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中药复方配伍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整体方法论 被引量:78
1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8 位作者 刘清飞 张荣利 杨辉华 李雪 王义明 贾伟 张卫东 张川 李贻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10-15,24,共7页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交流融合的平台,有助于全面、系统、深刻的揭示中医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指导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 化学物质组学 中药复方 “系统-系统”相互作用
下载PDF
生物热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尉志武 高文颖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49-1055,共7页
本文综述了生物量热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围绕生物膜相变、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和生物化学反应三个热点领域,介绍了近年来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量热学 蛋白质 生物膜 核酸
下载PDF
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兼析清开灵复方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65
3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3 位作者 张荣利 王义明 刘清飞 胡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1期6-15,共10页
本文在总结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生物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方法-化学物质组学。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而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 本文在总结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生物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方法-化学物质组学。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而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作为新学科萌芽的探讨,作者提出了层次化的化学物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和相应的技术,应用于中药方剂的研究,并以清开灵为例从三个层次阐述了化学物质组研究方法,介绍了中药方剂化学物质组学研究的过程。作者认为:化学物质组学为复杂化学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持,是现有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和补充,为研究生物复杂系统与外部的化学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中药方剂作用于人体的过程正是最典型的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因此,化学物质组学的应用对于中药方剂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质组学 化学物质组 中药方剂 系统生物学 清开灵注射液
下载PDF
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血清中雌三醇 被引量:8
4
作者 吴丹凝 王栩 +2 位作者 林金明 李振甲 应希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755-2760,共6页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将磁性微粒子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体血清内的雌三醇(E3)含量进行了测定.磁性微粒子分别作为固相一抗包被材料和二抗分...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将磁性微粒子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体血清内的雌三醇(E3)含量进行了测定.磁性微粒子分别作为固相一抗包被材料和二抗分离剂参与反应.两种方法检测雌三醇浓度的线形范围均为0.6~60ng/mL.其中,固相一抗法的批内变异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1%和15%,回收率为90%~116%,健全性系数为0.9987.二抗分离法的批内变异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8%和10%,回收率为88%~118%,健全性系数为0.9974.两种方法分别与经典板式化学发光法对比,检测人血清样本,结果相关性较好,且磁性微粒子法更为省时、简便,适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三醇 磁性微粒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人血清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窦圣姗 柳润辉 +4 位作者 姜鹏 张川 张卫东 刘磊 罗国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中药复方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医药界多年来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其作用物质及机理研究一直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地位,无法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阐述。系统生物学的提出,为中药复方的... 中药复方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医药界多年来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其作用物质及机理研究一直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地位,无法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阐述。系统生物学的提出,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成为当今中药研究中的热点领域。系统生物学从整体观出发,系统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配伍规律、广泛的药理及其作用机理,为打破长久以来困扰中医药研究的"黑匣"问题提供了契机。本文对系统生物学的思路、方法及其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药复方 应用
下载PDF
化学物质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4
