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腰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郑雪蕾 陈鸥 +2 位作者 杨嫦 李蕾蕾 张乐燕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2期361-362,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后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治疗LDH因其对腰椎及其周围组织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已在临床普及[1]。虽然微创手术治疗具...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后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治疗LDH因其对腰椎及其周围组织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已在临床普及[1]。虽然微创手术治疗具有诸多优势,但因LDH疾病的原因、术中对腰椎组织结构的创伤、手术操作等原因致使部分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不同程度残余症状[2],以下腰痛较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治疗 下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术后 疗效确切 残余症状 手术操作 临床经过
下载PDF
行气活血止痛汤在股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陈安娜 郑爱美 赖师师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3期567-569,573,共4页
股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车祸、暴力直击、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或摔倒等低能量损伤是导致该类骨折的主要原因[1]。骨折后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肿胀、疼痛、患肢短缩、畸形等异常[2]。股骨是主要的负重骨骼之一,损伤往往容易造成粉碎性... 股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车祸、暴力直击、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或摔倒等低能量损伤是导致该类骨折的主要原因[1]。骨折后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肿胀、疼痛、患肢短缩、畸形等异常[2]。股骨是主要的负重骨骼之一,损伤往往容易造成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对于此类骨折目前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气活血止痛汤 股骨骨折 肢体活动障碍 术后应用
下载PDF
新伤续断汤结合针刺内麻点对四肢骨折治疗效果、四肢功能恢复以及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定爽 王萧枫 +2 位作者 张骏 周梧节 刘东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究新伤续断汤结合针刺内麻点对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四肢功能恢复以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60例四肢骨折患者,入组患者均由医院骨科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 目的探究新伤续断汤结合针刺内麻点对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四肢功能恢复以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60例四肢骨折患者,入组患者均由医院骨科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微创接骨板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新伤续断汤结合针刺内麻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3 d及7 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四肢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指标变化、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30/30)高于对照组86.67%(26/3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3.33%(7/30),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 d及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四肢功能恢复理想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等骨折愈合指标水平、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以上骨折愈合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均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100.00%(30/30)高于对照组83.33%(25/30)(P<0.05)。结论新伤续断汤结合针刺内麻点治疗四肢骨折效果良好,可较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率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四肢功能,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患者恢复快,满意率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微创接骨板手术 新伤续断汤 针刺内麻点 效果 并发症 四肢功能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作喜 季日旭 +3 位作者 沈新升 刘焕兴 李崇清 苏嘉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105例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Dienst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105例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Dienst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52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按照Dienst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78例,良18例,可9例,优良率91. 4%。2例发生钉道感染,经换药后治愈。未发生骨髓炎、医源性神经肌腱伤和交感神经反射性骨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有效减轻术后腕关节功能障碍,降低关节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 有限内固定 老年人
下载PDF
