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设计在放射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1
作者 于怡蓓 李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26-029,共4页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教学设计在放射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首先,定义了教学设计的实质与应用流程,特别强调了放射科教学中知识点精析、实践环节深化、多媒体辅助工具的运用以及教学反馈的重要性。实施教学设计后,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教学设计在放射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首先,定义了教学设计的实质与应用流程,特别强调了放射科教学中知识点精析、实践环节深化、多媒体辅助工具的运用以及教学反馈的重要性。实施教学设计后,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理论掌握,还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的整体满意度也因此得到了显著增强。因此,建议在放射科及其他相关医学科室的教学中广泛运用教学设计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本研究成果对医学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放射科教学 教学效率 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满意度
下载PDF
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肝细胞癌降期转化中的应用1例报告
2
作者 梁子威 张田田 +7 位作者 廖勇 黄鑫 梁斌 杭仲斌 张岩 张琳 冯晓彬 霍力 《中国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本文报告了1例68岁男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经过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Yttrium-90 microsphere 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90)Y-SIRT)后,肿瘤明显缩小,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 feto... 本文报告了1例68岁男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经过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Yttrium-90 microsphere 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90)Y-SIRT)后,肿瘤明显缩小,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和异常凝血酶原(abnormal prothrombin,PIVKA-Ⅱ)显著降低。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残余肿瘤细胞很少,表明^(90)Y-SIRT在HCC的降期转化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后续外科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钇-90 降期 转化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军凯 许艺兰 +1 位作者 胡君梅 郑卓肇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10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问题导向和病例实践模式的翻转课堂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价值。方法以接受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7名住院医师和10名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读片考试、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的形式,评价联合问题导向... 目的探讨联合问题导向和病例实践模式的翻转课堂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价值。方法以接受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7名住院医师和10名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读片考试、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的形式,评价联合问题导向和病例实践模式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结果病例读片考试成绩均在80分以上,平均成绩为88.32分;问卷调查中得分前3位的项目分别为理论和病例读片结合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4.47±0.62分)、翻转课堂提高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4.41±0.51分)和小组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41±0.62分)。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小组讨论的满意度、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与课堂的总体满意度均呈正相关(P均<0.05)。访谈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提高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部分教师认为此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但对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结论联合问题导向和病例实践模式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放射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评核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艺兰 郑卓肇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3期13-16,共4页
为了分析影响放射科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评核结果的相关因素,为完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和加强住院医师日常管理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回顾性分析日常工作时间段完成的放射科诊断报告,分析检查类别、报告提交时间、患者来源、撰写报告的住院... 为了分析影响放射科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报告评核结果的相关因素,为完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和加强住院医师日常管理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回顾性分析日常工作时间段完成的放射科诊断报告,分析检查类别、报告提交时间、患者来源、撰写报告的住院医师级别与报告评核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上/下午前、后半段X线平片报告评核不合格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0.004。住院医师级别、患者来源与评核结果有相关性。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将工作时间段和患者来源纳入考量范围,为不同级别住院医师分配不同难度的工作内容,完善螺旋上升模式的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分级培养 日常管理
下载PDF
放射影像学在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术前预测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董鸿鹏 王立学 张晨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43-746,共4页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导致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差、存活率低的危险因素,对MVI进行术前预测有助于HCC的诊疗。放射影像学是HCC术前评估的重要工具,在术前预测MVI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对放...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导致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差、存活率低的危险因素,对MVI进行术前预测有助于HCC的诊疗。放射影像学是HCC术前评估的重要工具,在术前预测MVI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对放射影像学在HCC患者MVI术前预测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HCC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放射影像学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ICAS和CSVD程度与眼动脉形态分析
