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06Cr18Ni11Ti与铸钢20Mn的爆炸焊接研究
1
作者 朱桂春 刘中枢 +3 位作者 梁国峰 黄佳雯 周大鹏 陈翔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2,182,共9页
不锈钢06Cr18Ni11Ti与铸钢20Mn爆炸焊接复合板可用于高寒地区桥梁建造,为探究不锈钢06Cr18Ni11Ti与铸钢20Mn其焊接界面特征,使用两组不同焊接参数焊接不锈钢06Cr18Ni11Ti与铸钢20Mn。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焊接界面形态;对样品... 不锈钢06Cr18Ni11Ti与铸钢20Mn爆炸焊接复合板可用于高寒地区桥梁建造,为探究不锈钢06Cr18Ni11Ti与铸钢20Mn其焊接界面特征,使用两组不同焊接参数焊接不锈钢06Cr18Ni11Ti与铸钢20Mn。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焊接界面形态;对样品进行拉伸、弯曲试验以及硬度测试;利用扫描电镜对焊接材料的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界面形态分析中,间隙10 mm的样品熔化层厚度大于间隙4 mm的样品熔化层。界面波纹越大,熔化层越厚。腐蚀铸钢20Mn一侧均观察到焊接界面富集奥氏体,间隙为4 mm的样品未观察到明显孪晶,间隙为10 mm的样品中观察到孪晶。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界面结合强度大于20Mn强度,间隙4 mm和间隙10 mm的样品均呈韧性断裂。在90°弯曲试验中,焊接界面均未出现分层和裂纹,表现出优异的抗弯性能。在硬度测试中,不锈钢06Cr18Ni11Ti和铸钢20Mn经过爆炸焊接后硬度分别大于各自的原材料硬度,越靠近焊接界面,硬度有着显著的提升,20Mn对加工硬化更加敏感,硬化效果就更加明显。在断口形貌分析中,间隙4 mm和间隙10 mm的样品断口均呈河流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界面形态分析 力学性能测试 晶粒腐蚀 断口分析 孪晶
下载PDF
爆炸焊接钛合金-双相不锈钢的微观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金涛 朱桂春 +3 位作者 黄佳雯 陈令杰 韩刚 陈翔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1,150,共10页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钛/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凭借其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爆炸焊接制备了TP270C钛合金/SUS821L1高强度双相不锈钢的双金属复合板,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钛/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凭借其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爆炸焊接制备了TP270C钛合金/SUS821L1高强度双相不锈钢的双金属复合板,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技术,对复合板的界面微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还结合力学性能测试对焊接质量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沉积能量较低时,焊接界面介于平直界面和波状界面之间;而当界面沉积能量较高时,焊接界面呈波状。两者界面附近均出现了元素扩散和晶粒细化现象。在焊接界面、熔化区域以及绝热剪切带内以完全再结晶为主;靠近焊接界面的位置,钛以部分再结晶为主,双相不锈钢以部分再结晶和变形晶为主。局部热积累促进了熔化层内晶粒的长大,然而,被熔化层“包裹”的钛颗粒出现了晶粒细化。在力学性能测试中,界面沉积能量较高的样品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相对于界面沉积能量较低的样品分别提升了40.33%和4.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钛/钢复合板 界面形貌 力学性能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下载PDF
夹层爆炸焊接高强度铝合金与钛合金的界面特性和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翔 朱桂春 +4 位作者 张程娇 罗宁 胡建华 王新欢 梁国峰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5年第4期102-110,共9页
为了实现高强度低熔点铝合金(A7075)与高强度钛合金(Ti-6Al-4V)的爆炸复合,提出了纯铝(A1060)作为夹层的设计思路,对不同焊接参数下的界面形貌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手... 为了实现高强度低熔点铝合金(A7075)与高强度钛合金(Ti-6Al-4V)的爆炸复合,提出了纯铝(A1060)作为夹层的设计思路,对不同焊接参数下的界面形貌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手段对复合板界面的微观组织特征和拉伸弯曲性能进行分析。在两组参数下均实现了A7075/A1060/Ti-6Al-4V金属复合板的夹层爆炸焊接,焊接界面无明显缺陷。不同爆炸焊接参数下,上下界面均观察到熔化区域存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使用2mm厚度A1060夹层制备出的复合板界面抗剪强度>70.3MPa。弯曲表现方面,板件间隙参数为2mm和5mm的样品拥有更高的抗弯性能,最大抗弯性能为1209.9MPa,拉伸弯曲断裂均未出现在焊接界面上。本研究为该类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工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夹层 焊接界面 力学性能 铝/钛复合板
下载PDF
