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谷斌斌 张蕊 +1 位作者 黄伟 姚建高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035-1036,1050,共3页
目的调查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用于部分内科患者的可行性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在住院期间的改变。方法对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三个专科新入院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80例患者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该工具的可行性及该部分... 目的调查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用于部分内科患者的可行性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在住院期间的改变。方法对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三个专科新入院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80例患者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该工具的可行性及该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营养风险的变化。结果入选患者中完全适用NRS2002的患者比例为85.0%,评定率及完全适用率最低的均为神经内科;全部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从入院时的32.8%上升为出院时的38.3%,住院期间神经内科及消化内科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升高,呼吸内科降低。结论NRS2002应用于部分内科患者是可行的;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营养风险进行监测,给予适当的干预,以降低住院期间营养风险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发生率 NRS2002
下载PDF
营养干预对有营养风险内科患者住院期间体重变化及摄入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蕊 谷斌斌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营养支持(通过口服、肠内或肠外营养)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预后。虽然大多数研究关注人工喂养,但实际上医院膳食仍是避免及改善病人营养不良的第一选择,且大多数有营养风险的住院病人也仅仅是通过医院提供的膳食获得每日所需营... 营养支持(通过口服、肠内或肠外营养)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预后。虽然大多数研究关注人工喂养,但实际上医院膳食仍是避免及改善病人营养不良的第一选择,且大多数有营养风险的住院病人也仅仅是通过医院提供的膳食获得每日所需营养。需要对有营养风险的住院患者进行更全面、详细地营养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体重变化 内科患者 风险 摄入量 住院期 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富含缓释淀粉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文俊 项松英 +3 位作者 沈飞霞 王毅 陈雄 谷雪梅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富含缓释淀粉高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肠内营养(EN)制剂对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2例IGT患者随机分为试验餐组(n=32)和普通餐组(n=30)。试验餐组服用富含缓释淀粉高MUFA的EN制剂(雅培益力佳SR)替代早餐,普... 目的:观察富含缓释淀粉高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肠内营养(EN)制剂对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2例IGT患者随机分为试验餐组(n=32)和普通餐组(n=30)。试验餐组服用富含缓释淀粉高MUFA的EN制剂(雅培益力佳SR)替代早餐,普通餐组服用等热量的纯牛奶+淡馒头,所有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INS)以及血脂系列,就各项指标进行组内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餐组干预4周后体质量以及PPG、PINS、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试验餐组PPG、PINS、TG、TC和LDL-c均低于普通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富含缓释淀粉高MUFA的EN制剂有利于降低单纯IGT患者PPG和PINS水平,并改善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淀粉 单不饱和脂肪酸 糖耐量异常 血脂 血糖
下载PDF
定期个体化营养咨询与宣教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谷斌斌 张蕊 +2 位作者 王毅 黄伟 王超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年第3期343-345,共3页
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我国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达1.7%~16.7%[1~3]。GDM不仅增加了妊高征、剖宫产及产后糖尿病的发病率,而且易致胎儿宫内窘迫、巨大胎儿... 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我国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达1.7%~16.7%[1~3]。GDM不仅增加了妊高征、剖宫产及产后糖尿病的发病率,而且易致胎儿宫内窘迫、巨大胎儿等并发症[3]。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GDM非常重要。目前,在GDM的治疗方法中口服降糖药因易致胎儿畸形而不被采用[4],而胰岛素治疗则仅适用于在饮食治疗基础上血糖仍控制不良的患者。因此,营养治疗成为防治GDM母婴并发症的主要方法。本次研究观察首次诊断为GDM的营养咨询患者经过定期个体化的营养咨询与营养宣教后血糖控制的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营养咨询 营养宣教 GESTATIONAL 个体 母婴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宫内窘迫
下载PDF
营养干预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5
作者 张蕊 谷斌斌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观察营养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56例NAFLD患者给予为期6个月的膳食营养干预,观察干预后营养素摄入量、生化指标及人体成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每日能量摄入量及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蛋白质供能... 目的:观察营养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56例NAFLD患者给予为期6个月的膳食营养干预,观察干预后营养素摄入量、生化指标及人体成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每日能量摄入量及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蛋白质供能比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脂肪供能比无明显改变;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肪(BFM)及内脏脂肪面积(VFA)显著下降(均P<0.01),体蛋白(P)及骨骼肌(SMM)无明显改变;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下降(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无明显改变。结论:合理的营养干预有助于NAFLD患者减低体质量及VFA,改善FBG及血脂谱,对NAFLD的治疗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人体成分
