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体重金属含量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刘奕 王繁 +3 位作者 沈奇 谢奇朋 虞慧君 余小挺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6-198,209,共4页
目的探讨母体重金属(砷、铝、锑、镉和铅)含量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足月分娩的FGR孕妇30例为研究对象(FGR组),同期本院住院分娩且孕期超声评估胎儿体重正常(同孕龄第10百分... 目的探讨母体重金属(砷、铝、锑、镉和铅)含量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足月分娩的FGR孕妇30例为研究对象(FGR组),同期本院住院分娩且孕期超声评估胎儿体重正常(同孕龄第10百分位~第90百分位)的孕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检测母血和脐带血中以上重金属含量。结果FGR组孕妇母血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砷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孕妇脐带血中砷、铝、锑、镉和铅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GR组孕妇母血铅含量高于脐带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母血砷和镉含量均高于脐带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中孕妇重金属含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胎盘对于重金属有一定的屏障功能,孕妇应该注意避免环境中的重金属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胎儿生长受限 脐血 胎盘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性质颈动脉粥样斑块及预后的sdLDL-C、Lp-PLA2水平观察
2
作者 徐斐 徐晓杰 李瑞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期为早期识别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思路。方法 依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性质结果,164...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期为早期识别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思路。方法 依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性质结果,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中无粥样斑块者49例、稳定粥样斑块者58例、不稳定粥样斑块者57例,以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比较2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sdLDL-C、Lp-PLA2表达水平。统计患者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随访患者发病30 d的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ACI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sdLDL-C/LDL-C、sdLDL-C/TC、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粥样斑块者的Hcy、sdLDL-C水平高于无粥样斑块者及对照组;不稳定粥样斑块者的TC、LDL-C水平高于无粥样斑块者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不稳定粥样斑块发现率(45.78%)高于预后良好组(23.46%),入院时NIHSS评分及血糖、sdLDL-C、sdLDL-C/LDL-C、sdLDL-C/TC、Lp-PLA2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LDL-C、Lp-PLA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对预后判断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斑块 预后
下载PDF
替加环素对不同耐药基因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立荣 李向阳 +3 位作者 瞿玲娜 唐玉霞 曹景宏 颜小萍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不同耐药基因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MHT)筛查厄它培南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替加环素的抑菌环直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CRE的β-内酰胺酶基...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不同耐药基因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MHT)筛查厄它培南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替加环素的抑菌环直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CRE的β-内酰胺酶基因种类。结果 68株CRE中有48株(70.6%)MHT初筛阳性,其中40株(83.3%)携带能水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KPC、NDM-1、IMP-8、IMP-4,以KPC为最多,占67.5%)。68株菌株中有54株对替加环素敏感,12株中介,2株耐药,总敏感性为97%。MHT筛查试验阳性和阴性菌株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99,P〉0.05)。结论替加环素对CRE显示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其抗菌作用不受β-内酰胺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替加环素 敏感性
下载PDF
钙离子通道β2亚基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的关联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欣 陈婧 +6 位作者 汪倩 林燕 牛宇欣 王晓欧 倪莉 杜兵 胡云良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869-874,共6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通道β2亚基(CACNB2)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的关联性。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3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8例、高血压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377例、正常对照355例。采取病例-对照相关分析方法... 目的:探讨钙离子通道β2亚基(CACNB2)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的关联性。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3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8例、高血压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377例、正常对照355例。采取病例-对照相关分析方法,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分型技术对CACNB2基因6个SNP位点(rs11014166、rs10764319、rs7099380、rs7069292、rs2228645、rs2357928)进行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合并出血性脑卒中组rs7069292 CT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5%vs 1.97%,6.94%vs 1.97%,6.36%vs 1.97%,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3%vs 1.0%,3.47%vs 1.0%,3.18%vs 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合并出血性脑卒中组CT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5个SNP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ACNB2基因rs7069292多态性与温州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关联性,T>C变异可能影响CACNB2功能,易患高血压。通过校正高血压影响,T>C变异与脑卒中不具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通道β2亚基基因 多态性 脑卒中 高血压 汉族 温州地区
下载PDF