爆炸焊接A7075/A1060/Ti-6Al-4V三层金属板研究
4
作者 梁国峰 黄佳雯 +3 位作者 胡家念 朱桂春 刘中枢 陈翔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4,共7页
为解决铝合金A7075和钛合金TI-6AL-4V由于其高强度低熔点特性,在传统爆炸焊接中很难实现结合的问题,通过采用纯铝A1060作为过渡层,从而实现A7075和TI-6AL-4V的爆炸焊接。首先,采用铝合金A7075作为飞板与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板进行直... 为解决铝合金A7075和钛合金TI-6AL-4V由于其高强度低熔点特性,在传统爆炸焊接中很难实现结合的问题,通过采用纯铝A1060作为过渡层,从而实现A7075和TI-6AL-4V的爆炸焊接。首先,采用铝合金A7075作为飞板与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板进行直接焊接,验证两者间直接焊接的不可行性,然后引入纯铝A1060成功实现了A7075/A1060/Ti-6Al-4V的爆炸焊接。对夹层焊接的上、下两个界面形貌进行分析;同时对复合板进行拉伸、弯曲力学性能测试,验证焊接质量,最后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相结合,在ANSYS/AUTODYN软件中建立与实验条件一致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焊接的动态过程和界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A7075/A1060/Ti-6Al-4V中A7075/A1060界面的剪切强度为69.77~81.57 MPa,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得出的界面形貌与实际焊接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爆炸焊接 铝/钛复合板 界面形貌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楼房纵向逐跨坍塌爆破技术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洪刚 姚颖康 +2 位作者 王威 刘昌邦 钱坤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84,共5页
介绍了复杂环境下框剪结构楼房的纵向逐跨坍塌爆破工程实践,设计在楼房1~4层、6层和8~9层布设切口,电梯井及楼梯间的剪力墙采取“化墙为柱”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在楼体各区间设置合理的爆破延期时间来使楼体框架各节点处产生弯矩,充分... 介绍了复杂环境下框剪结构楼房的纵向逐跨坍塌爆破工程实践,设计在楼房1~4层、6层和8~9层布设切口,电梯井及楼梯间的剪力墙采取“化墙为柱”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在楼体各区间设置合理的爆破延期时间来使楼体框架各节点处产生弯矩,充分利用楼体结构间剪切、拉伸来改善楼体的解体效果,爆破后楼房按照要求倒塌,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分析爆堆形态,发现爆堆占地面积为1632 m 2,与定向倾倒相比爆堆堆积的范围较小。解体效果较好的爆堆高度约8.5 m左右,与原地倒塌相比较,爆堆堆积范围相似,但破碎效果要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纵向逐跨 爆破效果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拆除爆破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1
6
作者 谢先启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共12页
拆除爆破技术是拆除大型建(构)筑物和大型设备的主要手段,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拆除爆破过程中结构的破坏和失稳机制等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研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种拆除爆破新技术。... 拆除爆破技术是拆除大型建(构)筑物和大型设备的主要手段,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拆除爆破过程中结构的破坏和失稳机制等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研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种拆除爆破新技术。总结叙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拆除爆破技术的发展概况,并结合未来市场需求和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探讨了拆除爆破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除爆破 基础理论 新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被动围压条件下非饱和黏土动态压缩性能试验研究
7
作者 赵伏田 刘军 +1 位作者 贾永胜 姚颖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7-33,共7页
