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新兴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斌 邓述波 +1 位作者 黄俊 余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29-1136,共8页
目前环境化学研究热点逐渐从传统污染物转向新兴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等.环境中痕量新兴污染物往往会造成较高的危害和风险,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应对新兴污染物环境问题,首... 目前环境化学研究热点逐渐从传统污染物转向新兴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等.环境中痕量新兴污染物往往会造成较高的危害和风险,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应对新兴污染物环境问题,首先要了解其环境风险,然后进行风险控制和防范.我国新兴污染物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我国新兴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和控制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本文综述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其风险防范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污染物 环境风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同时检测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春英 谷风 +1 位作者 白鹭 陆文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3-848,共6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了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色谱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了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色谱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小柱为固相萃取柱、甲醇为淋洗液、水(0.1%甲酸)-甲醇(7∶3,v/v)为流动相进行水样预处理和色谱分离。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在水中的回收率为73%~12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8.8%~17.5%。各目标物的线性范围均为2~2 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7。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适用于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PPCPs的同时检测,可为微量有机物引起的水环境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品 个人护理用品 环境水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检测环境水样中11种合成麝香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春英 白鹭 +1 位作者 陆文龙 谷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环境水样中佳乐、吐纳、特拉斯、开许梅龙、萨利、粉檀、二甲苯、麝香酮、伞花、葵子、西藏11种典型的合成麝香(Synthetic Musks)的同时快速检测方法。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乙酸乙酯... 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环境水样中佳乐、吐纳、特拉斯、开许梅龙、萨利、粉檀、二甲苯、麝香酮、伞花、葵子、西藏11种典型的合成麝香(Synthetic Musks)的同时快速检测方法。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乙酸乙酯为洗脱液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线性范围均为0.05-10ng/L(R2为0.995-0.999),回收率为83.9%-112.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9.9%。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环境水样中上述11种典型合成麝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合成麝香 固相萃取 回收率
下载PDF
互花米草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宇 崔保山 +3 位作者 左剑恶 蔡燕子 谢湉 邢燕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9,共9页
对黄河三角洲受堤坝影响区域和不受堤坝影响区域互花米草(Spartins alterniflora Loisel)的根际细菌及环境因子进行了为期2年的监测.受堤坝影响区域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显著低于不受堤坝影响区域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同一区域不同季节互... 对黄河三角洲受堤坝影响区域和不受堤坝影响区域互花米草(Spartins alterniflora Loisel)的根际细菌及环境因子进行了为期2年的监测.受堤坝影响区域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显著低于不受堤坝影响区域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同一区域不同季节互花米草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也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在受堤坝影响区域中,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最大值发生向海方向的位移,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与由海向陆的距离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着由海向陆的位移,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同时,随土壤深度增加,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逐渐降低.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与总氮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5),与盐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5),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随着盐质量浓度的降低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而根际细菌相对丰度值与总磷质量分数无显著相关性.研究对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特别是入侵物种生态演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并为我国滨海地区互花米草的治理提供针对性措施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根际细菌 相对丰度 环境因子 堤坝
