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五倍子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周磊 陈志伟 +6 位作者 叶利春 陈赤清 王琪 孟燕 陈欣妍 胡俊杰 石召华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105-116,I0005-I0010,共1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五倍子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五倍子水提取物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相关数据库,并查阅相关文献检索五倍子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检索...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五倍子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五倍子水提取物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相关数据库,并查阅相关文献检索五倍子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检索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获得影响黑色素生成的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活性成分-靶点网络;Metascape数据库用于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五倍子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间的结合力;最后通过细胞实验验证五倍子主要活性成分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机制。结果:五倍子在体外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其潜在的活性成分有20个,相关靶点有91个。PPI分析显示,在所有靶点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糖酵解磷酸酶(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接近中心性最高。KEGG通路分析发现,磷脂酰肌醇-3(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在五倍子抑制黑色素中占据核心地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五倍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体外验证实验表明,五倍子主要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以抑制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并且对关键通路节点蛋白质Akt的表达有调节作用。结论:五倍子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黑色素生成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下载PDF
广藿香等五种中药体外抗白色念珠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和珍 苏文炀 +1 位作者 付聪 杨艳芳 《湖北中医杂志》 2013年第11期70-71,共2页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机会致病菌,可致人和动物念珠菌病。近年来,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日益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而目前抗真菌药物较少,且易产生毒副作用、过敏反应等,因而从中草药中筛选出安全性好、高效低毒且不易产生...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机会致病菌,可致人和动物念珠菌病。近年来,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日益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而目前抗真菌药物较少,且易产生毒副作用、过敏反应等,因而从中草药中筛选出安全性好、高效低毒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真菌药物,有效地防治白色念珠菌感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医药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抗真菌中药 广藿香 空心莲子草 牡丹皮 黄荆 酢浆草 没食子酸
下载PDF
教学视频对“中药资源学”课程辅助作用的分析
3
作者 森林 胡志刚 +1 位作者 汪文杰 刘合刚 《科教导刊》 2017年第1期99-100,179,共3页
随着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调查工作的有序展开,各相关报道及视频不断涌现。本教研室在此大背景下,积极思考并实践了利用上述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将中药资源学课程中抽象概念具体化的方法和策略。本文通过所列视频案例,探讨了将课堂... 随着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调查工作的有序展开,各相关报道及视频不断涌现。本教研室在此大背景下,积极思考并实践了利用上述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将中药资源学课程中抽象概念具体化的方法和策略。本文通过所列视频案例,探讨了将课堂教学和视频放映相结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细节。以期与同行研讨此类教学视频对本课程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教学视频 课堂教学 年允收量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常用中药性味归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萍 王平 +3 位作者 田代志 刘军锋 刘松林 陈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07-2208,共2页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常用药物性味和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00篇溃疡性结肠...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常用药物性味和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00篇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文献中的用药和药物归类,用SPSS 17.0软件对其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所涉及的"性"进行描述统计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用药主要是温性(占31.8%),其次是微寒(占21.2%)、寒性(占15.1%)、平性(占15.1%),此4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83.2%,其它药性使用较少;味则以苦味(32.2%)为先,其次为甘(30%)、辛(27.3%),此3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89.5%,其它药味则使用较少;"归经"以归脾经(22.36%)的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胃经(18.63%)、肺经(13.66%)、肝经(13.04%)、大肠经(11.8%)的药物。结论苦寒入脾经药物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具有清热燥湿、健脾和胃功能是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治疗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 性味 归经
