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十五”期间IC制造装备的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汪劲松 朱煜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2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将通过世界IC工艺装备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现状的分析 ,从十五“863”重大专项的角度 ,对我国的IC装备发展战略进行探讨。提出以100nm的光刻机等关键设备为战略目标 ,以自主技术创新突破和产业化为目的 ,实现我国IC装备技术和产业的跨... 本文将通过世界IC工艺装备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现状的分析 ,从十五“863”重大专项的角度 ,对我国的IC装备发展战略进行探讨。提出以100nm的光刻机等关键设备为战略目标 ,以自主技术创新突破和产业化为目的 ,实现我国IC装备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制造装备 光刻机 发展战略 工艺
下载PDF
制造信息全面质量管理研究(二)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伯鹏 《制造业自动化》 2002年第9期1-5,共5页
关键词 制造信息 全面质量管理 研究
下载PDF
制造工程技术与制造科学(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伯鹏 《制造业自动化》 2002年第3期1-3,11,共4页
关键词 制造工程技术 制造科学 制造目标 制造系统 组织复杂性
下载PDF
制造信息全面质量管理研究(一)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伯鹏 《制造业自动化》 2002年第8期1-5,共5页
从信息角度看,制造企业中一切制造活动都可以视为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不同程度相关联的制造决策/执行/检测和再决策单元Dij组成,制造信息既是决策的依据又是决策的产出,制造信息质量对决策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指出了制造信息质量的重要... 从信息角度看,制造企业中一切制造活动都可以视为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不同程度相关联的制造决策/执行/检测和再决策单元Dij组成,制造信息既是决策的依据又是决策的产出,制造信息质量对决策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指出了制造信息质量的重要性。为了改善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获取、产出和有效利用高质量制造信息,减少不良制造信息。阐述了制造信息的主要用途。给出了制造信息的质量变量及其评估方法。着重阐述了对制造信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了高质量制造信息的应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信息 制造决策 制造信息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
下载PDF
制造工程技术与制造科学(一)
5
作者 张伯鹏 《制造业自动化》 2002年第2期1-4,35,共5页
发展先进的制造工程技术,需要制造科学的支持。论述了当代制造工程技术的特点。探讨了世纪之交制造业内外正在发生的主要变化。阐述了今日制造工程学科面对的挑战。回顾了制造科学的历史发展。探讨了制造科学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制造科... 发展先进的制造工程技术,需要制造科学的支持。论述了当代制造工程技术的特点。探讨了世纪之交制造业内外正在发生的主要变化。阐述了今日制造工程学科面对的挑战。回顾了制造科学的历史发展。探讨了制造科学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制造科学研究的两项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技术 制造工程 制造科学 制造学科
下载PDF
钢轨打磨接触线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智少丹 李建勇 +2 位作者 樊文刚 沈海阔 王恒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99,共6页
为了对钢轨打磨环境中砂轮磨粒与钢轨的接触线进行准确描述,基于磨削基本原理,本文提出一种接触线数学分析模型。首先根据砂轮与钢轨的几何接触关系获得接触线轨迹,然后与传统端面磨削接触线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分析模型中主要影响... 为了对钢轨打磨环境中砂轮磨粒与钢轨的接触线进行准确描述,基于磨削基本原理,本文提出一种接触线数学分析模型。首先根据砂轮与钢轨的几何接触关系获得接触线轨迹,然后与传统端面磨削接触线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分析模型中主要影响因素对接触线长度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对本文模型中打磨车速度与打磨砂轮转速比的优化可以实现对打磨砂轮钝化速度的有效控制,从而可以使接触线长度最小来充分发挥砂轮磨粒的磨削性能,同时通过分析打磨砂轮半径与接触线长度的关系,也可以从理论上为杯形砂轮的内外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打磨机理 接触线 磨削 砂轮
下载PDF
基于RTLinux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峰厚 叶佩青 +2 位作者 游华云 杨开明 汪劲松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3,共3页
本文构造了基于RTLinux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以及多任务通信机制。
关键词 开放式数控系统 RTLINUX 进程间通信
下载PDF
智能寻位加工技术中USB接口数据传输方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毛德柱 周凯 +1 位作者 张伯鹏 刘大成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51,共2页
USB(通用串行总线)作为计算机领域新型成熟的外围设备接口,具有传输速度快、易扩展性、即插即用、支持热拔插等优点,为整个智能寻位加工技术的实现作出重要保证。
关键词 寻位加工 通用串行总线 接口 数据传输方式
下载PDF
新型可重组机器人化机床的研究开发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伯鹏 孟威 +3 位作者 赵大泉 舒苏东 徐家球 郑力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开发先进制造装备、提高现有制造装备的能力和利用率 ,是提高制造企业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从可重组角度探讨了制造装备的组成部分和接口问题。讨论了加工中心和机器人的功能和结构的同异。阐述了压力配合插入装配作业的要求。为了保证... 开发先进制造装备、提高现有制造装备的能力和利用率 ,是提高制造企业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从可重组角度探讨了制造装备的组成部分和接口问题。讨论了加工中心和机器人的功能和结构的同异。阐述了压力配合插入装配作业的要求。为了保证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 ,针对插入装配特别是压力配合插入装配要求 ,阐述了可重组的机器人化加工中心和机器人化钻削 /装配机床的设计特点。介绍了两种可重组机器人化机床样机的建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组 压力配合 插入装配 机器人化机床