畅腑通便方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玉洁 周敏捷 +1 位作者 周艳艳 凌乐洁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522-524,共3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由间接或直接暴力所致,表现为大腿部肿胀,疼痛,皮下淤血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临床多选取手术治疗,通过闭合复位应用髓内钉进行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的特点,然而由于术中麻醉药物的使...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由间接或直接暴力所致,表现为大腿部肿胀,疼痛,皮下淤血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临床多选取手术治疗,通过闭合复位应用髓内钉进行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的特点,然而由于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气血的耗伤,术后长期卧床、疼痛刺激等因素的影响,易引发患者胃肠蠕动减慢或停滞,导致术后便秘,主要表现肛门排气排便减少,或术后数日不排便,或排便费力、粪便过硬、便质干燥等,进而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及胃肠道功能,增加患者痛苦,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整体恢复[2-4]。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多,疗效好,且安全可靠[5],其中腹部穴位按摩是骨折后便秘的常用有效方法[6]。本文以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自拟畅腑通便方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便秘患者 胃肠道功能 皮下淤血 中医药治疗 肢体功能恢复 术中麻醉 闭合复位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新新 邵素芬 谢阿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应用人工生物假体,将股骨颈骨折后的股骨头和髋臼进行置换,以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1]。作为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成熟术式,可在早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恢复髋关节功...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应用人工生物假体,将股骨颈骨折后的股骨头和髋臼进行置换,以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1]。作为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成熟术式,可在早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恢复髋关节功能[2],在临床应用广泛。老年人在发生髋部骨折后,因术后卧床、患肢制动以及术中软组织、骨骼、静脉损伤、出血较多等因素的影响[3],导致静脉流速变缓、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更易于处于高凝状态,因此术后易诱发下肢水肿、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等并发症[4];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功能锻炼、给予消肿、止痛、抗凝等治疗措施,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全髋关节置换术 血府逐瘀汤加减 血液黏稠度 静脉损伤 髋部骨折 功能锻炼 生物假体
下载PDF
祛瘀补肾强骨汤在踝关节骨折术后的应用
7
作者 赖师师 周艳艳 叶温迪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483-485,共3页
踝关节是负重关节,其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1]。踝关节在稳定状态时可承受机体1.25倍的重量,如果在高强度运动状态时可承受机体5.55倍的重量[2]。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踝关节是人体中最易受伤的部位,在外力作用下骨折的同... 踝关节是负重关节,其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1]。踝关节在稳定状态时可承受机体1.25倍的重量,如果在高强度运动状态时可承受机体5.55倍的重量[2]。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踝关节是人体中最易受伤的部位,在外力作用下骨折的同时常并发内外侧韧带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3]。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暴力损伤引起的复杂踝关节骨折,目前手术治疗已经成为此类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4]。手术治疗可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运动 踝关节骨折 暴力损伤 补肾强骨汤 骨折治疗 医疗水平 祛瘀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凝血指标对髋部骨折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
8
作者 郑爱美 吴银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3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笔者医院的160例髋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集(n=112例)和验证集(n=48例),进一步根据训练集患者围术期是...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笔者医院的160例髋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集(n=112例)和验证集(n=48例),进一步根据训练集患者围术期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划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使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选取变量形成LASSO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通过验证集数据实现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及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内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至入院时间、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钙、红细胞体积、白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淋巴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间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与LASSO筛选出6个非零系数的最优变量,分别是年龄、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非零系数依次为9.104、1.792、1.270、2.447、3.037及-1.561。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量联合形成的LASSO回归模型可作为预测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DVT形成风险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 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
下载PDF
小转子固定和骨水泥强化在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9
