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提高儿童血液肿瘤并发结核病患者住院适应性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笑霞 王闰平 +2 位作者 陈迎秋 陈爱鹉 周海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7-230,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提高儿童肿瘤并发结核病患者住院适应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血液科自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8例血液肿瘤并发结核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分析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提高儿童肿瘤并发结核病患者住院适应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血液科自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8例血液肿瘤并发结核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住院适应性评分(包含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交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儿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住院适应性评分(14.02±2.06)分、(35.21±2.13)分、社交焦虑评分(17.72±2.03)分、生活质量评分(48.24±3.17)分与对照组(14.06±2.09)分、(35.17±2.16)分、(17.68±2.01)分、(48.28±3.21)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积极应对评分(30.95±2.67)分、生活质量评分(89.85±4.15)分高于对照组(20.18±2.24)分、(62.17±3.64)分,观察组患儿消极应对评分(26.07±1.98)分、社交焦虑评分(8.07±1.14)分低于对照组(32.04±2.03)分、(14.05±1.68)分,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性(97.96%)、护理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3.67%)、(81.63%),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提高血液肿瘤并发结核病儿童患者住院适应性的效果显著,还能缓解患儿社交焦虑和提高其护理依从性,从而能全面改善其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游戏疗法 儿童 血液肿瘤 住院
下载PDF
温州地区急性白血病儿童CYP3A5基因多态性研究
2
作者 黄珍 陈敏 +1 位作者 曾炜炜 李原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和PCR产物测序方法,检测119例AL患儿(病例组)和106例对照儿童(对照组)的CYP...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和PCR产物测序方法,检测119例AL患儿(病例组)和106例对照儿童(对照组)的CYP3A5-6986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既往发表的文献进行温州与苏州不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1对照组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G位点的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3按性别因素分层分析,儿童白血病的遗传易感性存在性别差异。4温州、苏州两个地区AL患儿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3A5基因6986位点AG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男性白血病患儿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儿童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细胞色素P450-3A5
下载PDF
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莫一啸 王桢 +1 位作者 王盼 沈树红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鉴定国外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报道的13个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中国人群的关系,为我国儿童ALL预测及诊治提供新策略。方法:采用微流体动态芯片(IFC),通过Fluidigm的JunoTM分析系统,对191... 目的:鉴定国外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报道的13个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中国人群的关系,为我国儿童ALL预测及诊治提供新策略。方法:采用微流体动态芯片(IFC),通过Fluidigm的JunoTM分析系统,对191例ALL患儿和191例健康志愿者的13个ALL易感性相关候选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对照组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后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rs10849033位点不满足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将该位点剔除。病例组与对照组风险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明显差异的位点有位于ARID5B基因的rs10821936(风险等位基因C频率为0.489,P<0.001,OR=1.692,95%CI=1.265~2.264)、rs10994982(风险等位基因A频率为0.598,P=0.016,OR=1.425,95%CI=1.068~1.901),位于ZNF230基因的rs7554607(风险等位基因A频率为0.721,P=0.002,OR=1.599,95%CI=1.179~2.169),位于IKZF1基因的rs11978267(风险等位基因G频率为0.191,P=0.001,OR=1.965,95%CI=1.301~2.968)、rs4132601(风险等位基因G频率为0.175,P=0.003,OR=1.871,95%CI=1.225~2.857)。结论:ARID5B基因的rs10821936与rs10994982、ZNF230基因的rs7554607位点多态性与我国儿童ALL发病相关,IKZF1基因的rs11978267及rs4132601为我国儿童ALL潜在易感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遗传易感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12个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和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王桢 吴蕊池 +3 位作者 莫一啸 陈静 汤燕静 沈树红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7期524-533,共10页
目的:探讨12个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复习文献选取12个候选SNP位点,采用多重PCR后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各SNP的基因型。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556例... 目的:探讨12个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复习文献选取12个候选SNP位点,采用多重PCR后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各SNP的基因型。