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樊留博 田瑛 +2 位作者 王仲苔 刘宝华 刘莹莹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6期662-664,共3页
我国康复医学教育起步比较晚,起点低,目前相关配套政策仍未跟上,康复医学教育严重滞后,进一步导致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康复医学教育健康持续良性发展[1,2]。因此,如何克服当前所面临的条件差、经验少等困难,培养... 我国康复医学教育起步比较晚,起点低,目前相关配套政策仍未跟上,康复医学教育严重滞后,进一步导致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康复医学教育健康持续良性发展[1,2]。因此,如何克服当前所面临的条件差、经验少等困难,培养大批高素质等康复人才已成为目前发展康复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要课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教育 课程教学改革 PBL教学法 专业人才培养 应用 医学教育事业 配套政策 教育健康
下载PDF
基于Bobath理念的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在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樊留博 江毅卿 +4 位作者 刘宝华 韩文胜 刘素芝 王玲玲 卢战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在Bobath理念指导下改进膝关节控制训练方法,应用表面肌电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下肢膝关节控制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后... 目的:在Bobath理念指导下改进膝关节控制训练方法,应用表面肌电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下肢膝关节控制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后下肢痉挛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基础上应用Bobath理念指导进行膝关节控制强化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MAS)、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LE)评定及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同时应用实时定量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获取2组患者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长轴杨氏模量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MAS、CSI、FMA-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MAS和C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下肢FMA-L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协同收缩率均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膝关节拮抗肌群平均肌电值(AEMG)协同收缩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膝关节拮抗肌群AEMG协同收缩率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杨氏模量值比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基于Bobath理念的膝关节运动控制训练能够缓解脑卒中后偏瘫侧痉挛下肢的肌张力,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控制训练 Bobath理念 表面肌电图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 卒中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樊留博 韩文胜 +2 位作者 田瑛 刘宝华 金欢欢 《新医学》 2017年第4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25例(观察组)及健康人25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行常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临床痉...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25例(观察组)及健康人25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行常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进行下肢功能评定,同时以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下肢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的硬度,记录组织弹性图,比较杨氏模量值,对2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及CS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高(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侧与正常对照组相应一侧下肢相关肌肉的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杨氏模量值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有助于评估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痉挛下肢肌张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膝关节控制训练 超声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评价
下载PDF
基于B/M型超声数字化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咽期吞咽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樊留博 韩文胜 +2 位作者 沈佳雯 张露丁 罗咪咪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2-145,151,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B/M型超声观察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颏舌骨肌活动参数及舌骨活动参数,探讨其在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困难程度评估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 目的:应用实时B/M型超声观察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颏舌骨肌活动参数及舌骨活动参数,探讨其在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困难程度评估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经吞咽造影检查(VFSS)确诊存在咽期吞咽障碍。两组受检者均由同一名超声科医师进行咽部超声检查,在所有受试者采用吞咽5 mL稀流质的情况下测量或计算舌骨至下颌骨间的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所需时间,计算舌骨活动度、距离缩短率、颏舌骨肌活动度、活动时间、活动速度,比较两组各超声测量值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颏舌骨肌活动度及活动速度较对照组下降,活动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下颌骨至舌骨活动度、活动速度及距离缩短率均较对照组下降,活动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B/M型超声可以对舌骨和颏舌骨肌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定量检测,有助于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困难程度进行准确分析,为临床康复评估与治疗提供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颏舌骨肌 舌骨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评价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樊留博 刘素芝 +4 位作者 刘莹莹 卢战 刘宝华 唐艳 金欢欢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20期1658-1660,1663,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表面肌电信号(sEMG)评价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膝关... 目的观察应用表面肌电信号(sEMG)评价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膝关节控制训练。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行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FMA)、临床痉挛指数(CS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Barthel指数评定,监测患侧大腿主动肌、拮抗肌的sEMG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提高,CSI和N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拮抗肌群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协同收缩率明显增高,膝关节拮抗肌群平均肌电值(AEMG)协同收缩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协同收缩率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膝关节控制训练能降低痉挛性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肌张力,提高下肢协调性,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从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控制训练 痉挛 脑卒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偏瘫肩痛病人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明君 樊留博 +1 位作者 刘宝华 韩文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7-220,共4页
