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州地区9年住院老年皮肤病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林霖霖 蔡剑峰 +1 位作者 张学奇 吴慧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1-253,共3页
为探讨温州地区 9年住院老年皮肤病病种的构成及相关因素。将住院老年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进行病种和预后分析。带状疱疹、药疹、湿疹、大疱性类天疱疮、银屑病、皮肌炎、下肢溃疡等是温州地区老年患者住院的主要皮肤病 ,占总住院病人的 ... 为探讨温州地区 9年住院老年皮肤病病种的构成及相关因素。将住院老年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进行病种和预后分析。带状疱疹、药疹、湿疹、大疱性类天疱疮、银屑病、皮肌炎、下肢溃疡等是温州地区老年患者住院的主要皮肤病 ,占总住院病人的 75 %。此与老年人自身免疫力差及原有多种基础病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地区 老年人 皮肤病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儿童细菌性皮肤病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仕胜 蔡剑峰 +2 位作者 徐云升 张学奇 李秉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2-854,共3页
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住院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53例细菌性皮肤病住院患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VITEK-AMS60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253例患儿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16株,其中葡萄球菌... 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住院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53例细菌性皮肤病住院患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VITEK-AMS60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253例患儿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16株,其中葡萄球菌211株,占97.7%,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BHS)5株,占2.3%。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前3年组(2004—2006年)的耐药率分别为96.6%、94.3%、94.3%、82.8%、21.5%和25.3%,后3年组(2007—2009年)的耐药率分别为97.6%、95.2%、96.8%、91.1%、25.0%和31.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3年组对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4.8%和26.4%,后3年组的耐药率分别为81.5%和65.3%,后3年组耐药率高于前3年组(P<0.01和P<0.01);5株GABHS中,4株对红霉素耐药、4株对阿奇霉素耐药,对青霉素、莫匹罗星全部敏感。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葡萄球菌是细菌性皮肤病的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对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在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感染 葡萄球菌 耐药性 儿童
下载PDF
52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宣暄 吴灵欧 +2 位作者 朱林榆 陈彬 李秉煦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分布特征。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52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按荨麻疹组(322例)和皮炎、湿疹组(201例)进行分类;应用德国MORA-SUPER生物共振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吸入、食入、其他变应原检测,进...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分布特征。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52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按荨麻疹组(322例)和皮炎、湿疹组(201例)进行分类;应用德国MORA-SUPER生物共振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吸入、食入、其他变应原检测,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过敏原阳性率荨麻疹组为87.89%,皮炎、湿疹组为83.08%;从过敏原分布特征来看,以多种、多组物质过敏的患者为多;皮炎、湿疹组内少年组与中老年组之间阳性率差异较大。荨麻疹组前十位过敏原是:螨和昆虫(占54.97%)、霉菌(占49.38%)、海鲜类(占31.37%)、组胺(占20.50%)、酵母(占14.91%)、食用防腐剂(占14.29%)、抗氧化剂(占13.66%)、蛋黄(占12.11%)、甜味剂(占9.01%)、香料和药草(占7.45%);皮炎、湿疹组前十位过敏原是:螨和昆虫(占55.22%)、霉菌(占36.82%)、海鲜类(占31.84)、重金属(占15.92%)、抗氧化剂(占13.43%)、组胺(占12.44%)、食用防腐剂(占11.44%)、酵母(占8.46%)、谷类(占7.96%)、蛋黄(占7.46%)、广泛环境毒素(占7.46%)。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分布具有一定特征,可为本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共振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过敏原 荨麻疹 皮炎 湿疹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皮肤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血糖的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新萍 邓华英 +1 位作者 徐静 叶萍 《护理学报》 2009年第16期22-23,共2页