替加环素单药及与5种抗菌药物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佳慧 陈华乐 +4 位作者 张能华 周翠 张艺之 王冲 周铁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单用及与其他5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分别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s-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单用及与其他5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分别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s-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黏菌素和舒巴坦对42株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inimal biofilm eradication concentration,MBEC)。棋盘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分别联用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黏菌素和舒巴坦对42株CRAB的MIC值和MBEC值,并计算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和分级生物膜清除浓度指数(fractional eradic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FECI)。结果替加环素与5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后,对CRAB的抑菌作用和生物被膜清除作用表现为协同或无关,均未发现拮抗现象。其中替加环素与阿米卡星联用后具有较高的协同抑菌率(47.6%,20/42),而替加环素与环丙沙星联用后则具有较高的生物膜协同清除率(30.9%,13/42)。结论与单药相比,替加环素与5种药物分别联用,对CRAB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具有一定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 药物联用 微量肉汤稀释法 棋盘稀释法
下载PDF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婵萍 张普 +2 位作者 陈湾湾 周伶俐 李向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2期89-91,96,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规范的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术中快速冰冻切...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规范的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做常规病理检查(金标准)。分析快速冰冻切片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患者术中快速冰冻切片与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诊断低分化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分别高于高分化及中分化(P<0.05);诊断Ⅰ型的敏感度高于Ⅱ型,特异度低于Ⅱ型(P<0.05);诊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高于浅肌层浸润,特异度低于浅肌层浸润(P<0.05)。结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子宫内膜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仍存在一定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术中 快速冰冻切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宝玲 何牧卿 +5 位作者 林晓骥 李宝青 郭文坚 潘夏蕙 林颖 姚荣欣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649-652,共4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常规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化疗,试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每天100 mg;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时采集外周血及骨髓病理,检测血浆中VEGF和bFGF含量、骨髓病理中MVD。结果: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70%,试验组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与常规组血浆中VEGF、b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常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及常规组VEGF、bFGF水平仍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VEGF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而bFGF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MV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VD均下降,但试验组MVD更低于常规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与化疗前的VEGF、MVD存在负相关。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血浆VEGF水平及减少MVD而发挥其抗血管增殖活性,从而产生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沙利度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多态性与浙南地区人群原发性痛风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金丹 余玲玲 +4 位作者 黄德益 施苏雪 赵敏敏 方丽丽 李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基因(ABCG2)rs2231142位点与浙南地区原发性痛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南地区原发性痛风样本508例和正常健康体检样本558例,用微滴式数字化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痛风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基因(ABCG2)rs2231142位点与浙南地区原发性痛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南地区原发性痛风样本508例和正常健康体检样本558例,用微滴式数字化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痛风的相关性。结果痛风组尿酸、三酰甘油、胆固醇、尿素氮、肌酐以及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痛风组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AA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痛风组AA基因型/AC基因型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型显著高于痛风组CC基因(P<0.05)。结论 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是浙南地区原发性痛风的易感基因位点,提示A等位基因提高了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更易患痛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 ABCG2基因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微滴式数字PCR
下载PDF
芹菜素抗乳腺癌多药耐药MCF-7/ADR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亚新 刘洁凡 +1 位作者 江明华 钱海鑫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8-65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多药耐药细胞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等的重要因素。目前发现芹菜素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对肿瘤多药耐药细胞的作用研究较少。该研究拟了解芹菜素对乳腺癌多药耐药MCF-7/ADR细... 背景与目的:肿瘤多药耐药细胞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等的重要因素。目前发现芹菜素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对肿瘤多药耐药细胞的作用研究较少。