为揭示软黏土的应变率效应及建立动态响应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设计并开展了被动围压条件下的非饱和黏土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了应变率效应、冲击次数、含水率变化对软黏土动态力... 为揭示软黏土的应变率效应及建立动态响应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设计并开展了被动围压条件下的非饱和黏土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了应变率效应、冲击次数、含水率变化对软黏土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黏土的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力峰值具有显著的应变率效应;当试样的应变率处于255~587 s^(-1)范围内时,动态响应参数与应变率在双对数坐标系下表现出良好的线性拟合关系,且线性拟合曲线的斜率k反映了动力响应参数随应变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含水率对软黏土应变率敏感性影响较大,其中,35%含水率试样动力响应参数的率敏感性最为显著,而39%含水率试样动力响应的率敏感性最差;此外,动力响应参数表现出随冲击次数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冲击气压与试样含水率均对重复冲击载荷下的软黏土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动力特性 霍普金森压杆(SHPB) 应变率效应 含水率 冲击次数
下载PDF
中等断面隧道长进尺直孔掏槽爆破开挖与超欠挖控制现场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龚伟毅 姚颖康 杜宇翔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
中等断面隧道受施工范围限制易导致爆破难度大,循环进尺短,超欠挖问题严重,长进尺开挖和超欠挖控制是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基于某中等断面隧道工程设计了长进尺直孔掏槽爆破方案,进行了40个循环的爆破开挖现场试验,结果表明:(1)按照爆... 中等断面隧道受施工范围限制易导致爆破难度大,循环进尺短,超欠挖问题严重,长进尺开挖和超欠挖控制是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基于某中等断面隧道工程设计了长进尺直孔掏槽爆破方案,进行了40个循环的爆破开挖现场试验,结果表明:(1)按照爆破手册设计中等断面隧道开挖爆破参数,往往大块率高,掌子面不平整,适当增加直孔掏槽孔单孔装药量(现场试验掏槽药量占比由12.8%增至18.1%),可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2)在初步设计参数基础上调整了中等断面隧道周边孔单孔装药量,线装药密度最终确定为0.27 kg/m,轮廓成形效果好,半孔率达90%以上,现场40个爆破循环超挖平均值为18.6 cm,分析可知超挖量主要由轮廓线处留置错台造成,在超挖控制方面,除了周边孔参数的合理设计外,应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小错台宽度,从而降低超挖;(3)直孔掏槽方案能很好地匹配凿岩台车钻孔施工,实现机械化长进尺爆破开挖,但超欠挖精细控制和爆破施工成本控制是重难点问题,需从钻孔人员操作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优化提升。研究成果可为中等断面隧道机械化钻爆施工、长进尺爆破开挖与超欠挖精细控制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断面隧道 直孔掏槽 长进尺开挖 超欠挖控制 精细爆破
下载PDF
鄂西页岩动态压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王江义 董千 +4 位作者 颜晓明 童浩 饶小强 姚颖康 魏东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3,共11页
为探索鄂西页岩地层隧道围岩动态压缩力学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同时借助高速摄像,开展0°、30°、45°、60°和90°共5种不同层理角度(冲击加载方向与试样层理面法线的夹角)页岩试样动态冲击压... 为探索鄂西页岩地层隧道围岩动态压缩力学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同时借助高速摄像,开展0°、30°、45°、60°和90°共5种不同层理角度(冲击加载方向与试样层理面法线的夹角)页岩试样动态冲击压缩试验,并采用不同的冲击气压进行动态加载,使试样达到不同的应变率,以研究层理角度、冲击气压及应变率对页岩动态压缩力学特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冲击气压及应变率下,页岩动态抗压强度随着层理角度的增加,均近似呈现出“U”型的变化规律,其中层理角度为0°和90°,页岩的抗压强度相对较高,而60°层理角度的页岩抗压强度最小,随着冲击气压和应变率增加,不同层理角度页岩动态抗压强度均增加;页岩试样宏观破坏模式主要分为拉伸破坏、剪切破坏和混合破坏,不同应变率下层理角度为0°和90°试样宏观破坏模式均以拉伸破坏为主,当层理角度为30°时,试样主要宏观破坏模式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表现为“剪切破坏-混合破坏-拉伸破坏”这一转变过程,当层理角度为45°和60°时,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试样的主要宏观破坏模式由剪切破坏演变为混合破坏;不同冲击气压下随着层理角度增加,页岩试样吸能比先增大后减小,在层理角度为60°时吸能比最大,此时试样破坏程度也最大,随着冲击气压和应变率增加,不同层理角度页岩试样的破碎程度均增加,且吸能比逐渐趋于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鄂西页岩地层隧道爆破破岩机理的研究以及爆破参数的精细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页岩 霍普金森压杆 动态压缩 力学特性 破坏模式
下载PDF
高强度钢管约束下小直径乳化炸药爆速特性
10