下载PDF
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文杰 沈苏丹 钱黄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2期4014-4016,共3页
由于手术操作部位的特殊性,骨科手术容易使机体大面积暴露,切口长时间暴露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1]。为了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中效果,本研究选择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进行护理,对其术后切口愈合及预后等进... 由于手术操作部位的特殊性,骨科手术容易使机体大面积暴露,切口长时间暴露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1]。为了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中效果,本研究选择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进行护理,对其术后切口愈合及预后等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手术室舒适护理 术后康复 术后切口愈合 预后的影响 手术操作部位 切口感染的 现报告如下
下载PDF
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神经性厌食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沈苏丹 黄伟 谷斌斌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7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神经性厌食(AN)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A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精神卫生科治疗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胃肠外营养(PN)+常规饮食支持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神经性厌食(AN)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A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精神卫生科治疗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胃肠外营养(PN)+常规饮食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PN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两组非胃肠外营养支持供能达基础能量消耗时,停用胃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和进食障碍调查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体重、体重指数、上臂围、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对瘦的追求、贪食、完美主义、人际不信任、内感受的觉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精神卫生科治疗和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AN,能有效纠正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有助于改善患者对进食障碍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 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进食障碍调查量表
下载PDF
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方必东 王毅 +2 位作者 陈晓晶 陶元萍 许崇永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11-213,217,共4页
目的探讨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检查,10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结果 15例中,单发病灶9例,多发病灶6例。影像学特点:肝内单发、多... 目的探讨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检查,10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结果 15例中,单发病灶9例,多发病灶6例。影像学特点:肝内单发、多发及弥漫性结节或肿块,边界多清晰,病灶内或周围可见丰富血管影。超声以低回声为主,也可为高回声或混杂回声,多普勒超声检查示病灶血供丰富。CT平扫呈低密度灶,伴有斑点、斑片、条索状钙化。增强扫描示小病灶动脉期均匀明显强化或环行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大病灶动脉期边缘呈环形及花瓣样强化,延迟期持续向心性强化,中心区域可见条索状血管样强化及未强化区域。MRI表现为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混杂出血、坏死及迂曲流空血管。结论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超声应作为筛查和随访的重要手段,CT和MR对早期定性诊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 超声 磁共振影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营养支持对内科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谷斌斌 张蕊 +1 位作者 王毅 姚建高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评价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营养风险筛查2002筛查有营养风险的148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次排序,依单双号进行分组,分为常规治疗组75例和个体化营养干预组73例。干预措施包括鼓励患者进... 目的评价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营养风险筛查2002筛查有营养风险的148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次排序,依单双号进行分组,分为常规治疗组75例和个体化营养干预组73例。干预措施包括鼓励患者进食、设计饮食计划、确保膳食处方的落实。评价住院期间能量、蛋白质入量、体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营养干预组有更高的蛋白质摄入量[(45.1±2.2)g/d比(54.8±2.5)g/d,P=0.004)],能量摄入干预组有增高的趋势[(4180.0±227.4)kJ/d比(4589.6±150.5)kJ/d,P=0.1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6%的干预组患者摄入量超过需求量的75%,对照组只有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干预组比对照组更能保持自身体质量[(-0.4±0.2)kg比(-1.1±0.2)kg,P=0.025]。对照组与干预组的住院时间[(13.5±0.9)d比(12.4±0.6)d,P=0.310)]、住院费用[(17834±1824)元比(16099±1243)元,P=0.435)]、并发症发生率(12.8%比8.1%,P=0.1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及住院期间体质量的保持有意义,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营养干预对有营养风险的内科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 住院 干预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AMPK激活剂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胰腺损伤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伟 孔丽君 +1 位作者 叶亚群 王宏伟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11期1606-1611,共6页
