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株甘肃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鉴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连璐璐 姜元 +7 位作者 赵秀芹 同重湘 余琴 张敬蕊 董海燕 张媛媛 吴移谋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3-348,共6页
目的对甘肃44株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收集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胸科医院从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抗酸染色阳性和改良罗氏培养基,TCH和PNB鉴别培养基培养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 目的对甘肃44株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收集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胸科医院从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抗酸染色阳性和改良罗氏培养基,TCH和PNB鉴别培养基培养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采用rpoB-PRA和PCR产物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细菌种的鉴定。结果共对44株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鉴定。经rpoB-PRA、rpoB和hsp65基因DNA测序分析,其中非结核分枝杆菌13株(29.55%),包括龟分枝杆菌(M.chelonae)5株,戈登分枝杆菌(M.gordonae)4株,胞内分枝杆菌(M.intracellulare)2株,赛特分枝杆菌(M.setense)1株,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1株;诺卡菌(Nocardia)31株(70.45%),其中鼻疽诺卡菌(N.farcinica)30株,卡尔涅亚诺卡菌(N.carnea)1株。结论抗酸染色阳性、PNB/TCH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包含不同种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和诺卡菌,应开展进一步菌种鉴定,以便于临床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诺卡菌 鉴定 RPOB PRA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水平与其耐药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桂莲 张敬蕊 +3 位作者 赵秀芹 杨骜 连璐璐 万康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54-359,共6页
目的探讨Mtb耐药相关基因katG、inhA、oxyR-ahpC突变与对INH的耐药水平及rpoB突变与对RFP的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分别检测59株耐INH的Mtb临床分离株对INH和30株耐RFP菌株对RFP的最低抑菌浓度(the minimum in... 目的探讨Mtb耐药相关基因katG、inhA、oxyR-ahpC突变与对INH的耐药水平及rpoB突变与对RFP的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分别检测59株耐INH的Mtb临床分离株对INH和30株耐RFP菌株对RFP的最低抑菌浓度(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同时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对INH耐药菌株katG、inhA、oxyR-ahpC和对RFP耐药菌株rpoB的突变情况。结果 INH MIC为0.2500~1.0000μg/ml(低水平耐药菌株)和MIC≥2.0000μg/ml(高水平耐药菌株)的INH耐药株,inhA启动子突变率前者高于后者[53.8%(7/13),4.3%(2/46)],katG315突变率前者低于后者[15.4%(2/13),76.1%(35/46)],χ2值分别为15.57和13.48,P值均为0.000。RFP MIC为0.5000~16.0000μg/ml和MIC≥32.0000μg/ml的RFP耐药株,rpoB531和526位总突变率前者低于后者[62.5%(5/8),95.5%(21/22)],P确切概率=0.048。结论 INH耐药菌株inhA启动子突变与INH低水平耐药有关,katG315突变与INH高水平耐药有关;rpoB531和526位突变与RFP高水平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RFP INH 突变
下载PDF
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桂莲 张敬蕊 +3 位作者 赵秀芹 杨骜 连璐璐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9-322,326,共5页
目的评价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对41株和7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分别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最小抑菌浓度,记录获得结果时间,利用ROC曲线... 目的评价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对41株和7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分别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最小抑菌浓度,记录获得结果时间,利用ROC曲线确定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最佳耐药阈值,并和传统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罗氏比例法进行比较。结果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获得结果平均时间为8d,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最佳耐药阈值均为0.5μg/mL,以罗氏比例法为金标准,利福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异烟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和100.0%。结论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是一种简便、敏感、快速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异烟肼 耐药性 Alamar Blue显色法
下载PDF
4种药物外排泵抑制剂对异烟肼抗结核分枝杆菌最低抑菌浓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桂莲 张敬蕊 +2 位作者 赵秀芹 蒋毅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2-765,770,共5页
