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1
作者 陈劲 《科学与管理》 2018年第1期79-79,共1页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最早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中心所依托的学科点于1986年批准为技术经济专业全国第一批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该专业全国唯一重点学科点,2002和2007年蝉联国家...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最早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中心所依托的学科点于1986年批准为技术经济专业全国第一批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该专业全国唯一重点学科点,2002和2007年蝉联国家重点学科。中心于2004年11月获教育部批准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过多年努力,在技术创新管理与政策方面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平台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确立了在国内外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技术创新 体制改革
下载PDF
技术创新视角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再解构
2
作者 阳镇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6,共12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着力深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基础在于企业技术创新,以企业技术创新形成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产要素、发展动能和发展模式。... 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着力深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基础在于企业技术创新,以企业技术创新形成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产要素、发展动能和发展模式。技术创新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逻辑包括战略逻辑、竞争逻辑和安全逻辑等多重逻辑。技术创新视角下深度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回归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生产要素、关键创新模式、主导技术生态和综合价值创造,具体内涵包括生产要素层面的技术要素驱动与数据要素赋能、创新模式层面的产业突破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并重、主导技术生态层面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价值创造层面的综合价值创造与引领。当前,以技术创新深化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面临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结构性失衡、全面自主创新模式尚未全面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严重、科技领军企业与隐形冠军企业发育不足等困境。未来,深化以企业技术创新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在强化创新驱动、形成全面自主创新模式、壮大创新主体和厚实产业政策等方面精准发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深度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关键核心技术 产业创新生态
下载PDF
央地产业政策协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被引量:6
3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王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93,共17页
产业政策是转型中国家有效激励产业绿色发展与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央地产业政策协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管是中央产业政策还是地方产... 产业政策是转型中国家有效激励产业绿色发展与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央地产业政策协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管是中央产业政策还是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证实了产业政策的绿色技术创新价值。第二,央地产业政策协同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央地产业政策不协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产业政策协同性主要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以及研发激励三重机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促进效应,而央地产业政策不协同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原因在于削弱了政府资源供给以及外部融资信号支持。第三,调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在央地产业政策协同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说明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强化产业政策驱动的企业绿色创新导向,实现基于“外部政策驱动—内部可持续战略导向”的内外结合效应。最后,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协同与产业政策不协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存在制度环境、产权以及行业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央地产业政策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社会责任 政策协同
下载PDF
世界一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
作者 陈劲 杨硕 +3 位作者 何小敏 巨龙 王乾 黄天蔚 《创新科技》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应有之义。提升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并助力其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从创新决策能力、创新支持能力、创新生态能力、创新攻关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等5个维度构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应有之义。提升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并助力其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从创新决策能力、创新支持能力、创新生态能力、创新攻关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等5个维度构建了世界一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挥棒”。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世界一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促改不断提升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链主”企业。在指标设置方面,应结合各类中央企业特征、所处行业属性以及内外部环境,使不同类型企业的评价指标能够切实反映其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企业 中央企业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链主”企业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中国制造创新能力提升问题研究》书评
5
作者 陈劲 《创新科技》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对于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凭借人口红...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对于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凭借人口红利和资源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为全球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和服务。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中国制造业必须进行深刻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制造业企业亟须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摆脱低端制造的标签,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经济发展 技术创新能力 全球经济格局 高端制造 产能过剩 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 服务型制造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研究——以芯片光刻技术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贝贝 李存金 尹西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但鲜有研究揭示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协同机理。基于复杂系统管理理论,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系统框架,揭示产学研非线性互动协同...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但鲜有研究揭示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协同机理。基于复杂系统管理理论,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系统框架,揭示产学研非线性互动协同创新规律,并以芯片光刻技术为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实证解析该框架。研究发现:①资源整合—主体交互—系统涌现是基于复杂系统管理视角提升产学研协同网络成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效途径;②主导者—桥梁—辅助者权力分配规则能够有效促进多元主体在交互过程中通过嵌入性社会关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价值增值;③模块化—松散耦合的网络结构能够消除主体间交互障碍、最大化结构红利,是产学研协同复杂网络在系统结构层面涌现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规律。最后,通过芯片光刻技术专利合作网络实证解析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提出强化面向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关键核心技术 产学研协同 芯片光刻技术