6
作者 叶能胜 梁琼麟 +1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的重要工具,在化学物质组学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 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的重要工具,在化学物质组学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评述蛋白质组学在中药化学物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 中药
下载PDF
蛋白质的化学全合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娟 郑基深 +3 位作者 沈非 方葛敏 郭庆祥 刘磊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66-1882,共17页
含有非天然氨基酸的蛋白质(如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修饰有探针分子的蛋白质等)是化学生物学中重要的生理活性分子。这些分子难以通过生物表达来获取,而必须使用化学方法来合成。半胱氨酸肽片段连接方法是目前应用于蛋白质化学全合成中的... 含有非天然氨基酸的蛋白质(如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修饰有探针分子的蛋白质等)是化学生物学中重要的生理活性分子。这些分子难以通过生物表达来获取,而必须使用化学方法来合成。半胱氨酸肽片段连接方法是目前应用于蛋白质化学全合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温和的水溶液中高效地实现肽片段的连接,从而生成天然或者非天然的蛋白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半胱氨酸肽片段连接方法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的一些重要改进。最后又介绍了该方法在几类重要的蛋白质分子合成中的代表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片段连接 半胱氨酸 硫酯 脂蛋白 糖蛋白
下载PDF
呋喃[2,3-d]嘧啶核苷的化学合成及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活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靳玄烨 肖伟洪 +1 位作者 巨勇 肖强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2-309,共8页
呋喃[2,3-d]嘧啶核苷是一类新型的、特异性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核苷前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呋喃[2,3-d]嘧啶核苷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及其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活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呋喃[2 3-d]嘧啶核苷 化学合成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下载PDF
钯催化合成嘧啶核苷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靳玄烨 肖强 巨勇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54,共11页
嘧啶核苷衍生物在药物化学、生物探针和核酸化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金属催化碳碳的形成广泛应用于嘧啶核苷衍生物的合成.综述了钯催化的Sonogashira反应、Stille反应、Heck反应以及Hiyama反应在嘧啶类核苷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
关键词 嘧啶核苷 SONOGASHIRA反应 Stille反应 HECK反应 Hiyama反应
下载PDF
氮杂唑合成反应在生物缀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研 巨勇 赵玉芬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40-1646,共7页
介绍了利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氮杂三唑和氮杂四唑的设计方法和反应特点,以及氮杂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在生物缀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1 3-偶极环加成反应 氮杂唑 生物缀合物
下载PDF
磷脂组学研究中的分析检测技术 被引量:19
11
作者 朱超 梁琼麟 +3 位作者 王义明 罗国安 Rob J.Vreeken Thomas Hankemeier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4-993,共10页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分,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人类健康、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生物体内磷脂化合物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研究磷脂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功能。磷脂组学是通过全面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磷脂化合物解决现有生物...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分,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人类健康、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生物体内磷脂化合物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研究磷脂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功能。磷脂组学是通过全面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磷脂化合物解决现有生物学问题的研究模式。磷脂分析检测技术是实现磷脂组学研究的关键,包括样品前处理、分离、定性与定量分析和组学数据挖掘等。本文综述了磷脂组学研究中的分析检测技术,为发展快速、稳定、可靠、高灵敏、高分辨、高通量的磷脂检测平台技术提供参考。磷脂组学与其他组学的整合研究将促进生命分析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分析检测技术 磷脂组学 综述
下载PDF
大鼠体内复方清开灵代谢物的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庞丽琼 梁琼麟 +3 位作者 刘清飞 冉小蓉 王义明 罗国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21-1424,共4页
