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决策因素分析——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习平 蒋冠斌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由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3大部分构成。在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要求确定之后,其核心部分就是与其配套的课程体系。本文借用应用统计学中主成份分析法,找出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专业课... 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由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3大部分构成。在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要求确定之后,其核心部分就是与其配套的课程体系。本文借用应用统计学中主成份分析法,找出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分析、评价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劣,并对湖北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2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成人教育 课程体系 主成份分析
下载PDF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湖北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侧记
2
作者 《湖北画报》 2022年第12期45-45,共1页
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本科高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办学理念,拥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本科高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办学理念,拥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高校 学位点 一流学科建设 办学理念 省属高校 学科门类 工学 一所
下载PDF
中医院校学生工作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初探——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姚远 丁德智 《当代继续教育》 2014年第3期89-92,95,共5页
如何系统地开展学生工作学生满意度调查和测评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动态,已成为中医院校学生工作快速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顾客满意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学生工作学生满意度测评的指标体系,确保学生工作学生满意度调查测评过程的... 如何系统地开展学生工作学生满意度调查和测评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动态,已成为中医院校学生工作快速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顾客满意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学生工作学生满意度测评的指标体系,确保学生工作学生满意度调查测评过程的科学性和测评结果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学生工作 满意度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大学生对慢性疾病认识及其预防的研究--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玉莹 陈永成 唐昌敏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18年第4期198-201,244,共5页
目的了解中医药大学学生对慢性疾病的认识以及采取预防措施的现状,提出关于大学生预防慢性疾病的建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7年2月调查湖北中医药大学400名学生对慢性疾病认识与预防行为的情况,统计分析他们的日常不良行为现... 目的了解中医药大学学生对慢性疾病的认识以及采取预防措施的现状,提出关于大学生预防慢性疾病的建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7年2月调查湖北中医药大学400名学生对慢性疾病认识与预防行为的情况,统计分析他们的日常不良行为现状。结果 400名学生的日常不良行为以熬夜、锻炼少、暴饮暴食为主。在对慢性疾病认识深刻度方面,医药专业为77.5%,非医药专业为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医药专业1~4学年学生对慢性疾病的认识深刻度分别为18.0%、20.0%、42.0%、58.0%。在对慢性疾病预防积极性方面,医药专业为65.5%,非医药专业为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医药专业1~4学年学生预防慢性疾病的积极性分别为20.0%、26.0%、46.0%、62.0%。结论不论在慢性病的认识上还是预防上,医药专业的大学生都更加了解和积极预防;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对慢性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预防慢性病也更为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研究 大学生 慢性疾病 慢病认识 疾病预防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业导向问题研究——基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 刘娟 程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18期198-199,共2页
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优势和机遇。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出发,对农村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生的毕业后创业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 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优势和机遇。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出发,对农村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生的毕业后创业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SWOT分析,最后根据分析进行总结,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大学生 农村创业 SWOT分析
下载PDF
我国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内部利益特征与分配机制研究
6
作者 李畅 白雪 方鹏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当前,在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建设发展中存在一系列困难。通过梳理中医药医疗联合体的内涵和特征,明晰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以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内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为切入点,分析包括牵头医院、成员单位、医务人员、患者... 当前,在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建设发展中存在一系列困难。通过梳理中医药医疗联合体的内涵和特征,明晰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以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内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为切入点,分析包括牵头医院、成员单位、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在内的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结合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就构建均衡且可持续的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利益分配机制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医药医疗联合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医疗联合体 内部利益相关者 利益分配机制
下载PDF
医药物流专业就业中的相关问题思考——基于某中医药大学2013届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情况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潇 官翠玲 《科技信息》 2013年第34期20-21,共2页
本论文基于对本校医药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该专业学生在就业和实习中的问题,原因,提出了对接社会需求、增强专业社会适应性,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实践形式,学校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塑造能力... 本论文基于对本校医药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该专业学生在就业和实习中的问题,原因,提出了对接社会需求、增强专业社会适应性,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实践形式,学校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塑造能力三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物流 本科 实习 就业
