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与文化——认知科学三个层次的自然文化观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曙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4,共20页
本文讨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和文明的关系以及自然与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提出人类心智和认知五个层级的划分理论和三个层次的自然文化观,即科学的自然文化观、哲学的自然文化观和宗教的自然文化观。作者重点分析和阐释了老子的宇宙生... 本文讨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和文明的关系以及自然与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提出人类心智和认知五个层级的划分理论和三个层次的自然文化观,即科学的自然文化观、哲学的自然文化观和宗教的自然文化观。作者重点分析和阐释了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自然文化观,指出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理论是自然文化观的终极真理。本文最后提出作者认同的自然文化观的四个重要命题并进行了讨论:人类与文化是来源于自然并依存于自然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是对自然的消费;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文明与文化的背离和对自然的破坏;道法自然人类才会有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文化 老子 认知科学 自然文化观
下载PDF
综合的时代:从认知科学到聚合科技及其未来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蔡曙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6-37,共12页
20世纪最后25年有两个最重要的科学和学科的发展:1975年出现的认知科学和2000年出现的纳米-生物-信息-认知聚合科技(NBIC)。在21世纪,我们将实现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知识创新和人才全面发展。NBIC聚合科技将极大地拓展人类认知和交流,... 20世纪最后25年有两个最重要的科学和学科的发展:1975年出现的认知科学和2000年出现的纳米-生物-信息-认知聚合科技(NBIC)。在21世纪,我们将实现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知识创新和人才全面发展。NBIC聚合科技将极大地拓展人类认知和交流,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群体和社会效益,加强国家安全,统一科学和教育。认知科学和聚合技术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1世纪是一个综合的时代,反映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以交叉综合为特征的学科发展。综合的时代将需要与20世纪分析时代不同的思想理论和创新方法。我们预测,这些发展将使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21世纪的教育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形成新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时代 认知科学 聚合科技 学科综合
下载PDF
心理逻辑、创造性思维与科学发现——兼论逻辑认知的文化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曙山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心理逻辑作为认知逻辑的一个分支,反映了认知科学与现代逻辑的交叉特征。由于认知科学的经验性质,认知逻辑能够更好地说明人类认知过程中心理过程与逻辑过程的统一。用心理逻辑可以表征溯因推理、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创新思维特征。科... 心理逻辑作为认知逻辑的一个分支,反映了认知科学与现代逻辑的交叉特征。由于认知科学的经验性质,认知逻辑能够更好地说明人类认知过程中心理过程与逻辑过程的统一。用心理逻辑可以表征溯因推理、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创新思维特征。科学发现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逻辑过程。科学发现的心理逻辑模型从心理直觉和逻辑推理两种加工方式来说明科学发现的规律,揭示了创造性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语言认知、逻辑认知、文化、进化和认知都是认知逻辑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 认知逻辑 心理逻辑 创造性思维 科学发现
下载PDF
从认知科学看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曙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28,共16页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GT语法)是语言学革命和认知科学革命的基础,今天它又成为ChatGPT的理论依据。从GT语法到ChatGPT,人工智能到底走了多远?从乔姆斯基GT语法分析和语言认知入手,我们重新认识乔姆斯基语言学革命的意义,揭示人工智...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GT语法)是语言学革命和认知科学革命的基础,今天它又成为ChatGPT的理论依据。从GT语法到ChatGPT,人工智能到底走了多远?从乔姆斯基GT语法分析和语言认知入手,我们重新认识乔姆斯基语言学革命的意义,揭示人工智能与人类心智之间的紧密关联、依存关系和发展动力。认知科学的建立使我们有可能从多学科综合的高度来理解人类心智与人工智能。在此基础上,我们以ChatGPT为例,分析这款人工智能软件的利弊得失及其所造成的困惑,提出“人工智能不能做什么”这个终极问题,并尝试给出我们的回答。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所建造的非人类的智能,它不过是对人类心智的模仿。人工智能与人类心智的差别,本质在于高阶认知(人类认知),在于语言认知及其基础之上的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人工智能今后的发展必然是体现语言驱动的、语言、思维和文化层级的人类心智和认知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将在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心智 人工智能 乔姆斯基 GT语法 ChatGPT
下载PDF
认知科学与技术条件下的心身问题新解 被引量:8
5
作者 蔡曙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6-76,共21页
心身问题(mind-body problem)是哲学千年难题,两千年多来哲学科学和哲学家所关心的无非就是"心身问题"。唯物论是身心一元模型的表现形式,唯心论是心身一元模型的表现形式,二元论则是心身平衡模型的表现形式。"人类基因... 心身问题(mind-body problem)是哲学千年难题,两千年多来哲学科学和哲学家所关心的无非就是"心身问题"。唯物论是身心一元模型的表现形式,唯心论是心身一元模型的表现形式,二元论则是心身平衡模型的表现形式。"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认知组计划"为心身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在当代科学与技术条件下,人心能够被识别,"他人之心"可知。通过从人类心智五个层级对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的分析,为深入思考人类意识、自我意识和他人之心等重大问题、为心身问题这个千年难题提供新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与技术 心身问题 人类认知五层级 他人之心