6
作者 高洁 李静 +2 位作者 易懿 李洁 郑卓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分析眼动脉形态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程度、脑小血管病(CSVD)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颅脑MRI检查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按照ICAS程度分为无ICAS组36例,轻度ICAS组37例,中重度ICAS组27例。在矫... 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分析眼动脉形态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程度、脑小血管病(CSVD)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颅脑MRI检查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按照ICAS程度分为无ICAS组36例,轻度ICAS组37例,中重度ICAS组27例。在矫正年龄和性别等重要危险因素后分析ICAS程度和不同CSVD负荷患者的眼动脉形态的差异。结果 中重度ICAS组患者眼动脉平均直径小于无ICAS组患者;不同CSVD负荷患者的眼动脉直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CSVD负荷评分的增加,眼动脉直径逐渐减小;ICAS程度与CSVD总负荷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ICAS程度与眼动脉形态学改变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脑小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腹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7
作者 李洁 李静 郑卓肇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1期78-81,共4页
翻转课堂在腹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医学教育带来了革新。通过实践其核心思想,课前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并帮助他们构建了个性化的学术发展路径。在腹部影像学教学中,翻转课堂强调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 翻转课堂在腹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医学教育带来了革新。通过实践其核心思想,课前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并帮助他们构建了个性化的学术发展路径。在腹部影像学教学中,翻转课堂强调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课堂时间更专注于实际病例分析、讨论与解决问题的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实践技能水平。同时,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前期学习资源的设计与更新、技术设备与平台的支持以及学生群体差异等问题。通过克服这些挑战,教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腹部影像学领域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翻转课堂的实践为腹部影像学教育开辟了新的教学路径,助力医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影像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腹部影像学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教学评估
下载PDF
肝细胞癌MRI钆贝葡胺增强肝胆期与病理学对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洁 曹吉平 +2 位作者 李莉 赵本琦 郑卓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25-1829,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强化与病理学分级及免疫组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Gd-BOPTA增强MR扫描的53例HCC患者的MRI及病理学资料,测量HCC肝胆期强化率(CER)、SNR和CNR。依据术后病理分级及免...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强化与病理学分级及免疫组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Gd-BOPTA增强MR扫描的53例HCC患者的MRI及病理学资料,测量HCC肝胆期强化率(CER)、SNR和CNR。依据术后病理分级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CK7、CK19、CD34、Ki-67的表达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病理分级Ⅰ级HCC患者11例、Ⅱ级27例、Ⅲ级15例,无Ⅳ级患者;不同病理分级HCC之间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CER、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K19阳性组与阴性组、CD34阳性组与阴性组HCC之间肝胆期C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NR和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K7和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间肝胆期CER、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CC的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CER与CK19或CD34阳性表达有一定关联,肝胆期CER越低,越倾向于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钆贝葡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晓微 桑振华 +6 位作者 侯朵朵 陈文文 张红亮 郑卓肇 赵锡海 李睿 武剑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调查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影像队列中的267例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根据24 h动态血压将其分为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通过... 目的调查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及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影像队列中的267例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根据24 h动态血压将其分为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通过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及图像分析获得颅内动脉Willis环近端血管壁斑块特征,包括最大管壁厚度、斑块内出血、中重度狭窄(狭窄程度≥50%)、多发斑块(斑块数量≥3个)等指标。比较3组基线特征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校正混杂因素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模式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关系。结果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分别有36、119及112例。(1)反杓型血压组年龄更大(反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杓型血压组=67.3∶64.6∶61.9岁,P=0.042),合并糖尿病比例更高(反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杓型血压组=46.4%∶41.2%∶22.2%,P=0.037);血压指标中,反杓型血压组24 h平均收缩压更高(反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杓型血压组=144∶139∶136 mmHg,P=0.025)。(2)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的平均最大管壁厚度分别为2.39 mm、2.48 mm和2.52 mm(P=0.554),斑块内出血比例分别为33.3%(12/36)、36.1%(43/119)和37.5%(42/112)(P=0.901);3组中重度狭窄及多发斑块比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狭窄比例在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分别为22.2%、32.8%和37.5%,P=0.236;多发斑块比例在3组分别为63.9%、73.9%和75.0%,P=0.40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1.053,95%CI 1.027~1.080,P<0.001)和糖尿病(OR 2.194,95%CI 1.186~4.057,P=0.012)与颅内动脉多发斑块独立相关。未发现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模式与颅内动脉多发斑块、中重度狭窄以及斑块内出血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增龄和糖尿病是颅内动脉多发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杓型血压