脑卒中后偏瘫侧肩痛是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影响病人后期康复训练、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肩痛通常发生在脑卒中后2周至2个月内,发生率为30%~80%[1,2]。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侧肩关节周围或局部压痛,被动活动甚至静... 脑卒中后偏瘫侧肩痛是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影响病人后期康复训练、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肩痛通常发生在脑卒中后2周至2个月内,发生率为30%~80%[1,2]。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侧肩关节周围或局部压痛,被动活动甚至静止时疼痛增加和运动受限,尤其是肩关节外展和外旋时疼痛加重[3,4]。有时表现为上肢的放射性痛、手腕背肿胀、指间关节挛缩畸形等,严重的可伴随有肩关节半脱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半脱位 局部压痛 肩关节外展 运动受限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被动活动 放射性痛 上肢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法治疗脑梗死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7
作者 樊留博 刘宝华 韩文胜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后下肢痉挛患者44例,随机分为入肌点针刺组和传统针刺组各2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传统针刺组采用传统的循经取穴... 目的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后下肢痉挛患者44例,随机分为入肌点针刺组和传统针刺组各2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传统针刺组采用传统的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入肌点针刺组采用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疗法。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针刺前后下肢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记录并比较组织弹性图和杨氏模量值;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改良Ashworth分级、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Berg平衡功能(BB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入肌点针刺组患者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杨氏模量值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肌点针刺组患侧下肢较传统针刺组相应侧下肢下降更显著(均P<0.01)。两组治疗后下肢改良Ashworth分级及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入肌点针刺组较传统针刺组下降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入肌点针刺组与传统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针刺法治疗可明显缓解脑梗死偏瘫侧下肢痉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准确评估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针刺神经入肌点 杨氏模量值 痉挛 脑梗死
下载PDF
晕针后踝泵与髋泵操作疗效差异
8
作者 邓启龙 朱靖 +4 位作者 何承敏 周苗 王璐 马光兴 吴仕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0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患者晕针后行踝泵与髋泵操作的效应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等5家单位共44例晕针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踝泵组(18例)和髋泵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总缓解率、缓解效率及治... 目的探讨患者晕针后行踝泵与髋泵操作的效应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等5家单位共44例晕针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踝泵组(18例)和髋泵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总缓解率、缓解效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晕针类型、晕针体位、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处理晕针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缓解效率和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髋泵和踝泵均是缓解晕针不适的有效方法,但髋泵在缓解效率和治疗依从性上有比较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泵 踝泵 晕针 针刺 微针刀
下载PDF
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治疗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1例
9
作者 樊留博 罗咪咪 +2 位作者 张露丁 沈佳雯 韩文胜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2期1010-1013,共4页
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是由于外伤造成颈椎过伸而引起的不完全脊髓损伤等一种疾病,病变常位于脊髓中央管周围的组织,临床常表现为上肢无力、麻木、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严重者可致下肢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1-2],颈脊髓中央... 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是由于外伤造成颈椎过伸而引起的不完全脊髓损伤等一种疾病,病变常位于脊髓中央管周围的组织,临床常表现为上肢无力、麻木、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严重者可致下肢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1-2],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导致的吞咽障碍临床较少见,累及环咽肌的病例更少见,主要是外伤伤及前纵韧带所致,表现为颈前疼痛,进食困难甚至返流等。吞咽障碍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或头颈部肿瘤等疾病所致,本病例是本地区首次发现外伤性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累及环咽肌,导致环咽肌失迟缓而出现严重的吞咽功能障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 肉毒毒素 吞咽障碍 超声引导 导管球囊定位
下载PDF