作者 李雅茹 孙金山 +2 位作者 董千 聂森林 明伟华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明晰炮孔约束条件下不同直径和密度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采用高强度无缝钢管模拟隧道钻爆施工中周边炮孔侧向约束条件,利用五段爆速仪记录爆轰波传播过程,对3种不同直径钢管约束下药卷的爆速进行测量,并与无约束条件下3种直径乳化炸药... 为明晰炮孔约束条件下不同直径和密度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采用高强度无缝钢管模拟隧道钻爆施工中周边炮孔侧向约束条件,利用五段爆速仪记录爆轰波传播过程,对3种不同直径钢管约束下药卷的爆速进行测量,并与无约束条件下3种直径乳化炸药的爆速进行对比。同时,为研究小直径钢管约束下密度对药卷爆速的影响,对直径11 mm钢管约束下不同密度药卷的爆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直径11、16和20 mm钢管约束下乳化炸药均能稳定爆轰,其爆速随直径增加而增加。直径20 mm下药卷爆速可达4532.58 m/s,与直径32 mm工业药卷爆速相当。无钢管约束条件下,侧向能量损失严重,直径小于等于20 mm的药卷均无法起爆。直径11 mm钢管约束下,药卷的爆速随着密度增加而线性降低。对炸药的爆速随密度的变化过程进行线性拟合,拟合相关系数可达0.97901。研究证明在强约束条件下,小直径乳化炸药可以实现稳定爆轰,并且通过调节药卷直径和密度,可有效控制炸药爆轰能量释放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爆轰性能 乳化炸药 爆速 小直径
下载PDF
异形结构楼房纵向逐跨空中解体爆破拆除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昌邦 贾永胜 +3 位作者 黄小武 余伟成 姚颖康 江国杰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89,共6页
对比异形结构楼房单切口定向爆破拆除方法,"纵向逐跨、空中解体"爆破拆除技术为城市复杂环境下异形建筑物爆破拆除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通过高速摄影观测,发现楼房的断裂区域主要位于结构刚度高低过渡的位置和邻近支撑区的一... 对比异形结构楼房单切口定向爆破拆除方法,"纵向逐跨、空中解体"爆破拆除技术为城市复杂环境下异形建筑物爆破拆除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通过高速摄影观测,发现楼房的断裂区域主要位于结构刚度高低过渡的位置和邻近支撑区的一侧,剪切、拉伸、弯矩破坏对结构整体失稳垮塌具有重要的诱导作用。采用三维模型重建技术,全方位地分析了楼房的爆堆形态,发现爆堆堆积范围是楼房占地面积的1.24~1.42倍,楼房爆破效果近似于原地倒塌。根据塌落触地振动监测结果,结合楼房纵向逐跨塌落触地的特点,单次触地质量取总质量的1/5,塌落触地振动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仅为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空中解体 爆破效果 三维重建 触地振动
下载PDF
框架结构楼房逐跨向内倾倒爆破拆除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昌邦 贾永胜 +3 位作者 黄小武 伍岳 孙金山 姚颖康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88,共8页
为提高爆破拆除的安全性,拓宽爆破拆除的应用范围,结合工程案例提出了框架结构楼房“逐跨向内倾倒”爆破拆除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夜视相机摄影观测和动力学学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框架楼房爆破拆除倒塌运动过程与爆堆形态,研究了... 为提高爆破拆除的安全性,拓宽爆破拆除的应用范围,结合工程案例提出了框架结构楼房“逐跨向内倾倒”爆破拆除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夜视相机摄影观测和动力学学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框架楼房爆破拆除倒塌运动过程与爆堆形态,研究了逐跨向内倒塌爆破拆除的技术要点。通过布置4层爆破切口,自中间向两侧逐跨延时310ms依次起爆,主动控制楼体的运动姿态,确保楼房可靠地连续倒塌,实现集中爆堆、充分解体和降低振动的目标。经研究发现:两侧楼体在倒塌过程中既有纵向运动又有横向运动,构件间的碰撞挤压几率增加,承重构件由单一的受压破坏转化为形式多样的弯剪破坏。与传统定向爆破拆除技术相比,逐跨向内倒塌爆破拆除技术在控制倒塌姿态、促进爆堆解体和削弱触地振动等方面更具优越性,为城市复杂环境下建筑物爆破拆除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框架结构楼房 爆破效果 摄影观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框架结构楼房定向爆破拆除后坐控制措施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威 贾永胜 +3 位作者 韩传伟 黄小武 韩宇 伍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0,117,共7页
框架结构楼房在定向爆破拆除时容易产生后坐现象,对后侧保护目标构成巨大威胁。结合城市复杂环境下框架结构楼房定向爆破拆除设计施工实践,对控制框架结构楼房后坐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采用LS-DYNA动力学有限元软件对方法的合理性进... 框架结构楼房在定向爆破拆除时容易产生后坐现象,对后侧保护目标构成巨大威胁。结合城市复杂环境下框架结构楼房定向爆破拆除设计施工实践,对控制框架结构楼房后坐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采用LS-DYNA动力学有限元软件对方法的合理性进行数值仿真验算。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抬高爆破切口至2层,切口后排立柱不钻孔爆破的方案,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框架结构楼体后坐现象,爆破后楼体1层后部立柱均保持完好,在1层和2层连接处折断,1层前部立柱受楼体塌落冲击作用折断,楼体爆堆堆积高度与从1层爆破相比并无明显差异,爆破效果良好,并且前排底部立柱可以作为缓冲层大大消耗楼体塌落冲击的动能,削弱触地振动效应,减小塌落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楼房 定向爆破 后坐 控制措施
下载PDF