作者 吴银生 尤炯鸣 +2 位作者 王勇 陈定爽 王炳章 《浙江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小转子固定和骨水泥强化技术对A2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及比较。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股骨标本24例,制作A2型股骨转子间不... 目的探讨小转子固定和骨水泥强化技术对A2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及比较。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股骨标本24例,制作A2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骨水泥强化组(n=8)、小转子固定组(n=8)和对照组(n=8)。其中,骨水泥强化组完成PFNA固定后先通过螺旋刀片的中空管道注入骨水泥,小转子固定组在完成PFNA固定后先将环扎钢丝放置在小转子骨块顶端,再将股骨外侧拧紧后对小转子部位予以固定。对照组仅给予PFNA固定。通过生物力学机器测量三组标本骨折端间距、位移情况(滑动位移、压缩位移)和承载力(极限载荷力、最大载荷力),分析不同辅助技术对髓内钉固定后骨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压缩后骨水泥强化组、小转子固定组骨折端间距均大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压缩位移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滑动位移均低于对照组,小转子固定组滑动位移低于骨水泥强化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极限载荷力和最大载荷力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骨水泥强化组和小转子固定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PFNA,骨水泥强化型PFNA和小转子固定PFNA能够有效增加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骨折端的稳定性,可以达到早期负重的目的,且小转子固定PFNA在防止骨折端滑动方面效果更优,临床可以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辅助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转子固定 骨水泥强化 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 稳定性
下载PDF
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支架材料修复兔股骨骨缺损
10
作者 王勇 曹烈虎 +6 位作者 吴银生 陈晓 翁蔚宗 汪琳 张军 周启荣 苏佳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90,共7页
目的评价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支架材料修复兔股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组分的骨水泥材料,并用介孔玻璃水泥粉末吸附植物性激素大豆异黄酮(isoflavone,IS),制备成载IS的硫酸钙(calcium sulphate,CS)骨水泥(CS/IS)、载IS的20%介孔硅... 目的评价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支架材料修复兔股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组分的骨水泥材料,并用介孔玻璃水泥粉末吸附植物性激素大豆异黄酮(isoflavone,IS),制备成载IS的硫酸钙(calcium sulphate,CS)骨水泥(CS/IS)、载IS的20%介孔硅酸钙镁/硫酸钙(20%mesoporous magnesium calcium silicate/calcium sulfate,20m-MCS/CS)骨水泥(20m-MCS/CS/IS)、载IS的40%介孔硅酸钙镁/硫酸钙(40m-MCS/CS)骨水泥(40m-MCS/CS/IS),检测不同骨水泥支架材料的体外释药性能。将6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制作右侧股骨末端骨缺损模型后,分别植入CS、20m-MCS/CS、40m-MCS/CS以及40m-MCS/CS/IS,于术后第4、8、12周各组随机处死5只兔并取材,进行micro-CT扫描,脱钙后切片并进行三色染色,普通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0m-MCS/CS/IS和40m-MCS/CS/IS骨水泥对IS的释放均为缓释,但40m-MCS/CS/IS的释放量更多,在第25天已高达(41.0±1.8)%,因此后续实验中采用40m-MCS/CS/IS。动物实验表明,骨水泥支架植入12周后,CS组的缺损部位仍比较明显,20m-MCS/CS组有了一定程度的修复,40m-MCS/CS组已基本愈合,而40m-MCS/CS/IS组已基本完全愈合并且骨小梁已贯穿骨缺损区。三色染色结果显示40m-MCS/CS/IS复合骨水泥有更快的降解速度,能够促进大量新生骨和成熟骨的产生,其促成骨能力也优于40m-MCS/CS。结论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能有效修复腔隙性骨缺损,有望成为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用品 介孔硅酸钙镁 硫酸钙 异黄酮类 骨修复
原文传递
运动康复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5
11
作者 沈新升 蔡仲卿 陈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5-1367,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OP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运动康复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阿伦磷酸钠治疗,运动康复组给予运动康复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共12个月。干预...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OP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运动康复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阿伦磷酸钠治疗,运动康复组给予运动康复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共12个月。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测定骨密度(BMD)和血清总1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VAS评分、腰椎BMD和股骨近端BMD、血清P1NP、BGP、CTX、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腰椎和股骨近端BMD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血清P1NP、CTX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BGP、25(OH)D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运动康复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和股骨近端B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1NP、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GP、25(OH)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可提高阿仑膦酸钠对老年OP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 骨代谢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ORγt基因甲基化水平和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焕兴 陈鸥 +1 位作者 丁蓓蓓 胡云双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23-627,632,共6页