下载PDF
微细孔电火花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明刚 李勇 +2 位作者 佟浩 吕善进 胡满红 《电加工与模具》 2009年第5期5-9,共5页
开发了一种电极丝辅助激振微细孔电火花加工设备,主要由微细电极丝伺服进给与导向模块、加工状态监测与控制模块、高频脉冲电源、微细电极丝辅助激振模块以及工作液循环系统等组成。采用拉拔微细钨丝作为工具电极,可加工直径100~300... 开发了一种电极丝辅助激振微细孔电火花加工设备,主要由微细电极丝伺服进给与导向模块、加工状态监测与控制模块、高频脉冲电源、微细电极丝辅助激振模块以及工作液循环系统等组成。采用拉拔微细钨丝作为工具电极,可加工直径100~300μm的微孔及阵列微细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直径0.07mm的电极丝可连续稳定地进行阵列微孔的加工(孔径为100μm,16X16阵列)。加工使用的微细电极丝最小直径为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微细孔 激振辅助加工
下载PDF
综合改善微细电解加工精度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晓宇 李勇 +1 位作者 胡满红 刘改红 《电加工与模具》 2009年第5期24-29,共6页
电解加工的阳极电化学溶解原理使其在微细加工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杂散腐蚀和流场条件恶劣制约加工精度的提高。分析了影响微细电解加工的主要因素,提出综合改善微细电解加工精度的工艺途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将LIGA工... 电解加工的阳极电化学溶解原理使其在微细加工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杂散腐蚀和流场条件恶劣制约加工精度的提高。分析了影响微细电解加工的主要因素,提出综合改善微细电解加工精度的工艺途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将LIGA工艺制备高质量微细阵列电极、电极侧壁绝缘、高频脉冲电流及非线性电解液加工、电极间歇回退伺服控制等方法有机结合,能有效约束电场、改善流场,提高微细电解加工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加工精度 电场约束 间歇回退
下载PDF
数字化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 被引量:48
12
作者 张伯鹏 《制造业自动化》 2000年第2期1-5,9,共6页
综观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不难看出数字化制造技术实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阐述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工程、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的内涵。回顾了制造领域 2 0年来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列举了世纪之交制造业面... 综观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不难看出数字化制造技术实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阐述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工程、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的内涵。回顾了制造领域 2 0年来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列举了世纪之交制造业面临的挑战。讨论了数字化制造技术和我国制造业的振兴。最后 ,对数字化制造学科的发展作了展望 ,指出了开展制造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数字化制造技术 制造科学
下载PDF
因特网(Internet)辅助制造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伯鹏 徐家球 +2 位作者 舒苏东 郑力 张越恒 《机械工业自动化》 1998年第5期1-9,共9页
阐述了因特网辅助制造的内容。探讨了基于因特网的制造企业商务活动方式,给出了用E-mail及FTP实现制造信息(含文字、图形)的异地传输的初步验证结果。
关键词 因特网辅助制造 企业商务 制造信息 机械制造
下载PDF
并行工程与产品全生命周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先逵 刘成颖 +1 位作者 吴丹 何煜琛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01年第1期28-33,共6页
从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并行工程的涵义和实质,介绍了并行工程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它的关键技术,针对上下游共同决策的信息反馈、面向工程的设计(DFx)技术、产品数据管理(PDM)和数字化产品定义(DPD)、基于集成的异地并行设计等几个问... 从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并行工程的涵义和实质,介绍了并行工程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它的关键技术,针对上下游共同决策的信息反馈、面向工程的设计(DFx)技术、产品数据管理(PDM)和数字化产品定义(DPD)、基于集成的异地并行设计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并行工程在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工程 产品生命周期 机械制造
下载PDF
微细电加工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勇 《电加工与模具》 2009年第B04期32-37,共6页
微细电加工要达到工业应用的目的,需兼顾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两方面的要求。以微细孔、微细三维结构的加工为目标,进行了微细孔电火花加工、三维微细结构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及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出微细电极的损耗补偿进... 微细电加工要达到工业应用的目的,需兼顾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两方面的要求。以微细孔、微细三维结构的加工为目标,进行了微细孔电火花加工、三维微细结构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及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出微细电极的损耗补偿进给和导向机构,开发出三维微细结构的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工艺,研究了采用阵列微细电极的微细电化学加工方法。微细孔电火花加工可连续加工直径小至100μm的孔。伺服扫描电火花加工可便捷地在小于1mm2区域内加工出三维微细结构。提出的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路线拟将微细电解加工应用于阵列微细孔和三维微细结构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微细电化学加工 电极损耗 伺服进给 伺服扫描
