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临床案例为导向培养急诊科住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1
作者 连洁 吴斌 +5 位作者 赵光举 陈隆望 唐亚慧 王逸平 胡系意 卢中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 以临床案例为导向,探索提升急诊科住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专业基地培训的2017~2022届住院医师104名,根据是否通过临床案例教学法培训分为未培训组(n=63),培训组(n=41)。分析两... 目的 以临床案例为导向,探索提升急诊科住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专业基地培训的2017~2022届住院医师104名,根据是否通过临床案例教学法培训分为未培训组(n=63),培训组(n=41)。分析两组住培医师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年度考核、结业考核成绩。结果 住培第一年末及结业后住培医师自我感知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病史采集能力、体格检查能力及技能操作能力均有所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19、14.68、11.61、20.82、19.59,P<0.001)。没有通过临床案例教学法培训的已结业住培医师自我感知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病史采集能力、体格检查能力及技能操作能力较通过临床案例教学法培训的已结业住培医师差。培训第二年年度考核临床思维能力成绩较第一年好(分:82.23±1.69 vs.80.70±1.52;t=2.71,P=0.016),结业考核临床思维能力成绩较第二年好(分:84.20±2.60 vs.82.23±1.69;t=2.22,P=0.043)。结论 以临床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急诊科住培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不断完善我国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推动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不断走向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案例 急诊科 临床思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急诊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隆望 赵光举 +2 位作者 洪广亮 唐亚慧 卢中秋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4期281-284,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教研”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科研能力培养是住培的重要内容。而目前急诊科住培存在住院医师科研训练不足、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管理不规范、科研评价指标不完善的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教研”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科研能力培养是住培的重要内容。而目前急诊科住培存在住院医师科研训练不足、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管理不规范、科研评价指标不完善的问题。本文主要从5个方面介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住培中科研能力培养经验:强化科研意识、营造科研氛围;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思维培养;住培导师和带教老师引导住院医师进行科研实践;开设临床科研教学课程;建立急诊科住院医师科研团队,鼓励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题研究。为我国住培培养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医学高层次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急诊医学 科研能力 毕业后教育 管理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戴珊珊 黄洁 +3 位作者 洪广亮 唐亚慧 王逸平 卢中秋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级(n=65)和2016级(n=67)“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7级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2...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级(n=65)和2016级(n=67)“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7级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2016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试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2017级学生案例分析测试成绩为(17.44±4.19)分,高于2016级的(15.74±3.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2017级大多数学生赞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普遍认可,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基于Kaiser模型的急诊病区灾害脆弱性评估与应对策略
4
作者 葛建飞 李文玉 +2 位作者 李心群 柯婷婷 田少志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1期13-17,共5页
目的评估急诊病区的灾害脆弱性风险,以提高其在意外事件发生时的灵活性和复原能力。方法选取浙江省内39家医院的73名急诊专科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利用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hazardvulnerability analysis,HVA)识别潜在威胁,... 目的评估急诊病区的灾害脆弱性风险,以提高其在意外事件发生时的灵活性和复原能力。方法选取浙江省内39家医院的73名急诊专科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利用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hazardvulnerability analysis,HVA)识别潜在威胁,评估其概率,估计其对特定组织或区域的影响,并计算与此类事件相关的风险值。结果在4类风险指标中,系统风险值最高(37.68%),其次为人员(36.53%)、物品(29.45%)和空间(29.25%)。排名前10位的风险事件为患者数超出急诊室容量(52.03%)、人员不足(47.23%)、工作场所暴力(46.86%)、医疗诉讼(43.64%)、高危管道意外拔管(41.63%)、缺乏抢救经验或技能(41.51%)、标本事件(40.72%)、缺乏循环支持观察与异常处理经验(39.22%)、信息系统故障(38.95%)、患者走失(38.28%)。结论应从领导规划、制度完善、沟通协作和适应能力提升等方面改进,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配置、持续监测物品与空间风险、制定床位管理和新护士培训等措施提升急诊病区的应急能力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病区 灾害脆弱性分析 Kaiser模型 应急管理
下载PDF
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积极心理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5