该研究拟了解芹菜素对乳腺癌多药耐药MCF-7/ADR细胞的作用,初步探讨芹菜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方法:选取人乳腺癌多药耐药MCF-7/ADR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芹菜素作用为实验组,以ADR作用为对照组,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状态情况,MTT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Rhodamine-123储留检测细胞内药物蓄积和外排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gp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芹菜素明显抑制了MCF-7/ADR细胞增殖,阻滞了MCF-7/ADR细胞周期的进展,明显诱导了MCF-7/ADR细胞凋亡的增加;芹菜素作用下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为(12.37±0.18)μg/m L,明显低于单用ADR对MCF-7/ADR的IC50(39.83±0.29)μg/m L(P<0.05),其逆转倍数为3.22;芹菜素增加了MCF-7/ADR细胞内Rhodamine-123的蓄积;与亲本细胞MCF-7相比,MCF-7/ADR细胞内的MDR1基因为高转录水平、P-gp蛋白为高表达状态;芹菜素作用下MCF-7/ADR细胞内的MDR1基因转录水平和P-gp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降。结论:芹菜素具有明显的抗MCF-7/ADR细胞作用,同时具有逆转MCF-7/ADR细胞肿瘤多药耐药性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DR1基因转录和下调P-gp蛋白介导的药物外转运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乳腺癌多药耐药 细胞凋亡 逆转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夏轶姿 朱宝玲 +3 位作者 汤鲁明 邢超 陈慧 邵美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61-63,共3页
目的评定沙利度胺(thalidomide)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患者CD4+CD25+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AML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37例)和沙利度胺加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34例),... 目的评定沙利度胺(thalidomide)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患者CD4+CD25+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AML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37例)和沙利度胺加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34例),另有31例健康者纳入正常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相同化疗方案,其中治疗组加用沙利度胺。分别检测治疗前、第二疗程化疗结束后10~14d、完全缓解后随访6个月或随访过程中复发时血清CD4+CD25+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正常组于对应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10~14d检测相同指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缓解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2组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加用沙利度胺治疗后,治疗组在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改善AM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提高临床缓解有效率,机制与下调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CD4+CD25+T淋巴细胞 肿瘤免疫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脂联素、炎症和氧化应激变化、透析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辉乐 徐昌隆 +1 位作者 徐晓杰 周志宏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变化、透析治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ESRD患者78例,分为非透析组(26例)、血透组(27例)和腹透组(25例),另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变化、透析治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ESRD患者78例,分为非透析组(26例)、血透组(27例)和腹透组(25例),另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AD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色法检测黄嘌呤氧化酶(XO)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3组ESRD患者的ADPN、hs-CRP、TNF-α、IL-6、XO、MPO和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透析组分别与非透析组相比,ADP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它们的hs-CRP、TNF-α、IL-6、XO、MPO和MDA皆显著高于非透析组(P<0.05或P<0.01),SOD均明显低于非透析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DPN与hs-CRP、TNF-α、IL-6、XO、MPO、MDA皆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584、r=0.517、r=0.461、r=0.477、r=0.563、r=0.492,均P<0.01),与SOD呈显著负相关(r=-0.508,P<0.01)。结论:ESRD患者血清ADPN水平显著升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肾功能下降、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相互诱导,协同作用所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不能降低ADPN,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反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脂联素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及CACNA1C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晏峰 钟益芳 +3 位作者 任振唤 戴数 周颖 胡云良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494-1501,1517,共9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CACNA1C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096例(其中H型高血压823例,单纯高血压273例)及健康体检者35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CACNA1C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096例(其中H型高血压823例,单纯高血压273例)及健康体检者355例(对照组),将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112例和非脑卒中组711例,分析各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与血清Hcy水平;根据血清Hcy水平将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608例(<20μmol/L)、B组147例(20-30μmol/L)和C组48例(>30μmol/L);采用质谱技术及直接测序技术检测CACNA1C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0848683、rs2299661、rs1051375、rs216008、rs215976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卒中组血清Hcy水平高于非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脑卒中患病率呈正相关(r=0.171,P<0.01)。CACNA1C基因rs2299661位点的基因型CC频率高血压各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卒中组与单纯高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等位基因频率脑卒中组高于非脑卒中组、单纯高血压组及对照组(均P<0.05)。rs216008、rs1051375、rs10848683、rs215976的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卒中组患者的rs2299661等位基因携带者(CC+CG基因型)与非携带者(GG纯合子)相比,脂蛋白(a)和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脂蛋白(a)和Hcy水平明显高于非携带者(P<0.05)。