总结8例2型糖尿病合并湿疹、银屑病、过敏性皮炎及药疹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护理经验。由于精神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等抗胰岛素激素增多,使高血糖难以控制而影响治疗。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做... 总结8例2型糖尿病合并湿疹、银屑病、过敏性皮炎及药疹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护理经验。由于精神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等抗胰岛素激素增多,使高血糖难以控制而影响治疗。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做好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解释银屑病、药疹、湿疹等皮肤病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使患者消除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从而保持较为平稳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因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升高血糖作用,本组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之前遵医嘱应用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糖、尿糖;在使用上述糖皮质激素药物前先测血糖、尿糖1次,用药1h后监测血糖1次/0.5~1h,一直监测至静脉滴注激素结束后改为1次/2~4h。本组患者的膳食,既要满足糖尿病对热量摄入控制的要求,又要考虑到银屑病、药疹、湿疹等皮肤病需补充蛋白质的需求,其饮食均由营养科特别配制以协助控制血糖。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本组患者的合并症均治愈,且血糖控制平稳,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病 血糖控制 糖皮质激素 护理
下载PDF
β-catenin和Bcl-2、Bax蛋白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卡特 吕明芬 +1 位作者 徐云升 邹炳辉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25-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中β-catenin和Bcl-2、Bax蛋白的表达与B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C组织切片中β-catenin和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48例BCC标本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中β-catenin和Bcl-2、Bax蛋白的表达与B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C组织切片中β-catenin和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48例BCC标本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为91.67%,Bcl-2、Bax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89.58%、62.5%,且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β-catenin和Bcl-2、Bax蛋白的异常表达在B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BCL-2 BAX 基底细胞 皮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心脏转移2例
6
作者 邱俏檬 卢中秋 +2 位作者 黄伟剑 林捷 李秉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6-336,共1页
关键词 皮肤 恶性黑色素瘤 心脏转移 病例分析 临床症状 体征
下载PDF
皮肤窦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7
作者 吴云 吴慧珍 +1 位作者 张琼翔 李秉煦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1期43-44,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左侧颞部及右侧髂部皮疹3个月余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在左侧颞部出现红色皮疹,无疼痛瘙痒,全身无特殊异常表现。数日后,患者右侧髂部亦出现类似皮疹,后皮疹逐渐增大,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既...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左侧颞部及右侧髂部皮疹3个月余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在左侧颞部出现红色皮疹,无疼痛瘙痒,全身无特殊异常表现。数日后,患者右侧髂部亦出现类似皮疹,后皮疹逐渐增大,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传染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红色皮疹 皮肤 临床资料 糖尿病史 传染病史 患者 高血压
下载PDF
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启红 符文好 +2 位作者 张琼翔 吴云 李秉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治疗后局部病毒的清除情况。方法将入选的78例男性尿道口C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以ALA-PDT治疗,对照组36例,予以高频电灼治疗,治疗后1周时判定疗...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治疗后局部病毒的清除情况。方法将入选的78例男性尿道口C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以ALA-PDT治疗,对照组36例,予以高频电灼治疗,治疗后1周时判定疗效。并且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简称HybrMiax)检测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0%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50%)与对照组(41.70%)的复发率、HPV清除率(分别为69.05%,22.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口CA有效,复发率低,并且对尿道口局部的病毒清除作用优于传统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尿道口 尖锐湿疣 光动力治疗 人乳头瘤病毒 电灼
原文传递
创伤弧菌败血症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43
9
作者 卢中秋 李秉熙 +2 位作者 黄唯佳 程俊彦 周铁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70-471,共2页