爆破安全管理的优化升级:从控制性管理到系统性管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传伟 黄建文 +3 位作者 李亮 王威 黄小武 舒震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安全关系到爆破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为了研究精细爆破条件下安全管理转型路径以及爆破公司安全管理的优化升级,基于管理目标、方法和对象的新变化,分析了系统性安全管理“三高”特征:安全对技术高度依赖;政府、社会高度参与;安全责任... 安全关系到爆破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为了研究精细爆破条件下安全管理转型路径以及爆破公司安全管理的优化升级,基于管理目标、方法和对象的新变化,分析了系统性安全管理“三高”特征:安全对技术高度依赖;政府、社会高度参与;安全责任高度细分。结果表明:建立提出精细爆破综合评估标准体系是实现从控制性管理到系统性管理的转型的有效手段,要注重标准的遴选和稳定性,更要注重标准的研发;精心施工的条件建设要采用性能优良的设备和技术,更要注重以信任和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尤其不能忽视一线职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系统性管理的安全管理范围更广,必须建立多主体的精细爆破组织实施模式,突出技术要素的基础性作用,突破公司单一主体,在组织领导、施工技术、综合协调和应急救援等多个环节强调责任落实的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爆破 系统性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动态力学特性与微结构演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玲玲 贾永胜 +3 位作者 孙金山 姚颖康 刘昌邦 谢全民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为提升水泥基材料静态力学性能、抗冲击特性及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降低水泥用量,以硅粉为矿物掺合料(掺量为10%,质量比)、钢纤维为功能组分(掺量为2%,体积比),并匹配高效减水剂(掺量为1.5%~2.0%,质量比)制备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 为提升水泥基材料静态力学性能、抗冲击特性及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降低水泥用量,以硅粉为矿物掺合料(掺量为10%,质量比)、钢纤维为功能组分(掺量为2%,体积比),并匹配高效减水剂(掺量为1.5%~2.0%,质量比)制备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准静态抗压/抗折强度、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和采用水化微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分别研究了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准静态/动态力学特性及其微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下(冲击速率为0.5 MPa/s)水泥基材料典型破坏过程分为三阶段,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受作用后仅出现局部浆体剥落、飞散现象,而基准组体系均发生显著破坏直至整体破碎;硅粉在10%掺量下有效提升了水泥基复合材料体系早期和后期的准静态力学性能,1 d天龄期下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最高可达61.4 MPa、23.9 MPa,也显著提升了动态抗压强度至123.3 MPa(28 d天龄期)。微结构演变结果表明:硅粉和减水剂复合作用下浆体水化放热速率主峰提前,且主要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含量减少,降低了浆体内部氢氧化钙分布的取向性,有助于改善浆体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 钢纤维 动态抗压强度 微结构
下载PDF
连续梁跨江危桥应急抢险爆破拆除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威 贾永胜 +2 位作者 刘昌邦 徐华建 陈治波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4,共5页
结合连续梁跨江危桥应急抢险爆破拆除工程实践,具体介绍了跨江危桥的爆破拆除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对桥墩、T梁以及桥面各分区间设置合理的爆破延期时间,使桥梁各节点处产生倾覆力矩,实现“多米诺”骨牌式连续倒塌。... 结合连续梁跨江危桥应急抢险爆破拆除工程实践,具体介绍了跨江危桥的爆破拆除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对桥墩、T梁以及桥面各分区间设置合理的爆破延期时间,使桥梁各节点处产生倾覆力矩,实现“多米诺”骨牌式连续倒塌。充分利用有限的陆地作业平台,利用爆破技术拆除稳定段桥面结构“推倒”不稳定段桥墩,最大限度地降低作业风险,改善爆破效果。通过监测桥墩偏移位移,搭建跨江作业平台,组织渡江作业船只,顺利地完成了跨江危桥爆破拆除任务。针对不稳定状态的连续梁跨江危桥,采用爆破方法可实现安全、高效的拆除目标,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爆破拆除 原地坍塌 应急抢险
下载PDF
