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病因和养生理论看中医学的中和观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和元 王平 裴迅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61-63,共3页
中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对中医病因和养生理论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比较分析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中有关气候、情志、饮食、起居等内容,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讨论的内容多... 中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对中医病因和养生理论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比较分析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中有关气候、情志、饮食、起居等内容,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讨论的内容多涉及同一对象,而中和观就是二者联系的纽带,也是衡量某一事物是病因抑或是养生因素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病因 养生 中和观
下载PDF
王平教授失眠诊疗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程静 王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33-134,共2页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长期失眠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BZD)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此类药起效快、停药反跳并有成瘾性。王平教授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失眠,做到据证立法、处方、用药,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长期失眠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BZD)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此类药起效快、停药反跳并有成瘾性。王平教授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失眠,做到据证立法、处方、用药,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参加锻炼,多种疗法相互配合,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读经典做临床 贵在融会贯通——李今庸教授的治学之路
3
作者 张茂林 王朝阳 《中医药文化》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李今庸教授长期工作于中医临床教学一线,在治学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先,要有老师正确的指导,才不至于走弯路;第二,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以更好地为学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坚持临床,勤奋努力,仁心仁术,方可成为一代名医。
关键词 李今庸 读经典 做临床
下载PDF
中药归经入脑之源流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89,共4页
通过梳理历代本草著作中关于中药归经入脑的论述,发现对其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先秦两汉的理论奠基期,魏晋隋唐至宋金元的传承发展期,以及明清的发展成熟期。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已明确地记载药物对脑的治疗作用。药物归经思想在《黄帝... 通过梳理历代本草著作中关于中药归经入脑的论述,发现对其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先秦两汉的理论奠基期,魏晋隋唐至宋金元的传承发展期,以及明清的发展成熟期。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已明确地记载药物对脑的治疗作用。药物归经思想在《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已有体现。魏晋隋唐至宋金元时期对中药归经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已形成了归经入脑的思想。明清时期,对中药选择性作用于脏腑经络的归经理论进入成熟阶段,归经作为药性理论的一部分。现代医家提出中药归经入脑,既包括在脑中分布并产生药效作用的直接归经,又包括药物的有效成分作用于其他部位而对脑产生间接作用的间接归经。中药归经入脑理论对临床治疗脑病用药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归经 源流 脑病
原文传递
甘草功效和临床用量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38
5
作者 刘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7,共5页
通过梳理历代本草专著对甘草的记载,发现甘草古今皆用的功效为补脾益气、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古存今失的功效为生肌、温中、养血补阴生津等。甘草的临床常用量范围,在汉代经方中为3.45~69g;至隋唐时期,甘草的用量范围... 通过梳理历代本草专著对甘草的记载,发现甘草古今皆用的功效为补脾益气、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古存今失的功效为生肌、温中、养血补阴生津等。甘草的临床常用量范围,在汉代经方中为3.45~69g;至隋唐时期,甘草的用量范围扩大为3.45~110g,但常用剂量与汉代相同均为2两(27.6g)。至宋金元时期,随着剂型的改变,甘草的临床用量下降,平均剂量为7g。至明清时期,甘草的剂量范围进一步缩窄为1.9~3.7g,其平均剂量仅为3.3g。至现代,甘草的常用剂量为10g。文章通过本草学及医籍考证,从古代文献中挖掘甘草的传统功效和临床用量,分析其历代临床应用的特点和规律,对丰富甘草的临床用药提供了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功效 临床用量 考证 本草 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