下载PDF
制药废水中头孢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及环境风险评估 被引量:24
5
作者 汤薪瑶 左剑恶 +2 位作者 余忻 杨波 王凯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73-2278,共6页
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两级串联质谱(SPE-UPLC/MS/MS)技术,建立了制药废水中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共9种头孢类抗生素的测试方法,定量限为27.5~131.8ng... 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两级串联质谱(SPE-UPLC/MS/MS)技术,建立了制药废水中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共9种头孢类抗生素的测试方法,定量限为27.5~131.8ng/L,目标物回收率为72.8%~102.2%;利用该技术,检测某采用两级生物氧化工艺的制药废水处理厂各级单元出水,共检测出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4种头孢类抗生素,其在进水中平均浓度分别为7.6,12.9,5.6,91.6μg/L,在一级氧化出水中平均浓度分别为4.2,5.2,2.2,37.4μg/L,在二级氧化出水中平均浓度分别为2.0,2.7,0.6,24.4μg/L;风险商值法评估制药废水出水中残留的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的环境风险均为高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类抗生素 SPE-UPLC/MS/MS 制药废水 环境风险评价
下载PDF
城市污水中新兴微量有机污染物控制目标与再生处理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文龙 吴乾元 +4 位作者 杜烨 黄南 陆韻 魏东斌 胡洪营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72-1678,共7页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其前提是水质安全保障.城市污水中近年来不断检出新兴微量有机污染物(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TOrCs),如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雌激素等,是再生水水质安全的重要...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其前提是水质安全保障.城市污水中近年来不断检出新兴微量有机污染物(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TOrCs),如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雌激素等,是再生水水质安全的重要威胁.针对城市污水再生深度处理需明确新兴TOrCs控制目标和处理技术的需求,系统比较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再生水利用先行国家和地区在TOrCs控制目标、指南、规范、技术与工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进展.结果表明,由于TOrCs浓度低且种类多,TOrCs被分为高风险TOrCs和指示性TOrCs.美国加州地区和澳大利亚根据风险水平和检出水平分别提出了高风险TOrCs和指示性TOrCs种类清单和浓度限值,然而该清单中的TOrCs种类和浓度限值尚未列入强制标准或规范.针对再生水TOrCs风险控制需求,瑞士、美国加州等提出了多级屏障再生水处理工艺.瑞士提出,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对卡马西平等药品类TOrCs去除率应大于80%,美国加州规定补充饮用水源的再生水深度处理应去除69%以上的1,4-二恶烷.此外,TOrCs控制高度依赖重源头控污(工业废水阻断)、单元协同、在线监控反馈与实时优化等全流程安全保障措施.随着我国再生水用量持续增加,用途不断拓展,亟需制定针对性强、现实可行的TOrCs控制指南和规范,包括明确高风险和指示性TOrCs,推动多级屏障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以TOrCs去除率为深度处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有机污染物 城市污水 再生水 控制目标 处理技术
下载PDF
从技术视角看新《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管理制度 被引量:3
7
作者 陶娟娟 高志永 王凯军 《环境保护》 CSSCI 2016年第3期64-66,共3页
从技术视角剖析新《环境保护法》的环境管理制度,可将环境管理制度划分为责任模式、经济模式和技术模式。技术模式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主要涉及的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设施和水... 从技术视角剖析新《环境保护法》的环境管理制度,可将环境管理制度划分为责任模式、经济模式和技术模式。技术模式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主要涉及的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设施和水平以及排放总量、浓度等内容均与技术密切相关,其实施过程更需要技术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环境保护法》 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 排污许可 技术模式
下载PDF
我国低碳转型进程中碳强度与电气化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关联的检验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尹自华 成金华 +1 位作者 陈文会 鲁玺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1年第3期40-47,共8页
中国正在积极地谋求低碳化转型,政府承诺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并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强度控制是实现CO_2减排的关键制度,而电气化又与碳排放和经济增长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研究电气化与碳强度的关系对政策设计和制定... 中国正在积极地谋求低碳化转型,政府承诺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并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强度控制是实现CO_2减排的关键制度,而电气化又与碳排放和经济增长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研究电气化与碳强度的关系对政策设计和制定碳强度控制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气化与碳强度关系的现有研究,本文提出了碳排放强度随着电气化水平提高先上升后下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假设。