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GATA-1与人巨细胞病毒UL111A基因5'上游序列结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田可港 浮苗 +6 位作者 高艳 彭颖 李祥 郑晓群 徐志伟 宋建华 吕建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44-2249,共6页
目的:利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潜伏及再激活感染THP-1细胞模型,研究细胞核内转录因子GATA-1与HCMV 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定量分析HCMV潜伏及再激活感... 目的:利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潜伏及再激活感染THP-1细胞模型,研究细胞核内转录因子GATA-1与HCMV 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定量分析HCMV潜伏及再激活感染时细胞核内转录因子GATA-1的表达;通过MATCH工具软件分析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发现存在着11个GATA-1的结合位点,针对这11个GATA-1结合位点DNA序列设计9对引物,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转录因子GATA-1与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的结合情况。结果:HCMV潜伏感染时UL111A基因未表达cmvIL-10,激活感染时表达cmvIL-10,潜伏感染时转录因子GATA-1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激活感染;以GATA-1抗体特异性结合的DNA片段为模板,9对引物中共有5对扩增出目的条带;HCMV潜伏感染组和激活感染组5个位点转录因子GATA-1结合率分别为:-4.00±0.26、-4.50±0.33、-4.41±0.21、-3.61±0.20、-3.47±0.11和-1.13±0.07、-0.63±0.05、-1.10±0.07、-0.24±0.03和-0.14±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V感染时转录因子GATA-1可能通过与UL111A基因5’上游序列1119(-3760)位点、107(-4772)位点、609(-4270)位点、849(-4030)位点和2047(-2832)位点结合,调节UL111A基因的转录,参与HCMV潜伏与再激活感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GATA-1 HCMV潜伏感染 UL111A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尿微量蛋白及尿酶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晓群 乔增培 +2 位作者 余坚 温怀凯 周志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目的观察婴幼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肾脏的早期损伤。方法分别收集20例健康婴儿、21例HCMV潜伏感染和27例活动性感染婴幼儿尿液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尿HCMV DNA载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MA)和转铁蛋白(T... 目的观察婴幼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肾脏的早期损伤。方法分别收集20例健康婴儿、21例HCMV潜伏感染和27例活动性感染婴幼儿尿液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尿HCMV DNA载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MA)和转铁蛋白(Tf);苦味酸速率法测定尿肌酐(Cr);速率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结果健康婴儿对照组、HCMV潜伏感染组和活动性感染组间尿液中MA(F=1.740,P>0.05)和Tf(F=0.160,P>0.0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性感染组尿GGT和NAG活性与健康婴儿对照组、潜伏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感染患儿尿GGT、NAG活性与HCMV DNA载量的对数值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098和0.201,P均>0.05)。结论 HCMV感染患儿尿液中GGT和NAG活性的测定有助于临床早期肾损伤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尿微量蛋白 尿酶 肾损伤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IL-12p40 3′非翻译区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松道 郑晓群 +2 位作者 杨锦红 李伟 石海矾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2期92-96,共5页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IL-12p403'非翻译区rs321222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该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CMV肝炎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基因测序方法测定105例健康...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IL-12p403'非翻译区rs321222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该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CMV肝炎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基因测序方法测定105例健康儿童及122例CMV肝炎患儿IL-12p403'非翻译区rs3212227位点基因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速率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IR)分别测定CMV肝炎患儿血清IL-12p40水平、ALT活性及尿HCMVDNA载量。结果CNV肝炎组IL-12p40rs3212227位点AA、AC、CC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4.4%、41.8%、23.8%,正常对照组分另q为47.6%、40.0%、12.4%,两组间cc基因型和非cc基因型之间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5,P〈0.05,ORcc=2.207,95%cI:1.080~4.510)。CMV肝炎组IL一12p40rs3212227位点等位基因A、c分布频率分别55.3%、44.7%,对照组分别为67.6%、32.4%,两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8,P〈0.01;ORA=0.593,95%CI:0.404~0.871;ORc:1.686,95%CI:1.149—2.475)。rs3212227位点不同基因型的CMV肝炎患儿之间血清IL-12p40水平、尿HCMVDNA载量(拷贝/毫升,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7.385、F=9.325,P均〈0.05),CC基因型患儿血清IL-12p40水平低于AA基因型,尿液HcMVDNA载量高于AA基因型,不剐基因型患儿之间血清AL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2p403’非翻译区rs321222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cMV肝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其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更利于cMV病毒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肝炎 基因型 多态性单核苷酸 白细胞介素12p40