目的探讨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活剂5-氨基-4-咪唑羧基酰胺核苷(AICAR)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C组)、模型组(SAP组)和实验组[(SAP+AICAR)组,造... 目的探讨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活剂5-氨基-4-咪唑羧基酰胺核苷(AICAR)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C组)、模型组(SAP组)和实验组[(SAP+AICAR)组,造模前2 h给予AICAR 400 mg/kg干预],5%牛黄胆酸钠按0.1 mL/kg泵入胆管造模,每组6只大鼠。造模24 h后异氟烷麻醉大鼠,取腹主动脉血5~7 mL,并剪除心脏使大鼠安乐死。Western blot测定胰腺磷酸化p-AMPK/AMPK比值;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损伤和水肿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胰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细胞数量;ELISA测定血清淀粉酶、脂肪酶、IL-6和TNF-α含量,并测定胰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SAP组胰腺磷酸化AMPK水平较NC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磷酸化AMPK水平较SAP组明显升高(P<0.01);SAP组胰腺的病理评分、胰腺水分含量均明显高于NC组(P<0.05),实验组胰腺的病理评分、胰腺水分含量较SAP组明显降低(P<0.01);SAP组MCP-1表达量、MPO阳性细胞数量、血清淀粉酶含量、血清脂肪酶含量、血清IL-6和TNF-α含量以及胰腺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较NC组明显升高(P<0.05),而实验组MCP-1表达量、MPO阳性细胞数量、血清淀粉酶含量、血清脂肪酶含量、血清IL-6和TNF-α含量以及胰腺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较SAP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AMPK激活剂抑制SAP大鼠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胰腺损伤和胰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 5-氨基-4-咪唑羧基酰胺核苷(AICAR) 氧化应激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下载PDF
缓释淀粉在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的延续管理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苏丹 戴文杰 谷斌斌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3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治疗中应用缓释淀粉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7年3-9月该院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并参加一日门诊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早餐应用缓释淀粉饮食干预,对照组应用等热量传统饮食... 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治疗中应用缓释淀粉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7年3-9月该院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并参加一日门诊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早餐应用缓释淀粉饮食干预,对照组应用等热量传统饮食干预。两组均行饮食教育和膳食管理,持续跟踪管理至分娩。分娩前1周评估患者依从性,检测饮食干预前和分娩前1周FPG、Hb水平。结果观察组食谱执行情况略优于对照组,餐后30分钟运动情况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明显低于对照组,H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个体化营养干预中使用富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制剂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且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淀粉 妊娠期糖尿病 一日门诊
下载PDF
孕中期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辅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
12
作者 黄慧慧 谷斌斌 +1 位作者 林益渊 万炜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3年第8期520-524,共5页
目的 探讨在孕中期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的7... 目的 探讨在孕中期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进行辅助治疗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8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4.23±0.96)mmol/L、2 h PG水平(5.60±1.06)mmol/L以及HOMA-IR指数(6.20±1.53)、TC (4.97±0.48)mmol/L、LDL-C (2.26±0.21)mmol/L、ApoB水平(1.41±0.25)g/L均低于对照组[(5.04±1.02)mmol/L、(6.57±1.21)mmol/L、(7.34±1.60)、(5.28±0.56)mmol/L、(2.63±0.27)mmol/L、(1.57±0.28)g/L],HDL-C (2.03±0.28)mmol/L高于对照组(1.90±0.32)mmol/L (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早产(2.8%)、羊水过多(1.4%)、胎儿窘迫(1.4%)、妊娠期高血压(4.3%)、新生儿低血糖(4.3%)]较对照组更低[早产(15.7%)、羊水过多(8.6%)、胎儿窘迫(10.0%)、妊娠期高血压(17.1%)、新生儿低血糖(11.4%)](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能够有效辅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减轻其胰岛素抵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胰岛素抵抗 妊娠结局 血脂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下载PDF
孕早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妇女糖脂代谢及胎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周玲丽 杨浩瑾 +3 位作者 金芳芳 张蕊 沈雯 鲍丽青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1期2460-2462,共3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妇女糖脂代谢及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孕早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妇女糖脂代谢及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增加孕早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糖、血脂、妊娠结局及胎儿预后。结果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血糖、血脂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8周、12周、产前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8周、12周、产前观察组的三酰甘油、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率略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胎粪吸入综合征等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妇女的临床干预效果满意,能够改善其糖脂代谢状况,帮助其获得更好的胎儿预后,母婴结局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糖脂代谢 胎儿预后 孕早期 营养干预
