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肿瘤抗原CA125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方崇峰 陈样新 +1 位作者 林仙方 孙星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肿瘤抗原CA125(简称CA125)水平与患者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08例CHF患者通过B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内径及射血分数并探察是否有胸腔积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CA125水平,所有病例根据纽约心...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肿瘤抗原CA125(简称CA125)水平与患者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08例CHF患者通过B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内径及射血分数并探察是否有胸腔积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CA125水平,所有病例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Ⅲ、Ⅳ级组,根据有无胸腔积液而分为胸腔积液患者和非胸腔积液患者。另随机抽取40例有心血管疾病但无CHF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Ⅳ级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Ⅲ级组且Ⅲ级组明显高于Ⅱ级组,血清CA125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呈负相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胸腔积液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非胸腔积液患者,非胸腔积液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①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其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②胸腔积液患者其血清CA125水平高于非胸腔积液患者,这可能是由于胸膜间皮细胞分泌增加或胸腔积液刺激血清CA125的释放及阻碍其清除有关;③血清CA125水平的测定可能可以用来评价CHF治疗的疗效并可能用来评价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水平 肿瘤抗原 初步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CHF) CHF患者 胸腔积液 B型超声心动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纽约心功能分级 血清CAL25 左心室射血分数 血清CA125 胸膜间皮细胞 发病种类 左心室内径 心血管疾病 对照组 分泌增加
下载PDF
caspase基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江雨霏 沈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最终残疾。RA是一种常见病,分布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病人遍及全球。所以RA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发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最终残疾。RA是一种常见病,分布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病人遍及全球。所以RA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易感性 E基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节功能障碍 反复发作 发病机制 滑膜炎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30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炜 邵雪华 +4 位作者 叶华茂 许成新 崔丹萍 齐激扬 陈存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9年6月检测并明确诊断的3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胞浆型ANCA(c-ANCA)阳性4例,3例...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9年6月检测并明确诊断的3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胞浆型ANCA(c-ANCA)阳性4例,3例识别蛋白酶3(PR3),1例识别髓过氧化物酶(MPO);核周型ANCA(p-ANCA)阳性26例,均识别MPO。临床表现呈多器官受累,以肾、肺受累为主。多数患者有贫血、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诱导缓解的缓解率为83.3%。结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受累,缺乏特异性,其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ANCA检测和病理活检综合考虑,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较好疗效,吗替麦考酚酯和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较环磷酰胺毒副作用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小血管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HLA-G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佳喜 沈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期169-172,共4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属于非经典HLAI类抗原,最早发现表达于母胎界面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在胎儿逃避母体异体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LA-G具有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如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属于非经典HLAI类抗原,最早发现表达于母胎界面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在胎儿逃避母体异体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LA-G具有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如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细胞裂解、抑制T细胞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它还能调节Th0细胞分化转向Th2细胞、产生Treg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G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绒毛外滋养层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I类抗原 自然杀伤细胞 TREG细胞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唐礼江 陈晓锋 +5 位作者 沈卫峰 江建军 薛迎生 陈丽娟 杜于茜 陈世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铜的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 31例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糖尿病组 ) ,以同期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 36例为对照组 (非糖尿病组 ) ,另选择健康对照组 30例 ,测...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铜的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 31例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糖尿病组 ) ,以同期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 36例为对照组 (非糖尿病组 ) ,另选择健康对照组 30例 ,测定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铜浓度、体重指数和血脂。结果 糖尿病组血Hcy、Cu ,分别为 (18.8± 3.5 ) μmol L、(2 1.1± 3.8) μmol L ,高于健康对照组 ,分别为(10 .7± 2 .3)、(16 .8± 2 .7) μmol L(P <0 .0 1)和非糖尿病组 ,分别为 (15 .6± 1.9)、(14 .8± 2 .2 ) μmol L(P <0 .0 5 ) ;非糖尿病组Hcy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而Cu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Hcy与Cu呈正相关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侯丽 沈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3期179-182,共4页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ils,Treg)是一种特殊的免疫调节细胞,具有免疫无反应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特征,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和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TGF—B)等途径抑制B细胞,T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C)等多种免...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ils,Treg)是一种特殊的免疫调节细胞,具有免疫无反应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特征,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和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TGF—B)等途径抑制B细胞,T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C)等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对维持机体免疫自稳,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细胞免疫抑制 发病机制 抑制性细胞因子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细胞 免疫无反应性
下载PDF