结论CACNA1C的rs2299661位点C/G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呈显著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为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易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NA1C基因 脑卒中 多态性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CysC、NGAL早期诊断冠脉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害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辉乐 徐昌隆 +1 位作者 徐晓杰 周志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ysC、NGAL在冠脉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冠脉造影患者分为非AKI组,50例和AKI组,32例,以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Scr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ysC、NGAL在冠脉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冠脉造影患者分为非AKI组,50例和AKI组,32例,以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Scr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GAL。结果:术前血清CysC、NGAL和Scr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 h AKI组CysC和NGAL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cr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AKI组CysC、NGAL和Sc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24 h AKI组CysC和NGAL的异常检出率分别高达93.8%和87.5%,Scr为43.8%。并联CysC-NGAL试验的灵敏度最高,为96.9%,特异度为84.4%,Youden指数为0.813。结论:检测血清CysC、NGAL均能敏感地早期诊断冠脉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害,并联CysC-NGAL试验是最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害 冠脉造影术 造影剂 胱抑素C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下载PDF
不同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对尿沉渣分析仪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28
14
作者 胡音音 熊晓顺 李向阳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5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索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定量检测结果中细菌和白细胞计数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价值,阐明标本采集送检的不同对UF-1000i诊断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7月~2015年8月466例怀疑尿路感染的入院患者同时做细菌培养... 目的探索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定量检测结果中细菌和白细胞计数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价值,阐明标本采集送检的不同对UF-1000i诊断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7月~2015年8月466例怀疑尿路感染的入院患者同时做细菌培养及尿常规的检验结果(A组标本),收集2016年3月下旬~4月上旬148例尿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标本,接种之后立即送检尿常规检查(B组标本)。取两组标本的细菌及白细胞计数结果,以细菌培养为金标准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别绘制ROC曲线,求出尿沉渣细菌和白细胞计数诊断尿路感染的阈值,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性、阳/阴性预测值、假阳性/假阴性率和准确性,比较两组标本的各项指标。结果尿沉渣细菌与白细胞定量检测最佳阈值,A组标本分别为101.7/μl与18.8/μl,B组标本分别为98.7/μl与11.1/μl。尿沉渣细菌与白细胞ROC曲线下面积,A组标本分别为0.604与0.661,B组标本分别为0.941与0.848。对B组标本而言,细菌与白细胞联合诊断尿路感染最佳敏感度为82.4%,特异性为92.1%,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3.8%,假阳性率为7.9%,假阴性率为17.6%,准确度为89.9%,并可将细菌培养降低70.9%。结论 UF-1000i尿液沉渣分析仪在诊断尿路感染中有早期筛选,辅助诊断的价值。标本达到无菌采集、中段尿并在2h内送检的要求才能使UF-1000i发挥最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1000i 尿沉渣 细菌培养 尿路感染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辉乐 徐昌隆 +1 位作者 徐晓杰 周志宏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KD患者u2例,分为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以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检测肾功能指标Scr和eGFR,采用酶联...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KD患者u2例,分为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以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检测肾功能指标Scr和eGF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CKD1~CKD5期患者的ADPN、hs—CRP、TNF-α、IL-6和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上述指标都呈阶梯式升高变化,相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ADPN与hs—CRP、TNF-α、IL-6以及MDA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O.506,r=O.522,r=O.384,r=O.437,均P〈0.01)。结论: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随着病情的演进而显著逐步升高,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和肾功能下降之间相互诱导,协同作用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脂联素 微炎症 氧化应激 肾功能
下载PDF
芪珍胶囊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一迪 谢燊侠 +2 位作者 张辉 李琼瑶 蒋伟燕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44-146,149,共4页
目的 评价芪珍胶囊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多西他赛注射... 目的 评价芪珍胶囊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多西他赛注射液、表柔比星注射液、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珍胶囊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COX-2、CA15-3和VEGF水平变化,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OX-2、CA15-3和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躯体功能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脏毒性、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珍胶囊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应用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能明显降低患者COX-2、CA15-3和VEGF水平,临床疗效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珍胶囊 多西他赛注射液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高危妊娠患者血常规及凝血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斐 徐晓杰 +4 位作者 李小龙 杨丽红 刘欢乐 姜也 王明山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临产高危妊娠患者血常规和凝血指标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临产高危妊娠孕妇203例,参照上海市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分为轻度组62例,中度组76例,重度组65例;46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及5... 