建立了复方中药清开灵代谢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分析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以0.1%甲酸(A)及V(甲醇)∶和V(乙腈)=4∶1混合液(B)作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0 min,B为0%;33min,B为60%;66 min,B为88%;75 min,B为100%),流速:0.... 建立了复方中药清开灵代谢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分析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以0.1%甲酸(A)及V(甲醇)∶和V(乙腈)=4∶1混合液(B)作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0 min,B为0%;33min,B为60%;66 min,B为88%;75 min,B为100%),流速:0.5 mL/min,离子阱质谱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通过差谱方法对可能的代谢物进行快速搜索。对发现的重要的代谢物根据分子量以及多级质谱的碎片离子数据,结合体内代谢反应规律,进行指认和结构鉴定。共鉴定了3个主要的代谢物,其中一个为黄芩苷的代谢物,另两个为绿原酸的代谢物,后两个代谢物未见文献报道。本实验为研究复方中药复杂体系体内的代谢产物提供了一个有效而且快捷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代谢产物 鉴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下载PDF
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超 黄敏 +6 位作者 梁琼麟 王义明 胡坪 李平 张浩军 路晓光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2-1518,共7页
利用正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浆磷脂的轮廓谱.通过对磷脂轮廓谱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及14种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考察了中药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并对比了糖肾方与西药蒙诺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 利用正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浆磷脂的轮廓谱.通过对磷脂轮廓谱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及14种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考察了中药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并对比了糖肾方与西药蒙诺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鼠的血浆磷脂代谢发生异常.糖肾方能够调节糖尿病鼠的磷脂代谢紊乱,蒙诺则加剧了病鼠的磷脂代谢异常.此外,8种磷脂化合物可能成为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方 OLETF大鼠 磷脂代谢 NPLC-TOF/MS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继红 曹书霞 +2 位作者 卢建莎 廖新成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7,共5页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仪对正负离子模式下5′-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的各种离子[ATP+H]+、[ATP-nH+(n+1)Na]+(n=0~4)、[ATP-H]-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可能的裂解过程。实验发现在裂解过程中,ATP脱去γ...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仪对正负离子模式下5′-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的各种离子[ATP+H]+、[ATP-nH+(n+1)Na]+(n=0~4)、[ATP-H]-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可能的裂解过程。实验发现在裂解过程中,ATP脱去γ-磷酸时,不仅是P—O键断裂,还存在三磷酸链上β-P‖O中O先夺去碱基上的氨基或核糖环上的羟基中H、N或O再亲核进攻磷引发结构重排,脱去γ-磷酸得到一系列碎片离子。利用理论计算解释了2种重排途径的可能性与碎片离子的丰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三磷酸腺苷(ATP) 电喷雾多级质谱 裂解规律 理论计算
下载PDF
二异丙基磷酰化二肽甲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K562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峰 蒋宇扬 +3 位作者 刘世英 王凯 曹健 赵玉芬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8-453,共6页
背景与目的:蛋白质和多肽的磷酰化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部分磷酰化肽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但其具体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二异丙基磷酰化二肽甲酯[(O,O鄄diisopropylphosphoryl鄄L鄄tryptophan)2鄄L鄄lysinemeth... 背景与目的:蛋白质和多肽的磷酰化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部分磷酰化肽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但其具体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二异丙基磷酰化二肽甲酯[(O,O鄄diisopropylphosphoryl鄄L鄄tryptophan)2鄄L鄄lysinemethylester,(DIPP鄄L鄄Trp)2鄄L鄄Lys鄄OCH3]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AnnexinV鄄FITC和PI双染法检测(DIPP鄄L鄄Trp)2鄄L鄄Lys鄄OCH3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以罗丹明123(Rhodamine123)及2蒺,7蒺鄄二氯荧光素乙二酯(2蒺,7蒺鄄dichlorofluoresceindiacetate,DCFH鄄DA)为细胞染色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不同浓度(DIPP鄄L鄄Trp)2鄄L鄄Lys鄄OCH3处理后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和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的变化。结果:50μg/ml(DIPP鄄L鄄Trp)2鄄L鄄Lys鄄OCH3作用细胞24h,AnnexinV鄄FITC和PI双染检测表明,有61.9%的细胞出现早期凋亡现象。Rhodamine123染色发现93.6%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强度下降,随着化合物作用时间的延长,Δψm下降的细胞逐步增加到95.8%,同时DCFH鄄DA处理24h后97.6%的细胞ROS生成下降,ROS下降的细胞比例从18.1%增加到97.6%。结论:(DIPP鄄L鄄Trp)2鄄L鄄Lys鄄OCH3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酰肽甲酯 细胞凋亡 线粒体跨膜电位 活性氧 K562细胞
