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7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届纳连接和微连接国际学术会议在清华大学顺利召开
1
作者 邹贵生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 2013年第1期3-3,共1页
2012年12月2—5日,首屑纳连接和微连接国际学术会议(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joining and Microjoining—NMJ2012)在清华大学近春同宾馆顺利召开。
关键词 国际学术会议 清华大学 微连接
下载PDF
坚持与创新并举 激情与梦想同行——访清华大学吕志刚教授
2
作者 刘冬梅 吕志刚(图)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2-275,共4页
《铸造》杂志2021年第2期邀请“客座主编”清华大学吕志刚教授组织策划了“熔模铸造”专题,本专题共邀请相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撰写了5篇论文,其中2篇反映熔模铸造在高附加值产品中的应用,1篇介绍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与熔模铸造的结合,... 《铸造》杂志2021年第2期邀请“客座主编”清华大学吕志刚教授组织策划了“熔模铸造”专题,本专题共邀请相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撰写了5篇论文,其中2篇反映熔模铸造在高附加值产品中的应用,1篇介绍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与熔模铸造的结合,另有2篇分别介绍熔模铸造的数字化智能化问题和发挥熔模铸造优势,进行产品结构和工艺优化的实践。吕志刚教授1997年毕业留校于清华大学机械系,从事“双肩挑”工作。在管理岗位上,他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机械系人事科科长、系副主任、系党委副书记、书记。在他和班子成员共同努力下,机械系党委成为清华大学首批党建标杆单位,机械系的整体工作取得好的成绩。除了管理工作外,教学、科研工作也是他的重要工作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铸造 专业技术人员 清华大学机械系 组织策划 高附加值产品 双肩挑 光固化 增材制造技术
下载PDF
工程机械焊接结构件装焊工艺流程及数据管理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崇轲 朱志明 +2 位作者 陈丙森 路豫湘 杨勇 《焊接》 2002年第7期9-12,共4页
介绍了对网络化工程机械焊接结构件装焊工艺CAPP系统中工艺制定人员、文档版本以及数据进行管理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CAPM)。该系统是基于COM技术开发的 。
关键词 工程机械 焊接结构件 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 版本管理 流程管理 角色管理 CAPP
下载PDF
基于RRT^(*)-DR算法的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
4
作者 商德勇 汪俊杰 +1 位作者 樊虎 索双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9-1160,共12页
为使机械臂在障碍物环境下快速规划较优路径,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采样的改进RRT^(*)-DR路径规划算法,将整个规划过程分为快速探索路径和优化初始路径两个步骤。首先利用半目标导向扩展快速探索,找到连接起始点和目标点的路径。随后... 为使机械臂在障碍物环境下快速规划较优路径,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采样的改进RRT^(*)-DR路径规划算法,将整个规划过程分为快速探索路径和优化初始路径两个步骤。首先利用半目标导向扩展快速探索,找到连接起始点和目标点的路径。随后利用动态区域采样方法,始终在当前最优路径的周边范围内采样,优先密化当前最优路径附近的节点树,节省计算资源,使初始路径经过迭代快速向渐进最优路径收敛。同时,提出一种近障碍节点变步长机制,有选择性地缩短靠近障碍节点的扩展步长,可有效减少碰撞检测失败次数,提高算法效率。最后,在MATLAB和ROS系统下进行路径规划算法仿真,结果表明RRT^(*)-DR算法可在更短时间内实现路径规划,同时有效缩小路径代价。进一步通过实体机器人路径规划避障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路径规划 动态采样区域 变步长
下载PDF
联合载荷作用下精密轴系角接触球轴承钢球与保持架动力学行为分析
5
作者 赵雁 高飞 +2 位作者 夏玉磊 李志娟 张致远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针对联合载荷作用下精密轴系角接触球轴承钢球与保持架的相互作用行为,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精密轴系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转速、载荷、轴承结构参数对钢球与保持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保持架转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针对联合载荷作用下精密轴系角接触球轴承钢球与保持架的相互作用行为,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精密轴系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转速、载荷、轴承结构参数对钢球与保持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保持架转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力矩载荷对钢球与保持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程度较径向载荷明显;在径向载荷作用下,当转速小于40000 r/min时钢球与保持架的作用力随轴向预紧力增大而增大,当转速大于40000 r/min时钢球与保持架的作用力随轴向预紧力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力矩载荷作用下,钢球与保持架的作用力随着力矩载荷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而后急剧增大;增大保持架兜孔间隙与外沟曲率半径系数有利于减小钢球与保持架的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钢球 保持架 动力学 仿真 试验