下载PDF
苦瓜不同部位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原 宋成武 +3 位作者 卢锟刚 王雪 余尚工 方念伯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研究苦瓜不同部位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小鼠体质量、进食量、进水量和血清中血糖值(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喂以高脂饲料(10%蛋黄,10%猪油... 目的研究苦瓜不同部位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小鼠体质量、进食量、进水量和血清中血糖值(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喂以高脂饲料(10%蛋黄,10%猪油,1%胆固醇,0.2%胆盐,78.8%基料)1个月,诱发胰岛素抵抗,继以腹腔注射低剂量四氧嘧啶(90 mg.kg-1),使之产生高血糖症,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苦瓜水提物冻干粉经100%甲醇回流提取得部位I,残渣为部位II。分别以10 g.kg-1(相当于生药材重量)的剂量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血液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苦瓜部位I和部位II提取物均能缓解由糖尿病所引起的多食多饮病症,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GLU、NEFA、TC和MDA值(P<0.05),升高实验性糖尿病小鼠SOD值(P<0.05)。结论苦瓜部位I和部位II提取物能够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并可调节其血脂代谢,且部位I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提取物 糖尿病
下载PDF
白术提取物对大鼠预防性调血脂及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姜淋洁 付涛 +3 位作者 卢锟刚 秦晓玲 方念伯 余尚工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研究白术总提取物和二个不同部位(100%乙醇和50%乙醇部位)对大鼠调血脂和保肝的作用,并确定白术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高脂模型-预防性给受试物法,给予大鼠白术3种不同提取流份灌胃4周,测定体重和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目的:研究白术总提取物和二个不同部位(100%乙醇和50%乙醇部位)对大鼠调血脂和保肝的作用,并确定白术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高脂模型-预防性给受试物法,给予大鼠白术3种不同提取流份灌胃4周,测定体重和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并观察肝脏病理切片。结果:白术总提取物和100%乙醇部位能显著降低小鼠体重值和TC、TG、动脉硬化指数(AI)水平(P<0.01)。白术总提取物和100%乙醇部位都具有升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HDL-C水平(P<0.05或P<0.01)的作用,但只有100%乙醇部位降低LDL-C(P<0.01)。白术总提取物,100%乙醇和50%乙醇部位都能拮抗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并且白术总提物组和100%乙醇部位组高脂血症大鼠的肝系数得到了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白术中亲脂性天然产物(100%乙醇部位)具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白术总提取物和亲脂性天然产物(100%乙醇部位)都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高脂血症 大鼠 血脂 保肝
下载PDF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金莲花乙酸乙酯部位抗炎作用机制
7
作者 陈乔 张鹏 +3 位作者 韩诗祺 石召华 田先翔 胡俊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9,共16页
目的通过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体内急性炎症模型明确金莲花乙酸乙酯部位(ETCB)的抗炎作用,并利用UHPLC-Q-TOF-MS技术(LC-MS)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ETCB的成分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通过G... 目的通过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体内急性炎症模型明确金莲花乙酸乙酯部位(ETCB)的抗炎作用,并利用UHPLC-Q-TOF-MS技术(LC-MS)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ETCB的成分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通过Griess实验评估金莲花不同溶剂萃取部位的抗炎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TCB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ETCB对细胞中TNF-α、IL-6与iNOS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使用二甲苯诱导的耳廓炎症模型进一步验证抗炎活性,并检测了耳肿胀以及组织中IL-6和TNF-α的含量;利用LC-MS技术分析ETCB的成分组成;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金莲花发挥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靶点与作用通路,最后将核心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ETCB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产生的NO的抑制效果最好,是金莲花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ETCB显著降低了炎性细胞中TNF-α和IL-6的含量(P<0.01),并抑制了TNF-α、IL-6与iNOS的mRNA表达水平;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炎症模型中,ETCB有效缓解了耳肿胀,并降低了组织中TNF-α和IL-6的含量;LC-MS分析出ETCB中的30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21个黄酮、7个有机酸、1个多糖和1个花苷类化合物;网络药理学预测与筛选获得的核心靶点为TNF、Akt1、PTGS2、EGFR、SRC和MMP9,抗炎活性成分主要为羟基芫花素、香叶木素、柳穿鱼黄素、高车前素、蓟黄素以及洋槐黄素;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能。结论ETCB在体内与体外均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可以通过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为进一步探索金莲花的抗炎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乙酸乙酯部位 UH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 炎症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药多元谱效关联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华小黎 邹复好 常聪 《中国数字医学》 2014年第12期57-59,共3页