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556例ALL患儿和19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验证SNP位点与中国儿童ALL易感性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365例ALL患儿SNP位点与ALL预后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NP位点基因型与ALL风险增加显著相关:ARID5B基因的rs10821936风险等位基因C(OR=1.687,95%CI=1.318~2.135,P<0.001)和rs10994982风险等位基因A(OR=1.594,95%CI=1.259~2.018,P<0.001),IKZF1基因的rs11978267风险等位基因G(OR=2.133,95%CI=1.495~3.043,P<0.001)和rs4132601风险等位基因G(OR=2.108,95%CI=1.466~3.031,P<0.001)以及ZNF230基因的rs7554607风险等位基因C(OR=1.481,95%CI=1.161~1.890,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无事件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SIAT7C基因的rs10873876位点TC基因型(HR=2.111,95%CI=1.260~3.539,P=0.005)以及LOC102723724基因的rs11155133位点GG基因型(HR=4.787,95%CI=1.652~13.870,P=0.004),同时它们也是复发率的不良预后因素(前者HR=2.082,95%CI=1.242~3.492,P=0.005,后者HR=4.067,95%CI=1.380~11.988,P=0.011)。结论:ARID5B基因的rs10821936和rs10994982、ZNF230基因的rs7554607以及IKZF1基因的rs11978267和rs4132601为我国儿童ALL潜在易感性位点。SIAT7C基因的rs10873876以及LOC102723724基因的rs11155133多态性位点可作为ALL患儿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易感性 预后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儿科毕业生中儿科从业者与非儿科从业者的职业满意度及职业发展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文诗 施红英 阮积晨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61-165,F0003,共6页
目的:了解儿科毕业生对儿科职业认同度,从事儿科职业满意度及职业发展等情况,为儿科医师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2007届至2017届的儿科专业(方向)毕业生、35岁及以下群体共21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开展... 目的:了解儿科毕业生对儿科职业认同度,从事儿科职业满意度及职业发展等情况,为儿科医师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2007届至2017届的儿科专业(方向)毕业生、35岁及以下群体共21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开展调查,并对儿科从业者和非儿科(其他临床科室)从业者在职业满意度、职业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儿科毕业生儿科就职率(49.52%)低于女性(53.80%),在2007—2014年期间毕业年份越晚选择儿科职业的比例越低。儿科从业者的职业满意率(66.36%)低于非儿科从业者(85.84%),且性别、医院等级、工作城市等级对两组之间的满意率无影响(均P交互>0.05)。儿科从业者的出国进修率(1.92%)低于非儿科从业者(13.20%)。工作8年及以上的儿科毕业生中,儿科从业者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率(54.28%)低于非儿科从业者(84.38%),且医院等级、学历对两组之间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率无影响(均P交互>0.05)。结论:35岁以下青年儿科毕业生儿科职业认同度不稳定,儿科从业者的职业满意度相对较低、职业发展相对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毕业生 职业认同 职业满意度 职业发展
下载PDF
NUTM1重排的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
6
作者 许文皓 王瑶 +1 位作者 黄珍 周海霞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4-215,共2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3月,2022年6月13号因“发现血常规异常10天”入院。患儿系第3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否认家族血液肿瘤病史。患儿入院后血常规示白细胞(WBC) 102.19×10^(9)/L,原幼细胞比率为82%。
关键词 病例资料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剖宫产 血常规
下载PDF
蔗糖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5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阮积晨 周海霞 +6 位作者 钱江潮 王菊香 黄珍 曾炜炜 徐智胜 陈敏 李原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3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1月确诊的50例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缺铁性贫血患儿,给予蔗糖铁静脉滴注。蔗糖铁每次每公斤体重0.15 ml(3 mg铁... 目的探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1月确诊的50例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缺铁性贫血患儿,给予蔗糖铁静脉滴注。蔗糖铁每次每公斤体重0.15 ml(3 mg铁/公斤体重),每周用药3次,1 ml本品最多只能稀释到20 ml0.9%(w/v)生理盐水中,稀释液配好后应立即使用,药液的滴注速度应为:100 mg铁滴注至少15 min;200 mg至少滴注30 min,用药次数依总缺铁量而定。监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铁蛋白(SF)水平以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及监测血肝肾心功能以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4天RET水平高于治疗前,提示铁剂治疗有效,治疗后第4天及11天患者Hb、HCT、MCV、MCH、MCHC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S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月时复查血常规均正常。50例中仅有2例(4%)出现一过性腹部不适不良反应。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儿童缺铁性贫血有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铁 儿童 缺铁性贫血
下载PDF
帕洛诺司琼预防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敏 李昌崇 +3 位作者 黄珍 王菊香 曾炜炜 李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21-423,共3页
白血病是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恶性疾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最常见,约占85%。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效的化疗方案大大提高了ALL患儿的治愈率。恶心、呕吐是患儿在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称为化疗性恶心、呕吐(CINV)... 白血病是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恶性疾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最常见,约占85%。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效的化疗方案大大提高了ALL患儿的治愈率。恶心、呕吐是患儿在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称为化疗性恶心、呕吐(CINV)。在化疗期间,反复、持续的恶心、呕吐引起患儿对治疗的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洛诺司琼 昂丹司琼 恶心 呕吐 急性白血病 儿童 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CBL教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黄珍 周海霞 +1 位作者 胡玲珑 童洪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0期112-115,共4页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渊博医学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实践功底、高尚仁爱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医学人才。