荪对中国现代派诗歌和诗论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莉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3-172,共10页
威廉·燕卜荪是20世纪后结构主义兴起之前最有影响的批评家之一,1937—1939年在西南联大讲授英美现代派诗歌和批评理论等,由此在中国一批年轻的"学术名流"之中播下了现代诗歌和现代诗论的种子,这笔弥足珍贵的学术遗产已... 威廉·燕卜荪是20世纪后结构主义兴起之前最有影响的批评家之一,1937—1939年在西南联大讲授英美现代派诗歌和批评理论等,由此在中国一批年轻的"学术名流"之中播下了现代诗歌和现代诗论的种子,这笔弥足珍贵的学术遗产已然成为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批评和研究、以及中国现代学术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南联大诗人群、中国现代诗评论以及新中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奠基者王佐良、穆旦、袁可嘉等人为例,阐述燕卜荪对中国现代派诗歌和诗论在20世纪中期的萌芽所产生的现实影响和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卜荪 西南联大 现代派诗歌和诗论
原文传递
瑞恰慈实用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莉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9,159,共11页
I.A.瑞恰慈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将科学与诗、语义学和心理学、交流理论和价值理论结合在一起,使以"实用批评"为核心的文学研究和批评成为一个新兴的、制度化的学科。在一个西方文明遭遇世界大战、科学简... I.A.瑞恰慈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将科学与诗、语义学和心理学、交流理论和价值理论结合在一起,使以"实用批评"为核心的文学研究和批评成为一个新兴的、制度化的学科。在一个西方文明遭遇世界大战、科学简约主义和大众消费主义的威胁而面临崩溃和分化的时代,他以惊人的独创性重组批评方法和批评修辞,将批评实践与文化救赎和价值判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文学批评和人文主义的重建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贡献。本文从思想渊源和批评原理两个维度分析瑞恰慈的实用批评所具有的价值和局限,并说明文学批评之于瑞恰慈的文化救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恰慈 实用批评 文化救赎
原文传递
白居易对《沙石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彬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1期4-7,共4页
白氏诗词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学有着深厚的影响,而且对日本中世佛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沙石集》是日本中世佛教民间故事集,其中对中国古典的引用情况,白居易远远高于孔子与老庄,位居首位。其影响具体表现在白居易对佛学以及禅学的理解... 白氏诗词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学有着深厚的影响,而且对日本中世佛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沙石集》是日本中世佛教民间故事集,其中对中国古典的引用情况,白居易远远高于孔子与老庄,位居首位。其影响具体表现在白居易对佛学以及禅学的理解与感悟;白居易的人生态度、人生智慧等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以及白居易在习佛、礼佛之间的种种过程及其理解与感悟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沙石集 佛学 禅学
原文传递
“实用批评”:缘起与目的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莉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9年第4期15-23,共9页
瑞恰慈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所创立的"实用批评"理论和方法使得英语文学教学和研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剑桥大学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制度化的学科。通过历史溯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重点梳理和辨析"实用... 瑞恰慈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所创立的"实用批评"理论和方法使得英语文学教学和研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剑桥大学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制度化的学科。通过历史溯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重点梳理和辨析"实用批评"的缘起和意义。注重工具理性和实用价值是瑞恰慈构建"实用批评"的基本出发点。"实用批评"更为关注的是阅读而非批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甄别判断能力便成为"实用批评"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恰慈 实用批评 文学教学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与18世纪法国的思想遗产 被引量:2
19
作者 R .斯蒂芬妮 潘滢(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100,共6页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马克思对法国大革命持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为共产主义思想提供了种子,另一方面,他又批判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马克思对法国大革命持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为共产主义思想提供了种子,另一方面,他又批判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认为他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助产士。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拉法格、盖德和阿尔都塞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对于这段历史的矛盾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法国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作为普通人的哲学——评第158届芥川奖获奖作品《我将独自前行》
20
作者 高阳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8年第6期40-46,共7页
2017年第158届芥川奖获奖作品《我将独自前行》讲述了年老的桃子在丈夫离世后独自一人对自我人生价值进行探索的故事。小说开启了日本"玄冬"文学之新气象,即家庭主妇身处老境之下的人生思索,以一种普通人的视角,借用意识流的... 2017年第158届芥川奖获奖作品《我将独自前行》讲述了年老的桃子在丈夫离世后独自一人对自我人生价值进行探索的故事。小说开启了日本"玄冬"文学之新气象,即家庭主妇身处老境之下的人生思索,以一种普通人的视角,借用意识流的行文方式,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世界间的冲突与融合。小说朴实无华,却柔韧坚定,一扫日本文学传统上摇摆不定的暧昧气息,反映了日本新时代女性,特别是老年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奖 若竹千佐子 “玄冬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