下载PDF
高校CIS策划探讨——以某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潇 官翠玲 《管理观察》 201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本文探讨了高校建设企业识别系统(CIS)的必要性,以某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了该校CIS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应尽快建立学校CIS的整合系统,通过改进MI系统增强区分度和传播力,建设辅助系统——危机管理系统三条建议。
关键词 高校 CIS系统 建议
下载PDF
医院后勤设备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湖北省4家医院后勤工作者深度访谈的NVivo分析
9
作者 宋庭红 陈丹 +6 位作者 吴文莉 龚正涛 彭小建 李亚萍 刘金辉 肖凡 卢彦莹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为有效提高后勤设备使用效率、安全性,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4家三级医院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医院后勤管理现状,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使用质化分析软件NVivo 11.0进行数据和文本分析,得到设备管理... 为有效提高后勤设备使用效率、安全性,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4家三级医院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医院后勤管理现状,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使用质化分析软件NVivo 11.0进行数据和文本分析,得到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方面34个初始概念、10个初始范畴、4个主范畴、1个核心范畴及其频次,并就此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后勤 后勤设备 全过程管理 标准化管理 体系构建
下载PDF
湖北省在新农合制度实施中医药战略途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文轶 杨晓鹏 +3 位作者 王绚璇 黄明安 龚勋 张翔 《医学与社会》 2012年第8期44-46,共3页
通过比较分析湖北省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途径与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适宜技术的使用率;积极改进中医药服务补偿方式;完善中医药在新农合制度中的各项惠民政策;提高对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工作... 通过比较分析湖北省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途径与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适宜技术的使用率;积极改进中医药服务补偿方式;完善中医药在新农合制度中的各项惠民政策;提高对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工作的认识;建立完善三级中医药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加强监管力度并建立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政策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4年第6期63-64,69,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医药院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医学生的就业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医院校毕业生遭遇到了极大的就业尴尬:一方面,医学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情况;而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改革使...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医药院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医学生的就业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医院校毕业生遭遇到了极大的就业尴尬:一方面,医学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情况;而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改革使得各大医院、医疗单位的自主权增加,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中医院校毕业生甚至经受了高于其他综合类高校的就业压力。因此,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提升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研究目的,明确大学生创业能力内涵及其构成,梳理中医院校创业教育现状,据此提出加强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医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
下载PDF
湖北省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与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官翠玲 郑启玮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4-47,共4页
中医药人力资源,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开发中医药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本文在调查湖北省中医药人力资源现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中医药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中医药人力资源 高等中医药教育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习平 张伟 +1 位作者 章文 祖国强 《管理观察》 2011年第13期197-198,共2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教育肩负着培养医药行业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医疗卫生管理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在规范我国医药行业及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教育肩负着培养医药行业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医疗卫生管理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在规范我国医药行业及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等实施中医药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式。有效提高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药院校 管理类专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优先发展教育 专业培养计划 党的十七大报告 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PDF
湖北省中医药服务贸易现状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云丽 官翠玲 《当代经济》 2016年第4期74-76,共3页
中医药服务是中国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和民族特色的服务产业。目前,在湖北省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包括文化背景差异、技术标准不规范、贸易壁垒重重和国际竞争激烈等。为此,本文提出从创新中医药服务贸易... 中医药服务是中国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和民族特色的服务产业。目前,在湖北省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包括文化背景差异、技术标准不规范、贸易壁垒重重和国际竞争激烈等。为此,本文提出从创新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模式、建立中医药服务标准、加强品牌效应建设和加快中医药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四个方面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服务贸易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小毅 陈阳 官翠玲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6期955-960,965,共7页