超声定量评估技术在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严重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樊留博 沈佳雯 +2 位作者 韩文胜 张露丁 罗咪咪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评估技术在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0例为患者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2组受试者均接受咽部超声检查,测量或计算其舌骨至下颌骨间的最大距离、最小距离、...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评估技术在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0例为患者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2组受试者均接受咽部超声检查,测量或计算其舌骨至下颌骨间的最大距离、最小距离、所需时间,计算舌骨活动度、距离缩短率、颏舌骨肌活动度、活动时间、活动速度,比较2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超声检测各项指标与其VFSS评分的相关性,并绘制上述各项指标的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舌骨和颏舌骨肌活动参数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患者组的颏舌骨肌活动度、活动时间、活动速度分别为(6.15±1.66)mm、(0.26±0.07)s和(25.52±9.68)mm/s,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下颌骨至舌骨活动度、活动时间、活动速度、距离缩短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VFSS等级与其颏舌骨肌活动度呈强相关,与颏舌骨肌活动速度呈中等相关,与舌骨活动时间呈弱相关。结论超声测量参数中的颏舌骨肌活动度、颏舌骨肌活动速度和舌骨活动时间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其中以颏舌骨肌活动度为最佳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评估 颏舌骨肌 舌骨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膝关节控制能力障碍的sEMG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樊留博 刘素芝 +3 位作者 韩文胜 刘宝华 卢战 王玲玲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5期715-717,874,共4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在屈伸患者膝关节时双侧大腿各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为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膝关节运动控制障碍的康复训练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使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检测正常对照组35例...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在屈伸患者膝关节时双侧大腿各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为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膝关节运动控制障碍的康复训练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使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检测正常对照组35例健康人和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35例患者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的肌电信号变化,观察在膝关节屈曲和伸展状态下均方根值(RMS),协同拮抗率(CR)的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膝关节伸展状态下时,健侧与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的RMS值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健侧与患侧CR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患侧的RMS值及CR均小于健侧(P<0.05)。在膝关节屈曲状态下时,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的RMS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及健侧(P<0.01);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CR大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股内侧肌及股二头肌的RMS值及CR均小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健患侧屈伸肌都存在主动肌与拮抗肌协调性的异常,表面肌电图技术可以实时定量评价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膝关节控制障碍主动肌与拮抗肌协调性,为制定康复方案及预后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控制障碍 表面肌电图 痉挛 脑卒中 评估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脑卒中偏瘫肢体硬度对痉挛性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樊留博 韩文胜 +2 位作者 江莹莹 刘宝华 唐艳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8期1323-132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康复治疗前后肢体硬度变化对痉挛性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测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和2013年7月—2015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20例患者(观察组... 目的观察基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康复治疗前后肢体硬度变化对痉挛性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测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和2013年7月—2015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下肢痉挛状态的20例患者(观察组)康复治疗前后下肢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的弹性变化,观察康复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痉挛下肢肌肉弹性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健侧与患侧纵切应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纵切应变均升高(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痉挛侧膝关节屈曲状态下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纵切应变比治疗前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纵切应变下降(P<0.05),但股二头肌纵切应变无明显变化(P>0.05),当膝关节伸展状态下膝关节观察组患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应变率比检测及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但患侧股二头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定量评价脑卒中后痉挛下肢肌张力变化,可作为其康复预后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偏瘫 超声弹性成像 脑卒中 评价
下载PDF
淫羊藿苷基于雌激素受体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MC3T3-E1成骨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丹阳 林忠 +7 位作者 潘牡丹 孙渊 金慧 洪盾 朱敏 谢群莉 陈利华 陈海啸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8期971-977,共7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R)对雌性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MC3T3-E1成骨抑制效应的影响。方法分别以DEX 10?5 mol·L?1、ICR 10?6 mol·L?1、雌激素(E2)10?8 mol·L?1及ICI1...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R)对雌性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MC3T3-E1成骨抑制效应的影响。方法分别以DEX 10?5 mol·L?1、ICR 10?6 mol·L?1、雌激素(E2)10?8 mol·L?1及ICI182780(IN)10?5 mol·L?1干预MC3T3-E1成熟分化过程,并通过real-time RT-PCR、Westen blot、MTT和茜素红染色法分别测定对应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ICR和E2一样能够明显提高成骨细胞ALP、OPG、OC和Runx2的表达,并能够显著降低RANKL和Dickkopf的表达,对应的OPG和RANKL蛋白的表达量与m RNA的表达量相一致。ALP活性、细胞增殖能力以及Ga2+结节数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提高。同时ICR和E2都能够有效回复DEX诱导的成骨抑制效应,这种调节效应能够被IN有效的阻断。结论 ICR具有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激活效应,并能够有效的缓解DEX诱导的成骨抑制效应;其促成骨效应具ER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糖皮质激素 MC3T3-E1 雌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