分析现行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提出多元中药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关系框架,引入基于机器学习的谱效关系模型,提供了合理的计算方法。提出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新方法,有利于保证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为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 分析现行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提出多元中药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关系框架,引入基于机器学习的谱效关系模型,提供了合理的计算方法。提出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新方法,有利于保证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为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控制与评价 谱效关系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复方绞股蓝软胶囊降血脂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晓飞 卢锟刚 +3 位作者 宋成武 陈桂林 余尚工 方念伯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绞股蓝软胶囊降血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昆明种小鼠4w,复制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连续灌胃复方绞股蓝软胶囊内容物(剂量为345mg.kg-1.d-1)4w,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研究复方绞股蓝软胶囊降血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昆明种小鼠4w,复制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连续灌胃复方绞股蓝软胶囊内容物(剂量为345mg.kg-1.d-1)4w,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检测肝脏中与脂代谢相关基因:载脂蛋白AI(ApoAI)、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α1)、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及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转录因子2(Srebf2)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对肝、肾、脾等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较,复方给药组小鼠血清TC、TG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HDL-C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小鼠肝脏病变情况较高脂模型组显著性好转。同时小鼠肝脏中ApoAI、Cyp7α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性上调(P<0.01)、Hmgcr及Srebf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结论:复方绞股蓝软胶囊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其降血脂作用机制是对肝脏中与脂代谢相关基因ApoAI、Cyp7α1、Hmgcr及Srebf2的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胶囊 高脂血症 机制 RT-PCR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选失眠贴中黄连乙醇回流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兰芳 方优妮 +1 位作者 王平 黄婕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优选失眠贴中黄连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连总碱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中总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计),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选。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用4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2h,3批样... 目的优选失眠贴中黄连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连总碱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中总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计),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选。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用4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2h,3批样品黄连总碱平均提取率为8.4%。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黄连 盐酸小檗碱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夏枯草全草及其活性成分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11
作者 陶然然 蔡杭 +3 位作者 吕文亮 胡俊杰 郑国华 吴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3-382,共10页
目的研究夏枯草全草及其活性成分对乳腺癌恶性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夏枯草全草低、中、高剂量组(0.1、0.2、0.4 g·mL^(-1))、紫杉醇组(10 mg·kg^(-1)),连续给药28 d后收集组织。检... 目的研究夏枯草全草及其活性成分对乳腺癌恶性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夏枯草全草低、中、高剂量组(0.1、0.2、0.4 g·mL^(-1))、紫杉醇组(10 mg·kg^(-1)),连续给药28 d后收集组织。检测各组裸鼠体质量、肿瘤体积和质量,HE和IHC观察病理切片。采用CCK-8法、流式周期与凋亡检测全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对MDA-MB-231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UPLCQ-TOFMS/MS检测夏枯草全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结果夏枯草全草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5);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向肝肺的转移;对肝脏和脾脏起到保护;降低了肿瘤细胞中Ki-67与CK17的表达。全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P<0.01);将细胞阻滞在S期,促进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全草乙酸乙酯萃取物促进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Caspase-3、Caspase-9、CyclinA2、CDK2蛋白的表达(P<0.05,P<0.01)。UPLCQ-TOF MS/MS从夏枯草全草乙酸乙酯萃取物中鉴别出51种化合物。结论夏枯草全草及其活性成分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等机制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全草 移植瘤 乳腺癌细胞 增殖 凋亡 UPLCQ-TOF MS/MS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自微乳的制备、表征及美白活性的研究
