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实践浅谈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方岩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82-2283,共2页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教学 留学生 教学实践 医学教育事业 教学重点 医学院校 教学工作 实践经验
下载PDF
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益民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3期507-508,共2页
生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对机体功能及其调节进行介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控制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探讨了对生理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和... 生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对机体功能及其调节进行介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控制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探讨了对生理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和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教学 控制
下载PDF
生理学实验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袁琳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43-44,共2页
生理学实验是医学生实验课的基础课程,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学生对开放式实验的认可度以及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分析开放式实验前后学生的生理学实验考试成绩三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关键词 生理学 实验教学 开放式教学
下载PDF
与临床见习相结合的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初探
4
作者 金可可 倪世容 戴雍月 《科技信息》 2011年第4期97-97,共1页
本文借鉴国内外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经验,首次提出在留学生中尝试与临床见习相结合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纯粹的理论有感性的认识,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巩固,旨在提高留学生的《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留学生 教学
下载PDF
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实践浅谈
5
作者 王方岩 王万铁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期286-286,288,共2页
如何做好留学生教学工作已成为诸多医学院校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对留学生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近年来我校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并同大家探讨。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方法 留学生教学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的学习思路与方法之我见
6
作者 邱晓晓 王万铁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13期82-82,共1页
本文总结了多年病理生理学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阐述学好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希望能为各类相关人员学习病理生理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育 医学
下载PDF
类风关巴布剂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金可可 叶天申 +1 位作者 蒋松鹤 王万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 观察动物对类风关巴布剂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家兔6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刺激反应。②家兔24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的皮肤急性毒性反应。③豚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观... 目的 观察动物对类风关巴布剂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家兔6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刺激反应。②家兔24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的皮肤急性毒性反应。③豚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皮肤过敏反应。结果 类风关巴布剂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反应,也未出现任何急性毒性反应;豚鼠皮肤未见过敏反应。结论 类风关巴布剂是一个安全无毒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关巴布剂 毒理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毒性反应 自身免疫病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金氏痔疮膏的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金可可 王宗敏 +2 位作者 王卫 谢丽微 金定国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 :观察金氏痔疮膏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小鼠 40只 ,随机均分为 2组 ,观察金氏痔疮膏小鼠灌胃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②家兔 6只 ,观察金氏痔疮膏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刺激反应。③小鼠 40只 ,随机均分为 2组 ,观察金氏痔疮膏... 目的 :观察金氏痔疮膏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小鼠 40只 ,随机均分为 2组 ,观察金氏痔疮膏小鼠灌胃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②家兔 6只 ,观察金氏痔疮膏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刺激反应。③小鼠 40只 ,随机均分为 2组 ,观察金氏痔疮膏对小鼠肛门粘膜的刺激反应。④豚鼠 30只 ,随机均分为 3组 ,观察金氏痔疮膏的皮肤过敏反应。⑤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 2组 ,观察大鼠对金氏痔疮膏直肠给药的毒性反应。结果 :小鼠、大鼠对金氏痔疮膏均未出现任何急性毒性反应 ;该药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反应 ;小鼠肛门粘膜无红肿 ,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 ;豚鼠皮肤未见过敏反应。结论 :金氏痔疮膏是一种安全无毒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氏痔疮膏 毒理学 动物实验 替代实验
下载PDF
以模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SBME)及其情境化设计观 被引量:2
9
作者 钱旭鸯 王卫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0期1127-1130,共4页
以模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已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分析以模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SBME)内涵的基础上,透视了SBME的发展现状、困境及其关键原因所在;通过描述情境认知理论作为SBME的理论基础及其设计观所显现的潜在力量,阐明了... 以模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已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分析以模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SBME)内涵的基础上,透视了SBME的发展现状、困境及其关键原因所在;通过描述情境认知理论作为SBME的理论基础及其设计观所显现的潜在力量,阐明了SBME设计的情境认知转向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作为探讨重点,为理论与实践境脉中的SBME提炼了系列情境化设计原理和实用原则。最后,勾画了SBME教师对待理论与实践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模拟教育 情境认知 设计观
