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9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校园历史建筑文化中思政育人作用发挥——以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为例
1
作者 许敏武 李步征 黄文雅 《科教导刊》 2020年第8期86-87,共2页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形式之一的校园历史建筑文化更是发挥积极正面作用,昙华林校区校园建筑历史文化蕴涵的思政基因有:有利于营造求实端正的学风,弘扬传承优秀的中医药文化,渗透着...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形式之一的校园历史建筑文化更是发挥积极正面作用,昙华林校区校园建筑历史文化蕴涵的思政基因有:有利于营造求实端正的学风,弘扬传承优秀的中医药文化,渗透着爱国主义精神,提升着大学生的审美品位。新形势下深入挖掘创新校园历史建筑文化思政育人内涵和底蕴,高度重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搭建新的平台和载体,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历史建筑 思想政治教育 挖掘创新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于中成药等中医药疗法接受度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2
作者 卜志军 刘芳 +13 位作者 侯文斌 苏娟萍 刘艳迪 苏晓兰 王建云 李军祥 孙屿昕 陈韵如 郑酉友 王雪惠 刘冯双 田园春 刘建平 刘兆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83-187,I0020,I0021,共7页
目的调研溃疡性结肠炎(UC)门诊患者对于中医药治疗的接受度,分析患者接受或不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因。方法调研北京地区部分医院门诊就诊的UC患者,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236份,有效问卷208份... 目的调研溃疡性结肠炎(UC)门诊患者对于中医药治疗的接受度,分析患者接受或不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因。方法调研北京地区部分医院门诊就诊的UC患者,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236份,有效问卷208份。中位年龄40(32,50)岁,男性123人(59.13%),女性85人(40.87%)。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53,95%CI:1.07~6.01)、既往使用过五味苦参肠溶胶囊(OR=5.08,95%CI:1.05~24.67)以及在过去的2周内,UC患者有1 d或某几天忘记服用药物(OR=0.27,95%CI:0.09~0.82)与是否选择中医药治疗U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针对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的原因进行了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在175例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选择接受的主要原因是中医药的不良反应较小;而在33例拒绝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中,主要原因是认为中医药无法预防或治疗UC。结论性别、既往用药经历是影响UC患者对中医药治疗接受度的关键因素。此外,药物依从性和中医药价格的合理性也是UC临床实践中需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 中医药价格 服药依从性 中医药治疗接受度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荟萃分析
3
作者 刘跃斌 杨丹 +1 位作者 周晶晶 赵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92-2697,共6页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研究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为深入开展中医药临床及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CNKI、VIP、Wanfang、PubMed、Web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4年5月31日的中医药治疗ALS研究证据,...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研究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为深入开展中医药临床及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CNKI、VIP、Wanfang、PubMed、Web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4年5月31日的中医药治疗ALS研究证据,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7篇研究,其中病例报告、理论探讨发文数量较多,病例系列、对照试验、动物实验、Meta分析发文数量较少。病例报告、理论探讨中,ALS病位主要在脾肾肝肺、奇恒之腑(脑、髓),奇经八脉、络脉亦受其害,形成复杂的虚实夹杂之证。病例系列以中药、针灸、推拿以及三者间的不同组合对脾肾两脏气虚或阳虚进行干预。RCT、Meta分析证实中医药对ALS的运动、呼吸、吞咽、言语、心理、大小便、睡眠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动物实验中主要采用研究中药、针刺干预ALS-SOD1G93A转基因小鼠的效应机制,主要阐述抑制兴奋性谷氨酸毒性、抗凋亡作用、减轻炎症反应损伤、降低氧化自由基损伤等机制。结论中医药干预ALS具有一定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据积累,在改善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研究形式单一、证据等级不高等问题,未来建议借鉴真实世界研究范式,为中医药治疗ALS提供强有力的临床证据及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肌萎缩侧索硬化 功能障碍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模糊数学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况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小虎 邹季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8期1373-1375,共3页
中医学是一门经长期实践而来的经验医学,它在基础理论、脏腑形态结构与功能活动、临床症状性态、证候质量互变等方面存在着模糊性。中医学要实现从所谓的"经验科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转变,就离不开数学的参与。模糊数学的诞生使得... 中医学是一门经长期实践而来的经验医学,它在基础理论、脏腑形态结构与功能活动、临床症状性态、证候质量互变等方面存在着模糊性。中医学要实现从所谓的"经验科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转变,就离不开数学的参与。模糊数学的诞生使得中医学中的模糊概念量化成为可能。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新医科视角下专创融合培育针灸推拿学人才的现实困境与实施策略
5
作者 陈邵涛 刚晓超 +4 位作者 张晓林 管其凡 高天姣 史航宇 刘明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2期186-188,共3页