目的探讨RA患者MTX对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确诊并使用MTX进行治疗的RA患者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小剂量MTX维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3个... 目的探讨RA患者MTX对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确诊并使用MTX进行治疗的RA患者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小剂量MTX维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3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及Treg含量,并分析Th17细胞RORγt甲基化水平,而后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后Th17(2.75%±0.83%vs 3.39%±0.74%)及Th17/Treg(0.26±0.09 vs 0.41±0.13)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而Treg(7.29%±1.49%vs 6.13%±1.4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01)。RORγt(mRNA)(2.98±0.69 vs 4.15±0.78)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患者治疗后RORγt序列1(32.21±4.71 vs 40.15±6.58)及序列2(20.73±3.3 vs 25.65±4.61)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后RORγt序列1及序列2甲基化水平均与Th17/Treg呈正相关(r=0.345,0.297;P<0.05)。结论MTX能有效抑制RORγt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改善RA患者Th17/Treg失衡的作用,提示RORγt甲基化水平可能参与对Th17/Treg平衡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Th17/Treg平衡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邵素芬 周敏捷 周艳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615-61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时,配合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开放 胫腓骨骨折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术前3D打印骨折模型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锋 吴银生 滕红林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7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究术前3D打印骨折模型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非3D模型手术治疗,观察组20例借助术前3D打印骨折模型... 目的:探究术前3D打印骨折模型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非3D模型手术治疗,观察组20例借助术前3D打印骨折模型规划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透视次数及一次置钉成功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观察组术前规划、术中实际应用的PFNA主钉直径、主钉长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透视次数、一次置钉成功率分别为(5.21±0.83)次、90.0%,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前计划的主钉直径、主钉长度及螺旋刀片长度等与实际手术应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D打印骨折模型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能够确保骨折精确复位,降低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3D打印骨折模型 股骨转子间骨折 术中出血量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通腑散外敷神阙穴并隔姜灸治疗骨折卧床便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赖师师 郑爱美 王彬彬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9年第5期711-712,共2页
骨科长期卧床患者极易发生便秘,进而引发失眠、食欲减退、腹胀、头晕等症状,排便困难者还会发生痔疮、肛裂等肛门疾病,严重者还会对患者骨折愈合造成不良影响[1].开塞露通便、灌肠、缓下药物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但长期应用易产生... 骨科长期卧床患者极易发生便秘,进而引发失眠、食欲减退、腹胀、头晕等症状,排便困难者还会发生痔疮、肛裂等肛门疾病,严重者还会对患者骨折愈合造成不良影响[1].开塞露通便、灌肠、缓下药物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但长期应用易产生依赖,因此限制了这些方法的临床应用[2].本文观察了通腑散外敷神阙穴并隔姜灸治疗骨折卧床便秘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卧床患者 骨折愈合 治疗方法 敷神阙穴 隔姜灸 便秘 通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行气活血通痹方联合揿针治疗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阿群 郑新新 黄晓倩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832-834,共3页
腰腿痛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症,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急慢性腰扭挫伤、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肌筋膜纤维炎等疾病[1]。此类疾病多由腰椎长期慢性劳损、退行病变、扭伤、外伤、慢性炎症等引起,导致腰椎关节、韧带、椎间... 腰腿痛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症,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急慢性腰扭挫伤、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肌筋膜纤维炎等疾病[1]。此类疾病多由腰椎长期慢性劳损、退行病变、扭伤、外伤、慢性炎症等引起,导致腰椎关节、韧带、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病理改变以损伤、钙化、增生、压迫脊髓或神经为主[2]。此类疾病起病慢,病情进展隐匿,初期发病时多数患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3],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反复发作并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西医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药物、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长期服用上述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也引起了医疗工作者的关注[4]。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鲜明的特色,常作与西医药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减轻副作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工作者 中医药治疗 扭挫伤 西医药 肌筋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质增生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艾灸足三里联合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气虚型汗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艳艳 李蕾蕾 周敏捷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联合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气虚型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的术后气虚型汗证老年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艾灸组、...