下载PDF
精浆IL-2、IL-4水平与男性精子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海斌 叶松道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及其与精液动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密度≥20×106/mL)和22例正常生育者进行精液常规参数测定,根据精子活力、活率将男性不育症... 目的观察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及其与精液动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密度≥20×106/mL)和22例正常生育者进行精液常规参数测定,根据精子活力、活率将男性不育症分别分为精子活力正常组[(a+b)≥50%]和不良组[(a+b)<50%]、精子活率正常组(≥60%)和下降组(<60%)。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技术对精浆中IL-2、IL-4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精子运动速度等多项动态参数及精浆IL-2和IL-4含量在生育组与不育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精子活力不良组和精子活率下降组的精浆IL-4含量明显低于精子活力正常组和精子活率正常组(P<0.05),精浆IL-2在精子活力正常/不良组、精子活率正常/下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育组精浆IL-4含量与精子活力[(a+b)%]、精子活率、精子直线速度(μm/s)、前向性、直线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6、0.239、0.245、0.231、0.238,均P<0.05),与鞭打频率呈负相关(r=-0.241,P<0.05),与其他动态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精浆IL-2含量与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及其他动态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精浆中IL-4含量与男性精子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测定其含量可反映不育男性的精子运动状态,或可为探讨男性不育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精浆IL-2含量与不育男性精子的运动功能关系不确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精浆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精浆α1-MG、IgG水平与男性精子运动功能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黄海斌 叶松道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α1-MG、IgG与各项精液动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不育症患者65例分为精子活力正常组和不良组,精子活率正常组和下降组,正常生育者24例作为生育组。检测各组精浆α1-MG、IgG含量以及各项精液动态参数。结果精浆...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α1-MG、IgG与各项精液动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不育症患者65例分为精子活力正常组和不良组,精子活率正常组和下降组,正常生育者24例作为生育组。检测各组精浆α1-MG、IgG含量以及各项精液动态参数。结果精浆IgG含量与精子活力、活率呈正相关(r=0.29、0.33,P<0.05或P<0.01),与精子直线速度、前向性呈负相关(r=-0.233、-0.235,P<0.05);精浆α1-MG含量与精子曲线速度、平均移动角度呈负相关(r=-0.31、-0.26,P<0.05)。结论精浆α1-MG、IgG含量与精子动态参数关系密切,为临床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精浆 Α1-微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G
下载PDF
尿液上皮细胞中巨细胞病毒载量预测婴儿巨细胞病毒激活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晓群 冯晶晶 +3 位作者 林虹 陈益平 卢朝升 吕建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上皮细胞(EC)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载量预测婴儿活动性HCMV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收集82例HCMV潜伏感染组和84例活动性感染组婴儿外周血和尿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目的探讨尿液上皮细胞(EC)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载量预测婴儿活动性HCMV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收集82例HCMV潜伏感染组和84例活动性感染组婴儿外周血和尿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浆HCMV DNA载量和HCMV IgM/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Ls)中HCMV pp6S抗原;UF-100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FQ-PCR分别做尿液EC计数和HCMV DNA载量检测,并计算尿液EC中HCMV DNA载量。同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尿液上皮细胞中HCMV DNA载量在婴儿HCMV激活感染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66例HCMV感染婴儿尿液上皮细胞中HCMV DNA阳性检出率最高,为94.58%(157/166),病毒载量范围为5.67×10^2-1.31×10^7拷贝/10^3EC;不同时段尿液EC中HCMV 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P〉0.05);活动性感染组尿液EC中HCMV DNA载量[5.13±0.99(拷贝/10^3EC,lg)]显著高于潜伏感染组[3.92±0.82(拷贝/10^3EC,lg),t=8.52,P〈0.01];根据ROC曲线,当cut—off值为4.55时,尿液EC中HCMV DNA载量对活动性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75.2%;活动性感染患儿更昔洛韦治疗后尿液EC中HCMV DNA载量显著低于治疗前(t=5.44,P〈0.01)。结论尿液EC中HCMV DNA载量用于预测婴儿HCMV活动性感染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并能用于治疗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 DNA 病毒 尿 上皮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慢性乙肝患儿HBV基因型与乙肝病毒大蛋白关系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温怀凯 余坚 +4 位作者 朱丽丹 陶洪群 李向阳 陈益平 陈密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儿HBV基因型与乙肝病毒大蛋白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138例处于乙肝病毒活动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血清中的HBV DNA和乙肝病毒大蛋白并鉴定其基因型.