作为新兴事物,“专创融合”培育模式在培育针灸推拿学人才时面临理念不普及、保障不完善、考核评价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一些针对性实施策略,深入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医科视角下针灸推拿专业与创... 作为新兴事物,“专创融合”培育模式在培育针灸推拿学人才时面临理念不普及、保障不完善、考核评价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一些针对性实施策略,深入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医科视角下针灸推拿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专创融合 针灸推拿学 人才培养 现实困境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基于“心肾”理论视域下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杜艳军 王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3,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痴呆类型。心主神明,肾精充养元神,心肾两脏与神经系统疾病紧密相关,其功能失调可致髓减脑消、神机失用,亦是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结合AD的病理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痴呆类型。心主神明,肾精充养元神,心肾两脏与神经系统疾病紧密相关,其功能失调可致髓减脑消、神机失用,亦是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结合AD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诊疗特点,秉持前期"益肾调督"思想,在AD的治疗中理应重视调心。主要从心肾角度,阐述心肾两脏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经络循行、藏象关系、相关病理,在此视域下梳理中医药治疗AD的证据并探讨防治AD的相关策略,为临床治疗AD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心肾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颈心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洪 《中医学》 2023年第7期1752-1757,共6页
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颈心综合征相关文献查阅分析,发现包含中药、针刺、推拿手法、针刀、刃针等方法的中医药治法不仅安全、经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未来治疗颈心综合征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分析研究近年... 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颈心综合征相关文献查阅分析,发现包含中药、针刺、推拿手法、针刀、刃针等方法的中医药治法不仅安全、经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未来治疗颈心综合征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文献发现,目前对颈心综合征的治疗机制、诊断治疗标尚未完全统一,且中医药治疗手段相对较少,同时缺少统一的中医药疗效评定标准,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中医药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作用。今后关于颈心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尚需严谨的科研设计、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来验证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心综合征 痹症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的改善探讨
8
作者 徐翌智 马新宇 姚建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28-0131,共4页
探究针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中医针灸联合推拿的临床疗效,并评价这一方案对于患者疼痛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入研究样本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收治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随机分为各有75例患者的组别;对照组仅采... 探究针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中医针灸联合推拿的临床疗效,并评价这一方案对于患者疼痛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入研究样本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收治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随机分为各有75例患者的组别;对照组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推拿治疗。结果 两者在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症状积分方面,观察组病例均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P<0.05)。结论 中医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并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各项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联合推拿 疼痛 腰椎功能
原文传递
小儿脑瘫的中医药疗法研究近况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增超 程强 +1 位作者 闻庆汉 樊云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第4期52-53,共2页
脑性瘫痪是指小儿在胎儿或婴儿期受到各种原因导致脑损伤而引起的综合征,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死亡率不断下降,而脑瘫的发病率却有上升的趋势,许多危重新生儿经抢救而存活下来,这... 脑性瘫痪是指小儿在胎儿或婴儿期受到各种原因导致脑损伤而引起的综合征,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死亡率不断下降,而脑瘫的发病率却有上升的趋势,许多危重新生儿经抢救而存活下来,这无疑提高了小儿脑瘫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推拿 针灸 中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杰 王蕴毅 +1 位作者 张悦毓 林敏 《巴楚医学》 2023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被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病程长者可并发结肠癌。近年来在亚洲国家,U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药治疗周期长,且伴有不良反应,中医药疗法防治UC的方法亟待完善。本文收集整理已有中医药防治U... 溃疡性结肠炎(UC)被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病程长者可并发结肠癌。近年来在亚洲国家,U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药治疗周期长,且伴有不良反应,中医药疗法防治UC的方法亟待完善。本文收集整理已有中医药防治UC的中医理法方药,总结发现中医药疗法在防治该病过程中的优劣,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 痢疾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法探析
11
作者 郝傲寒 韦伟 《中医学》 2023年第7期1796-1802,共7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一种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导致我国成人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临床上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与生活。中医治疗DN有以下优势:① 中药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② 可显著减少蛋白尿,消除患者水...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一种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导致我国成人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临床上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与生活。中医治疗DN有以下优势:① 中药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② 可显著减少蛋白尿,消除患者水肿;③ 肾功能不全者,可通过中医外治法延缓肾衰竭进程,提高生活质量。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等方面阐述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临床研究,并归纳整理、系统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巧用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12