目的研究4种药物外排泵抑制剂对异烟肼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影响。方法纳入37株单耐异烟肼和10株全敏的结核菌临床分离株以及H37Rv,应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以上菌株分别加入... 目的研究4种药物外排泵抑制剂对异烟肼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影响。方法纳入37株单耐异烟肼和10株全敏的结核菌临床分离株以及H37Rv,应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以上菌株分别加入维拉帕米(verapamil,VP)、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硫利哒嗪(thioridazine,TZ)和羰基氰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 hydrazone,CCCP)4种外排泵抑制剂前后异烟肼抗结核菌的MIC的变化情况,并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不同抑制剂对异烟肼MIC的影响程度。结果 37株单耐异烟肼结核菌中,分别有64.86%(24/37)、48.65%(18/37)、43.24%(16/37)和37.84%(14/37)的菌株被VP、CPZ、TZ和CCCP降低异烟肼MIC,且均以降低2倍为主,VP致异烟肼MIC降低2倍及以上的菌株数均高于TZ和CCCP,P值均<0.05。6/10的全敏结核菌以及H37Rv的异烟肼MIC被VP降低2倍及以上。结论 4种药物外排泵抑制剂对异烟肼抗结核菌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VP降低异烟肼MIC的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异烟肼 最小抑菌浓度 外排泵抑制剂
下载PDF
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玉红 郭倩 +6 位作者 李超 魏剑浩 赵丽丽 蒋毅 赵秀芹 万康林 李桂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7-540,共4页
目的评价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对78株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氧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记录获得结果时间,利用ROC曲线确定氧氟沙星的最佳耐药阈值,并和传统的药物敏... 目的评价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对78株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氧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记录获得结果时间,利用ROC曲线确定氧氟沙星的最佳耐药阈值,并和传统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罗氏培养基比例法进行比较。结果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获得结果平均时间为8d,氧氟沙星的最佳耐药阈值为2μg/mL,以罗氏培养基比例法为金标准,氧氟沙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和94.1%。结论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是一种简便、敏感、快速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氧氟沙星 耐药性 Alamar blue显色法
下载PDF
湖南省51株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鉴定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秀芹 连璐璐 +9 位作者 易松林 余琴 陈忠南 张敬蕊 胡培磊 刘姣 谭云洪 董海燕 张媛媛 万康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对2011年湖南51株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从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接收到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后,通过罗氏培养基(L-J)、对硝基苯甲酸(p-nitrobenzoic acid,PNB)和噻吩-2-羧酸肼(2-thiophene carboxylic acid h... 目的对2011年湖南51株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从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接收到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后,通过罗氏培养基(L-J)、对硝基苯甲酸(p-nitrobenzoic acid,PNB)和噻吩-2-羧酸肼(2-thiophene carboxylic acid hydrazide,TCH)鉴别培养基和多位点PCR方法鉴别出非结核分枝杆菌后,对其进行基于rpoB基因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RA)和基因测序方法的鉴定。结果从2011年湖南省51份临床分离菌株中培养出51份抗酸杆菌,通过初步鉴别(即L-J、PNB/TCH鉴别培养基培养)鉴别出NTM有51株,经rpoB-PRA及进一步的测序鉴别出50株(98.04%)NTM,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intracellμlare)22株(43.14%),鸟分枝杆菌(M.avium)13株(25.49%),脓肿分枝杆菌(M.abscessus)6株(11.76%),偶发分枝杆菌(M.fortuitum),戈登分枝杆菌(M.gordonae),新产色分枝杆菌(M.neoaurum)各2株(均占3.92%),堪萨斯分枝杆菌(M.kansasii),马赛分枝杆菌(M.massiliense),福西亚分枝杆菌(M.phocaicum)各1株(分别占1.96%);以及鼻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1株(1.96%)。结论抗酸染色阳性、PNB/TCH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包含不同种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和诺卡菌。湖南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原至少有9种。