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公众对医务人员的职业信任度降低,也给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带来职业迷茫与困惑。课程思政教育是新...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渊博医学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实践功底、高尚仁爱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医学人才。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公众对医务人员的职业信任度降低,也给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带来职业迷茫与困惑。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医学高等教育中如何利用专业课堂教学做好课程思政,是摆在全体专业课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基于此,主要从医学院校CBL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探讨医学CBL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以期为医学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课程思政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2基因rs35761398(Q63R)多态性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积晨 章赵华 +3 位作者 柳洁 谢尧琪 舒旷怡 江明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2基因Q63R多态性与浙南地区汉族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测序分析12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和94例正常对照组大麻素受体2基因Q63R多态性,并统计分析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 目的探讨大麻素受体2基因Q63R多态性与浙南地区汉族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测序分析12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和94例正常对照组大麻素受体2基因Q63R多态性,并统计分析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大麻素受体2基因QQ型、QR型、RR型分别为25%、54%、21%和33%、44%、23%,2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QQ型、QR型、RR型分别为24%、50%、26%与25%、64%、11%;急性组、慢性组及对照组3者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与慢性组、对照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大麻素受体2等位基因频率Q、R分别为52%、48%和55%、45%,2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慢性组Q、R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9%、51%与57%、43%,急性组、慢性组、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麻素受体2基因Q63R多态性与浙南地区汉族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发展无明显相关性,携带RR型及R等位基因的患儿亦与发展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无明显联系,RR型作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预后的生物指标有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受体2基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认知功能障碍与MTHF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11
作者 黄珍 胡玲珑 +5 位作者 王瑶 黄婷婷 陈敏 王菊香 周海霞 李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血液科治疗的39例ALL患儿,采用聚...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血液科治疗的39例ALL患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MTHFR基因型,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同时检测Hcy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与Hcy水平、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ALL患儿MTHFR基因C677T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各基因型比较,TT基因型Hcy水平高于CT和CC型(P<0.05);血清Hcy水平与ALL患儿认知功能呈明显负相关,尤其是操作智商;MTHFR 677 C→T基因突变与ALL认知功能负相关(总智商:r=-0.806,P<0.001;语言智商:r=-0.735,P<0.001;操作智商:r=-0.802,P<0.001)。结论: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可引起血浆Hcy水平升高,进而对认知功能造成影响,可能是认知功能损害的遗传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功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化疗致重症胰腺炎患儿16例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12
作者 陈迎秋 王闰平 张蕾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9期77-77,共1页
重症胰腺炎(SAP)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的并发症之一,治疗过程中早期肠内营养应用较为广泛[1].我科于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对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过程中并发重症胰腺炎的患儿,采用经鼻空肠置管... 重症胰腺炎(SAP)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的并发症之一,治疗过程中早期肠内营养应用较为广泛[1].我科于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对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过程中并发重症胰腺炎的患儿,采用经鼻空肠置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效果明显,现将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胰腺炎 化疗药物 护理经验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儿 经鼻空肠置管 毒副作用
下载PDF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的思考及探索 被引量:13
13
作者 林文诗 阮积晨 陈先建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67-469,共3页
通过分析当前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温州医科大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及经验,提出将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的对策,进一步从课程联动、资源整合、基地建设方面分析第二课堂纳入教学的意义和优势,并根据"知... 通过分析当前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温州医科大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及经验,提出将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的对策,进一步从课程联动、资源整合、基地建设方面分析第二课堂纳入教学的意义和优势,并根据"知信行"递进式的教学机制,设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践课,并介绍设计思路、实施过程、课程模块设置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素质 体验 实践