下载PDF
基于多对比度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艺兰 李睿 +2 位作者 崔园园 郑卓肇 赵锡海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8期750-755,共6页
目的基于多对比度MRI血管壁成像技术,比较颅内动脉、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方法回顾经3D多对比度头颈联合MRI血管壁成像检查确定存在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资料.观察斑块分布情况;测量斑块负荷,包括斑块最大... 目的基于多对比度MRI血管壁成像技术,比较颅内动脉、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方法回顾经3D多对比度头颈联合MRI血管壁成像检查确定存在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资料.观察斑块分布情况;测量斑块负荷,包括斑块最大管壁厚度、长度、管腔狭窄程度;分析斑块内成分,包括脂质坏死核、出血、钙化,对比分析颅内动脉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在入组的45例患者中,共检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3个,其中颅外动脉斑块156个(76.8%),颅内动脉斑块47个(23.2%).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大管壁厚度([ 3.2±1.0)mmvs (1.9±0.4)mm,P<0.001]、斑块长度[10.7(7.5~13.7)mmvs4.3(2.6~6.3)mm,P<0.001]大于颅内动脉,而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28.0%(20.0%~38.5%)vs18.8%(10.8%~30.5%),P<0.001]重于颅外动脉.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脂质坏死核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66.0%vs21.3%,P<0.001),而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颅内动脉高于颅外颈动脉(27.7%vs13.5%,P=0.027).结论在合并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中,颅外动脉的斑块最大管壁厚度、斑块内脂质坏死核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而管腔狭窄程度、斑块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颅内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成分 斑块负荷 颅内动脉 颅外动脉
下载PDF
腰骶部脊髓黏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MRI特征与手术所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博锋 王立学 +3 位作者 赵本琦 董鸿鹏 郑卓肇 马永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5-1619,共5页
目的探讨腰骶部脊髓黏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MPE)与周围组织粘连的MRI特征及其与手术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腰骶部脊髓MPE患者(共22个病灶),观察术前MRI特征,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其与手术所见的相关性。结果MR增... 目的探讨腰骶部脊髓黏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MPE)与周围组织粘连的MRI特征及其与手术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腰骶部脊髓MPE患者(共22个病灶),观察术前MRI特征,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其与手术所见的相关性。结果MR增强T1WI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肿瘤较均匀强化者更易与周围组织粘连(P<0.05);T2WI信号表现与病灶和周围组织粘连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22个病灶均经手术完全切除。3例肿瘤术后复发,病灶均与周围组织粘连。结论腰骶部MPE术前增强MRI表现为非均匀强化多提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术后较无粘连者更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黏液乳头状型 磁共振成像 粘连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王立学 董鸿鹏 +4 位作者 白博锋 赵本琦 杨宁 郑卓肇 马永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9-1414,共6页
目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02例患者的临床及穿刺数据资料。按结节大小分为直径(D)≤10 mm组、10 mm<D≤20... 目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02例患者的临床及穿刺数据资料。按结节大小分为直径(D)≤10 mm组、10 mm<D≤20 mm组、20 mm<D≤30 mm组和D>30 mm组,分别统计各组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分别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大小、病灶密度、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取材组织数量等相关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因素组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病例均取材满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各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84.13%、83.64%和9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胸的发生率为18.32%(37/202),肺出血的发生率为19.80%(40/202),咯血的发生率为0.99%(2/202);影响气胸发生率的因素包括年龄(OR=1.037,95%CI:1.001~1.074,P=0.042)及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OR=1.030,95%CI:1.009~1.052,P=0.006),且气胸发生率与两者均存在正相关;影响肺出血发生率的因素包括结节大小(OR=0.935,95%CI:0.895~0.977,P=0.003)及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OR=1.035,95%CI:1.013~1.058,P=0.002),且肺出血发生率与结节大小呈负相关,与穿刺针穿越肺组织距离呈正相关。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感染、针道种植转移及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获得病理诊断的手段,适用于不同大小肺结节,具有可接受的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肺结节 准确性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MRI的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损伤及伴发损伤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军凯 赵本琦 +1 位作者 王先道 郑卓肇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0-883,共4页