下载PDF
迭代奇异值方法在机械结构模态分离重构中的应用
6
作者 罗治军 田桂 阎绍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7,共8页
通过时频分解技术,将复杂的多模态信号分解成单模态成分,从而可以采用比较简单可靠的单模态识别方法对机械结构复杂模态信号进行参数辨识。经验小波变换(EWT)算法能有效解决模态分离问题,一些改进型EWT算法能有效克服噪声干扰,但是在模... 通过时频分解技术,将复杂的多模态信号分解成单模态成分,从而可以采用比较简单可靠的单模态识别方法对机械结构复杂模态信号进行参数辨识。经验小波变换(EWT)算法能有效解决模态分离问题,一些改进型EWT算法能有效克服噪声干扰,但是在模态重构时,滤波器彼此重叠、临近模态互相干扰,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重构模态失真。本文针对模态分离重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EWT算法在模态分离重构中面临的重构失真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截断奇异值分解(ITSVD)方法的改进算法,并在仿真信号和含结合面机械结构模型振动响应信号上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所提ITSVD⁃EWT算法能够更好地实现机械结构模态分离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经验模态分解 机械结构 经验小波变换 迭代截断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基于微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架构研究
7
作者 史慧杰 王立平 王冬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智能制造要求具备工业化的软件基础,工业软件的深入应用是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制造执行系统(MES)在车间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发展中,智能制造对MES提出了模块化、组件化及平台化的需求。基于微服务的思想,首先... 智能制造要求具备工业化的软件基础,工业软件的深入应用是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制造执行系统(MES)在车间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发展中,智能制造对MES提出了模块化、组件化及平台化的需求。基于微服务的思想,首先对MES的业务功能进行微服务的划分,设计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制造执行系统框架;然后提出注册中心与微服务库的绑定机制,该机制可有效应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多变与动态变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从微服务库中选出MES所需的最优微服务与业务流程微服务,对之后基于微服务的MES开发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微服务 制造执行系统
下载PDF
热输入对1000MPa级工程机械用钢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安同邦 单际国 +3 位作者 魏金山 杜全斌 彭云 田志凌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42-49,共8页
采用三种热输入进行1000MPa级控轧控冷(Thermo 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TMCP)高强钢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热输入对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热输入焊缝... 采用三种热输入进行1000MPa级控轧控冷(Thermo 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TMCP)高强钢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热输入对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热输入焊缝金属组织主要由板条马氏体和板条贝氏体为主、并含有少量残余奥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以板条马氏体和贝氏体为主,并含有少量粒状贝氏体。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焊缝组织中贝氏体板条粗化,马氏体板条减少,而粒状贝氏体逐渐增多,部分膜状残余奥氏体向块状转变;焊缝金属冲击韧度和硬度、接头强度逐渐降低,而接头热影响区冲击韧度先增后降;当热输入为15k J/cm时焊接接头强韧性匹配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Pa级高强钢 热输入 焊接接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利用参数化技术建立机械产品CAD系统 被引量:19
9
作者 林峰 卢清萍 颜永年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33,共3页
在分析机械产品CAD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产品CAD系统应该是程式化设计和交互式设计相结合的观点,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参数化技术的产品CAD系统的体系结构。
关键词 产品CAD 参数化 设计计算 图形及图形参数
下载PDF
基于MATLAB GUI的机械故障诊断实验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峥 李宗 +3 位作者 王天杨 秦朝烨 卢文秀 褚福磊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09,共5页