下载PDF
转化医学教育对培养高水平医学本科生的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丽萍 毕云天 郭益民 《检验医学教育》 2012年第3期15-16,共2页
目前医学本科生对基础及实验课的重视度低,缺乏兴趣,是因为学生不清楚这些课程和实验技能对其将来要从事的临床工作有何联系。而转化医学是新兴的多学科融合领域,致力于探讨如何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因此,对学生开展转化医学教育... 目前医学本科生对基础及实验课的重视度低,缺乏兴趣,是因为学生不清楚这些课程和实验技能对其将来要从事的临床工作有何联系。而转化医学是新兴的多学科融合领域,致力于探讨如何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因此,对学生开展转化医学教育无疑可改变学生对基础和实验课不重视的现状,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沟通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转化医学 本科教育
下载PDF
溶血磷脂胆碱对绵羊心室肌的电生理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友爱 蒋敏辰 徐有秋 《心电学杂志》 1993年第1期51-53,共3页
众所周知,心肌缺血诱导的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已有大量动物研究探讨缺血期间产生心律失常的一些因素,但由于代谢紊乱导致心肌膜离子电导变化和心律紊乱,只是近年才被国外电生理学家广泛重视。种种现象表明,缺血时引起... 众所周知,心肌缺血诱导的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已有大量动物研究探讨缺血期间产生心律失常的一些因素,但由于代谢紊乱导致心肌膜离子电导变化和心律紊乱,只是近年才被国外电生理学家广泛重视。种种现象表明,缺血时引起致心律失常物质的堆积:(1)在心脏缺血时诱发的电生理变化可用充氮的盐水灌流缺血区而迅速逆转,尽管此时仍持续低氧:(2)采集缺血区的静脉血灌流正常心肌细胞引起的电生理变化类似于缺血期间心律失常的变化;(3)增加血 K^+、乳酸或降低 pH值、O_2张力或同时应用以上手段,虽有不同程度影响心肌电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胆碱 心肌 电生理
下载PDF
葡甲胺环腺苷酸对缺血性心室肌电生理的影响
12
作者 徐和靖 汪洋 杜友爱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状态下葡甲胺环腺苷酸对豚鼠心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台氏液和用“模拟缺血液”加葡甲胺环腺苷酸5×10-3灌流离体豚鼠心室乳头肌并对各参数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当用台氏液加葡甲胺环腺苷酸浓度为5×10-3g/L... 目的:探讨缺血状态下葡甲胺环腺苷酸对豚鼠心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台氏液和用“模拟缺血液”加葡甲胺环腺苷酸5×10-3灌流离体豚鼠心室乳头肌并对各参数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当用台氏液加葡甲胺环腺苷酸浓度为5×10-3g/L时,其静息电位(RP)、0期去极化最大速率(Vmax)、动作电位幅值(APA)、动作电位复极达50%和90%时的时程APD50与APD90,分别增大了1%、1%、4.5%、23.7%、和18.3%。用“模拟缺血液”加葡甲胺环腺苷酸5×10-3灌流时,其RP、Vmax、APD50、APD90增幅上升,分别达到+5%、+62%、+46%和+28%,而APA则下降了2%。结论:在缺血状态下葡甲胺环腺苷酸对心肌的电生理效应更显著,使Na+通道开放的速度大大增加,而在短时间内Na+通道开放的数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升高,进一步降低心率,改善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甲胺环腺苷酸 心肌 电生理 豚鼠 缺血
下载PDF
川芎嗪联用异丙酚对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万铁 林丽娜 +2 位作者 吴进泽 胡正扬 谢克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异丙酚联合使用对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36例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川芎嗪组、异丙酚组和川芎嗪加异丙酚组。动态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浓度、血... 目的探讨川芎嗪、异丙酚联合使用对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36例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川芎嗪组、异丙酚组和川芎嗪加异丙酚组。动态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浓度、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比值、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肝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川芎嗪组、异丙酚组、川芎嗪加异丙酚组血浆SOD活性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LPO浓度、TXB2/6-keto-PGF1α比值及ALT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联用异丙酚可通过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纠正血栓素A2与前列环素失衡,对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发挥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异丙酚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氧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物 血栓素B2
下载PDF
L-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万铁 戴雍月 +10 位作者 许益笑 邱晓晓 汪洋 郝卯林 倪世容 王方岩 金可可 王卫 郑绿珍 宋张娟 王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 I)时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12只)、肺缺血-再灌注组(I/R,12只)和肺缺血-再灌注加L-精氨酸组(L-Arg,12...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 I)时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12只)、肺缺血-再灌注组(I/R,12只)和肺缺血-再灌注加L-精氨酸组(L-Arg,12只)。分别于再灌注5 h取左肺组织,观察bcl-2、baxmRNA定位表达、凋亡指数(AI)、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在肺小动脉内(外)膜、肺小静脉内膜、肺泡上皮及细支气管上皮,L-Arg组bcl-2 mRNA的表达及bcl-2/baxmRNA的比值显著高于I/R组(均P<0.01),bax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1);AI、W/D和IQA值显著低于I/R组(P<0.01和P<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L-精氨酸可上调肺组织bcl-2 mRNA的表达、下调肺组织baxmRNA的表达、调控bcl-2/baxmRNA之间的平衡而减轻细胞凋亡,对PIR I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基因 BCL-2 基因 bax 细胞凋亡 精氨酸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及Fas/FasL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正祄 倪世容 +2 位作者 王万铁 周伟斌 陈锡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以及三七总皂甙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缺血再灌注1、3、5h组和三七总皂甙干预1、3和5h组。复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以及三七总皂甙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缺血再灌注1、3、5h组和三七总皂甙干预1、3和5h组。复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Fas/FasL系统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和Fas/FasL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三七总皂甙干预组Fas/FasL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也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与Fas/FasL蛋白和Fas/FasLmRNA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540,0.658,0.668,0.686;均P<0.01)。