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桥梁症状网络分析
1
作者 李如如 王苗 +4 位作者 陈硕硕 徐嘉仪 王珏 韩亚茹 张丽青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网络分析识别症状群结构和桥梁症状。结果:共提取出呼吸-睡眠障碍症状群、外周水肿症状群、头晕-疲乏症状群、口咽不适症状群4个症状群,桥梁强度前4位的症状分别为腿部或手臂水肿(rS=0.559,rE=3.756)、平躺时呼吸困难(rS=0.408,rE=4.556)、缺乏食欲(rS=0.396,rE=3.999)、口干(rS=0.363,rE=2.199),预期影响最高的症状是夜间睡眠憋醒(rE=4.750,r S=0.202)。结论:腿部或手臂水肿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心桥梁症状,夜间睡眠憋醒、平躺时呼吸困难、缺乏食欲以及口干是连接不同症状群的桥梁症状。借助桥梁症状在各个症状群间的桥接作用,对桥梁症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症状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症状群 桥梁症状 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灾害脆弱性分析的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小芳 王丽钠 +1 位作者 陈靖娴 孙彩霞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对某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风险事件进行评估,明确需要优先关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风险事件及改进关键点,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方法基于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回顾与工作实践,某院新生儿科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小组采用... 目的对某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风险事件进行评估,明确需要优先关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风险事件及改进关键点,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方法基于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回顾与工作实践,某院新生儿科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指标的初步筛选,进而通过问卷对初筛指标逐一评估,结合Kaiser模型的风险值评估表形成新生儿科感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感控风险值评估问卷。2020年5月,以问卷形式请小组成员对风险指标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分,然后计算危害风险值并采用矩阵分析法划分风险带。结果新生儿科感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管理指标11项,执行指标20项,结果指标7项。危害风险值排序前5的指标依次为:手卫生方法不正确(39.20%)、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不到位(39.04%)、奶液未现配现用(38.19%)、医院感染暴发(38.02%)和手卫生依从性低(37.99%)。严重度高而准备度低的指标包括与乳类喂养相关的3项指标以及与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相关的3项指标。矩阵分析结果显示,处于高风险带的指标有9项,处于中风险带者7项,处于低风险带者22项。结论本研究基于灾害脆弱性分析明确了新生儿科的医院感染管理风险事件,管理者应优先关注处于高风险带的指标,对于危害风险值高而准备度低的指标需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避免医院感染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灾害脆弱性分析 Kaiser模型 风险评估 新生儿科
原文传递
水温对雾化器表面残留微生物清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苏丽丹 叶媛媛 +5 位作者 江小琼 王丹 张雪青 卢雪琴 温鸿 蔡福满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用水水温对专人专用雾化器表面残留微生物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儿120例进行随机分组,根据患儿住院期间雾化治疗后雾化器冲洗和浸泡用水的温度不同,设立1个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用水水温对专人专用雾化器表面残留微生物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儿120例进行随机分组,根据患儿住院期间雾化治疗后雾化器冲洗和浸泡用水的温度不同,设立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水温为15~25℃,试验组根据水温不同分为3组:A组(30~45℃),B组(50~60℃),C组(>90℃),其余均按照常规进行冲洗、浸泡,统一方式晾干保存。分别在雾化器开始使用后的第1、第3、第5、第7天,对保存备用的雾化器表面采样送检。根据合格标准比较不同使用时间和不同分组雾化器表面微生物采样的合格率。结果:雾化器使用1 d,对照组合格率为96.7%,各试验组合格率均为100.0%(P>0.05)。雾化器使用3 d,对照组合格率为50.0%,试验组合格率分别为A组66.7%,B组90.%,C组100.0%(P<0.001);使用5 d,对照组合格率为48.1%,试验组合格率分别为A组53.6%,B组92.9%,C组100.0%(P<0.01);使用7 d,对照组合格率为52.9%,试验组合格率分别为A组50.0%,B组92.3%,C组100.0%(P<0.01)。结论:在常规的清洗保存下,随着清洗用水水温升高,雾化器表面残留微生物的有效清除率提高。50℃以上水温可以有效清除雾化器表面的残留微生物,达到雾化器的有效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雾化器 清除 微生物
下载PDF
微信再教育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4
作者 叶媛媛 吴蕾若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08-509,512,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再教育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至2月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20例分为两组,剔除未能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纳入分析患者604例,其中对照组301例(给予口头、纸质宣教),实验组303例(给予口头、纸质... 目的探讨微信再教育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至2月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20例分为两组,剔除未能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纳入分析患者604例,其中对照组301例(给予口头、纸质宣教),实验组303例(给予口头、纸质宣教和微信平台宣教)。检查当天对每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及术后满意度,检查时对肠道清洁度进行渥太华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微信是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再教育的良好平台,患者乐于接受,宣教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