下载PDF
TLR9联合CD40信号对ITP患儿外周血中IL10^+CD3^-细胞亚群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蒙蒙 施建栋 周海霞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568-572,共5页
目的:探讨TLR9联合CD40信号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细胞表达IL-10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采用流式多因子阵列检测技术,分析8例ITP患儿和7例正常对照血浆样本中IL-10含量;分离8例ITP患儿及7例正常... 目的:探讨TLR9联合CD40信号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细胞表达IL-10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采用流式多因子阵列检测技术,分析8例ITP患儿和7例正常对照血浆样本中IL-10含量;分离8例ITP患儿及7例正常对照外周血PBMC,并经CpG联合CD40L体外刺激培养5 h,采用流式胞内外染色及检测技术,比较ITP患儿与正常对照组PBMC中CD3^-和CD3^+亚群比例、IL-10表达能力及细胞存活率的差异。结果:ITP患儿血浆中IL-1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pG联合CD40L刺激后的ITP患儿和正常对照组PBMC中CD3^-细胞比例与未刺激组相比均显著升高,而CD3^+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ITP患儿刺激组中CD3^-IL-10^+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刺激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刺激组ITP患儿CD3^-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TLR9联合CD40信号的活化能导致ITP患儿外周血IL10^+CD3^-细胞比例升高,细胞死亡率升高,可能与ITP疾病进展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9 CD40配体 ITP 儿童 CD3阴性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的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62
15
作者 吴亚美 张春梅 +4 位作者 郑小芬 叶欢瑶 应金宏 杨汉喜 林海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4-67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为临床护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 ,对15名急性白血病患儿照顾者进行访谈。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照顾者存在疾病获益感,并可归纳为4个主题:人生哲学的改变(领悟生命的意义、学会接...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为临床护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 ,对15名急性白血病患儿照顾者进行访谈。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照顾者存在疾病获益感,并可归纳为4个主题:人生哲学的改变(领悟生命的意义、学会接受现实、珍惜当下、坚定信念和希望);个人能力提升(主动学习能力提升、照护能力提升、自我调控能力提升);感知多方支持(感知家人的支持、感知同伴及医护人员的支持);健康相关认知行为的改善。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照顾者能够从孩子的患病经历中体验到疾病获益感。医护人员应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以促进照顾者早期发现疾病获益感,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照顾者 疾病获益感 护理 定性研究
原文传递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对恶性肿瘤患儿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沈晓雯 郑小芬 +3 位作者 董宁 周红花 张惠惠 张春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46-1851,共6页
目的评价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在恶性肿瘤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数据库中关于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对恶性肿瘤干... 目的评价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在恶性肿瘤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数据库中关于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对恶性肿瘤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总计452例恶性肿瘤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后试验组癌因性疲乏得分低于对照组[SMD=-1.07,95%CI(-1.60,-0.53),P<0.01]、6 min步行距离远于对照组[SMD=0.83,95%CI(0.47,1.19),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峰值摄氧量[SMD=-0.08,95%CI(-0.42,0.26),P=0.63]、健康相关生活质量[SMD=-0.09,95%CI(-0.44,0.26),P=0.6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能缓解恶性肿瘤患儿癌因性疲乏,增强其心肺功能,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儿童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META分析 护理
原文传递
MPL相关先天性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1例
17
作者 胡玲珑 周海霞 +3 位作者 黄珍 王瑶 黄婷婷 王菊香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046-1047,共2页
男,年龄为2岁9月龄,2022年10月13日因"发现血小板减少1 d"第1次住院,血常规提示血小板为29×109/L(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骨髓常规提示全片仅见5个巨核细胞(图1A),口服利可君片(20 mg,3次/d)治疗,复查血常规... 男,年龄为2岁9月龄,2022年10月13日因"发现血小板减少1 d"第1次住院,血常规提示血小板为29×109/L(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骨髓常规提示全片仅见5个巨核细胞(图1A),口服利可君片(20 mg,3次/d)治疗,复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较前上升,为40×109/L,予以办理出院,院外继续口服利可君片(20 mg,3次/d)、槐杞黄颗粒(0.5袋,2次/d)治疗。2022年11月3日门诊复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再次下降至21×109/L,第2次住院治疗。第2次住院体格检查:四肢可见较多瘀点、瘀斑,瘀斑最大直径为2 cm×2 cm,其余未见异常。第2次住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伴粒系、红系下降趋势(图2),骨髓常规检查提示全片未见巨核细胞(图1B),骨髓染色体检测结果为46,XY,N[10],骨髓活检提示造血组织增生减低,粒、红两系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未见(图3)。抽取患儿及其父母、哥哥促凝管外周血样各4 mL,送至康圣环球(北京)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血浆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均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活检 骨髓染色体 促血小板生成素 巨核细胞 槐杞黄颗粒 瘀点 正常参考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