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瘤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代明 孟晓慧 +3 位作者 高志伟 王建羡 汪翼 马沛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5年2月住院的89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瘤发生的有关因素(性别、年龄、发热天数、CRP、ESR、CK-MB及白蛋白)进行计数资料2χ检验的单因素分析。结果KD并CAA的有...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5年2月住院的89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瘤发生的有关因素(性别、年龄、发热天数、CRP、ESR、CK-MB及白蛋白)进行计数资料2χ检验的单因素分析。结果KD并CAA的有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热≥14 d、男性以及血清白蛋白(A)<35 g/L与CAA的发生有关(2χ=5.67~18.62,P均>0.05);而年龄<1岁、CRP强阳性(>40 mg/L)和ESR明显增快(>50 mm/h)等因素与CAA的发生无关(2χ=0.33~2.99,P均>0.05)。结论男性、发热≥14 d、A<35 g/L与CAA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年龄<1岁、CRP强阳性(>40 mg/L)、ESR明显增快(>50 mm/h)与CAA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高危因素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6
2
作者 陈华丽 朱雪美 +1 位作者 颜晶晶 吴忠伟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4期1289-1290,共2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28例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重点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进行并发症护理及康复锻炼护理。并比较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活动能...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28例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重点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进行并发症护理及康复锻炼护理。并比较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本组28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前后心理稳定,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术后3d及3个月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活动能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及体位训练,术后生命征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以及良好的康复锻炼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护理
下载PDF
胼胝体出血11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伟康 卢丽萍 +2 位作者 王展 王雪梅 张玉梅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10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1例胼胝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10例以头痛、恶心、呕吐症状起病,意识障碍5例,精神障碍6例,CT显示11例主要出血部位均为胼胝体,造影提示动静脉畸形5例,... 目的探讨胼胝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1例胼胝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10例以头痛、恶心、呕吐症状起病,意识障碍5例,精神障碍6例,CT显示11例主要出血部位均为胼胝体,造影提示动静脉畸形5例,烟雾病综合征3例。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均值为(2.5±1.58)分,出院时均值为(1.4±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合并精神或意识障碍患者应警惕胼胝体出血,对于青少年胼胝体出血应尽可能完善血管造影检查,对于合并严重脑室出血者可行脑室外引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出血 病因学 治疗
下载PDF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初步报告
4
作者 蒋李青 王昌贵 +4 位作者 张凯跃 季卫平 梁伟 兰俊 沈永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自2004年10月-2007年2月,对8例患者10髋施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注意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结果]所有病例早期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 [目的]初步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自2004年10月-2007年2月,对8例患者10髋施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注意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结果]所有病例早期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无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患者Harris评分由手术前的35~56分、平均45分增加到术后的93~99分、平均95分,DDH病例肢体不等长术后纠正。X线测量X线测量:髋臼外展角40°~50°,平均44°;股骨侧短柄外翻角134°~143°,平均139°;股骨头颈off-set率平均为0.20;未见假体松动、股骨颈变狭窄、短柄周围未见透亮区。[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对年轻及活动度大的病人非常适合,但要注意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表面置换 病例选择 外科技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加造血干细胞移植辅以利妥昔单抗鞘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二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7
5
作者 江锦红 方炳木 +3 位作者 徐叶惠 周晔敏 刘淑萍 曲志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3,共2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占颅内肿瘤的0.5%~1.2%、系统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0.3%~3.8%。利妥昔单抗作为CD20阳性B淋巴细胞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B细胞淋巴瘤中疗...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占颅内肿瘤的0.5%~1.2%、系统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0.3%~3.8%。利妥昔单抗作为CD20阳性B淋巴细胞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B细胞淋巴瘤中疗效肯定。^[1-4]。鉴于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透过血脑屏障较困难”^[5-8],我们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利妥昔单抗鞘内注射治疗2例PCNSL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大剂量甲氨蝶呤 利妥昔单抗 鞘内注射治疗 文献复习 中枢神经系统以外 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文传递
脂联素、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晓勇 於伟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6期2282-2283,共2页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渐进性的慢性炎症过程。研究表明^[1-2],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参与,而且还与血浆脂联素(adiponecfin,APN)的异常表达有关。本研究通过检测冠状动...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渐进性的慢性炎症过程。研究表明^[1-2],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参与,而且还与血浆脂联素(adiponecfin,APN)的异常表达有关。本研究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血浆APN、NO、ET的水平情况,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浆脂联素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心脏病患者 炎症过程 异常表达 渐进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