下载PDF
大科学时代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综合创新 被引量:7
6
作者 蔡曙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35,共20页
大科学就是综合时代的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大综合。21世纪的大科学由认知科学、聚合科技引领,呈现一种包含人类五个层级的认知能力,全部人类知识和学科体系,聚合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反映人类心智... 大科学就是综合时代的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大综合。21世纪的大科学由认知科学、聚合科技引领,呈现一种包含人类五个层级的认知能力,全部人类知识和学科体系,聚合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反映人类心智和人工智能协同进化的综合结构。在分析的时代,我们取得了各门学科知识的丰硕成果,但人类知识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在综合的时代,我们重新将这些学科知识整合成“四部十二门”立体结构,并给交叉综合学科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应用学科和核心技术、科学技术综合创新,并对芯片技术综合创新、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与通用智能、意识问题与自主人工智能等一些重要创新领域进行了示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时代 基础理论 核心技术 综合创新
下载PDF
心理与逻辑:人类认知的两个重要通道 被引量:2
7
作者 蔡曙山 《科学中国人》 2012年第22期16-20,共5页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心理与逻辑作为人类大脑进行信息加工两种基本功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但作为人类心智统一过程的心理与逻辑,在20世纪却被心理学与逻辑学人为地分隔开来。认知科学诞生以后,心理学与逻辑学面对重大挑战,也得到前...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心理与逻辑作为人类大脑进行信息加工两种基本功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但作为人类心智统一过程的心理与逻辑,在20世纪却被心理学与逻辑学人为地分隔开来。认知科学诞生以后,心理学与逻辑学面对重大挑战,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著名的沃森选择任务实验和卡尼曼面对风险决策的前景理论为我们理解心理与逻辑的关系提供了帮助。在认知科学背景下,心理学与逻辑学重新交叉融合,并共同回归于人类心智与认知的统一过程。心理学与逻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需要合理的学科框架,认知逻辑就是这样的学科框架,它为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认知科学的背景与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21世纪,我们要从认识自己的脑与心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做一个心理健全、逻辑严密的能够正确思维和有效行动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大脑 逻辑学 心理学 通道 统一过程 认知科学 交叉融合 科学研究
下载PDF
维吾尔语形态复杂词汇的神经表征和处理机制研究——以心理语言学研究结论为证据 被引量:2
8
作者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江铭虎 +2 位作者 姚登峰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 艾山.吾买尔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00-2305,共6页
通过心理语言学的词汇判断实验范式来研究维吾尔语屈折词和派生词在大脑心理词典中的表征及存储形式。实验一是维吾尔语屈折词的表征及加工研究,实验二是维吾尔语派生词的表征及加工研究。实验一的行为实验结果揭示人脑加工维吾尔语屈... 通过心理语言学的词汇判断实验范式来研究维吾尔语屈折词和派生词在大脑心理词典中的表征及存储形式。实验一是维吾尔语屈折词的表征及加工研究,实验二是维吾尔语派生词的表征及加工研究。实验一的行为实验结果揭示人脑加工维吾尔语屈折词时需要对它进行形态分析。实验二的行为数据却显示派生词和单语素词的加工过程是相同的。本文实验结果显示维吾尔语派生词、屈折词的加工形式是彼此独立和不同的过程,维吾尔语屈折词是分解加工,而派生词进行整体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折词 派生词 维吾尔语
下载PDF
科学研究与科学论文写作 被引量:3
9
作者 蔡曙山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9-77,共19页
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是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并分三个阶段进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科学研究的进程决定科学论文的结构。一篇规范的科学论文由文献综述、问题提出、实验研究、结论和讨论四个... 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是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并分三个阶段进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科学研究的进程决定科学论文的结构。一篇规范的科学论文由文献综述、问题提出、实验研究、结论和讨论四个部分构成。本文详细分析科学研究的进程和科学论文的结构,指出一个学者或学生,特别是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科研的大学生、研究生,要想写出高质量的科学论文或学术论文,学习和掌握论文写作规范,并进行相应的训练,是完全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 科学论文写作 文献综述 问题提出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残疾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游 代嬿 姚登峰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为探究残疾大学生自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分析社会支持在二者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测试540名就读于特殊教育学院的全日制残疾大学生的自尊、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得分情况。结果发现:残疾大学生的自尊、生活满意... 为探究残疾大学生自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分析社会支持在二者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测试540名就读于特殊教育学院的全日制残疾大学生的自尊、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得分情况。结果发现:残疾大学生的自尊、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残疾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自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残疾大学生的自尊通过影响社会支持而间接影响其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 自尊 生活满意度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构音障碍说话人自适应研究进展及展望