原文传递
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毅 单培仁 黄伟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大鼠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氟尿嗜噪联合灌胃马利兰法建立A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肠内营养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4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大鼠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氟尿嗜噪联合灌胃马利兰法建立A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肠内营养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4周模型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等体积0.9%NaCl),肠内营养组给予百普素营养液灌胃[10g/(kg·d)],益生菌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灌胃[2g/(kg·d)],联合组给予百普素[10g/kg·d)和酪酸梭菌活菌[10g/(kg·d)]灌胃,连续灌胃4周,HE染色观察骨髓病理结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1(IL-11)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细胞及NKT细胞含量。结果模型组WBC、RBC、PLT和Hb含量低于空白组,肠内营养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WBC、RBC、PLT和Hb含量高于模型组,且联合组优于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NF-α、IL-2水平高于空白组,而IL-11低于空白组,肠内营养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TNF-α、IL-2水平低于模型组,而IL-11高于模型组,且联合组优于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D4^+和NKT细胞低于空白组,CD8^+高于空白组,肠内营养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CD4^+和NKT细胞含量高于模型组,CD8^+含量低于模型组,且联合组优于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进食或口服葡萄糖相比,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炎症反应,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肠内营养 益生菌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膳食营养治疗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支架再狭窄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毅 叶亚群 黄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治疗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支架再狭窄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指导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实施膳食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首次行支架植...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治疗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支架再狭窄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指导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实施膳食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首次行支架植入术成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膳食营养治疗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膳食营养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膳食营养治疗、有效的药物治疗。膳食营养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6个月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及膳食治疗2个月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各类食物的日均摄入量达标率、体质指数(BMI)等膳食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用SPSS 21.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膳食营养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营养治疗组行支架植入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10.20%)明显低于常规组(4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营养治疗组治疗后2个月全血高切值、高中切值、中切值、低切值、血浆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膳食营养治疗后6个月,膳食营养治疗组的各类食物日均摄入量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膳食营养治疗组的BMI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进行系统的膳食营养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支架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营养治疗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 支架再狭窄 血流动力学 影响
原文传递
营养干预及生活方式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蕊 谷斌斌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285-287,共3页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影响围产期母婴预后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会造成母儿近期及远期危害[1]。而合理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约79%~83%的GDM患者维持正常血糖浓度[2]。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适...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影响围产期母婴预后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会造成母儿近期及远期危害[1]。而合理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约79%~83%的GDM患者维持正常血糖浓度[2]。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适用性强的方法及早对GDM孕妇进行营养干预和生活方式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生活方式指导 营养干预 患者 应用 生活方式干预 危险因素 母婴预后
原文传递
乳清蛋白对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白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毅 单培仁 黄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0-593,共4页
