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利度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血浆IL-6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宗明 罗文达 +2 位作者 陈葆国 冯长伟 徐迢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1期1169-1170,共2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9例初治MM患者分成治疗组A和治疗组B。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A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口服,开始时每次50mg,bid,2周内逐渐增加至每次100-200mg,bi...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9例初治MM患者分成治疗组A和治疗组B。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A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口服,开始时每次50mg,bid,2周内逐渐增加至每次100-200mg,bid,维持治疗6个月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血浆IL-6水平。结果治疗组B和治疗A有效率分别为68.42%和95.00%,平均疾病无进展期分别为6.11个月和9.35个月;治疗组A疗效明显高于治疗组B(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A较治疗组B低(P〈0.01)。结论沙利度胺治疗MM有较好的效,可延长疾病无进展时间,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IL-6水平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骨髓瘤 多发性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 被引量:3
2
作者 虞朝黎 高祖华 +6 位作者 杨开福 章永川 陈保国 郭群依 泮绍标 徐婷 颜勤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我院自2004年7月起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17例,患者移植前均予内科常规治疗2~6个月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动员、分离外周血干细胞或骨穿...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我院自2004年7月起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17例,患者移植前均予内科常规治疗2~6个月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动员、分离外周血干细胞或骨穿、分离骨髓干细胞,将干细胞悬液按3cm×3cm距离进行缺血肢体移植术。结果:移植后1周内及2个月后其皮温、间隙性跛行、下肢毛细血管密度、疼痛、溃疡均有明显改善,未出现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平均费用约2万元人民币。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一种有效、安全、简单、价廉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糖尿病足
下载PDF
雷帕霉素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UTZ-1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葆国 郭群依 +5 位作者 章鸯 颜卫华 潘映秋 郑瑞 李伯利 罗文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00-304,共5页
为了观察雷帕霉素(RAPA)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系MUTZ-1增殖的抑制、凋亡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机制,用MTT法检测RAPA对MUTZ-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MUTZ-1细胞Annexin V/PI、caspase3、细胞周期、PTEN、p-Akt和p-mTOR蛋... 为了观察雷帕霉素(RAPA)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系MUTZ-1增殖的抑制、凋亡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机制,用MTT法检测RAPA对MUTZ-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MUTZ-1细胞Annexin V/PI、caspase3、细胞周期、PTEN、p-Akt和p-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RAPA能显著抑制MUTZ-1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的量效关系(24、48和72小时的r=0.67,0.61和0.72)。RAPA作用MUTZ-1细胞24-72小时,G0/G1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多(r=0.94、0.93和0.92),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Annexin V+PI-细胞较对照组增多(p<0.01),且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增多(r=0.91、0.94和0.96)。PTEN表达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随着药物浓度增高表达增强(r=0.93),p-Akt和p-mTOR表达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随着药物浓度增高而表达减低(r=0.95和0.91)。结论:RAPA与靶分子mTOR作用,抑制PTEN/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诱导MUTZ-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索 MUTZ-1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L-6变化
4
作者 郭宗明 罗文达 +3 位作者 陈葆国 郭群依 冯长伟 徐迢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20名正常人、20例初治MM患者、36例治疗后的MM患者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①MM患者血浆IL-6水平[(17.14±5.54) ng·L^(-1)]... 目的初步探讨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20名正常人、20例初治MM患者、36例治疗后的MM患者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①MM患者血浆IL-6水平[(17.14±5.54) ng·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24±2.86)ng·L^(-1),P<0.01],特别在初始组血浆IL-6水平最高[(22.26±4.53)ng·L^(-1)];②联合化疗组MM患者血浆IL-6含量[(16.32±3.32)ng·L^(-1)]较初始组明显下降,两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沙立度胺+联合化疗组MM患者血浆IL-6水平[(12.48±3.13)ng·L^(-1)]最低,较初治组及联合化疗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沙立度胺可能存在下调IL-6的水平,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起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沙立度胺 机制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氨磷汀对噻唑蓝实验结果的影响