目的:了解膝关节MR检查患者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PMMRL)损伤的发生率,探讨PMMRL的各种损伤类型以及伴发损伤。方法:收集3241例膝关节MRI图像(男1257例,女1984例,年龄2~97岁,平均年龄51岁),统计PMMRL损伤的发生率,分析PMMRL损伤的类型以... 目的:了解膝关节MR检查患者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PMMRL)损伤的发生率,探讨PMMRL的各种损伤类型以及伴发损伤。方法:收集3241例膝关节MRI图像(男1257例,女1984例,年龄2~97岁,平均年龄51岁),统计PMMRL损伤的发生率,分析PMMRL损伤的类型以及同时合并的内侧半月板撕裂、内侧半月板脱出、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附着点处骨髓水肿、自发性骨坏死(SONK)、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以及软骨损伤等发病情况。结果:膝关节PMMRL损伤全部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PMMRL损伤发生率为6.1%(198/3241):退变1.2%(40/3241),部分撕裂1.8%(58/3241),完全撕裂3.1%(100/3241);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的病例中,放射状撕裂占35.4%(56/158)。PMMRL损伤的伴发损伤中,内侧半月板撕裂占40.9%(81/198);内侧半月板脱出64.1%(127/198);内侧半月板后根部附着点处骨髓水肿47%(93/198);自发性骨坏死(SONK)11.6%(23/198);前交叉韧带(ACL)变性12.6%(25/198),ACL撕裂5%(10/198);内侧股胫间室、外侧股胫间室及髌股间室软骨损伤Ⅲ~Ⅳ级(ICRS分级)分别占70.3%(139/198)、34.9%(68/198)、70.7%(140/198)。结论: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损伤的发生率为6.1%左右,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损伤常合并邻近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半月板 后角根部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的临床及影像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军凯 王亚魁 +1 位作者 赵红亮 郑卓肇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MMPRT)伴移位的相关因素及伴发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42例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特征,根据撕裂后移位程度将患者分为移位组(撕裂间隙≥1.0 mm)和非移位组(...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MMPRT)伴移位的相关因素及伴发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42例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特征,根据撕裂后移位程度将患者分为移位组(撕裂间隙≥1.0 mm)和非移位组(撕裂间隙<1.0 mm)。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半月板绝对脱出量和相对脱出率、关节软骨损伤、骨髓水肿及关节积液等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移位组半月板绝对脱出量显著高于非移位组[(4.3±0.9)vs.(3.3±0.9)mm,P<0.01]。移位组半月板相对脱出率明显高于非移位组[(32.3%±11.6%)vs.(20.1%±5.0%),P<0.01]。移位组内侧胫骨平台软骨损伤程度较非移位组严重(P=0.03)。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及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中,较大的撕裂间隙使半月板脱出更明显,内侧胫骨平台软骨损伤程度更严重,加剧了骨关节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撕裂 移位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优选膝关节压缩感知三维体素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采集序列成像加速系数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红亮 唐小力 +2 位作者 王亚魁 王立学 郑卓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53-557,共5页
目的筛选膝关节压缩感知(CS)三维体素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采集(VISTA)中等权重序列成像的最优加速系数。方法对9名健康志愿者行左膝CS 3D VISTA中等权重序列成像,分别设定CS加速系数为4、6、8、10、12,比较各组图像膝关节各组织信噪比(... 目的筛选膝关节压缩感知(CS)三维体素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采集(VISTA)中等权重序列成像的最优加速系数。方法对9名健康志愿者行左膝CS 3D VISTA中等权重序列成像,分别设定CS加速系数为4、6、8、10、12,比较各组图像膝关节各组织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不同区域解剖结构评分。结果不同CS加速系数CS 3D VISTA图像中,软骨、关节液、肌肉和骨髓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半月板和韧带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关节液-软骨、关节液-半月板、关节液-韧带和软骨-软骨下骨间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股胫关节、股骨远端骨髓和膝后部肌肉解剖结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髌股关节解剖结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加速系数为10时,膝关节各部位SNR值及各组织间CNR值均最高;CS加速系数为8及以上时,各部位图像解剖结构评分逐渐降低。结论CS 3D VISTA中等权重序列膝关节成像中,设定CS加速系数为8,可在成像时间、SNR、CNR及图像细节显示等方面达到较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体素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采集
下载PDF
下肢旋转对站立位下肢全长髋-膝-踝角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任驰 王智慧 郑卓肇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7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旋转对站立位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的影响。方法测量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我院106例患者站立位下肢全长X线片上的HKA,其中男29例,女77例;年龄22.9~87.7岁,平均(59.2±12.4)岁。每例... 目的探讨下肢旋转对站立位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的影响。方法测量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我院106例患者站立位下肢全长X线片上的HKA,其中男29例,女77例;年龄22.9~87.7岁,平均(59.2±12.4)岁。每例均包括中立位、外旋30°位和内旋30°位。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三种体位下HKA的差异,并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外旋30°位和内旋30°位对HKA的影响程度。结果双下肢三种体位的HKA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左下肢,F=9.792,P<0.010;右下肢,F=26.084,P<0.010)。以中立位为标准,内旋30°位的HKA变化率均显著高于外旋30°位(左下肢,t=3.366,P<0.010;右下肢,t=5.245,P<0.010)。基于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chining communication sytems,PACS)的HKA测量具有好的一致性(ICC值均>0.990)。结论下肢旋转明显影响站立位下肢全长X线片的H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膝-踝角 下肢力线 站立位 下肢全长 X线
下载PDF