作者 宋文静 胡颖颖 +3 位作者 叶铭惠 何春雷 项俊之 卢中秋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对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焦虑、抑郁及幸福感的影响,避免患者出院后再自杀。方法 将96例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按住院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施成年服毒自杀未遂...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对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焦虑、抑郁及幸福感的影响,避免患者出院后再自杀。方法 将96例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按住院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施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积极心理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前、出院时及干预后3个月两组焦虑、抑郁及总体幸福感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幸福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可降低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升其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服毒 自杀未遂 积极心理学 焦虑 抑郁 幸福感 叙事护理
下载PDF
急性敌草快中毒的死亡风险因素探讨
6
作者 李冬 宋文兴 孙蓉蓉 《浙江医学》 2025年第3期249-256,I0004,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4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1例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28 d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临床表... 目的探讨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4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1例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28 d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使用散点图记录入院时血浆敌草快浓度、中毒至毒物检测时间与预后的关系,并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对服毒量、中毒至洗胃时间、入院12 h内平均每小时尿量及血白细胞计数、乳酸、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钙素原、肌红蛋白、中毒12 h内入院敌草快浓度进行ROC曲线分析,寻找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然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生存的因素。结果41例患者中,存活19例(46.34%),死亡22例(53.66%)。存活组患者服毒量、中毒至洗胃时间、血液透析治疗比例、出现肾功能不全比例、住院期间无尿比例及血白细胞计数、pH值、乳酸、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降钙素原、肌酸肌酶、肌红蛋白、敌草快浓度、中毒12 h内入院敌草快浓度均低于死亡组,入院12 h内平均每小时尿量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服毒量大、入院时血肌酐、降钙素原、中毒12 h内入院敌草快浓度升高均是影响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入院12 h内平均每小时尿量增多为影响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急性敌草快中毒患者服毒量、入院12 h内平均每小时尿量、血肌酐、降钙素原、中毒12 h内入院敌草快浓度具有良好的敌草快中毒死亡风险预测效能,这些指标容易获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草快 风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庆荣 毛春节 +1 位作者 曹云云 林碎钗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经常规流程接受治疗),2014年6-1...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经常规流程接受治疗),2014年6-12月的98例患者为观察组(经急诊绿色通道接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8.91±12.75)和(90.17±29.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P<0.01);观察组抢救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95%),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有效缩短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绿色通道 急性心肌梗死 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急诊手术患者感染防控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施若霖 张丽青 +5 位作者 许多 叶媛媛 张文淼 王晓础 汤晓芬 卢中秋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589-592,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大型综合医院手术室在疫情管控、急症救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手术患者由于病情紧急,有时甚至无法在手术前进行完整流行病学史的排查,这对手术室围术期感染防控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我们从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大型综合医院手术室在疫情管控、急症救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手术患者由于病情紧急,有时甚至无法在手术前进行完整流行病学史的排查,这对手术室围术期感染防控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我们从疫情期间急诊手术开展的现状入手,通过术前评估、负压手术间运作、接诊流程防控、人员与特殊物资配备、术中与术后防控、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探讨防控策略,为急诊患者的围术期感染防控提供解决方案,保护医患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感染控制 围手术期 急诊
下载PDF
思政引领打造人文住培——思政融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戴琪 胡珦 +3 位作者 侯宁健 卢中秋 许慧清 陈钢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340-344,F0003,共6页
在分析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思政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住培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以课程思政研究为主、以单学科研究为主,以及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三大局限。通过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培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 在分析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思政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住培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以课程思政研究为主、以单学科研究为主,以及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三大局限。通过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培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与介绍,提出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应聚焦党建引领、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思政建设,采用以住院医师为中心的“四位一体”多阶段、一贯式的住培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将思政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而提升住院医师六大核心胜任力及结业考核通过率,提高住培培养与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 党建引领 住培思政教学体系 住培管理 培养质量