结果 乙肝病毒大蛋白吸光度与HBV DN...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儿HBV基因型与乙肝病毒大蛋白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138例处于乙肝病毒活动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血清中的HBV DNA和乙肝病毒大蛋白并鉴定其基因型.结果 乙肝病毒大蛋白吸光度与HBV DNA载量存在正相关(r=0.85,P<0.05);HBV基因B型与HBV基因C型的ALT水平、乙肝病毒大蛋白吸光度和HBV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结论 乙肝病毒大蛋白水平与HBVDNA载量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表明乙肝病毒活动期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大蛋白与病毒复制程度密切相关,乙肝病毒基因型与乙肝病毒大蛋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基因型 病毒包膜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人巨细胞病毒潜伏相关IL-10基因克隆及体外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晓群 冯晶晶 +4 位作者 曾智 姜招嫦 季敬璋 李祥 吕建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22-428,共7页
为了研究人巨细胞病毒潜伏相关白细胞介素-10(LA-cmvIL-10)及巨细胞病毒编码的白细胞介素-10(cmvIL-10)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构建了cmvIL-10基因和LA-cmvIL-10基因的原核及真核表达体系。从患儿尿液标本中提取病毒DNA,应用重叠延伸PCR扩... 为了研究人巨细胞病毒潜伏相关白细胞介素-10(LA-cmvIL-10)及巨细胞病毒编码的白细胞介素-10(cmvIL-10)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构建了cmvIL-10基因和LA-cmvIL-10基因的原核及真核表达体系。从患儿尿液标本中提取病毒DNA,应用重叠延伸PCR扩增cmvIL-10基因和LA-cmvIL-10基因外显子,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测序显示扩增的cmvIL-10基因和LA-cmvIL-10基因外显子包含了完整的编码区;重组的原核表达质粒pMal-c2x-cmvIL-10和pMal-c2x-LAcmvIL-10转化受体菌E.coli BL21(DE3),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在受体菌内表达目的蛋白。将表达产物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性抗血清。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mvIL-10和pCDNA3.1-LAcmvIL-10转染Hela细胞,经Western blot鉴定与设计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潜伏 白细胞介素-10 克隆 体外表达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2 p40 3’非翻译区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9
作者 叶松道 陈小剑 夏宣平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IL-12脚03’非翻译区rs32122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27例丙型肝炎患者IL-12 p40 03’非翻译区rs3212227位点的基因型...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IL-12脚03’非翻译区rs32122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27例丙型肝炎患者IL-12 p40 03’非翻译区rs3212227位点的基因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水平。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丙型肝炎患者IL-12 p40 3'非翻译区rs3212227位点AA、AC、CC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4.6%、40.9%和24.4%,等位基因A、C分布频率分别为55.1%、44.9%。丙型肝炎患者中HCVRNA≥2.0×10^6拷贝/mL组IL~12 p40 rs3212227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分布频率明显高于HCVRNA〈2.0×10^6拷贝/mL组(χ2=7.367,P=0.007)。IFN无应答组IL-12 p40 rs3212227位点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IFN应答组(χ2=4.942,P=0.026)。结论IL-12 p40 3’非翻译区rs32122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具有相关性,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更利于HCV复制,而不利于IFN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基因型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白细胞介素-12亚单位p40 3'非翻译区
原文传递
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12 p40水平测定及意义
10
作者 叶松道 李伟 石海矾 《疾病监测》 CAS 2010年第9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IL)-12亚基p40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2例CMV肝炎患儿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前后及36例健康儿童血浆IL-12p40水平,采用速率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IL)-12亚基p40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2例CMV肝炎患儿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前后及36例健康儿童血浆IL-12p40水平,采用速率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别测定CMV肝炎患儿血浆ALT活性和尿液HCMV DNA载量。结果 CMV肝炎组血浆IL-12p40水平(pg/ml)(M=536.5,P5=123.5,P95=1061.1)低于正常对照组(M=632.2,P5=226.7,P95=1829.3),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21,P<0.01)。CMV肝炎患儿血浆IL-12p40水平与其ALT活性(U/I)、尿液HCMV DNA载量(拷贝/ml,lg)呈显著负相关(r=-0.433、-0.491,均P<0.01)。治疗有效组血浆IL-12p40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04,P<0.01),而无效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IL-12p4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49,P>0.05)。结论 CMV肝炎患儿存在血浆IL-12p40水平低下,其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患儿体内CMV病毒载量及肝脏损害程度,并对预测更昔洛韦抗病毒疗效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巨细胞病毒 白细胞介素-12 P4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