下载PDF
儿茶素抑制蛋白质类老年色素荧光物质生成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淑娴 刘仲华 +5 位作者 黄建安 罗国安 余兴龙 董新荣 杨志辉 叶飞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机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羰基化合物代表成分之一,能够与蛋白质发生羰-氨交联反应,生成老年色素荧光物质。本文探讨儿茶素单体成分对MDA应激引起的蛋白质类老年色素荧光物质生成体系的影响,并对其构效关系进...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机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羰基化合物代表成分之一,能够与蛋白质发生羰-氨交联反应,生成老年色素荧光物质。本文探讨儿茶素单体成分对MDA应激引起的蛋白质类老年色素荧光物质生成体系的影响,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儿茶素能显著抑制MDA诱导的蛋白质类老年色素物质生成,且酯型儿茶素活性较强,抑制作用除与直接清除MDA外,还与其结构的亲核性有关。本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儿茶素抑制羰-氨交联反应是其预防和治疗羰基应激相关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老年色素荧光物质 羰基应激 羰氨交联产物
下载PDF
植物内生菌抗虫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峰 蒋宇扬 +2 位作者 刘世英 曹健 赵玉芬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生物防治已成为植物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植物内生菌进行抗虫性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着重论述了内生菌的抗虫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抗虫策略的实施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物防治 植物 虫害 植物内生菌 生物农药
下载PDF
EGCG抑制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RCCs-RAGE信号轴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源 张静 +6 位作者 刘仲华 蔡淑娴 罗国安 黄建安 吴香兰 瞿绍明 金丽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64,共9页
糖基化终末端产物(AGEs)和4-羟基任烯醛(4-HNE)等活性羰基化合物(Reactive carbonyl compounds,RCCs)激活的RCCs-RAGE(Receptor for AGEs,RAGE)信号轴在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衰退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 糖基化终末端产物(AGEs)和4-羟基任烯醛(4-HNE)等活性羰基化合物(Reactive carbonyl compounds,RCCs)激活的RCCs-RAGE(Receptor for AGEs,RAGE)信号轴在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衰退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阻抑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RCCs-RAGE轴表达的活性。糖尿病小鼠按其体质量与血糖值随机均匀分为模型组、EGCG低剂量组(10 mg·kg-1·d-1)、EGCG中剂量组(20 mg·kg-1·d-1)和EGCG高剂量组(30 mg·kg-1·d-1)。小鼠连续灌胃EGCG 12 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血糖值、胰岛素和水溶性RAGE(sRAGE)浓度、羰基蛋白含量、AGEs荧光值,QPCR检测肾脏RAGE基因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脏RAGE蛋白和4-HNE含量。结果显示,与糖尿病造模组相比,EGCG通过抑制4-HNE、AGEs等RCCs毒性活性羰基化合物的生成,增加sRAGE血清浓度,抑制AGEs-RAGE信号轴介导的炎症瀑布反应,有效缓解了机体的氧化应激压力,表现出很好的保护糖尿病小鼠的活性。本研究从一个新角度揭示了EGCG抑制RCCs-RAGE信号轴是其防治衰退性相关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活性羰基化合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端产物受体
下载PDF
1-茚满酮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麻远 殷巍 赵玉芬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3,共7页
1-茚满酮类化合物是许多药物和天然产物合成中的中间体,有关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仍然不断得到更新.按照关环位点对于这些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2000以来的合成新进展.
关键词 1-茚满酮 合成 分子内环化反应
下载PDF
DSC和XRD法研究丹皮酚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Ⅱ 被引量:3
20
作者 邬瑞光 孙海源 +2 位作者 周洪伟 张璐 高叶丽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丹皮酚脂质体中丹皮酚、磷脂和胆固醇三者分子间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和同步辐射X光衍射(XRD)两种方法研究了丹皮酚脂质体中丹皮酚、胆固醇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DSC实验结果表明... 目的:研究丹皮酚脂质体中丹皮酚、磷脂和胆固醇三者分子间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和同步辐射X光衍射(XRD)两种方法研究了丹皮酚脂质体中丹皮酚、胆固醇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DSC实验结果表明,4%的丹皮酚或者胆固醇都使DPPC脂质体的前相变消失,主相变温度从42℃降低到38℃,二者都使DPPC脂质体主相变的协同性明显下降,但丹皮酚使DPPC脂质体主相变协同性下降更多。同步辐射X光衍射峰的峰形分析表明,4%的丹皮酚或者胆固醇都使脂质体发生明显的分相现象,且丹皮酚诱导的分相现象更加明显,与DSC实验结果一致。结论:DSC和XRD实验结果都表明,丹皮酚脂质体中胆固醇与DPPC疏水链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要大于丹皮酚与DPPC疏水链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预示着在确定丹皮酚脂质体的处方时胆固醇的浓度不宜过大,否则将影响丹皮酚的包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脂质体 示差扫描量热 同步辐射X光衍射 分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