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蟾素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凋亡与Bax/Bcl-2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晓武 杨小敏 +2 位作者 金洲祥 许远 朱少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80-583,共4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在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凋亡的过程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的华蟾素,24h、48h及72h后检测指标。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观察华蟾素在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凋亡的过程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的华蟾素,24h、48h及72h后检测指标。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ax蛋白分布。结果:华蟾素能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下发现凋亡的MCF-7细胞固缩、核染色质凝聚;western blot发现华蟾素能上调MCF-7细胞Bax蛋白表达,但对Bcl-2蛋白表达无影响,正常MCF-7细胞内的Bax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华蟾素处理后,Bax明显地聚集于线粒体,呈现线粒体的转位。结论:华蟾素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在该过程中导致的Bax蛋白表达上调并且向线粒体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 凋亡 BAX Bcl-2
下载PDF
他莫昔芬对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屈王蕾 董剑达 +2 位作者 徐肖文 郑敏 王乐丹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他莫昔芬对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手术的15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以阴道B超、宫腔镜及子宫内膜活检评价服用他莫昔芬前后子宫内膜情况。结果:可... 目的:前瞻性研究他莫昔芬对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手术的15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以阴道B超、宫腔镜及子宫内膜活检评价服用他莫昔芬前后子宫内膜情况。结果:可评价患者共135例,其中绝经前46例,绝经后89例。服用他莫昔芬后,未绝经组36例(78.26%)出现异常阴道流血,9例(19.56%)出现子宫内膜病变,绝经组22例(24.72%)发生异常阴道流血,出现子宫内膜病变29例(32.60%),其中术前绝经组18例(18/59,30.51%),化疗后绝经组11例(11/30,36.67%)。阴道B超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52.3%,特异度为90.2%,宫腔镜诊断相应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100%。结论:他莫昔芬导致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发生增加,对绝经前妇女的影响还不确定。阴道B超可作为初步检测手段,宫腔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乳腺肿瘤 子宫内膜
下载PDF
TopoⅡα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屈王蕾 高宝辉 +1 位作者 董剑达 吕杰强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TopoⅡα蛋白在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并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TopoⅡα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宫颈病变诊治的患者,其中包括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目的探讨TopoⅡα蛋白在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并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TopoⅡα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宫颈病变诊治的患者,其中包括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SCC)的患者。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运用第2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表达。活体提取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宫颈组织中TopoⅡα蛋白表达。结果 TopoⅡα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CINⅠ、CINⅡ、CINⅢ、SCC中的表达率分别20.0%(6/30)、15.8%(6/38)、46.9%(15/32)、85.7%(30/35)和90.0%(27/30),表达率逐渐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在HR-HPV阳性患者的宫颈病灶组织中TopoⅡα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HR-HPV阴性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opoⅡα蛋白表达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的严重程度而上调,可能参与宫颈上皮的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变。其表达的上调与HR-HPV感染有关,可能是HR-HPV感染后导致细胞恶性转化的中间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Ⅱα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绝经后服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妇女子宫内膜ras基因p21^(ra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肖文 屈王蕾 +2 位作者 郑敏 董剑达 邱少飞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对乳腺癌患者的子宫内膜腺细胞p21r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ras基因突变与他莫昔芬相关性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手术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对乳腺癌患者的子宫内膜腺细胞p21r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ras基因突变与他莫昔芬相关性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手术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服用他莫昔芬前和服用3年以上的正常子宫内膜和他莫昔芬相关性子宫内膜息肉中的p21ras蛋白表达。以同时期于我院治疗的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的子宫内膜、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对照组。所有对照组患者,均无化疗和放疗及雌、孕激素服用史。结果乳癌组中,服药3年以上和他莫昔芬相关子宫内膜息肉组中,p21ras的表达率分别为25.5%(5/20)、27.27%(6/22),与正常未服药的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中,p21ras在正常内膜组、内膜息肉组、子宫内膜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1/30)、13.33%(4/30)、70%(14/20),表达率逐渐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21ras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细胞上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病变关系密切。使用他莫昔芬后,引起的p21ras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能是这一人群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P21RAS 乳腺癌 子宫内膜病变
下载PDF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护理
5
作者 李飞蕾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9期1156-1157,共2页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易发生乳糜漏,发生率约在1%-2.5%,是一个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引流量较多时可导致大量水分、电解质、蛋白质及抗体丢失,最终导致代谢、免疫系统紊乱而引起感染,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颈淋巴结清扫 乳糜漏 颈部淋巴结清扫 护理 免疫系统紊乱 发生率 引流量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甲状腺实性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莉莉 赵雅萍 +4 位作者 高凌云 张海燕 叶兵 吕夕明 许崇永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甲状腺实性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常规超声难以鉴别良恶性的甲状腺实性单发结节,结节最大径范围5~15mm,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血供正常的病例,应用VTQ技术测量甲状腺结节...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甲状腺实性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常规超声难以鉴别良恶性的甲状腺实性单发结节,结节最大径范围5~15mm,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血供正常的病例,应用VTQ技术测量甲状腺结节及非结节部位各5次,根据剪切波速度(Vs)绘制ROC曲线。结果共62例患者67个病灶入选,其中恶性39个,良性28个。恶性组结节、恶性组非结节部、良性组结节、良性组非结节部Vs分别为(3.91±1.85)m/s、(2.03±0.42)m/s、(2.29±0.56)m/s、(1.84±0.45)m/s。良、恶性结节V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良、恶性结节的非结节部V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以2.78m/s为截断值诊断甲状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6.9%、78.6%、80.6%,ROC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VTQ技术可用于评价甲状腺结节硬度,为判断其良恶性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防治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利义 罗越 +2 位作者 董剑达 朱少俊 张银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22期3039-3040,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甲状腺癌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2例患者患侧甲状腺常规显露RLN,术中发生3例RLN误伤,均行一期RLN吻合术,术后发音明显改善。有3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甲状腺癌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2例患者患侧甲状腺常规显露RLN,术中发生3例RLN误伤,均行一期RLN吻合术,术后发音明显改善。有3例术后2~3d开始出现声嘶,3个月内发音基本恢复正常。有1例RLN被肿瘤包绕,行单侧RLN切除。结论RLN损伤的影响因素很多,有选择的显露RLN、精细无血操作、专科化培养的甲状腺外科医师等是预防的关键。RLN损伤一经诊断应尽早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