11
作者 康新晨 董雪燕 +1 位作者 姚登峰 钟经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9,共9页
自动化语音识别工具让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沟通变得顺畅,因此,近年来构音障碍语音识别成为了一项热门研究。构音障碍语音识别的研究包括:收集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发音数据,对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语音进行声学特征表示,利用机器学习... 自动化语音识别工具让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沟通变得顺畅,因此,近年来构音障碍语音识别成为了一项热门研究。构音障碍语音识别的研究包括:收集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发音数据,对构音障碍者和正常人的语音进行声学特征表示,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比较和识别发音的内容并定位出差异性,以帮助构音障碍者改善发音。然而,由于收集构音障碍者的大量语音数据非常困难,且构音障碍者存在发音的强变异性,导致通用语音识别模型的效果往往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提出将说话人自适应方法引入构音障碍语音识别。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发现,当前此类研究主要围绕特征域和模型域对构音障碍语音进行分析。文中重点分析特征变换和辅助特征如何解决语音特征的差异性表示,以及声学模型的线性变换、微调声学模型参数和基于数据选择的域自适应方法如何提高模型识别的准确率。最后总结出构音障碍说话人自适应研究当前遇到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语音变异性的分析、多特征多模态数据的融合以及基于小数量的自适应方法的角度,提升构音障碍语音识别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障碍 说话人自适应 辅助特征 变换 微调 域自适应
下载PDF
推理在学习与认知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曙山 白晨 +1 位作者 衣新发 韩旭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1年第8期6-11,17,共7页
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在认知科学背景下,对学习的理解和以往完全不同。学习作为一种认知过程,与语言、心理、逻辑密切相关。推理涉及逻辑的因素,也涉及心理学因素。研究推理特别是心理推理在学习与认知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推... 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在认知科学背景下,对学习的理解和以往完全不同。学习作为一种认知过程,与语言、心理、逻辑密切相关。推理涉及逻辑的因素,也涉及心理学因素。研究推理特别是心理推理在学习与认知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推理以两种方式与学习相关联:学习推理和推理学习。以沃森的选择任务实验、THOG推理实验、约翰逊.莱尔德等人的三段论心理实验为例,分析了推理中逻辑因素与心理因素,进而探索心理推理在学习和认知中的作用,最后得出一些有启发性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认知 推理 逻辑 心理
下载PDF
论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 被引量:74
13
作者 蔡曙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20,共16页
本文提出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的划分: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进而区分低阶认知和高阶认知。人类认知即高阶认知是以语言为基础、以思维和文化为特征的认知形式。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是按照科学标准划分的,即... 本文提出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的划分: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进而区分低阶认知和高阶认知。人类认知即高阶认知是以语言为基础、以思维和文化为特征的认知形式。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是按照科学标准划分的,即按照人类头脑里的认知过程的层次进行划分的,这种划分也是科学研究的分类依据。五个层级的认知决定了认知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五个层级认知的交叉决定了更多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五个层级的划分使我们看清了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也看清了认知科学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五个层级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认知 心理认知 语言认知 思维谁知 文化认识
下载PDF
汉语谐音与语义双关语的认知神经加工差异——ERP证据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思琴 徐文玉 +1 位作者 江铭虎 张骁晨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该文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观测汉语谐音双关语与语义双关语两者是否存在认知神经加工上的差异。结果发现,语义双关语的正确率明显低于谐音双关语以及不符合逻辑语篇的正确率。谐音双关语组、语义双关语组和不合逻辑语篇引发的脑电波数... 该文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观测汉语谐音双关语与语义双关语两者是否存在认知神经加工上的差异。结果发现,语义双关语的正确率明显低于谐音双关语以及不符合逻辑语篇的正确率。谐音双关语组、语义双关语组和不合逻辑语篇引发的脑电波数据在300~900ms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语义双关语和不合逻辑语篇都引发了N400效应。脑电波形图和脑电波地形图显示,前者引发的N400效应略微晚于后者引发的N400效应,但数据统计的结果不显著。在600~900ms,谐音双关语引发了P600效应。研究由此推论:汉语谐音双关语与语义双关语认知层面的加工差异与双关语的呈现形式和表达效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语 N400 P600
下载PDF
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登峰 江铭虎 +2 位作者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侯仁魁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8,共10页
我们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空间隐喻进行相似性分类和计算,使用多维量表和聚类方法,以聋人为被试分别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聋人为实现空间隐喻理解的计算,使用了地形空间和语法空间的特征信息,同时受手语语言特点的影响,其空... 我们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空间隐喻进行相似性分类和计算,使用多维量表和聚类方法,以聋人为被试分别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聋人为实现空间隐喻理解的计算,使用了地形空间和语法空间的特征信息,同时受手语语言特点的影响,其空间隐喻的认知主题包括手势者自身参照系、参照物的相对坐标系、手势空间的饱和度、以手部或胸部为边界。同时表明由于两种空间的存在,聋人大脑对空间隐喻的理解存在着层次,并且在长期使用手语交流的过程中,其地形空间和语法空间相互作用,影响了聋人大脑空间隐喻的结构和表征,从而导致了独特的高效快速空间隐喻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隐喻 语义计算 聋人