目的:探析中医药院校在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 of TCM,CITCM)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方法:对全国9所中医药院校的79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揭示CITCM现状,通过路径分析对研究模型进... 目的:探析中医药院校在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 of TCM,CITCM)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方法:对全国9所中医药院校的79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揭示CITCM现状,通过路径分析对研究模型进行检验。结果:CITCM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态度体系,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维度;当前大学生的CITCM水平较好,且在年龄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本文厘清了CITCM的内涵和维度,揭示了社会化过程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CITCM发展与强化的作用机制,丰富了CITCM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中医药文化认同 大学生 影响因素 社会化理论
下载PDF
中医药健康扶贫长效机制分析——以湖北长阳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钰堃 陈莉 《管理观察》 2020年第12期168-171,共4页
解决因病致贫是我国扶贫事业的主要方向,中医药健康扶贫为我国扶贫事业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径。中医药健康扶贫在增强贫困地区的医疗和保障能力、发展中医适宜技术、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人员服务能力、产业扶贫等方面发... 解决因病致贫是我国扶贫事业的主要方向,中医药健康扶贫为我国扶贫事业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径。中医药健康扶贫在增强贫困地区的医疗和保障能力、发展中医适宜技术、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人员服务能力、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医药健康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运行效率低、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低、产业扶贫规模化小等问题。本文针对中医药健康扶贫现状以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探索更为有效的中医药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健康扶贫 长效机制 资金投入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以统计学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淑琴 胡慧子 高溪蔓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人才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当前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不完善,存在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素质待提高、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创...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人才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当前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不完善,存在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素质待提高、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创新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打造强大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健全客观全面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建立科学全面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中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创新模式 中医药院校 管理类专业
下载PDF
医养结合背景下中医药养老产业发展对策探究——基于湖北省的数据
18
作者 李欣娅 李灵珊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6期184-187,共4页
该文通过总结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发现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并由此分析中医药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困难、得到的支持以及提出了产业未来的发展对策与建议等。... 该文通过总结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发现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并由此分析中医药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困难、得到的支持以及提出了产业未来的发展对策与建议等。提出中医药养老产业的发展可以从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全产业链构建、人才培养和产品创新等角度来实现。若要发展养老产业,需要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养老产业助力,将医养结合这一概念付诸实践实为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养老产业 医养结合 SWOT分析
下载PDF
《中医药法》视野下湖北省中医师职业发展研究
19
作者 李敬 黄静怡 +1 位作者 陈汇汇 王瑶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48期29-32,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明确了中医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形式内容等标准。结合湖北省自身情况,湖北省招收中医药专业的学校主要有武汉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三峡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明确了中医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形式内容等标准。结合湖北省自身情况,湖北省招收中医药专业的学校主要有武汉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三峡大学医学院等,其中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主要中医招生学校。湖北中医药大学注重学生教育,中医临床学院设有中医学“5+3”专业,药学院设中药制药专业,学校将传统医学教育和现代医学教育相结合。《中医药法》把中医高校教育标准更加明确,强调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丰富高等院校教学模式,让中医专业学生学习更加专业和丰富,是中医师职业发展的主力军。湖北省在促进中医师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师 职业教育 职业发展
下载PDF
武汉市居民中医药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雷晓盛 刘朝杰 +1 位作者 官翠玲 王雪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094-3098,共5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民的中医药利用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武昌区、江汉区及洪山区抽取居民307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对中医药的利用情况...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民的中医药利用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武昌区、江汉区及洪山区抽取居民307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对中医药的利用情况、对中医药的认知和态度、对中医药的需求。共发放问卷307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6%。结果患病后,171例(55.9%)居民选择西医治疗,44例(14.4%)选择中医治疗,91例(29.7%)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306例居民均接受过中医药服务,其中166例(50.3%)主要治疗肌肉损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245例(80.1%)认为中医药治疗有效,202例(66.0%)支持中医药发展,154例(50.3%)希望了解养生保健、美容减肥知识。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中医药价格看法,以及是否支持中医药发展、是否愿意参加中医药知识学习居民的医疗形式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接受中药饮剂,以及不同中医药疗效、中药对日常生活影响、对中药喜好程度、对中药种类了解程度居民的医疗形式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中药饮剂、中医药疗效、对中药喜好程度、对中药种类了解程度对居民选择医疗形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较高,但患病后选择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就诊意向并不理想。是否接受中药饮剂、中医药疗效、对中药喜好程度、对中药种类了解程度是居民选择医疗形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疗法 卫生服务利用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