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其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鉴定 rpoB-PRA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突变与氧氟沙星耐药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志广 郭倩 +5 位作者 魏剑浩 赵丽丽 蒋毅 赵秀芹 万康林 李桂莲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gyr A突变与氧氟沙星耐药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经比例法确认的39株氧氟沙星耐药和32株氧氟沙星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氧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n inhi...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gyr A突变与氧氟沙星耐药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经比例法确认的39株氧氟沙星耐药和32株氧氟沙星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氧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基因DNA测序法检测氟喹诺酮耐药相关基因gyr A的突变情况,并用卡方检验检测gyr A基因突变与氧氟沙星耐药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2株氧氟沙星敏感株MIC均<2.000μg/ml且gyr A未发现耐药相关位点突变。氧氟沙星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氧氟沙星MIC≥4.000μg/ml的菌株gyr A 94位的突变率(18/24,75%)高于MIC≤2.000μg/ml(6/15,40%)的菌株(P=0.017);5/7的gyr A 91单突变菌株MIC均为2.000μg/ml;两株gyr A94和gyr A90或91位联合突变株氧氟沙星MIC明显高于其它菌株,分别为16.000μg/ml和64.000μg/ml。结论氟喹诺酮耐药菌株gyr A基因94位突变和双位点联合突变与氧氟沙星高水平耐药明显相关,gyr A 91突变与氧氟沙星低水平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氧氟沙星 最小抑菌浓度 GYRA
原文传递
中国首例脓毒分枝杆菌感染肺病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秀芹 邓建平 +6 位作者 连璐璐 董海燕 张敬蕊 李桂莲 肖体权 李群 万康林 《疾病监测》 CAS 2012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分析脓毒分枝杆菌感染肺病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分析脓毒分枝杆菌感染肺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极其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其临床分离株采用L-J,TCH/PNB鉴别培养基和多位点PCR初步鉴别,rpoB/hsp65基因PCR-测序鉴... 目的分析脓毒分枝杆菌感染肺病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分析脓毒分枝杆菌感染肺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极其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其临床分离株采用L-J,TCH/PNB鉴别培养基和多位点PCR初步鉴别,rpoB/hsp65基因PCR-测序鉴定出菌种。结果该患者痰涂片和培养检测为阳性。L-J,TCH/PNB鉴别培养基和多位点PCR鉴别为非结核分枝杆菌。rpoB/hsp65基因PCR-测序,经BLAST比对,与脓毒分枝杆菌(ATCC 700731)同源性均为99%。药物敏感性检测证实本病例分离到的菌株对大多数药物(包括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和新诺明等药物敏感。结论在中国首次鉴定、确诊脓毒分枝杆菌感染肺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 脓毒分枝杆菌
原文传递
新疆地区93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君莲 张敬蕊 +4 位作者 李桂莲 李东军 张媛媛 万康林 綦迎成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45-649,共5页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指导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地区2009-2011年经常规药敏试验发现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临床分离菌株,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诊断试剂板检测对链霉素、乙胺丁...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指导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疆地区2009-2011年经常规药敏试验发现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临床分离菌株,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诊断试剂板检测对链霉素、乙胺丁醇、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力克肺疾、克拉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布丁、氯法齐明、利奈唑胺、磺胺甲氧嗪等14种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93株MDR-TB菌中对一线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耐药率分别为48.39%(45/93)和15.05%(14/93),对二线药物利福布丁的耐药率最高为51.61%(48/93),卷曲霉素耐药率最低为1.08%(1/93);仅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为10.75%(10/93),对除异烟肼和利福平以外的药物耐药情况中同时耐2种药物的比例最高为25.81%(24/93);交叉耐药中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和阿米卡星交叉耐药率最低为6.45%(6/93),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交叉耐药率为12.90%(12/93),利福平和利福布丁交叉耐药率最高为51.61%(48/93);XDR-TB菌株占6.45%(6/93)。结论新疆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株杆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对一、二线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并且利福平和利福布丁交叉耐药率也相对较高,所以在治疗中要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及交叉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多药 广泛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