目的 探讨创伤弧菌败血症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总结我院 1998- 5~ 2 0 0 2 - 8临床诊断为创伤弧菌败血症 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12例患者的男 :女为 3∶1,平均年龄为 5 3 5岁 (36~ 71岁 ) ... 目的 探讨创伤弧菌败血症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总结我院 1998- 5~ 2 0 0 2 - 8临床诊断为创伤弧菌败血症 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12例患者的男 :女为 3∶1,平均年龄为 5 3 5岁 (36~ 71岁 ) ,发病月份分布在 5~ 10月之间 ,9例 (75 % )患者原有慢性肝病史 ,2例长期嗜酒史 ,1例为健康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肢肿胀、剧烈疼痛、局部红斑、淤血斑坏死、水泡或血疱、蜂窝组织炎等 ,9例 (75 % )患者出现休克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 ,在入院 4 8h内死亡 ,死亡率高达 75 % ,4例水泡液培养出创伤弧菌。结论 创伤弧菌败血症起病急 ,病情进展快 ,死亡率高 ,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对高度怀疑创伤弧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早经验性应用足量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败血症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璃 林孝华 唐东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 对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激光治疗:采用点阵模式,能量密度2.5~3.5J/cm2,每隔2周治疗1次,2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氨甲环酸片500mg,1次/d,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患者进行... 目的 对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激光治疗:采用点阵模式,能量密度2.5~3.5J/cm2,每隔2周治疗1次,2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氨甲环酸片500mg,1次/d,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患者进行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法进行疗效观察,记录起效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120例患者经过半年的治疗后,并随访半年至1年,118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色斑减轻,有效率为65.84%。停止治疗后8例患者出现色斑复发,7例患者在服药期间感觉月经量减少,未发现明显炎症后色素沉着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是一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694nm红宝石点阵激光 氨甲环酸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非那雄胺对不同年龄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符文好 陈启红 李秉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7-1018,1038,共3页
目的评价非那雄胺1mg/d治疗不同年龄组雄激素性脱发(AGA)男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7名符合Norwood/Hamilton分级Ⅲ~Ⅴ级及Ludwing分级Ⅰ~Ⅱ级的AGA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I组(≤26岁)、II组(>26岁),均每日口服非那雄胺1mg... 目的评价非那雄胺1mg/d治疗不同年龄组雄激素性脱发(AGA)男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7名符合Norwood/Hamilton分级Ⅲ~Ⅴ级及Ludwing分级Ⅰ~Ⅱ级的AGA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I组(≤26岁)、II组(>26岁),均每日口服非那雄胺1mg,连续12个月。结果Ⅰ组在治疗第3,6,9,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是为42.31%,65.38%,88.46%,96.15%;Ⅱ组分别为28.33%,46.67%,73.33%,80.00%。在治疗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Ⅰ组和Ⅱ组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每日口服1mg非那雄胺能安全有效的治疗AGA,且疗效与年龄相关,≤26岁的患者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那雄胺 雄激素性秃发 年龄组
原文传递
150例住院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林霖霖 沈奇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8-229,共2页
150例住院带状疱疹临床分析林霖霖,沈奇范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有关带状疱疹的各种临床表现曾有不少报道。本院1981~1994年13年中收治150例带状疱疹,现对其临床表现与年龄关系进... 150例住院带状疱疹临床分析林霖霖,沈奇范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有关带状疱疹的各种临床表现曾有不少报道。本院1981~1994年13年中收治150例带状疱疹,现对其临床表现与年龄关系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慧珍 李秉煦 林霖霖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16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笑红 李秉熙 +1 位作者 吴慧珍 林孝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应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16例太田痣。经治皮损基本消退6例,明显消退6例,部分消退4例,总有效率100%。术后随访1年,皮损均无明显复发,且无瘢痕、色素脱失等副作用。该疗法优于CO2激光、削磨术、化学腐蚀剂等... 应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16例太田痣。经治皮损基本消退6例,明显消退6例,部分消退4例,总有效率100%。术后随访1年,皮损均无明显复发,且无瘢痕、色素脱失等副作用。该疗法优于CO2激光、削磨术、化学腐蚀剂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Q开关 ND:YAG激光 太田痣 激光疗法
下载PDF
二苯环丙烯酮治疗斑秃1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琼翔 吴云 李秉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7-409,共3页