下载PDF
1例无绿藻感染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10
作者 周春燕 张冉 林碧 《浙江医学》 2025年第1期82-84,94,共4页
总结2023年12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无绿藻感染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患者出现的脓毒性休克、伤口感染、预防静脉通路感染、尿路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采取了早期识别及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各器... 总结2023年12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无绿藻感染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患者出现的脓毒性休克、伤口感染、预防静脉通路感染、尿路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采取了早期识别及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各器官功能支持、动态调整伤口治疗及护理、多学科协作建立维护静脉通路、控制尿路感染、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等措施。经过49 d的积极治疗与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绿藻 感染 休克 脓毒性 护理
下载PDF
集束化管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分诊后等候时间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戴政杰 雷步怀 +2 位作者 胡颖颖 何春雷 林碎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观察集束化管理对急诊危急重症患者分诊后等候时间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常... 目的观察集束化管理对急诊危急重症患者分诊后等候时间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急诊集束化管理护理流程。采用情绪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记录两组患者的候诊时间和确诊时间;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34.02±6.90比37.81±7.05,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31.36±7.72比35.03±7.06,均P<0.05〕;研究组平均候诊时间、确诊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h:0.34±0.23比0.50±0.25和1.88±0.35比2.59±0.33,均P<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96.67%(145/150)比86.00%(129/150),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护理流程能明显缩短急诊危急重症患者的候诊时间和确诊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集束化管理 危急重症 情绪状态
下载PDF
温州市城区老年患者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旭桃 林碎钗 +3 位作者 范栩妃 王雪清 何琰琼 周国花 《健康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总结温州市城区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改善院前急救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温州市城区院前急救1200例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诊断、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 目的总结温州市城区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改善院前急救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温州市城区院前急救1200例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诊断、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结果与58例院前死亡者相比,1142例院前非死亡者现场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016,P<0. 05);调度时间、到达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135、0. 957,P>0. 05)。院前急救和院前死亡者疾病类别以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比重最大,分别为28. 4%和25. 6%、21. 8%和17. 2%。1200例院前急救多见于71~80岁(39. 7%)、81~90岁(34. 8%),女/男=1. 3; 58例院前死亡者多为70~100岁(86. 2%),女/男=1. 8。院前急诊和院前死亡人数:冬春季(3、11月)/夏秋季(12、1、3月)=1. 7,夜晚/白天=1. 1;就诊高峰时段为7-9点、13-15点、21-凌晨4点,高危死亡时段为13-16点、22-凌晨4点。结论增加繁忙时段急诊人物力储备、对循环和神经等系统开展针对性预防及保健、加强女性身心呵护有望进一步改善温州市城区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晕厥患者分诊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仲瑶 文晓妮 林碎钗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1640-1641,164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晕厥患者分诊中的应用及准确性。方法以345例符合条件的急诊晕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EW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紧急组(MEWS评分>4分)和非紧急组(MEWS评分≤4分),观察就诊24h内所发生的紧急事件。...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晕厥患者分诊中的应用及准确性。方法以345例符合条件的急诊晕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EW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紧急组(MEWS评分>4分)和非紧急组(MEWS评分≤4分),观察就诊24h内所发生的紧急事件。结果共有20例患者(5.9%)出现紧急事件,包括死亡6例,再次晕厥4例,呼吸循环骤停6例,入住ICU 6例。紧急组病死率(3.6%)和紧急事件总发生率(9.4%)明显高于非紧急组(0.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预测紧急事件的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60.4%,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6.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晕厥患者的分诊,但其准确度并不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建立专门针对晕厥患者的分诊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晕厥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分诊
下载PDF