机械故障诊断实验具有工程实践背景,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基于MATLAB GUI设计开发了机械故障诊断实验系统,系统包含振动信号的时域、频谱、时频分析3大功能模块,借助案例分析有效地验证了系统的适用性。该实验系统... 机械故障诊断实验具有工程实践背景,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基于MATLAB GUI设计开发了机械故障诊断实验系统,系统包含振动信号的时域、频谱、时频分析3大功能模块,借助案例分析有效地验证了系统的适用性。该实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领域的原理与分析方法,切实提高了学生在机械故障诊断领域里的实践和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与工程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教学 MATLAB GUI 实验系统
下载PDF
计及间隙的运动副和机械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1
作者 阎绍泽 向吴维凯 黄铁球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1-755,共15页
基于近年来计及间隙影响的运动副建模以及含间隙机械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综述间隙运动副连续接触模型、经典碰撞模型、连续接触力模型以及旋转副三维间隙模型等的研究进展,介绍间隙模型在机械系统动力学非线性特性分析、性能评价与可靠性... 基于近年来计及间隙影响的运动副建模以及含间隙机械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综述间隙运动副连续接触模型、经典碰撞模型、连续接触力模型以及旋转副三维间隙模型等的研究进展,介绍间隙模型在机械系统动力学非线性特性分析、性能评价与可靠性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详细探讨考虑黏滞–滑动过程和接触表面形貌的间隙建模、共形接触建模、不确定参数的含间隙系统动力学分析、运动精度评估以及运动副间隙设计等未来应重点研究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运动副 碰撞 摩擦 动力学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并行工程环境下成形铸件制造工艺CAD/CAE系统 被引量:8
12
作者 柳百成 荆涛 李永保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0-42,共3页
并行工程在发展中提出了合理产品设计江艺设计新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开发了一个以传热、热流及应力模拟为核心的铸件制造工艺CAD/CAE集成系统,系统既可独立运行,又可与并行环境下的产品设计集成起来,达到同时优化产品设... 并行工程在发展中提出了合理产品设计江艺设计新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开发了一个以传热、热流及应力模拟为核心的铸件制造工艺CAD/CAE集成系统,系统既可独立运行,又可与并行环境下的产品设计集成起来,达到同时优化产品设计及工艺设计的目的。目前该系统已在多家工厂得到应用,并逐步商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 CAD CAE 并行工程 铸造
下载PDF
机械系统模型制造全过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康珊珊 唐晓强 +1 位作者 佟浩 邵珠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5-238,243,共5页
针对国内高校在制造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系统性不强、细节研究不足等问题,阐述了以实际机械系统为对象,完成汽车发动机活塞系统模型的设计、加工、测量、装配、测试的各个环节,再现了制造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设计要... 针对国内高校在制造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系统性不强、细节研究不足等问题,阐述了以实际机械系统为对象,完成汽车发动机活塞系统模型的设计、加工、测量、装配、测试的各个环节,再现了制造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工艺、精度、成本、效率等因素,采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和设备,如超精密切削、电火花加工、3D打印等,最终实现系统功能运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学生们通过对细节的积极探讨,解决了实践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实践教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系统 机械产品 制造全过程 超精密切削 电火花加工 3D打印
下载PDF
机械零件三维形貌的光栅投影测量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庆红 钟约先 由志福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04-805,807,共3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虚拟复合光栅的三维形貌测量系统 ,利用两种频率光栅的合成投影 ,实现物体表面突变部分的测量。测量系统适用于机械零件的三维形貌检测 ,并且得到令人满意的测量结果。
关键词 三维形貌测量 机械零件 光栅投影测量系统
下载PDF
浅议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与大学生自主学习 被引量:6
15
作者 巩前明 姚可夫 +6 位作者 邵洋 朱宏伟 刘源 张华堂 吴运新 张弓 朱张校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在初步分析工程材料课程特点、教师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阶段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粗浅地探讨了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课堂总结、恰当利用多媒体资讯、结合教师自身科研拓展学... 在初步分析工程材料课程特点、教师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阶段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粗浅地探讨了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课堂总结、恰当利用多媒体资讯、结合教师自身科研拓展学生视野、改革和完善评价机制等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尤为重要。通过教与学的改革,有理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课程 自主学习 多媒体教学 评价考核机制
