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扩张单球囊及双球囊促宫颈成熟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仙清 王叶平 朱雪琼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单球囊及双球囊在改善宫颈条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因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或延期妊娠而需要引产的足月单胎产妇323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宫颈扩张单球囊组(A组,n=162例)和宫颈...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单球囊及双球囊在改善宫颈条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因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或延期妊娠而需要引产的足月单胎产妇323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宫颈扩张单球囊组(A组,n=162例)和宫颈扩张双球囊组(B组,n=161例)。比较两组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后子宫颈改善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宫颈Bishop评分改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9.4%(161/162)和97.5%(157/161)(P〉0.05)。A组自然临产率较B组高,分别为55.6%(90/162)和34.2%(55/161)(P〈0.05);球囊放置至活跃期时间,分别为16.4±5.3和17.0±5.3h,球囊放置至分娩时间分别为18.3±5.5和19.2±6.0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剖宫产率低于B组,分别为11.1%(18/162)和19.9%(32/1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感染分别为10.7%(17/159)和16.8%(26/155)、新生儿窒息分别为2.5%(4/159)和1.3%(2/155)、脐带脱垂发生率分别为0.6%(1/162)和0(0/161)、产后出血量分别为100(50~1300)和100(50~650)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宫颈扩张单球囊及双球囊均能有效促宫颈成熟。宫颈扩张单球囊有着较高的自然临产率,较低的剖宫产率,更适用于临床促宫颈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成熟 球囊 引产 剖宫产
下载PDF
彩超联合三维VOCAL技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滕慧 水旭娟 +3 位作者 焦岩 朱勇 余彩茶 陈斌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7期109-112,129,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二维成像技术联合三维VOCAL技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断的超声多参数监测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9~2020年在笔者医院就诊的CSP患者52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入组的瘢痕子宫宫内妊娠(IUP)孕妇72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超联合三... 目的旨在探讨二维成像技术联合三维VOCAL技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断的超声多参数监测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9~2020年在笔者医院就诊的CSP患者52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入组的瘢痕子宫宫内妊娠(IUP)孕妇72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超联合三维VOCAL技术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瘢痕处肌层厚度、瘢痕距宫颈外口长度及三维VOCAL技术获取的各项超声参数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维VOCAL技术获取的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对CSP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瘢痕距宫颈外口长度、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瘢痕处肌层厚度薄于对照组,VI、FI、VF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参数VI、FI和VFI诊断CS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0.798、0.856,VI、FI和VFI的截断值分别为≥6.01%、≥36.43、≥2.15。结论三维VOCAL技术是评价CSP血流定量参数的有效工具,VI、FI和VF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01%、≥36.43、≥2.15。彩超联合三维VOCAL技术诊断CSP可以为临床提供多参数信息,达到优化治疗,避免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VOCAL技术 瘢痕妊娠 三维
下载PDF
超声多参数评价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滕慧 焦岩 +2 位作者 余彩茶 朱勇 水旭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1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参数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TVCD)血流分级评价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11月笔者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1例CSP患...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参数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TVCD)血流分级评价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11月笔者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TVCD检查。根据手术疗效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参数指标:孕囊长径、子宫前峡部剩余肌层厚度(remnant muscularis thickness, RMT)及孕囊周围血流分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及评价。结果 81例CSP患者中,66例手术成功,15例手术失败,成功率为81.48%。失败组患者的孕囊长径大于成功组,子宫前峡部RMT薄于成功组,孕囊周围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预测手术疗效,上述单个指标以孕囊周围血流分级的预测效能较高,而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最高。结论 二维超声参数联合TVCD血流分级对CSP手术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 剖宫产瘢痕妊娠 血流分级
下载PDF
HR-HPV E6/E7 mRNA在宫颈细胞学ASCUS分流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潘琼慧 黄凌霄 +2 位作者 朱雪燕 林涛 朱雪琼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 m RNA在宫颈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且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结果为ASCUS的2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行阴道...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 m RNA在宫颈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且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结果为ASCUS的2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行阴道镜下活检、HR-HPV E6/E7 m RNA检测和HR-HPV分型DNA检测。结果根据阴道镜活检结果,将205例ASCUS患者分为慢性宫颈炎105例、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8例、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8例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CC)4例。慢性宫颈炎、LSIL、HSIL和SCC组HR-HPV E6/E7 m R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6.2%、79.2%、85.4%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IL+SCC组HR-HPV E6/E7 m RNA阳性检出率为86.5%,高于慢性宫颈炎+LSIL组的63.4%(P〈0.01)。HR-HPV E6/E7 m RNA水平为SCC〉HSIL〉LSIL〉慢性宫颈炎症,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岁组与≥30岁组HR-HPV E6/E7 m RNA水平分别为292.23(109.77~903.34)c op y/ml和175.26(0.00~1 032.90)c op y/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HPV E6/E7 m RNA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379,P〈0.01)。HR-HPV E6/E7 m RNA检测方法的AUC为0.702(0.617~0.786),诊断阈值为185.74copy/ml,检测ASCUS患者HSIL+SCC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60.8%、40.0%和88.6%,而HR-HPV DNA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31.3%、30.5%和88.9%;其中HR-HPV E6/E7 m RNA检测特异度明显高于HR-HPV DNA(P〈0.05)。结论 HR-HPV E6/E7 m RNA检测在ASCUS筛查中特异度较高,有望成为宫颈细胞学ASCUS分流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E6/E7mRNA 宫颈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下载PDF
FQ-PCR法与细菌培养法检测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效能比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洁 陈海迎 +3 位作者 郑建琼 陈晶晶 黄志琼 朱雪琼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妊娠晚期GBS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961例孕妇,于孕35~37周时采集孕妇阴道下段1/3处及肛周分泌物,同时行FQ-PCR法与细菌培养法检...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妊娠晚期GBS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961例孕妇,于孕35~37周时采集孕妇阴道下段1/3处及肛周分泌物,同时行FQ-PCR法与细菌培养法检测GBS,比较2种方法的检验效能,并根据细菌培养的药敏结果对GBS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种检测方法总体GBS检出率为10.7%(103/961),其中FQ-PCR法检出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法(P<0.05)。以FQ-PCR法联合细菌培养法为金标准,FQ-PCR法检测的灵敏度优于细菌培养法(P<0.05)。33株GBS菌株对青霉素G、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克林霉素、呋喃妥因、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氯洁霉素及四环素等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0.0%、0.0%、0.0%、0.0%、24.3%、12.1%、30.3%、33.3%、39.4%、54.5%、63.7%。结论 FQ-PCR检测方法快速、准确、敏感,可用于GBS的产前筛查,妊娠晚期孕妇感染GBS对青霉素G、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敏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凌思思 李晓丹 +1 位作者 胡艳君 吕杰强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2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连续治疗7 d为宜。结果治疗后2组DBP、SBP、HR、24 HUP均较之前显著降低,研究...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2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连续治疗7 d为宜。结果治疗后2组DBP、SBP、HR、24 HUP均较之前显著降低,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更优(P〈0.05)。研究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0.20%、8.16%、6.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34.69%、20.41%)(P〈0.05)。结论应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可显著提高重度子痫前期降压效果,有利于保障母婴身心健康、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拉贝洛尔 妊娠结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