5
作者 郭宗明 李玉 +4 位作者 罗文达 朱敏 张丽 冯长伟 徐迢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6期700-701,共2页
目的研究氨磷汀对噻唑蓝(MTT)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4组:调零组(培养基)、对照组(培养基和细胞)、氨磷汀组(培养基和氨磷汀)、氨磷汀+细胞组(培养基、细胞和氨磷汀),如常规实验加入MTT,立即观察颜色改变及酶联免疫检测仪490 nm... 目的研究氨磷汀对噻唑蓝(MTT)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4组:调零组(培养基)、对照组(培养基和细胞)、氨磷汀组(培养基和氨磷汀)、氨磷汀+细胞组(培养基、细胞和氨磷汀),如常规实验加入MTT,立即观察颜色改变及酶联免疫检测仪490 nm处测吸光度(A)值,孵育4 h后再次检测各组A值。结果①调零组、对照组加MTT后均无颜色改变,A值一直在很低水平(0.087±0.021和0.093±0.018),孵育4 h仍无呈色反应,A值也无明显变化(0.076±0.015和0.103±0.022,P>0.05);②氨磷汀组、氨磷汀+细胞组加MTT后均立即呈现蓝紫色,0.5 mmol.L-1氨磷汀时A值分别为0.215±0.013和0.274±0.013,较调零组、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氨磷汀浓度增高A值也明显升高(P<0.01);孵育4 h后氨磷汀组A值无继续升高(0.247±0.031,P>0.05),而氨磷汀+细胞组A值仍有升高(0.381±0.022,P<0.05)。结论氨磷汀本身及代谢产物可能与MTT直接反应并呈色,改变MTT实验中的A值,干扰MTT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磷汀 噻唑蓝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及微量残留病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葆国 罗文达 +3 位作者 李伯利 郑瑞 颜卫华 石卫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 探讨MM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及MR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6名健康对照者和172例MM患者的免疫表型.32例MM患者缓解后作MRD分析,同时进行跟踪随访,分析MRD阳性和阴性对MM患者的复发率和无病生存时间是否存在影响... 目的 探讨MM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及MR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6名健康对照者和172例MM患者的免疫表型.32例MM患者缓解后作MRD分析,同时进行跟踪随访,分析MRD阳性和阴性对MM患者的复发率和无病生存时间是否存在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6名健康对照者正常浆细胞CD38、CD 138、CD19、CD45均阳性,172例MM患者骨髓瘤细胞主要免疫表型为CD+38 172例(100.0%)、CD+138172例(100.0%)、CD-19 167例(97.1%)、CD+56 152例(88.4%)、CD-45 166例(96.5%),骨髓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特征性表型,即CD+38、CD+138、CD+56、CD-19、CD-45.32例MM患者缓解后进行MRD检测,其中14例MRD阴性,18例MRD阳性.随访2~16个月后,MRD阴性组4例复发(28.6%),MRD阳性组13例复发(72.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5).MRD阴性组累积无病生存时间中位数16.23(10.37~21.62)个月,明显长于MRD阳性组的10.07(3.79~16.2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P<0.05).结论 MM患者骨髓瘤细胞主要免疫表型特征是CD+38、CD+138、CD1-19、CD-45、CD+56.多发性骨髓瘤MRD检测可以作为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表型分型 肿瘤 残余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CD44v6的表达和ERK磷酸化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葆国 李伯利 +3 位作者 章卫国 石卫武 郑瑞 罗文达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CD44V6和p-ERK1/2在AM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2名健康对照者及152例AML患者骨髓原始细胞上CD44V6及P—ERK1/2的表达。对其中129例AML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分析CD44V6+和CD44V6-对AML患者的复发率以及... 目的探讨CD44V6和p-ERK1/2在AM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2名健康对照者及152例AML患者骨髓原始细胞上CD44V6及P—ERK1/2的表达。对其中129例AML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分析CD44V6+和CD44V6-对AML患者的复发率以及生存时间是否存在影响。结果22名健康对照者中,各有1例(4.5%)CD44V6和p-ERK1/2阳性。152例AML患者中,55例(36.2%)CD44V6阳性,97例(64.5%)p-ERKl/2阳性。AML患者组骨髓原始细胞p-ERK1/2的MFI为14(758),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P〈0.01)。CD44V6+AML患者p-ERK1/2的MFI为28(15—61),高于CD44V6-AML患者的18(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7,P〈0.01)。CD44V6的MFI与p-ERK1/2的MFI呈显著性正相关(rs=0.7,P〈0.01)。对129例AML患者进行了4—65个月的随访,其中CD44V6患者的复发率为32.1%(26/81),低于CD44V6+患者的复发率81.3%(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P〈0.01)。生存分析表明,CDL。6AML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8.5±1.8)个月,CD44V6-AML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1.2±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1)。结论CD44V6阳性的AML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预后差。CD44V6可能通过上调p-ERK1/2水平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抗原 CD44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磷酸化酶类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PTEN蛋白表达与Akt磷酸化水平的关系