12
作者 苗开元 欧阳泽垚 +3 位作者 赵新颖 杨晓婧 陈欣妍 石召华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3-463,共11页
以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为复合乳化剂制备可高效荷载氧化白藜芦醇(OXY)的自微乳递送系统(OXY-SME),表征其制剂特性,并评价其稳定性、体外透皮效果和美白活性。通过伪三元相图及乳液的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明确了空... 以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为复合乳化剂制备可高效荷载氧化白藜芦醇(OXY)的自微乳递送系统(OXY-SME),表征其制剂特性,并评价其稳定性、体外透皮效果和美白活性。通过伪三元相图及乳液的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明确了空白自微乳(SME)的制备处方和OXY的最适载药量。在最适载药量为4%时,OXY-SME的粒径为(18.69±0.29)nm,PDI为0.181±0.017,包封率为99.87%±1.50%,且乳滴呈类球形,并可将OXY的水中溶解度提高约62倍。通过含水量-电导率拟合曲线和染色法,明确了OXY-SME的乳液类型与含水量的关系。通过测定粒径、PDI和OXY含量等评价了OXY-SME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OXY-SME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且能有效延缓光照引起的OXY含量下降。利用SD大鼠腹部皮肤考察了OXY-SME的含水量对OXY皮肤渗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水量为70%即OXY-SME为O/W型时,OXY的48 h皮肤累积渗透量最高。通过测定体外蘑菇酪氨酸酶及B16-F10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评价了OXY-SME的美白活性,结果表明OXY-SME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均要强于OXY水溶液组和阳性对照曲酸(KA)组,OXY-SME具有提高OXY细胞内美白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自微乳递送系统 溶解度 稳定性 体外皮肤渗透 美白活性
下载PDF
熊果酸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研究
13
作者 陶然然 胡俊杰 +1 位作者 郑国华 吴勇 《中南药学》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究熊果酸(UA)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以及Hippo-YAP信号通路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显微镜观察法检测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究熊果酸(UA)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以及Hippo-YAP信号通路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显微镜观察法检测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RT-qPCR检测Hippo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ippo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UA能明显改变MDA-MB-231细胞形态,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或P<0.01);抑制MDA-MB-231细胞克隆和迁移(P<0.05或P<0.01);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并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P<0.01)。UA显著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Bal-2蛋白水平(P<0.01);UA可明显下调YAP、CTGF、CYR61的mRNA表达,降低YAP、CTGF、CYR61蛋白表达量,升高p-YAP的蛋白表达量(P<0.05或P<0.01);可显著上调细胞质中YAP和p-YAP蛋白水平,下调细胞核中YAP蛋白水平(P<0.01)。结论UA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Hippo-YAP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Hippo信号通路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凋亡
原文传递
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及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光红 莫国艳 +3 位作者 黄蓉 薛林平 李杜军 罗继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128-131,15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眼科确诊的SAC患者60例(116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59眼),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眼科确诊的SAC患者60例(116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59眼),观察组30例(57眼)。两组均使用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点眼治疗,对照组联合生理盐水超声雾化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连续治疗7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主观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评分及泪膜稳定性指标: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k-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k-BUT均长于治疗前,F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k-BUT长于对照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超声雾化治疗SAC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同时稳定泪膜,预防干眼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雾化 过敏性结膜炎 季节性 泪膜稳定性
下载PDF
七叶树属植物资源遗传评价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利春 张景景 +4 位作者 石召华 胡志刚 郑国华 陈士林 刘义飞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5-999,共5页