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高氧血症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项俊之 鲍亚平 +3 位作者 石松松 金赛赛 林碎钗 何春雷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7期582-586,共5页
目的:对江浙地区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高氧血症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旨在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江浙地区部分三级医院268名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进行高氧血症知信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 目的:对江浙地区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高氧血症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旨在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江浙地区部分三级医院268名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进行高氧血症知信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高氧血症知识维度得分为(27.90±3.91)分,态度维度得分为(23.99±2.59)分,行为维度得分为(38.15±7.21)分。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高氧血症影响因素所形成的方程:y=105.121-7.067x_(1)-5.155x_(2)+2.892x_(3),R^( 2)=0.146,所构成的回归方程能解释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高氧血症知信行总变异的14.6%。结论:江浙地区三级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对高氧血症知识水平掌握较好,态度积极,行为水平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医学科 高氧血症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急诊护理路径在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15
作者 胡慧慧 俞静 +1 位作者 范栩妃 林碎钗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4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路径用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RM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52例。比较两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及护理满...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路径用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RM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52例。比较两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路径用于RM效果较好,可提高抢救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路径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抢救效率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通过抑制Th1/Th17和促进Tregs改善脓毒症小鼠器官损伤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玉妹 陈隆望 +1 位作者 张万里 王雪涛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90-198,共9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对脓毒症小鼠T细胞分化及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8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MCC950治疗组(MCC950组),每组6只。其中...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对脓毒症小鼠T细胞分化及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8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MCC950治疗组(MCC950组),每组6只。其中CLP组和MCC950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的方法制备脓毒症模型。MCC950组腹腔注射溶于0.5 mL 0.9%氯化钠溶液的MCC950(50 mg/kg),sham组和CLP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CLP术后24 h收集小鼠血清及器官标本。HE染色法观察脓毒症小鼠肺脏、肾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并计算生存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NLRP3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肺组织的细胞因子水平(IL-1β、IL-18、IL-1α、IL-6、TNF-α);分离脾脏获得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Th17、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和肺泡壁增厚,肾小管刷状缘和上皮细胞减少,肾小球萎缩,肾小管成弥漫性扩张,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脾脏NLRP3的蛋白表达上调(P<0.05),血清IL-1β、IL-18、IL-1α、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肺组织中IL-1α、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脾脏CD4^(+)IFN-γ^(+)Th1、CD4^(+)IL-17^(+)Th17、CD4^(+)CD25^(+)Foxp3^(+)Tregs比例均升高(P<0.05),小鼠7 d生存率为30%(P<0.05)。与CLP组相比,MCC950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水肿减退,肾小管扩张不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亦有所减轻,脾脏NLRP3的蛋白表达下调(P<0.05),血清IL-1β、IL-18、IL-1α、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肺组织中IL-1α、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脾脏CD4^(+)IFN-γ^(+)Th1、CD4^(+)IL-17^(+)Th17比例减少,CD4^(+)CD25^(+)Foxp3^(+)Tregs比例明显增加(P<0.05),小鼠7 d生存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MCC950阻断NLRP3可改善脓毒症小鼠的器官损伤,其作用可能依赖于抑制Th1/Th17反应和促进Tregs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950 NLRP3 脓毒症 T细胞分化 器官损伤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卡培他滨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少波 吴旭桃 +1 位作者 邱雯慧 胡婷婷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6期992-998,共7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CRC)患者卡培他滨化疗诱导不良反应(CIAE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CIAEs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卡培他滨片治疗的根治性术后CR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CRC)患者卡培他滨化疗诱导不良反应(CIAE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CIAEs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卡培他滨片治疗的根治性术后CR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CIAEs分为CIAEs和非CIAEs(NCIAEs)组。