梅尼埃病内淋巴积水程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钟佳珂 王柏杨 +1 位作者 董鸿鹏 伊海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7-773,共7页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内淋巴积水(endolymphatic hydrops,EH)程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2月—2022年3月就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31例M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内淋巴积水(endolymphatic hydrops,EH)程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2月—2022年3月就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31例M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耳鸣分级、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及内耳钆造影MRI扫描。据内耳MRI显像,采用目测4分法,以3D FLAIR序列评估前庭积水程度,以3D real IR序列评估耳蜗积水程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EH程度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不同EH程度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耳蜗积水程度与耳鸣分级、低频听阈、平均听阈及疾病分期呈正相关(r_(s)=0.517、0.438、0.439、0.378,P<0.05),与ECochG无明显相关性(P>0.05);前庭积水程度与发作频率呈正相关(r_(s)=0.361,P<0.05),与DHI及其躯体、情绪、功能方面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应用内耳钆造影不同MRI序列评估EH程度发现与MD患者听力、疾病分期、眩晕发作频率及耳鸣分级有相关性,可用于临床诊断MD、评估患者EH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 内耳钆造影磁共振成像 耳蜗 前庭
下载PDF
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并支气管哮喘长期误诊一例
18
作者 尹小梅 晁爽 许艺兰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发育不良(congenital pulmonary hypoplasia,CPH)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避免临床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长期误诊的CPH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资料。结果本例14岁,自幼反复咳嗽、喘息,多次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发育不良(congenital pulmonary hypoplasia,CPH)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避免临床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长期误诊的CPH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资料。结果本例14岁,自幼反复咳嗽、喘息,多次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给予常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至我院就诊后经胸部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及肺功能检查,诊断为CPH并支气管哮喘,因家长担心手术风险,经规范化抗哮喘保守治疗后症状较前明显缓解。结论 CPH临床罕见且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误漏诊;详细询问病史,全面分析病情,及早行胸部高分辨率CT等检查,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哮喘 误诊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钇-90精准介入内放疗治疗右肝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廖勇 张琳 +7 位作者 黄鑫 梁子威 梁斌 杨世忠 张田田 张雅绯 贾波 冯晓彬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34-1439,共6页
目的探讨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Yttrium-90 selective internal radiotherapy,^(90)Y-SIRT)对右肝恶性肿瘤的肿瘤控制及诱导肝左叶代偿性增生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9... 目的探讨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Yttrium-90 selective internal radiotherapy,^(90)Y-SIRT)对右肝恶性肿瘤的肿瘤控制及诱导肝左叶代偿性增生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90)Y-SIRT治疗的134例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性或继发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9例患者,通过CT或MRI检查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肝脏体积、肿瘤体积、术后剩余肝脏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和相对于治疗前的FLR增生百分比,分析^(90)Y-SIRT治疗后外科手术切除率及肿瘤病灶病理坏死率。结果29例患者中肝细胞癌22例、胆管细胞癌2例和结直肠癌肝转移5例患者接受了右半肝的^(90)Y-SIRT治疗。29例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分别平均缩小了149.2mL(P=0.124)及228.2mL(P=0.012);右肝体积较治疗前分别平均缩小了197.4mL(P=0.026)及318.6mL(P=0.001);左肝体积较治疗前分别平均增大了64.9mL(P=0.261)和144.7mL(P=0.023);FLR百分比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了6.6%(P=0.018)和13.4%(P<0.001)。术后3个月采用mRECIST标准进行肿瘤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肿瘤的客观缓解率为79.3%,疾病控制率为93.1%。结论肝右叶恶性肿瘤行^(90)Y-SIRT治疗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诱导左肝代偿性增生;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客观缓解率及肿瘤病灶的病理坏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 右肝恶性肿瘤 残余肝体积 客观缓解率 疾病控制率
原文传递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洁 杨君梅 +3 位作者 乔健 张晨 赵本琦 郑卓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VIM-DWI)对肝细胞癌(HCC)根治性肝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51例HCC患者临床资料,男45例,女6例,... 目的探讨术前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VIM-DWI)对肝细胞癌(HCC)根治性肝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51例HCC患者临床资料,男45例,女6例,年龄(56.4±10.1)。依据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分为早期复发组(21例)与未复发组(30例)。测量计算病灶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真性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及灌注分数(f)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效能。结果早期复发组ADC及D值显著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AD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95%CI:0.572~0.855),最佳临界值为1.24×10^-3mm^2/s,预测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0.567;D值预测早期复发ROC曲线下面积为0.740(95%CI:0.602~0.877),最佳临界值为1.03×10^-3mm^2/s,预测灵敏度为0.905,特异度0.600。结论IVIM-DWI参数中ADC值、D值可为预测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提供一定依据,其中D值的预测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复发 扩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