下载PDF
媒体关注、环境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7
7
作者 阳镇 陈劲 凌鸿程 《管理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共15页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理念,也是驱动产业绿色转型与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理念,如何驱动企业从传统要素驱动走向基于绿色导向的创新要素驱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引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以2...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理念,也是驱动产业绿色转型与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理念,如何驱动企业从传统要素驱动走向基于绿色导向的创新要素驱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引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媒体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实际影响以及内在机理,从异质性合法性的视角分析了不同媒体关注类型(政策类媒体与市场导向型媒体)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在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媒体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不管是对企业绿色专利申请还是绿色专利授权都产生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区分媒体类型,不管是政策导向型媒体还是市场导向型媒体关注都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2)机制检验表明,媒体关注通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即企业社会责任在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产生显著的中介效应,且细分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维度,企业环境责任在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产生显著的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强化了企业绿色创新导向,在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媒体关注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大规模企业、强制性披露环境以及市场化环境更弱的地区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关注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合法性 信号 环境政策不确定性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演化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劲 黄淑芳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9-227,218,共10页
创新体系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Rothwell的技术创新五代模型为依据,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四代演化模型:第一代"内部研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第二代"基于协同/整合的创新体系";第三代"高度基于... 创新体系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Rothwell的技术创新五代模型为依据,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四代演化模型:第一代"内部研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第二代"基于协同/整合的创新体系";第三代"高度基于战略管理导向的企业创新体系";第四代"创新生态体系"。并探讨了各代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以及在企业创新尤其是央企创新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体系 战略 生态 演化
下载PDF
北京和上海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差异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建 石书德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91,107,共8页
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的技术创新差异.通过实证检验,从技术创新的能力、模式和效率三个方面比较了两个城市在高技术总体产业及分产业的差异,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其他区域间技术创新差异... 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的技术创新差异.通过实证检验,从技术创新的能力、模式和效率三个方面比较了两个城市在高技术总体产业及分产业的差异,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其他区域间技术创新差异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北京 上海
下载PDF
开展迎接创新强国的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劲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从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型是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分析中国迈向创新强国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大众创新和聚合创新两大创新范式的创新研究领域,目的是及早地为中国迈向创新强国提出先进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创新强国 创新研究 大众创新 聚合创新
下载PDF
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基于三维模型的成长路径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毅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3-212,共10页
我国经济强国之路需要复杂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本文针对复杂技术的特点来解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并结合后发国家特点从企业层面来探讨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路径。本文对我国通信系统设备、造船和汽车产业三家企业的复杂... 我国经济强国之路需要复杂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本文针对复杂技术的特点来解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并结合后发国家特点从企业层面来探讨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路径。本文对我国通信系统设备、造船和汽车产业三家企业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路径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是:(1)提出系统技术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链创新能力三维模型,解构复杂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2)发现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可能路径有三种,一是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到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再到产业链创新能力;二是从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到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创新能力;三是从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到产业链创新能力;(3)我国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的驱动因素有市场特性、技术特性和企业组织特性,这些因素的组合决定了企业复杂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的起点、速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复杂技术 成长路径
下载PDF
复杂技术创新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毅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回顾发达国家复杂技术创新研究的情况,结合我国复杂技术创新的实践,提出我国进行和复杂技术创新研究的三个方向,即复杂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与转移、复杂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复杂技术的创新系统。
关键词 产品开发 设计链管理 协同设计 流程重组
下载PDF
复杂技术创新中的整合能力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毅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3期7-11,95,共6页
试图回答如何在复杂技术创新中管理"内源"和"外源"能力的问题。提出:复杂技术创新中的整合能力是指企业配置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针对复杂技术系统的用户需求变化持续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复杂技术创新中存在四类... 试图回答如何在复杂技术创新中管理"内源"和"外源"能力的问题。提出:复杂技术创新中的整合能力是指企业配置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针对复杂技术系统的用户需求变化持续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复杂技术创新中存在四类整合能力,即部件整合能力、系统弱整合能力、系统自整合能力和系统强整合能力;整合能力的微观基础来自于对创新链的控制,创新链是与复杂技术系统相关的技术链和价值链的组合;整合能力拥有者在技术链和价值链的控制权上的差异是其所属类型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整合能力 创新管理 创新链
下载PDF
中国技术创新学术研究18年述评(上)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家骕 施晓江 《中国青年科技》 2007年第9期51-58,共8页