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筛选差异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CRC患者发生CIAEs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使用R软件构建CRC患者CIAEs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CIAEs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3例接受卡培他滨片治疗的根治性术后CRC患者,201例发生CIAEs,恶心呕吐(69.96%)发生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OR=3.018,95%CI(1.404,6.487),P=0.005]、预后营养指数[OR=0.129,95%CI(0.06,0.278),P<0.001]和系统炎症指数[OR=4.074,95%CI(1.316,12.615),P=0.015]是CRC患者发生CIAEs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所构建的CIAEs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论CIAEs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CRC患者CIAEs的个体化预测,是预防CIAEs和护理管理过程中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 化疗诱导的不良反应 风险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组合洗胃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18
作者 李心群 陈心怡 +1 位作者 魏素翔 柯婷婷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7期59-60,共2页
急性口服中毒患者约占急诊科抢救患者的15%~20%[1]。洗胃是急性口服中毒患者的重要抢救手段,患者能否及时接受洗胃,直接关系到预后。目前,医院内普遍使用电动洗胃机,但采购成本较高且结构复杂,若发生故障可能无法及时正确处理。突发群... 急性口服中毒患者约占急诊科抢救患者的15%~20%[1]。洗胃是急性口服中毒患者的重要抢救手段,患者能否及时接受洗胃,直接关系到预后。目前,医院内普遍使用电动洗胃机,但采购成本较高且结构复杂,若发生故障可能无法及时正确处理。突发群体中毒事件时,急诊量急剧增加,急需一种高效简便的洗胃装置备用。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组合洗胃装置,并于2020年1月投入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胃 装置设计 口服中毒 急救
下载PDF
ICU医护人员临床警报管理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春清 罗铎麟 +3 位作者 高萍 陈好 何春雷 徐小群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689-694,共6页
目的基于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解析ICU医护人员临床警报管理的体验及需求,为制订临床警报管理相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3年9月—11月,对温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2名ICU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患者... 目的基于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解析ICU医护人员临床警报管理的体验及需求,为制订临床警报管理相关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3年9月—11月,对温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2名ICU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为分析框架,采取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警报管理不当对医患双方的不良影响、警报对工作任务的帮助与阻碍、警报与内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组织层面开展警报管理的现状和困境、改进和优化警报系统的需求5个主题。结论临床警报管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通过监管警报相关不良事件,开展多元化培训教育,应用智能化工具和技术等手段,全方位提升警报管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减轻ICU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警报管理 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 质性研究 智能化
下载PDF
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20
作者 黄明榕 唐亚慧 +4 位作者 吴莉娜 陈潇荣 吴斌 卢中秋 胡颖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分析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方案与护理措施,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3例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 目的分析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方案与护理措施,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3例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预后两组患者器官功能受损情况,以及使用血液灌流(HP)比例、使用灌流器平均数、血液净化比例、平均血液净化时间和HP串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的差异.结果53例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男性27例(50.94%),女性26例(49.06%);年龄14~86岁,平均(38.13±19.68)岁.52例为自行口服中毒,1例为误服.检测出的敌草快血药浓度57.38~119762.00μg/L,百草枯血药浓度60.12~71244.89μg/L.40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38例最终进展为多器官衰竭,以消化道、肾脏、肝脏等靶器官损伤为主;经积极救治和护理后,13例(24.53%)患者两种药物血药浓度均下降至<50μg/L,最终好转出院,住院4~34 d;32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后确认死亡,住院1~4 d;8例患者院内死亡,住院1~3 d,共死亡40例(75.47%).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神经系统、肾脏、呼吸系统、肝脏损伤率均明显升高[神经系统:90.00%(36/40)比15.38%(2/13),肾脏:95.00%(38/40)比69.23%(9/13),呼吸系统:97.50%(39/40)比30.77%(4/13),肝脏损伤:85.00%(34/40)比46.15%(6/13),均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使用灌流器平均数、平均血液净化时间均明显降低[使用灌流器平均数(个):4.35±2.42比6.62±1.17,平均血液净化时间(d):1.53±1.09比5.23±3.90,均P<0.05].结论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实施系统性治疗的同时给予个体化、动态化护理支持,密切观察受累器官系统的表现与检验指标,优化死亡高峰期流程,以期降低敌草快混合百草枯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敌草快 百草枯 混合中毒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