下载PDF
工程中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及进化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攀 《科学中国人》 1996年第2期34-37,33,共5页
迄今为止,神经网络特别是神经计算机的研究开发,尚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它具有崭新的模仿人脑神经系统功能的结构原理和因之而带来的优越性能,完全有理由相信,
关键词 多层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 基因算法 网络系统 进化方法 目标函数 疲劳断裂 疲劳寿命 结构分析 多层网络
下载PDF
索驱动机构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晓强 王禹衡 +2 位作者 侯森浩 黄伟 隋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索驱动机构相比于刚性机构有着工作空间大、较高的载荷质量比、易于重新布置等诸多优势,近年来成为机器人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在天文观测、物流搬运、康复医疗和航天工程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将集中介绍索驱动机构在航天工... 索驱动机构相比于刚性机构有着工作空间大、较高的载荷质量比、易于重新布置等诸多优势,近年来成为机器人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在天文观测、物流搬运、康复医疗和航天工程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将集中介绍索驱动机构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各类应用,从针对航天器的应用和针对宇航员的应用两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最后,给出了索驱动机构未来在航天工程领域应用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驱动机构 索驱动并联机器人 航天工程 重力卸载 航天员训练
下载PDF
机械ICAD系统中知识组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荣才 俞新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8-333,共6页
在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CAD系统中,知识的表示、组织和知识库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设计的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讨论了机械设计过程的特点,分析了设计对象中知识的不同使用目的,提出用统一的方式来表示设计知识和设... 在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CAD系统中,知识的表示、组织和知识库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设计的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讨论了机械设计过程的特点,分析了设计对象中知识的不同使用目的,提出用统一的方式来表示设计知识和设计过程知识,并用面向对象和分组组织的方法来组织和管理知识库。基于这些方法,开发了机械智能CAD支持工具——TFMICAD系统,该系统既有较高的设计效率,又能保持对不同设计条件和不同问题的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面向对象 机械 ICAD
下载PDF
基于故障知识库的机械零部件故障管理支持系统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康清 黄利平 +1 位作者 李伯舒 石金大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3-630,共8页
针对机械零部件故障知识表述困难,故障信息在不同设计人员间利用、分享和重用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本体建模技术构建了故障知识库,设计开发了一个机械零部件故障管理支持系统(FKMS)。通过机械零部件生命周期中不同角色对故障知识的需求分析... 针对机械零部件故障知识表述困难,故障信息在不同设计人员间利用、分享和重用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本体建模技术构建了故障知识库,设计开发了一个机械零部件故障管理支持系统(FKMS)。通过机械零部件生命周期中不同角色对故障知识的需求分析,建立了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型,确定了故障知识的内容。利用本体建模技术构建了故障知识本体模型与实体关系网络,保证了故障知识库结构的完备性。基于垂直模式建立了知识模型到数据库的映射,实现了知识的高效存储与模型的可拓展。通过故障知识模型建立了故障原因关系网络,实现了故障原因推理与置信度计算,解决了故障原因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基于Django-Web模块进行了系统开发,并以直升机自由轮斜撑块涂层剥落故障为例验证了系统的知识管理和故障分析功能,实现了对故障信息的分析与动态管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知识 本体模型 知识库 故障原因推理 知识管理系统
下载PDF
基于柔性工程数据库的CAD与PDM系统集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嘉宁 钟约先 《制造业自动化》 2000年第12期73-75,共3页
分析了信息集成的各类方式,针对当前 CAD与 PDM系统集成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以柔性工程数据库为基础的 CAD与 PDM系统集成的解决方法,描述了系统的框架结构。
关键词 信息集成 工程数据库 CAD PD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