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_1/Th_2平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贤干 罗利飞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苦参素胶囊300mg,tid,po(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外周血HBV-DNA和白细胞介素(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变化。另...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苦参素胶囊300mg,tid,po(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外周血HBV-DNA和白细胞介素(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变化。另取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并根据HBV-DNA复制指标及HBeAg/HBeAb转换情况将治疗组分为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水平明显下降。经过苦参素治疗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和HBV-DNA含量明显下降,而IFN-γ水平明显上升。治疗有效组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而IL-4水平、HBV-DNA含量则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失调,而苦参素既能抑制HBV-DNA复制,又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肝炎 乙型 慢性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崔栋华 沈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研究发现某些B细胞能够通过产生调节性的细胞因子(如IL-10、TGF-β)或者直接与病原性的T细胞相互作用抑制免疫反应,这类B细胞亚群被定义为regulatory B(Breg)cells。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 研究发现某些B细胞能够通过产生调节性的细胞因子(如IL-10、TGF-β)或者直接与病原性的T细胞相互作用抑制免疫反应,这类B细胞亚群被定义为regulatory B(Breg)cells。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伴随骨和软骨结构进行性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破坏和畸形的慢性炎症疾病。已证实Breg在关节炎小鼠模型(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发挥了免疫抑制作用。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Breg在RA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在RA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RA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IL-10
原文传递
CRISPLD-2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性唇腭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洪林 沈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7期177-179,共3页
非综合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表现为颌、面部畸形,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先天性缺陷疾病之一。可分为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eft of the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pal.ate,CL/P)和... 非综合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表现为颌、面部畸形,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先天性缺陷疾病之一。可分为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eft of the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pal.ate,CL/P)和单纯性腭裂(cleft palate only,CPO)。21世纪初有调查显示,这种疾病在不同地方其发生率也不同,且全球的患病率有1/700,其中非洲的发生率最小,为1/2500;亚洲的发生率最高,为1/500。并且在我国沈阳地区的发生率也高达1.94/1000。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唇腭裂的发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但其发病因素和机制尚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性唇腭裂 基因多态性 先天性缺陷疾病 发病因素 发生率 面部畸形 沈阳地区 共同决定
下载PDF
浙江省台州地区未成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世勇 金霞霞 +3 位作者 吴春龙 沈益敏 李俊 许玲鸽 《疾病监测》 CAS 2010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目的对台州地区未成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进行监测,了解其流行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556名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RSV抗原检测。结果 2005-2008年的RSV阳... 目的对台州地区未成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进行监测,了解其流行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556名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RSV抗原检测。结果 2005-2008年的RSV阳性率分别为42.23%、20.24%、46.40%、22.16%。不同年度的RS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V阳性率总体上从10-11月开始明显增高,持续到次年的3-4月,全年均有散发存在,但每年的流行趋势存在差别。3556例标本中,共有RSV阳性1281例,RSV阳性率为36.02%,RSV<1岁组1081例(30.40%),1~3岁组174例(4.89%),>3岁组26例(0.73%),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908例(35.75%),女性373例(36.71%),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是台州地区冬春季节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但RSV感染率存在年度差异。年龄越小RSV感染率越高,各年龄阶段的男性与女性对RSV同等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行病学 直接免疫荧光法
原文传递
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兆林 张晓雪 +4 位作者 沈波 朱敏 徐巍 李俊 吕建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关系。方法对27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254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关系。方法对27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254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ICAM-1基因K469E的多态性。结果RA组K469E位点KK、KE和EE基因型频率为0.535、0.411和0.054;健康对照组K469E位点KK、KE和EE基因型频率为0.512、0.437和0.051。RA组K469E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1,P=0.831)。RA组K等位基因频率(0.74)与健康对照组(0.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7,P=0.721,OR=1.051,95%CI为0.800~1.381),在RA组中KK+KE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3,0R=0.935,95%CI为0.436~2.005)。结论 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分布与RA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遗传多态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晓锋 唐礼江 +5 位作者 江建军 顾振纶 薛迎生 陈丽娟 杜于茜 陈世勇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0-431,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并发糖尿病(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铜(Cu)的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以31例CHD并发2型DM患者(DM组)为研究对象,以同期不并发DM的CHD患者36例为对照组(非DM组),另选择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外周血Hcy、Cu浓...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并发糖尿病(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铜(Cu)的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以31例CHD并发2型DM患者(DM组)为研究对象,以同期不并发DM的CHD患者36例为对照组(非DM组),另选择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外周血Hcy、Cu浓度、体质指数和血脂。结果DM组血Hcy、Cu[分别为(18.8±3.5)、(21.1±3.8)μ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7±2.3)、(16.8±2.7)μmol/L](P<0.01)和非DM组[分别为(15.6±1.9)、(14.8±2.2)μmol/L],均P<0.05;非DM组Hcy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u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并发DM组患者血Hcy与Cu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Hcy致DM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硬化可能与Cu的协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