下载PDF
间歇回退对微细电解加工的影响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晓宇 李勇 《航天制造技术》 2009年第6期6-11,共6页
微细电解加工时,微小加工间隙内的电解产物难以移除,会降低加工效率、影响加工稳定性和质量。分析了电解产物对加工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利用工具电极间歇快速回退移除加工间隙内电解产物、增强电解液更新的方法,研究了间歇回退对加工稳定... 微细电解加工时,微小加工间隙内的电解产物难以移除,会降低加工效率、影响加工稳定性和质量。分析了电解产物对加工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利用工具电极间歇快速回退移除加工间隙内电解产物、增强电解液更新的方法,研究了间歇回退对加工稳定性、效率以及精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加工稳定性和效率而言,工具电极的间歇回退时机存在最优值,此时加工较稳定、效率较高;对于加工精度而言,单次进给时间较短时有利于提高加工的尺寸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解加工 工具电极 间歇回退 电解产物 电解液更新
下载PDF
机床行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助推器
17
作者 张京京 靳存 《数控机床市场》 2009年第1期16-18,共3页
中国航空航天业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航空航天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了起来,并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航空... 中国航空航天业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航空航天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了起来,并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航空航天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神七”飞天.“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大飞机、新支线飞机等民用航空及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都将很大程度的推动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制造业 机床行业 助推器 航空航天业 航空航天工业 支线飞机 新中国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虚拟轴机床的运动学预标定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育文 李剑锋 +4 位作者 汪劲松 段广洪 杨向东 姜学谦 章乃鑫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24-1227,共4页
运动学标定是提高虚拟轴机床精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结合机床加工作业的特点 ,提出一种对虚拟轴机床进行预标定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改变静平台铰链点的位置参数校准静平台坐标系相对于工作台坐标系的姿态 ,从而消除因静平台坐标系位... 运动学标定是提高虚拟轴机床精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结合机床加工作业的特点 ,提出一种对虚拟轴机床进行预标定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改变静平台铰链点的位置参数校准静平台坐标系相对于工作台坐标系的姿态 ,从而消除因静平台坐标系位姿偏差所导致的末端输出误差 ,这有利于提高以后标定算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轴机床 误差分析 运动学预测标定 标定实验
下载PDF
微细倒锥孔电火花加工机构设计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洪驹 李勇 张龙 《电加工与模具》 2010年第5期11-15,共5页
研制了一种微细倒锥孔电火花加工机构模块,该模块在维持电极丝本身不旋转的状态下,控制电极丝端部偏转,以此加工出微细倒锥孔。分析了影响机构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并实验研究了加工过程中脉冲电压、放电电容对加工孔形状的影响。结果表... 研制了一种微细倒锥孔电火花加工机构模块,该模块在维持电极丝本身不旋转的状态下,控制电极丝端部偏转,以此加工出微细倒锥孔。分析了影响机构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并实验研究了加工过程中脉冲电压、放电电容对加工孔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直径120μm的电极丝可在1 mm的钢片上加工出入口孔径190μm、出口孔径220μm的倒锥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倒锥孔 加工机构
下载PDF
三维微细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工艺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勇 佟浩 +1 位作者 郁鼎文 王扬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7-311,共5页
为提高三维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加工效率,从而达到工业应用目的,采用放电间隙伺服控制实时补偿电极损耗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三维微细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方法.基础实验验证了伺服扫描加工每层加工深度的一致性,研究了横向扫描加工速度对加工... 为提高三维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加工效率,从而达到工业应用目的,采用放电间隙伺服控制实时补偿电极损耗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三维微细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方法.基础实验验证了伺服扫描加工每层加工深度的一致性,研究了横向扫描加工速度对加工深度的影响规律.在小于1,mm2加工区域内的三维结构加工实验结果显示,伺服扫描加工可以便捷地实现三维微小结构的加工成型.进一步在工件与电极之间附加激振,可大幅度地提高放电脉冲的有效利用率以及加工效率.采用φ100,μm的钨丝电极,在铜试件上加工深度300,μm的典型三维形状,加工时间小于5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电极损耗 放电间隙伺服控制 三维扫描加工 辅助激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