七叶树属植物广布于世界各地,具有重要的园艺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属植物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同时基于分子数据和化石证据探讨了七叶树科植物的生物地理演化历史。与此同时,一些研究集... 七叶树属植物广布于世界各地,具有重要的园艺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属植物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同时基于分子数据和化石证据探讨了七叶树科植物的生物地理演化历史。与此同时,一些研究集中在七叶树的药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以及相关的生物合成通路基因的挖掘和微生物工程应用。该文对这些前期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和总结,并对潜在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后续更加深入研究和应用七叶树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树属 遗传多样性 七叶皂苷 系统进化
原文传递
复方高滋斑片通过PI3K/AKT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施滢 胡甲乙 +6 位作者 朱瑶 刘军锋 吴和珍 尤朋涛 尹海龙 尹强 昝俊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3-556,共4页
目的通过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来探究复方高滋斑片改善高血压引发的肾损伤机制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12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 rats,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酒石酸... 目的通过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来探究复方高滋斑片改善高血压引发的肾损伤机制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12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 rats,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酒石酸美洛托尔片组)、复方高滋斑片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为8只同周龄的Wistar-Kyoto(WKY)大鼠。每天以10 mL/kg的灌胃体积,连续口服给予复方高滋斑片9周,并每周定时测量大鼠收缩压(SBP)。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并对胶原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肾脏中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的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反应检测大鼠肾脏中PI3K、AKT、p-AKT(Phospho-protein kinase B,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血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经复方高滋斑片灌胃9周后,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的收缩压均明显下降(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高滋斑片能有效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形态,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使其形态更接近正常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经复方高滋斑片给药后,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肾脏中的胶原纤维面积显著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复方高滋斑片治疗后,各组的大鼠肾脏中的PI3K蛋白和p-AKT蛋白表达均有上调(P<0.05),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CR结果显示,经复方高滋斑片治疗后,各组的大鼠肾脏中的PI3K和AKT mRNA表达均有上调(P<0.05),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复方高滋斑片能显著改善高血压引发的肾脏的损伤,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显著上调PI3K和AKT的表达,从而改善了肾脏的损伤,大大的减缓了肾脏纤维化的进程,有效减缓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预防和修复肾脏的器质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高滋斑片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肾损伤 PI3K/AKT
原文传递
复方高滋斑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对RAAS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甲乙 朱瑶 +5 位作者 刘军锋 吴和珍 尹海龙 尹强 尤朋涛 昝俊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27-2236,共10页
目的评价复方高滋斑片(Compound gaoziban tablet,CGT)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的降压药效并探讨其对RAAS(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调控的机制研究。方法将40只12周龄的SHR随机分为:模... 目的评价复方高滋斑片(Compound gaoziban tablet,CGT)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的降压药效并探讨其对RAAS(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调控的机制研究。方法将40只12周龄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酒石酸美洛托尔片组)、复方高滋斑片高、中、低剂量组;另设对照组为8只同周龄的Wistar-Kyoto大鼠(WKY)。每天以10 mL·kg-1的灌胃体积,连续口服给药9周,并每周定时测量大鼠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给药9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并取材,检测血清血脂水平、肝功能水平,用ELISA法检测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水平;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脏器组织的病理变化。qRT-PCR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GT对收缩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检测血清中血脂水平,发现与模型组比较,CGT对大鼠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水平有显著性的降低作用(P>0.05),但对大鼠血清中的葡萄糖(Glucose,Glu)、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无影响。检测血清样本中的转氨酶水平,发现与模型组比较,CGT对大鼠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P<0.05,P<0.01)。检测血清样本中Renin、AngⅡ、ALD、ET-1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CGT对大鼠血清中的Renin、AngⅡ、ALD和ET-1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qRT-PCR结果显示CGT能显著下调ACE、AT1R mRNA的表达(P<0.05,P<0.01),显著上调eNOS 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复方高滋斑片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且对高血压引发的肝脏和肾脏的病变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调节RAA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高滋斑片 降压作用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RAAS