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联合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气虚型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的术后气虚型汗证老年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艾灸组、五倍子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抗炎、补液等基础治疗,艾灸组患者给予艾灸足三里治疗,五倍子组患者给予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艾灸足三里联合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每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体温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M、IgG水平与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的体温和IgA、IgM、IgG水平及自汗、乏力、懒言、神疲积分均降低;联合组患者的体温和IgA、IgM、IgG水平及自汗、乏力、懒言、神疲积分降低水平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艾灸组和五倍子组(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联合五倍子外敷神阙穴治疗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气虚型汗证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发热情况,改善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足三里 五倍子 神阙穴 骨折 气虚型汗证
下载PDF
芪归润肠汤治疗股骨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爱美 赖师师 陈淑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9年第6期938-940,共3页
便秘(constipation)指排便困难、大便过硬过干或较少的排便次数及排便形态的改变。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因骨折及手术创伤,常导致术后出现气血亏虚的病理状态[1],在加上因患肢活动障碍而需要长时间卧床,进而减慢了肠蠕动,最终导致大便秘结... 便秘(constipation)指排便困难、大便过硬过干或较少的排便次数及排便形态的改变。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因骨折及手术创伤,常导致术后出现气血亏虚的病理状态[1],在加上因患肢活动障碍而需要长时间卧床,进而减慢了肠蠕动,最终导致大便秘结的发生[2]。研究显示,股骨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约为18%[3],不仅带给患者身体的痛苦,而且对骨折愈合、下肢功能的恢复产生不良影响[4]。对于股骨骨折术后便秘的治疗,西医常用导泻药物及灌肠等方法治疗,但是缺乏理想的效果,且存在不良反应[5]。中医治疗该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整体观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效果良好,患者容易接受。本文观察了自拟芪归润肠汤治疗股骨骨折术后便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术后 润肠汤 排便次数 下肢功能 气血亏虚 大便秘结 导泻药 中医治疗
下载PDF
浙江省温州地区老年脑卒中后患者髋部骨折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李峰 尤炯鸣 +1 位作者 王锋 杨吉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75-680,共6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地区老年脑卒中后患者髋部骨折发病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以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温州市中心医院和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45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5岁,男2245例,女2255例...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地区老年脑卒中后患者髋部骨折发病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以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温州市中心医院和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45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5岁,男2245例,女2255例;以患者病历资料为数据来源,统计髋部骨折发病率,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老年脑卒中后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脑卒中后2年内髋部骨折发生率为6.58%(296/4500),且髋部骨折发生于偏瘫患侧比例高达82.77%(245/296)。骨密度(BMD)(T值)≤-1、脑卒中后3个月内身体质量指数下降率>5%、视力受损、Berg平衡量表评分<45分、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20分、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Ⅱ级、下肢肌群(髋伸肌群、膝伸肌群)徒手肌力检查(MMT)分级髋伸肌群MMT<3级和膝伸肌群MMT<3级等均为老年脑卒中后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OR=6.765、6.772、4.726、5.491、4.582、6.294、3.763、4.236,均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患者骨密度下降、体质量丢失、视力受损、下肢平衡及运动功能下降、下肢肌痉挛及肌力减弱等是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应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髋骨折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期跌倒风险与风险感知的差异性
20
作者 杨嫦 周敏捷 +1 位作者 凌乐洁 骆国钢 《中华全科医学》 2025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期的跌倒风险现状及其不同跌倒风险等级患者的风险感知水平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35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期的跌倒风险现状及其不同跌倒风险等级患者的风险感知水平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35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跌倒风险量表、跌倒风险感知量表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及跌倒风险感知水平,并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期跌倒风险与风险感知的差异。结果35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期患者中78例(21.91%)跌倒低风险,88例(24.72%)跌倒中风险,190例(53.37%)跌倒高风险;124例(34.83%)跌倒风险感知为低感知,117例(32.87%)中感知,115例(32.30%)高感知。不同跌倒风险等级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期患者跌倒风险感知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低、中、高风险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期患者组内跌倒风险感知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低风险患者中,高感知占51.28%(40/78),跌倒中风险患者中,低感知占32.95%(29/88),跌倒高风险患者中,低感知占67.37%(128/190)。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期跌倒风险较高,且存在跌倒风险及风险感知水平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康复期 跌倒 风险感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