新一代建造质量安全管理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先启 邓利明 +2 位作者 肖铭钊 骆汉宾 房瑞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8,共8页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孪生技术为解决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智能建造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手段。研究认为,在...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孪生技术为解决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智能建造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手段。研究认为,在工程建造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是以整个建造过程的可计算、可控制为目标,通过先进感知、计算等技术与方法应用,实现对实体工地的数字化管控。为此,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在建造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需求,本文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涵盖面向工程质量安全控制的产品智能设计、工程质量安全状态智能感知与分析、数据驱动的工程质量安全控制、工程质量治理与动态监管的新一代工程智能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从管理、技术、标准与规范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在工程建造中应用和发展数字孪生技术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质量安全 智能建造 智能感知与分析
下载PDF
城市复杂环境下敞开式盾构隧道硬岩松动爆破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威 黄小武 +3 位作者 姚颖康 伍岳 徐华建 岳端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0,50,共6页
盾构法掘进施工中孤石和基岩侵入已成为影响掘进效率,造成掘进成本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城市复杂环境下敞开式盾构隧道硬岩爆破工程实践,具体介绍了盾构隧道硬岩松动爆破参数设计选取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并采用LS-DYNA动力学有限元... 盾构法掘进施工中孤石和基岩侵入已成为影响掘进效率,造成掘进成本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城市复杂环境下敞开式盾构隧道硬岩爆破工程实践,具体介绍了盾构隧道硬岩松动爆破参数设计选取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并采用LS-DYNA动力学有限元软件对爆破参数合理性进行数值仿真验算。爆破效果表明:爆破后掌子面存在部分爆坑,裂隙呈龟裂状,为盾构掘进提供了良好的作业条件,有效的提高了掘进效率。相比于普通矿山法和地面钻孔法施工,松动爆破可减少隧道超挖现象,对周边结构影响较小,可实现盾构隧道安全、高效和连续掘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松动爆破 数值模拟 爆破参数 爆破效果
下载PDF
含单条顺层结构面岩体中爆破振动的规律 被引量:4
19
作者 路世伟 周传波 +1 位作者 刘洪宇 孙金山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4,共6页
为了研究爆破地震波在含结构面岩体中的传播规律,以大冶铁矿爆破开采工程为依托,基于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深孔爆破的荷载特性,建立了坡角为50°的含单条顺层结构面岩质边坡,分别分析了采矿深度、结构面刚度和结构面倾角对坡面... 为了研究爆破地震波在含结构面岩体中的传播规律,以大冶铁矿爆破开采工程为依托,基于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深孔爆破的荷载特性,建立了坡角为50°的含单条顺层结构面岩质边坡,分别分析了采矿深度、结构面刚度和结构面倾角对坡面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面的存在对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有显著的影响,但采矿深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结构面法向刚度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能显著提高爆破地震波的透射效应;切向刚度和结构面倾角的影响相对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条顺层结构面 爆破振动 传播规律 透射特征
下载PDF
柱面SH波作用下管道的动应力集中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路世伟 孙金山 +1 位作者 刘洪宇 周传波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39,共6页
在地下工程爆破开挖过程中,爆破地震波对管道安全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的研究柱面SH波作用下管道的动应力集中情况,以爆破地震波中的柱面SH波作为研究对象,推导了柱面SH波作用下管道内壁上动应力集中系数(DSCF)的解析解。通过... 在地下工程爆破开挖过程中,爆破地震波对管道安全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的研究柱面SH波作用下管道的动应力集中情况,以爆破地震波中的柱面SH波作为研究对象,推导了柱面SH波作用下管道内壁上动应力集中系数(DSCF)的解析解。通过宝通禅寺地下通道爆破开挖工程,讨论了归一化爆心距r^(*)和入射波频率f对DSCF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管道与周围土层剪切模量差异较大,管道上的动应力集中系数普遍较大;从DSCF分布的角度来讲,当r^(*)<5时,柱面波与平面波的差异较大,但当r^(*)>5时,柱面SH波基本可以认为与平面SH波等价;低频入射波对管道的安全更为显著,特别是入射波频率与管道自振频率接近时,管道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面SH波 管道 动应力集中 频率 归一化爆心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