本文以中国1997—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对象进行假设检验,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验证空间效应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电气化与碳强度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倒U形的EKC关系,并且这一结论在考虑空间因素后仍然稳健。EKC曲线的拐点在不考虑空间因素的情况下位于电气化水平为10.52%的位置,在考虑了空间因素后略微后移到10.81%。截至2016年,所有省份的电气化水平均处于EKC拐点的右侧,即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将对碳强度下降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电气化与碳强度关系的一般与空间特征,本文对电气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 碳强度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下载PDF
新污染物的水环境伦理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胡洪营 夏军 +6 位作者 陈卓 李竣 王玉明 蔡涵颖 周巧红 王斌 薛颖 《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广泛检出,给水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系统介绍了新污染物的概念、来源和分类,总结了其危害及现有控制技术,分析... 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广泛检出,给水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系统介绍了新污染物的概念、来源和分类,总结了其危害及现有控制技术,分析了新污染物涉及的主要环境伦理问题。以双酚A等为例,探讨了新污染物使用及处理处置过程中所涉及的自然权利、环境公平、代际公平等环境伦理问题,提出了应对新污染物水环境伦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今后,需进一步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深入探讨新污染物的控制方法和政策措施,以期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提供伦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水环境 环境伦理 控制技术 政策措施
原文传递
纳滤膜污染机理、表征及控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郭驭 王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131,共12页
主要总结了纳滤膜污染的类型及污染机理,纳滤膜污染的常用表征手段,以及针对膜污染采取的不同控制措施及其相应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复合污染对纳滤膜运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且论述了新型表征手段在膜污染分析中的应用,为改善纳滤膜运... 主要总结了纳滤膜污染的类型及污染机理,纳滤膜污染的常用表征手段,以及针对膜污染采取的不同控制措施及其相应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复合污染对纳滤膜运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且论述了新型表征手段在膜污染分析中的应用,为改善纳滤膜运行情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预处理 复合污染 膜污染表征
下载PDF
当前化学品环境管理的挑战与建议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海佳 陈伟强 +3 位作者 石磊 温晓晴 温勇 刘晓文 《中国环境管理》 2018年第6期19-28,共10页
化学品环境管理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亟需加强的重要领域,并且面临三大挑战:化学品种类呈爆发式增长,化学品的生产使用量呈指数式增长以及对化学品的损害特性认知滞后。现阶段,我国的化学品管理集中在对生产流通环节的安全事故防范... 化学品环境管理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亟需加强的重要领域,并且面临三大挑战:化学品种类呈爆发式增长,化学品的生产使用量呈指数式增长以及对化学品的损害特性认知滞后。现阶段,我国的化学品管理集中在对生产流通环节的安全事故防范和对次生环境污染的治理与应对,但是对化学品造成的环境影响和健康损害却还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应的风险管控制度和防治体系建设也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从管理对象界定、化工行业管理、管理制度设计、专业能力建设和多学科技术支撑五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当前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综合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化学品环境管理的现实需求,建议从五个方面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1)明确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对象和范围,科学制定管理战略与路线;(2)深化对化工行业发展规律的认知,加快形成行业绿色转型的共识与行动;(3)定期跟踪评估政策的实施成效,建立完善的政策调整机制;(4)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教训;(5)加强化学品全流程、跨领域的研究整合,大力发展检测、模拟和评估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本研究可为我国中长期化学品环境管理战略和政策制度体系的建立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品 化学工业 化学品环境管理 环境损害 环境风险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厚度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心瑜 魏春海 +5 位作者 郭绮琪 荣宏伟 罗敏 包进锋 邱勇 黄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67-3878,共12页
生物膜厚度控制是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运行管理的关键,存在获得最佳碳氮磷同步去除效能的最优生物膜厚度.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有关MABR生物膜厚度控制技术(包括定期冲刷、连续水力剪切、真核生物捕食、群体感应淬灭)的研究发展... 生物膜厚度控制是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运行管理的关键,存在获得最佳碳氮磷同步去除效能的最优生物膜厚度.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有关MABR生物膜厚度控制技术(包括定期冲刷、连续水力剪切、真核生物捕食、群体感应淬灭)的研究发展历程,探讨展望未来的研发方向,以期为MABR工艺向水质提升与节能降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生物膜厚度 冲刷 水力剪切 捕食 群体感应淬灭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下化工产业供应链网络的鲁棒性分析——以太湖水事件为例