下载PDF
新时代汉语盲文信息化:回顾、挑战与展望
16
作者 姚登峰 康新晨 钟经华 《残疾人研究》 2025年第2期87-96,共10页
本文全面回顾了汉语盲文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汉语盲文信息化作为提升盲人获取信息和参与社会能力的技术领域,已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取得进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普及和应用方... 本文全面回顾了汉语盲文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汉语盲文信息化作为提升盲人获取信息和参与社会能力的技术领域,已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取得进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普及和应用方面仍有差距。文章指出,技术路线选择、用户体验优化和战略设计完善是主要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建议加强多学科交叉整合,提高汉语盲文转换软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注重产品的持续更新和优化以及结合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展望未来,汉语盲文信息化将朝着系统化、人性化、精细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助力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平等、多元的社会环境,促进盲人的全面社会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盲文 信息化 盲文点显器 汉盲转换 视力障碍
下载PDF
认知技术的变革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铭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39,共12页
人脑是语言的大脑,语言是记载知识的工具,可以说,语言使人类的历史得以留存。人类认识可以划分为物理对象、主观意识和客观知识三个世界,认知领域、物理领域和信息领域密切相关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计算机互联网络是信息时代的第一次革... 人脑是语言的大脑,语言是记载知识的工具,可以说,语言使人类的历史得以留存。人类认识可以划分为物理对象、主观意识和客观知识三个世界,认知领域、物理领域和信息领域密切相关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计算机互联网络是信息时代的第一次革命,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促进了认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认知技术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的第二次革命,将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人脑 认知领域 物理领域 信息领域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语言产生和加工的脑神经成像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江铭虎 +1 位作者 姚登峰 薛小迪 《现代语言学》 2015年第2期88-99,共12页
21世纪被称为“脑的世纪”,观察大脑是如何完成其各项任务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显著增加,其中不乏对语言脑机制的研究。本文我们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神经影像学对语言产生和理解的脑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大脑各部位负责完成包括语言处理在内的... 21世纪被称为“脑的世纪”,观察大脑是如何完成其各项任务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显著增加,其中不乏对语言脑机制的研究。本文我们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神经影像学对语言产生和理解的脑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大脑各部位负责完成包括语言处理在内的不同认知任务,如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初级听觉和视觉皮层区,左半球额叶、颞叶区域,及右半球同源区域等。本文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成像 神经 大脑
下载PDF
人类认知体系和数据加工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曙山 《张江科技评论》 2019年第4期20-24,共5页
人类心智的5种形态和认知体系1975年,由于美国著名的斯隆基金的投入,美国学者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六大学科整合在一起,研究“在认识过程中信息是如何传递的”。这个研究计划的结果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 人类心智的5种形态和认知体系1975年,由于美国著名的斯隆基金的投入,美国学者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六大学科整合在一起,研究“在认识过程中信息是如何传递的”。这个研究计划的结果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认知科学。认知科学的目标是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所谓心智,是指具有脑和神经系统的动物的智能行为,而大脑产生心智的过程被称为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体系 计算机科学 智能行为 神经科学 认知科学 数据加工 学科整合 人类心智
下载PDF
语言认知加工和语言交际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永全 蔡曙山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96-108,共13页
句法加工、语义加工、语用加工是人类语言认知的基本形式,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则是在符号学理论框架下提出的,并反映句法加工、语义加工、语用加工方式的当代语言学基本理论。本文应用句法加工、语义加工、语用加工和语言交际理论,... 句法加工、语义加工、语用加工是人类语言认知的基本形式,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则是在符号学理论框架下提出的,并反映句法加工、语义加工、语用加工方式的当代语言学基本理论。本文应用句法加工、语义加工、语用加工和语言交际理论,从符号的释义、产品符号的意义、产品符号的要素、产品符号的构成、产品符号学体系等方面,对产品设计的艺术问题和产品符号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建立设计符号学的理论模型。最后,作者得出一些结论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加工 语义加工 语用加工 产品设计 产品符号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