目的观察乳清蛋白肠内营养对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蛋白质和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 目的观察乳清蛋白肠内营养对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蛋白质和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乳清蛋白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28天的临床疗效、血清蛋白质水平、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4%(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乳清蛋白对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肠内营养 脓毒血症 低蛋白血症 炎症指标
原文传递
老年人群体质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伟 叶亚群 +1 位作者 王毅 陈必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人群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老年人体重管理和肥胖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体检的1 14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男性511名,女性629名,年龄>60... 目的探究老年人群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老年人体重管理和肥胖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体检的1 14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男性511名,女性629名,年龄>60岁,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等)、体格检查,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异常3种疾病中的1种及以上定义为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亚洲人群BMI分类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低体重(BMI<18.5 kg/m_2),体重正常(18.5kg/m_2≤BMI≤22.9 kg/m_2),超重(23.0 kg/m_2≤BMI≤24.9 kg/m_2),肥胖I级(25.0 kg/m_2≤BMI≤29.9 kg/m_2)和肥胖II级(BMI≥30.0 kg/m_2)。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老年人群中,男性、女性至少有1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分别为62.8%和73.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肌力、吸烟、饮酒、运动锻炼、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后,与正常体重者相比,低体重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病风险OR值为1.57(95%CI:1.09~2.26),超重、肥胖I级和肥胖II级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49(95%CI:0.94~2.02)、3.21(95%CI:2.28~4.52)和4.12(95%CI:2.23~7.60)。结论老年人群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病风险之间存在"U"形关系。低体重的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体质指数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肥胖
原文传递
26例女性附件扭转的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方必东 王毅 +2 位作者 黄群 严志汉 许崇永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附件扭转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附件扭转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行超声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26例中,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3例,其中1例继发卵巢蒂扭转;输卵管积水伴扭转1例;原... 目的探讨女性附件扭转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附件扭转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行超声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26例中,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3例,其中1例继发卵巢蒂扭转;输卵管积水伴扭转1例;原发性卵巢扭转4例,卵巢肿物伴蒂扭转18例。MRI确诊23例,漏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约88.5%(23/26),高于同期超声诊断准确率65.4%(17/26)。26例患者的MRI均显示盆腹腔内异常信号肿块,并与一侧宫角或附件相连。2例婴幼儿子宫小、显示不清。扭转蒂呈鸟嘴征12例,结节征或漩涡征12例,结构紊乱2例。漩涡征或鸟嘴征在DWI序列见局部高信号9例(9/10)。增强扫描扭转蒂内见迂曲或漩涡样血管强化7例(7/7)。本组26例中,发生扭转的肿物共27个:囊性肿物16个,囊实性肿物11个。在T2WI及SPIR序列上,囊壁或分隔不规则增厚12例,液-液平面7例,囊实性肿块均为混杂信号。同时合并盆腔积液11例,妊娠4例,子宫肌瘤4例,对侧卵巢畸胎瘤1例,对侧卵巢内膜样囊肿1例,对侧输卵管积水1例。结论女性附件扭转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是超声检查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输卵管 扭转 MRI
下载PDF
血糖浓度、胱抑素C联合24h尿蛋白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毅 张蕊 +1 位作者 沈苏丹 汪延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779-782,共4页
目的研究血糖浓度、胱抑素C(Cys-C)联合24 h尿蛋白(24 h UmALB)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单纯糖尿病... 目的研究血糖浓度、胱抑素C(Cys-C)联合24 h尿蛋白(24 h UmALB)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单纯糖尿病组95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组89例;另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正常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人员的血糖水平、Cys-C、24 h UmALB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探讨各项指标单独检测、联合检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阳性率。结果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组患者的血清HbA1c、FBG、Cys-C及24 h UmAL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HbA1c、FBG、Cys-C及24 h UmALB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联合检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阳性率高于HbA1c、FBG、Cys-C、24 h UmALB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浓度、胱抑素C联合24 h尿蛋白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高,联合检测上述治疗表达情况,能为临床诊断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及判定病情进展提供信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浓度 胱抑素C 24 h尿蛋白 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