13
作者 李清慧 石磊 《江西化工》 2012年第2期37-42,共6页
供应链网络在面对干扰或冲击时表现出来的鲁棒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太湖水事件为例,从网络的结构和性能两方面分析了宜兴地区的化学工业供应链网络在大规模企业关停下的表现,以了解环境规制对供应链网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供应链网络在面对干扰或冲击时表现出来的鲁棒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太湖水事件为例,从网络的结构和性能两方面分析了宜兴地区的化学工业供应链网络在大规模企业关停下的表现,以了解环境规制对供应链网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关停政策并未对供应链网络产生太大的冲击。但由于宜兴化工产业供应链网络具有一定的无标度性,在未来的企业关停中仍需要慎重考虑寻整个网络的冲击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供应链网络 鲁棒性 复杂网络
下载PDF
环境材料的概念、特点与评判依据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伟楠 王书墨 《世界环境》 2019年第2期58-60,共3页
一、环境材料的产生背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问题,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先导,对经济发展以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环境材料的产生背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问题,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先导,对经济发展以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材料在合成、制备、生产、加工、使用和废弃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性 生态设计 人类生存 生命周期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英红 谭吉华 +3 位作者 饶志国 段菁春 马永亮 贺克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99-1807,共9页
为了探讨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采集了2012年冬季和2013年夏季PM_(2.5)样品共40个,并利用离子色谱法对其中的无机离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PM_(2.5)中无机离子冬季平均值为39.59μg·m^(-... 为了探讨兰州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采集了2012年冬季和2013年夏季PM_(2.5)样品共40个,并利用离子色谱法对其中的无机离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PM_(2.5)中无机离子冬季平均值为39.59μg·m^(-3),夏季平均值为10.71μg·m-3,冬季污染程度远高于夏季,SO_4^(2-)、NH_4^+和NO_3^-是3种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阴阳离子当量回归分析表明,冬季兰州PM2.5组分偏酸性,夏季偏碱性,离子间的结合方式主要以NH_4NO_3、(NH_4)_2SO_4、NH_4HSO_4和NH_4Cl的形式为主,冬季还有少量KNO_3、NaNO_3、K_2SO_4、Na_2SO_4、KCl和Na Cl存在;[NO_3^-]-/[SO_4^(2-)]比值的均值冬季为0.58±0.22,夏季为0.49±0.20,说明兰州市的冬季大气污染虽然呈现燃煤源等固定源和机动车尾气等流动源并存的复合污染类型,但仍然以煤烟型污染为主,而夏季NO_3^-受高温条件影响比较大,机动车尾气污染仍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离子 阴阳离子平衡 [SO42-]/[NO3-] 季节变化
原文传递
再生水紫外线-氯联合消毒工艺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庞宇辰 席劲瑛 +3 位作者 胡洪营 吴乾元 卢如 江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9-1434,共6页
以二级出水作为消毒对象,比较了紫外线-氯联合消毒与单一紫外线消毒对水中肠道指示菌的灭活效果,考察了联合消毒工艺副产物(三卤甲烷)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单一紫外线消毒对肠道指示菌的灭活曲线在剂量大于10mJ/cm^2时存在拖尾现象,剂量... 以二级出水作为消毒对象,比较了紫外线-氯联合消毒与单一紫外线消毒对水中肠道指示菌的灭活效果,考察了联合消毒工艺副产物(三卤甲烷)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单一紫外线消毒对肠道指示菌的灭活曲线在剂量大于10mJ/cm^2时存在拖尾现象,剂量为80mJ/cm^2时对总大肠菌群最高对数灭活率约为2.5;而在紫外线剂量20mJ/cm^2、氯投加量8mg/L(接触时间30min)条件下,紫外线-氯联合消毒对总大肠菌群的对数灭活率达到7.0.20mJ/cm^2紫外线与8mg/L氯消毒组合及80mJ/cm^2紫外线与3mg/L氯消毒组合均可有效灭活总大肠菌群浓度至3CFU/L以下.经紫外线照射后再氯消毒,二级出水中三卤甲烷生成量仅为10~55μg/L.80mJ/cm^2紫外线照射再氯消毒后三卤甲烷生成量略高于20mJ/cm^2紫外线照射再氯消毒的情形.紫外线消毒后投加氯消毒,可有效提高再生水消毒效果,控制消毒副产物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氯联合消毒 再生水 肠道指示菌 三卤甲烷
下载PDF
兰州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机碳与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英红 段菁春 +4 位作者 郑乃嘉 谭吉华 饶志国 马永亮 贺克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0-497,共8页
采集兰州冬季采暖期及夏季PM2.5样品共60个,通过DRI测定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结果显示:冬季OC和E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5.39±13.88)μg/m3和(13.80±5.41)μg/m3,夏季分别为(9.74±3.30)μg/m3和(4.44±2.00)μg/m3... 采集兰州冬季采暖期及夏季PM2.5样品共60个,通过DRI测定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结果显示:冬季OC和E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5.39±13.88)μg/m3和(13.80±5.41)μg/m3,夏季分别为(9.74±3.30)μg/m3和(4.44±2.00)μg/m3,冬季污染远高于夏季.冬夏季OC和EC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76,表明冬季兰州PM2.5中OC和EC的来源相似.二次有机碳质量浓度冬夏季分别为(8.48±6.10)μg/m3和(3.07±2.20)μg/m3,约占OC含量的(22.46±11.93)%和(31.29±18.51)%,表明兰州冬夏季PM2.5中OC的来源均以一次排放为主,夏季二次源贡献高于冬季.对8种不同温度段碳质组分分析表明,兰州冬季生物质燃烧较夏季有所增加,夏季可能主要为机动车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有机碳 元素碳 二次有机碳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反硝化滤池的数值模拟与模型校正 被引量:6