目的观察斑秃患者局部外用二苯环丙烯酮(DPC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DPCP治疗16例斑秃患者,2%DPCP外搽秃发区致敏,1周后用0.001%DPCP外搽患者头皮,每周1次,并据患者反应增加浓度观察其治疗反应及副作用,并与局部外用米诺地尔酊2次/d... 目的观察斑秃患者局部外用二苯环丙烯酮(DPC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DPCP治疗16例斑秃患者,2%DPCP外搽秃发区致敏,1周后用0.001%DPCP外搽患者头皮,每周1次,并据患者反应增加浓度观察其治疗反应及副作用,并与局部外用米诺地尔酊2次/d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坚持治疗的11例患者中,8例出现终毛生长,有效率为72.73%,达到良好反应的中位时间为(9.07±3.96)月,停止治疗后复发率为25.00%,12.50%患者出现较严重副作用。对照组13例坚持治疗,4例患者出现终毛生长,有效率30.77%,复发率为2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PCP治疗斑秃有效率高,安全性相对较好,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二苯环丙烯酮
原文传递
HPV16型E7抗原B细胞表位的预测与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明芬 徐云升 +3 位作者 郝飞 欧荣英 张学奇 李秉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早期蛋白E7的B细胞优势表位,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采用亲水性方案、柔韧性方案、抗原指数方案及表面可能性方案综合评估其B细胞优势表位,并运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经RP-HPLC纯化及纯度分析,用...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早期蛋白E7的B细胞优势表位,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采用亲水性方案、柔韧性方案、抗原指数方案及表面可能性方案综合评估其B细胞优势表位,并运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经RP-HPLC纯化及纯度分析,用质谱进行定性鉴定。以合成肽免疫Balb/c小鼠,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综合分析考虑HPV16 E714-21(P1),HPV16 E726-37(P2),HPV16 E744-51(P3)可能是B细胞优势表位,免疫小鼠后可明显诱导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升高,但只有P1和P2产生的抗体与人宫颈癌组织上清液结合呈阳性反应。结论HPV16 E714-21和HPV16 E726-37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能成为HPV感染肽疫苗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7抗原 B细胞表位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B7/CD28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义香 杨毅 +1 位作者 章圣辉 吴建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908-909,共2页
关键词 外周血T细胞亚群 B7/CD28 银屑病患者 病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 流式细胞仪检测 外周血淋巴细胞 共刺激分子
下载PDF
经Q开关755nm激光治愈后太田痣复发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孝华 邵笑红 +1 位作者 杨毅 蔡剑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617-618,共2页
关键词 755nm激光 太田痣 病例分析 治愈后 Q开关 复发 黑褐色斑 病例资料 激光美容
下载PDF
人eIF4A3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稳定表达细胞株筛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向云 徐祥 +2 位作者 李秉煦 黄宏 徐云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897-1899,共3页
目的构建人eIF4A3重组质粒载体,筛选高表达人eIF4A3的稳定细胞株。方法 RT-PCR克隆eIF4A3基因,将获得的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含有HA和c-myc标签的质粒载体上,转染HeLa细胞,经G418筛选获稳定表达细胞株,在体外翻译体系中进行体外翻译,通过... 目的构建人eIF4A3重组质粒载体,筛选高表达人eIF4A3的稳定细胞株。方法 RT-PCR克隆eIF4A3基因,将获得的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含有HA和c-myc标签的质粒载体上,转染HeLa细胞,经G418筛选获稳定表达细胞株,在体外翻译体系中进行体外翻译,通过免疫印迹鉴定eIF4A3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人eIF4A3的真核表达载体,可在HeLa细胞中稳定表达,且能在体外翻译体系中翻译eIF4A3蛋白质。功能研究初步证明eIF4A3可以抑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获得了可稳定高表达人eIF4A3的HeLa细胞株及可用于体外翻译的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起始因子4A3 稳定细胞株 体外翻译
原文传递
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检测及其在梅毒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霖霖 吴慧珍 +1 位作者 陈云琴 林向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 : 探讨SIL 2R在梅毒血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 采用ELISA抗体夹心法测定 75例梅毒患者治疗前后SIL 2R水平、RPR滴度变化及其与各期梅毒临床之间关系。结果 : 所有梅毒血清中SIL 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0 1)、二期和... 目的 : 探讨SIL 2R在梅毒血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 采用ELISA抗体夹心法测定 75例梅毒患者治疗前后SIL 2R水平、RPR滴度变化及其与各期梅毒临床之间关系。结果 : 所有梅毒血清中SIL 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0 1)、二期和潜伏期都高于一期 (P <0 .0 1) ,二期与潜伏期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1)。治疗后各期梅毒RPR滴度下降 ,SIL 2R水平也显著下降 (P <0 .0 0 1) ,二期 ,潜伏期梅毒血清SIL 2R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 对同一病例作连续SIL 2R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