结论:Fas/FasL系统活化启动的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系统的激活,阻遏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FAS/FASL 三七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对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万铁 徐正衸 +3 位作者 吴成云 涂军伟 陈锡文 方周溪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左旋精氨酸 实验性 ISCHEMIA peptide injury 肺组织形态学 血浆内皮素 动物模型 gene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万铁 郝卯林 +3 位作者 郁引飞 王方岩 戴雍月 邱晓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单侧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每组10只。再灌注180 min时取肺组织,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 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单侧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每组10只。再灌注180 min时取肺组织,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一氧化氮(NO)含量、肺湿干比(W/D)、肺泡损伤数定量评价指标(IQA)及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I/R组与C组比较,SOD活性、NO含量明显降低(P<0.01),MDA、W/DI、QA、AI明显升高(P<0.01),L-Arg组与I/R组相比较,SOD活性、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MDA、W/DI、QA、AI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左旋精氨酸可通过提高体内NO水平、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 凋亡 左旋精氨酸
下载PDF
ERK通路和三七总皂苷干预在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朱阿楠 王园园 +3 位作者 王淑君 金可可 汪洋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96-1801,共6页
目的:研究ERK信号通路在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动态变化;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防治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机制。方法:复制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分为正常(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 目的:研究ERK信号通路在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动态变化;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防治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机制。方法:复制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分为正常(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3 d(H3d)、1周(H1w)、2周(H2w)、4周(H4w)组及PNS治疗(Hp)组,Hp组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注射液,余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光镜下比较各组大鼠肺细小动脉结构;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肺组织及肺血管p-ERK、ERK蛋白的表达。结果:(1)H1w、H2w、H4w和Hp组的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均高于N组(均P<0.05),但H3d组较N组增加不明显(P>0.05),Hp组WA/TA明显低于H4w组(P<0.05)。(2)肺组织p-ERK蛋白在N组表达不明显,在H3d组表达即开始上升,在H1w、H2w、H4w组均高水平表达(P<0.05)。(3)肺小动脉壁p-ERK蛋白在N组表达呈弱阳性或阴性,H3d组表达上升,在H1w、H2w、H4w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4)Hp组肺组织p-ERK蛋白、肺小动脉壁p-ERK蛋白表达较低氧高二氧化碳组降低(P<0.05)。结论:ERK信号通路可能介导了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PNS可能通过抑制p-ERK表达减轻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低氧 高碳酸血症 肺动脉 ERK通路
下载PDF
一氧化氮改变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功能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郭益民 朱小南 潘敬运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3-246,共4页
探讨一氧化氮 (NO)对二肾一夹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功能的影响。实验分为 5组 :假手术、2K1C、卡托普利 (captopril)、NAME(Nω Nitro L argininemethylester)和精氨酸组。结果显示 :在 2K1C组 ,大鼠手术后4周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 探讨一氧化氮 (NO)对二肾一夹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功能的影响。实验分为 5组 :假手术、2K1C、卡托普利 (captopril)、NAME(Nω Nitro L argininemethylester)和精氨酸组。结果显示 :在 2K1C组 ,大鼠手术后4周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 ,主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 ,对苯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明显增强 ,主动脉壁环鸟苷酸 (cGMP)含量显著减少。卡托普利可完全逆转 2K1C组大鼠的上述改变。L 精氨酸能使 2K1C大鼠异常的主动脉反应性部分恢复 ,主动脉壁的cGMP含量显著升高。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NAME处理 2K1C大鼠 ,血压进一步升高 ,主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进一步减弱 ,cGMP含量减少 ,而苯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未受明显影响。结果提示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的主动脉内皮功能失调与NO生成和释放减少、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有关 ,这些因素可能参与 2K1C大鼠高血压的发生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一氧化氮 主动脉 卡托普利
下载PDF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脂质过氧化反应及左旋精氨酸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万铁 王卫 +2 位作者 徐正衸 林丽娜 李东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和肝癌手术患者均随机分为肝缺血再灌注组 (n=10 )和肝缺血再灌注 +左旋精氨酸治疗组 (n=10 ) ;分别取缺血前、缺血 4 5 min(兔 )或 2 5 min(... 目的 :探讨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和肝癌手术患者均随机分为肝缺血再灌注组 (n=10 )和肝缺血再灌注 +左旋精氨酸治疗组 (n=10 ) ;分别取缺血前、缺血 4 5 min(兔 )或 2 5 min(患者 )和再灌注 4 5 m in(兔 )或 2 5 m in(患者 )共 3个时间点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丙二醛 (MDA) ,赖氏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 (AL T)。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期间 ,实验兔和肿瘤手术患者血浆 MDA和 AL T均明显升高 ,尤以再灌注 4 5 m in(兔 )或 2 5 min(患者 )为著 (P<0 .0 5或 P<0 .0 1)。左旋精氨酸可逆转上述指标 ,缺血时兔 MDA虽降低 ,但 P>0 .0 5 ;AL T,P<0 .0 5 ;患者 MDA和 AL T均 P<0 .0 1。再灌注时兔 MDA和 AL T均 P<0 .0 1;患者 MDA和 AL T也均 P<0 .0 1。结论 :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左旋精氨酸通过拮抗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脂质过氧化反应 左旋精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