18
作者 邹宗森 施汉昌 李鑫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05-2512,共8页
建立了反硝化滤池中试系统,在滤速8m/h,进水C/N分别为4和5两种工况条件下运行,考察其反硝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N=5条件下,出水TN浓度由14.52mg/L下降为7.14mg/L.应用BioWin软件,构建了反硝化滤池中试系统的模型,基于滤速8m/h,进... 建立了反硝化滤池中试系统,在滤速8m/h,进水C/N分别为4和5两种工况条件下运行,考察其反硝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N=5条件下,出水TN浓度由14.52mg/L下降为7.14mg/L.应用BioWin软件,构建了反硝化滤池中试系统的模型,基于滤速8m/h,进水C/N=5条件下的运行数据,应用常规灵敏度分析法(Si,j)和均方根灵敏度分析法(δmsqrj),对BioWin软件中的412个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对反硝化滤池中试系统模拟结果影响最为显著的两类参数为:与甲基营养菌有关的计量学参数及与生物膜有关的参数.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选取5个灵敏度最高的参数,通过调整参数值对所构建的反硝化滤池模型进行了校正,应用于滤速8m/h,进水C/N=5条件下的运行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应用校正模型对滤速8m/h,进水C/N=4条件下的运行结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同样能够较好地吻合.由此得出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反硝化滤池中试系统模型及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模型校正方法是有效的,可用于实际反硝化滤池工艺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滤池 数值模拟 灵敏度分析 模型校正 模型验证
下载PDF
再生水紫外线消毒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洪营 庞宇辰 +2 位作者 黄晶晶 席劲瑛 郭美婷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I0021-I0024,共4页
再生水生物风险控制,特别是病原微生物控制是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课题。紫外线消毒因其病原微生物灭活率高、经济性好、副产物少等优点,在再生水消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践中存在消毒效果难保证的问题。再生水的浊度与紫外线透... 再生水生物风险控制,特别是病原微生物控制是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课题。紫外线消毒因其病原微生物灭活率高、经济性好、副产物少等优点,在再生水消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践中存在消毒效果难保证的问题。再生水的浊度与紫外线透过率是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主要水质因素,紫外灯管老化及紫外套管结垢也会降低紫外线消毒效果。从紫外线消毒实际应用过程中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出发,总结不同因素对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规律,阐述实际工程中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针对紫外线消毒后微生物的复活情况,提出了有效控制复活的工程技术手段,为再生水消毒工艺有效运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紫外线消毒 复活 光复活控制技术
下载PDF
膨化预处理提升软木生物炭的染料吸附性能及其作用机制
20
作者 李承禹 方佳颖 +2 位作者 王启航 曾令顺 母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目的】生物炭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为制备具有高效染料吸附性能的吸附剂,同时提升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用膨化预处理软木制备生物炭。【方法】采用水煮法和微波法对软木进行膨化预处理,然后置于管式炉内550℃热... 【目的】生物炭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为制备具有高效染料吸附性能的吸附剂,同时提升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用膨化预处理软木制备生物炭。【方法】采用水煮法和微波法对软木进行膨化预处理,然后置于管式炉内550℃热解60 min得到软木生物炭,利用SEM、FTIR和BET分析软木生物炭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特性,通过批量吸附实验研究软木生物炭对亚甲基蓝(MB)和刚果红(CR)两种阴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并联合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模型拟合以及结构表征解析吸附机理。【结果】微波膨化预处理得到的软木生物炭(MBC-90)表现出更加粗糙的表面和丰富的微孔和介孔,同时伴随着—OH官能团的减少和芳香性结构的增强,这使得MBC-90更适合吸附小分子染料MB;而水煮膨化预处理得到的软木生物炭(WBC-90)具有更大的孔隙和不规则的孔壁结构,并保留了更多的—OH官能团,这使得WBC-90更适合吸附大分子染料CR。MBC-90对MB的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93.63 mg/g,WBC-90对CR的最大吸附容量达到203.55 mg/g,均优于未膨化软木生物炭对MB(129.18 mg/g)和CR(121.44 mg/g)的最大吸附容量。MBC-90对MB和WBC-90对CR的吸附表现出优异的pH适应性,在pH为2~10的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吸附容量。在经过5次吸附-脱附实验后,MBC-90对MB(95.43 mg/g)和WBC-90对CR(138.17 mg/g)仍具有良好的吸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导,并在生物炭表面形成单分子层覆盖。热力学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且膨化处理显著提高了吸附的自发性。综合分析表明,软木生物炭对染料分子的吸附机理涉及多重作用力,包括静电引力、氢键相互作用、π-π堆积效应以及孔隙填充。【结论】本研究通过微波和水煮膨化预处理提升了软木生物炭的染料吸附性能。除此之外,制备的软木生物炭还具有良好的pH适应性和循环利用性能,有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拓展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染料 吸附剂 软木生物炭 膨化预处理 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