下载PDF
药食同源类中药在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仕红 何晓玲 +4 位作者 刘祖浩 常聪 韩林涛 洪怡 符棘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2期5962-5967,共6页
目前,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严重制约了化疗疗效,由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过表达是多药耐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中药资源丰富,"药食同源"历史悠久,药食两用类中... 目前,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严重制约了化疗疗效,由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过表达是多药耐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中药资源丰富,"药食同源"历史悠久,药食两用类中药,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可通过多成份,多靶点、多途径来预防和治疗肿瘤。本文根据P-gp介导MDR机制,介绍了部分可以抑制P-gp实现逆转MDR的"药食同源"类中药,为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肿瘤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药食同源
原文传递
艾草β-石竹烯合成酶AaCPS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与表达分析
19
作者 程湘 明玥 +5 位作者 游景茂 石召华 汪波 万定荣 林先明 徐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3-1232,共10页
目的对艾草Artemisia argyiβ-石竹烯合成酶基因(β-caryophyllene synthase,AaCPS)进行全长克隆、亚细胞定位与表达模式分析,为艾草倍半萜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功能解析奠定基础。方法基于艾草转录组数据筛选注释为CPS的基因,采用PCR... 目的对艾草Artemisia argyiβ-石竹烯合成酶基因(β-caryophyllene synthase,AaCPS)进行全长克隆、亚细胞定位与表达模式分析,为艾草倍半萜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功能解析奠定基础。方法基于艾草转录组数据筛选注释为CPS的基因,采用PCR方法克隆获得目的基因c DNA的全长,对其编码区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烟草叶片的瞬时表达法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不同采收期(4月、5月、6月、7月)AaCPS基因表达模式,HS-SPME-GC-MS测定β-石竹烯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艾草中克隆得到的AaCPS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647 bp,编码54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3667 Da,等电点为5.40,含Terpene_synth和Terpene_synth_C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aCPS蛋白与同科植物黄花蒿CPS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SDS-PAGE结果证实在75000-120000 Da出现目的蛋白条带(包含28132 Da的标签蛋白),说明所获基因能够成功表达出蛋白;亚细胞定位显示其编码蛋白位于细胞质中;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aCPS基因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7月达到最高。HS-SPME-GC-MS结果显示β-石竹烯含量从4月逐渐升高,在6月达到最高,与4-6月AaCPS基因表达量趋势总体一致。结论通过对AaCPS基因的克隆与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艾草倍半萜物质生物合成途径的功能鉴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 β-石竹烯合成酶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三种递送体系对麝香草酚在致病菌胞内吸收的影响
20
作者 徐谭芳 刘军锋 +4 位作者 王平 昝俊峰 杨可 田代志 陈茂华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619-625,共7页
目的研究阳离子-β-环糊精(C-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及10%乙醇三种药物递送体系对麝香草酚(THY)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内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半稀释法确定C-β-CD-THY、HP-β-CD-THY包合物和THY 10%乙醇溶液的... 目的研究阳离子-β-环糊精(C-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及10%乙醇三种药物递送体系对麝香草酚(THY)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内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半稀释法确定C-β-CD-THY、HP-β-CD-THY包合物和THY 10%乙醇溶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其抑菌活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THY的测定方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C-β-CD-THY、HP-β-CD-THY包合物和THY 10%乙醇溶液的胞内吸收量。运用扫描电镜分析两种细菌经药物处理后的形态学变化。结果THY 10%乙醇溶液、C-β-CD-THY和HP-β-CD-THY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别为1.66、1.66、2.13 mmol·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依次为0.83、0.83、1.66 mmol·L^(-1)。大肠埃希菌对C-β-CD-THY和HP-β-CD-THY的胞内吸收量分别为THY水溶液组的2.2倍和1.6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C-β-CD-THY和HP-β-CD-THY的胞内吸收量分别为THY水溶液组的6.5倍和5.5倍。经C-β-CDTHY和HP-β-CD-THY处理后,菌体表面皱缩凹陷,细胞膜破坏严重,大量细胞丧失完整性。结论环糊精包合物能破坏细菌细胞膜,增加THY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内浓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可代替乙醇作为辅料,以发挥增溶、促透作用,并提高药物安全性。与HP-β-CD-THY相比,C-β-CD-THY包合物的抑菌效果更佳,可作为更高效的抑菌剂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β-环糊精 羟丙基-Β-环糊精 麝香草酚 包合物 递送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