自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资助技术创新类课题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已走过了18个年头。在这18年间,我国的技术创新研究从学者关注到全社会重视,已发展成为涉及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学术领域。在该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 自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资助技术创新类课题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已走过了18个年头。在这18年间,我国的技术创新研究从学者关注到全社会重视,已发展成为涉及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学术领域。在该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学术资助基金,在资助技术创新学术研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所资助的技术创新类研究项目代表了中国技术创新研究的最高水平。本系统概括分析了1989年到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1D0个技术创新类研究课题,就这些研究的领域分布,各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所研究问题的时间特征等进行了综述。希望本文对关注中国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的人群有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学术研究 18年进展
下载PDF
中国技术创新学术研究18年述评(下)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家骕 施晓江 《中国青年科技》 2007年第11期41-47,共7页
自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资助技术创新类课题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已走过了18个年头。在这18年间,我国的技术创新研究从学者关注到全社会重视,已发展成为涉及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学术领域。在该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 自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资助技术创新类课题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已走过了18个年头。在这18年间,我国的技术创新研究从学者关注到全社会重视,已发展成为涉及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学术领域。在该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学术资助基金,在资助技术创新学术研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所资助的技术创新类研究项目代表了中国技术创新研究的最高水平。本文上篇系统概括分析了1989年到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100个技术创新类研究课题,就这些研究的领域分布,各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所研究问题的时间特征等进行了综述;下篇主要讨论了18年间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的重要争论,以及技术创新学术研究较有价值的成果。希望本文对关注中国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的人群有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学术研究 18年进展
下载PDF
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被引量:3
16
作者 凌鸿程 阳镇 舒艺佳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61-72,共12页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在微观企业层面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值得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在微观企业层面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值得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驱动作用,在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果依然稳健;高管海外背景主要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增强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三条路径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约束型环境规制与激励型环境规制均在企业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效应在国有企业、重污染行业和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为如何促进企业转向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制定合理的企业高管聘任决策,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海外背景 绿色技术创新 研发投入 社会责任 风险承担 环境规制
下载PDF
重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知识管理到价值创造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劲 赵闯 +1 位作者 贾筱 梅亮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30,共9页
基于从知识管理到价值创造的思路,重新审视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总结了已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框架(包括点状模型、线状模型、链状模型和面状模型)的特征和不足,提出了由问题驱动、思考未来、... 基于从知识管理到价值创造的思路,重新审视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总结了已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框架(包括点状模型、线状模型、链状模型和面状模型)的特征和不足,提出了由问题驱动、思考未来、多样化知识、创新文化、利益相关者协同、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新框架,并构建了新框架的二级指标,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解、体系框架的构建和评价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多样化知识 知识管理 价值创造 企业创新系统
下载PDF
责任式创新范式下的新兴技术创新治理解析——以人工智能为例 被引量:39
18
作者 梅亮 陈劲 吴欣桐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43,共8页
从"责任式创新"这一新兴创新范式切入,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治理议题,构建了责任式创新范式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治理分析框架(包括技术维、经济维、伦理维和社会维),并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性,从... 从"责任式创新"这一新兴创新范式切入,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治理议题,构建了责任式创新范式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治理分析框架(包括技术维、经济维、伦理维和社会维),并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性,从而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式创新 新兴技术 创新治理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现状、问题和新概念模型 被引量:121
19
作者 高建 汪剑飞 魏平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4-22,共9页
技术创新绩效指标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一种重要管理工具。长期以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集中于研究产出指标和方法,但是忽略了过程效率的评价。本文总结了大量学者的相关研究,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 技术创新绩效指标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一种重要管理工具。长期以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集中于研究产出指标和方法,但是忽略了过程效率的评价。本文总结了大量学者的相关研究,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模,为建立新的包括产出和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绩效 指标
下载PDF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的历史演进:基于政策文本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汪樟发 汪涛 +1 位作者 王毅 吴贵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8-179,共12页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是我国政府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搜集了1992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NETC建设的政策,对NETC政策演进的历程、背景环境进行了考察,并总结了NETC政策演进的特点。研...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是我国政府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搜集了1992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NETC建设的政策,对NETC政策演进的历程、背景环境进行了考察,并总结了NETC政策演进的特点。研究发现,NETC政策的演进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NETC政策体系趋于完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缺失;国务院行政机构改革促进了NETC政策与其他政策领域的融合;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为NETC政策带来了新元素;NETC政策的创新是渐进式的,没有发生政策范式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政策演进 政策范式 文本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