目的:探讨临产高危妊娠患者血常规和凝血指标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临产高危妊娠孕妇203例,参照上海市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分为轻度组62例,中度组76例,重度组65例;46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及51例未孕健康女性(未孕组)作为正常对照。检测血常规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妊娠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值较未孕组均显著下降,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显著增加(P<0.01),且重度组HGB、Hct均显著低于其他妊娠组(P<0.01)。各妊娠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值与未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重度组外其他妊娠组PT、APTT、TT值比未孕组均显著缩短(P<0.01或P<0.05)。各妊娠组FIB和D-D均显著高于未孕组(P<0.01),其中重度组PT、APTT、TT、D-D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妊娠组(P<0.01),而FIB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妊娠组(P<0.01)。结论:高危妊娠患者病情越严重,血常规及凝血各参数改变越明显,尤其是重度高危妊娠组。围产期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监测可以为临床干预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HLA-A*1101和A*2402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晓芝 段志良 +5 位作者 郭江龙 李强 王思娜 李静 林荣 文金生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547-554,共8页
目的:鉴定出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HLA-A*1101限制性和A*2402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方法:采用T细胞表位预测软件SYFPEITHI预测HCV特异性CD8+T细胞表位,合成HLA-A*1101限制性、A*2402限制性候选表位;建立永生化的HLA-A*1101阳性、A*240... 目的:鉴定出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HLA-A*1101限制性和A*2402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方法:采用T细胞表位预测软件SYFPEITHI预测HCV特异性CD8+T细胞表位,合成HLA-A*1101限制性、A*2402限制性候选表位;建立永生化的HLA-A*1101阳性、A*2402阳性B细胞株,采用竞争性肽结合实验检测候选表位与HLA-A*1101或A*2402分子的结合力;候选表位体外分别刺激HLA-A*1101阳性或A*2402阳性HC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后,采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实验分别检测肽特异性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细胞的水平和肽特异性IFN-γ+CD8+T细胞的水平。结果:5条HLA-A*1101限制性候选表位中,NS3_609(ITLTHPITK)和NS2_165(VVFSDMETK)与HLA-A*1101分子具有高结合力。3条HLA-A*2402限制性候选表位中,NS3_373(KCDELASKL)和NS5b_382(YYLTRDPTI)与HLA-A*2402具有高结合力;在HLA-A*1101阳性HCV感染者PBMCs中存在NS3_609和NS2_165特异性分泌IFN-γ的CD8+T细胞,而在HLA-A*2402阳性HCV感染者PBMCs中存在NS3_373和NS5b_382特异性分泌IFN-γ的CD8+T细胞。结论:本研究证实NS3_609(ITLTHPITK)和NS2_165(VVFSDMETK)为全新的HCV特异性HLA-A*1101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NS3_373(KCDELASKL)和NS5b_382(YYLTRDPTI)为全新的HCV特异性HLA-A*2402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HLA-A*1101 HLA-A*2402 CD8+T细胞 表位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对软脂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靓 董思思 +5 位作者 陈婧 吴笑英 阮璐雅 潘优津 胡云良 郑超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软脂酸(PA)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含0.3、0.4、0.5、0.6、0.7、0.8、0.9 mmol/L PA的DMEM培养基培养HUVECs,建立胰岛素抵抗内皮细胞模...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软脂酸(PA)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含0.3、0.4、0.5、0.6、0.7、0.8、0.9 mmol/L PA的DMEM培养基培养HUVECs,建立胰岛素抵抗内皮细胞模型。分别用0、0.01、0.1、1.0、10、100 nmol/L 1,25(OH)2D3干预,硝酸盐/亚硝酸盐荧光试剂盒测定NO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pAkt及peNOS蛋白的表达,qPCR法测定VDR、ET-1的表达。结果:0.6 mmol/L的PA培养HUVECs 18 h后,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耗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活力降低,胰岛素抵抗的内皮细胞模型建立。PA干预后NO含量较对照组HUVECs减少(P<0.05),1 nmol/L 1,25(OH)2D3干预胰岛素抵抗的内皮细胞后NO含量增加,在1 min时NO量达最大值。1 nmol/L浓度1,25(OH)2D3干预胰岛素抵抗的内皮细胞后peNOS及pAkt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ET-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结论:1,25(OH)2D3增加PA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细胞peNOS、pAkt的表达,增加NO产生,降低ET-1的表达,可能对胰岛素抵抗的血管内皮细胞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维生素D3 胰岛素抵抗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糖化白蛋白酶法测定试剂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连国军 潘利琴 +1 位作者 李宝青 陈青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目的:研发糖化白蛋白(GA)酶法测定试剂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利用特异性的蛋白酶(PR)在3 min内裂解GA并释放出糖化氨基酸,然后利用酮胺氧化酶进行氧化并释放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经Trinder’s反应显色后,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溶液比... 目的:研发糖化白蛋白(GA)酶法测定试剂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利用特异性的蛋白酶(PR)在3 min内裂解GA并释放出糖化氨基酸,然后利用酮胺氧化酶进行氧化并释放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经Trinder’s反应显色后,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溶液比较求得GA含量。结果:该试剂批内、批间不精密度(CV)分别为0.84%~1.88%和1.14%~2.35%;线性范围为1.3~1 200μmol/L,血清样本2~16倍稀释范围与原倍血清的百分偏差在99.3%~108.6%之间,平均回收率为101.8%;血清中胆红素〈35 mg/d L,甘油三酯(TG)〈750 mg/d L,血红蛋白〈200 mg/d L,胆汁酸〈8 mg/d L,尿酸〈33 mg/d L,葡萄糖〈1 800 mg·d L-1,维生素C 15 mg/d L,EDTA·K2 2.5 mg/d L,肝素钠80 U/L,枸橼酸钠8.0 mg/d L,对550μmol/L GA的检测干扰〈±5%。与日本ASAHI公司提供的GA测定试剂方法进行比较,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Y=0.9991X+0.0809,r=0.9958;试剂置4℃开盖储存至少稳定30 d,置4℃加盖储存至少稳定12个月。结论:GA酶法测定试剂精密度良好,线性范围宽,稀释准确性满足临床需要,回收率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与进口试剂相关性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白蛋白 酶法检测 试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