8
作者 陈葆国 章卫国 +3 位作者 陈雪娇 颜卫华 罗文达 许惠惠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9-500,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B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TEN/P13K/Akt)信号转导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当前血... 多发性骨髓瘤(MM)是B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TEN/P13K/Akt)信号转导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当前血液肿瘤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MM细胞中PTEN与Akt-磷酸化(p-Akt)水平的相关性,以探讨MM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磷酸化水平 PTEN 蛋白表达 AKT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苏氨酸蛋白激酶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CD44单克隆抗体诱导THP-1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9
作者 陈葆国 石卫武 +3 位作者 郑瑞 罗文达 郭群依 李伯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8-372,共5页
目的观察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急性单核细胞自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途径。方法采用MTY法检测A3D8对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THP-1细胞CD33、CD15、CD11b、CD14、Annexin-V、caspase-3、细... 目的观察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急性单核细胞自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途径。方法采用MTY法检测A3D8对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THP-1细胞CD33、CD15、CD11b、CD14、Annexin-V、caspase-3、细胞周期;Westernblot法分析p-Akt、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bcl-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果A3D8能显著抑制THP-1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的量效关系。2.0μg/mlA3D8作用THP-1细胞1~6d后细胞明显分化。A3D8处理4d,THP-1细胞CD33、CD15、CD11b、CD14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68.9±2.0对39.3±1.5、61.7±5.5对12.9±2.6、67.3±3.8对14.0±2.0、83.0±5.7对8.0±1.0(P均〈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处理4d实验组和对照组p-Akt、P-ERK、bcl-2蛋白分别为0.24±0.06对1.20±0.15、0.32±0.05对1.24±0.09、0.11±0.05对0.65±0.07,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1);处理4d实验组和对照组p27kipl蛋白分别为1.08±0.09对0.10±0.02,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A3D8处理5dTHP-1细胞Annexin—V、easpase-3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32.5±2.5)%对(2.4±0.3)%、(33.3±2.5)%对(3.6±0.3)%(P均〈0.01)。结论CD44单克隆抗体A3D8可能通过抑制P13K/Akt和ERK1/2信号通路诱导THP-1细胞分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P-1细胞 A3D8抗体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原文传递
CD123在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在微量残留病监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跃飞 陈葆国 +2 位作者 罗文达 郑瑞 李伯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目的 探讨CD123在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 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39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D123的表达.以10名正常人骨髓淋巴细胞作对照.对105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对97例B-ALL患者... 目的 探讨CD123在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 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39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D123的表达.以10名正常人骨髓淋巴细胞作对照.对105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对97例B-ALL患者进行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分析.结果 ①10名正常人骨髓中B淋巴干/祖细胞、成熟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均不表达CD123.139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5例T-ALL和23例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CD123均阴性.111例B-ALL患者中106例CD123阳性(阳性率95.49%),其中包括12例早期前B-ALL、57例普通B-ALL、37例前B-ALL;5例成熟B-ALL患者CD123阴性.②在B-ALL患者中,CD123表达水平与p-Akt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超二倍体患者组CD123表达水平高于非超二倍体患者组.③MRD阳性与阴性组患者比较,12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63.04%和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D阴性组无病生存率[(48.23±1.82)%]高于MRD阳性组[(36.06±2.62)%].CD123在复发B-ALL患者中表达稳定性高.结论 CD123在B-ALL患者中普遍中度至强度表达,复发时表达稳定性高,是MRD分析较好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抗原 CD123 P-AKT 微量残留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