作者 邹孟伊 《漫科学(新健康)》 2025年第1期152-153,共2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影响女性月经来潮规律,甚至导致女性不孕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外表上常表现为肥胖、痤疮,生化检查上会引起女性的性激素、糖脂代谢异常,超声检查上表现为卵巢多囊样改变,并发症上会提高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子宫内膜癌、...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影响女性月经来潮规律,甚至导致女性不孕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外表上常表现为肥胖、痤疮,生化检查上会引起女性的性激素、糖脂代谢异常,超声检查上表现为卵巢多囊样改变,并发症上会提高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子宫内膜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率,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的常见妇科疾病。该病病因不明,遗传、情绪、环境、炎症因子、内分泌失调、肠道菌群紊乱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致病原因。疾病导致的症状多样,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对患者心理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来潮 常见妇科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女性不孕 育龄期女性 内分泌失调 超声检查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常丁岚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2期81-84,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现行一线抗风湿药物治疗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及生物制剂和靶向小分子药物,但对肝肾副作用较大,不良反应多。针灸疗法在缓解其症状方面展现了潜力,包括常规针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现行一线抗风湿药物治疗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及生物制剂和靶向小分子药物,但对肝肾副作用较大,不良反应多。针灸疗法在缓解其症状方面展现了潜力,包括常规针刺、电针、火针、蜂针、针刀和温针灸在内的多种针灸技术被应用于RA治疗,显示出减轻病情、改善生活质量的潜在效果。现主要探讨近5年针灸疗法治疗RA的有效性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大学生针灸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宏扬 赵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0期252-253,共2页
为了解大学生针灸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针灸推广宣传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5月我们对武汉交通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大学生 针灸 知信行 抽样调查
下载PDF
中医诊断装备辅助体质辨识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壮 于丽丽 +4 位作者 张娟 尹继瑶 全红琴 赵天慈 王俊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90-2794,共5页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中医诊断装备对体质辨识“治未病”的辅助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23年7月文献进行统计研究,导入Note Express中建立文献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有效文献录入Excel 2019表格,建立中医体质辨识文献数据库。依据红...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中医诊断装备对体质辨识“治未病”的辅助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23年7月文献进行统计研究,导入Note Express中建立文献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有效文献录入Excel 2019表格,建立中医体质辨识文献数据库。依据红外仪、舌诊仪、脉诊仪和面诊仪研究归纳总结。结果:不同体质类型的不同部位温度情况、舌象特征、脉象指标、脉象特征、面象指标各不相同,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借助红外仪、舌诊仪、脉诊仪和面诊仪收集受检者相应的生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辅助体质辨识。结论:利用中医检测装备可以降低体质辨识时由于医生主观判断所造成的偏差,能有效促进体质辨识系统化、规范化,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养生治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装备 中医体质 治未病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中医专业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海棠 黄琼霞 刘建民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5期25-26,共2页
人的发展需要拥有一个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支持与理解,但是少部分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认真分析有利于中医专业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素,以便... 人的发展需要拥有一个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支持与理解,但是少部分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认真分析有利于中医专业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素,以便今后发挥优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人生的关键成才阶段,为每个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药文化教育
下载PDF
浅析中医“肝”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17
作者 田苑 袁颖 +2 位作者 蔡洛阳 张瑾 张晓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95-1697,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其预后效果差,且存在多种后遗症和并发症,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医疗负担。缺血性脑卒中病位在脑,病因多为风、火、痰、瘀、虚,基础在于气血逆乱,而中医“肝”藏血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与...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其预后效果差,且存在多种后遗症和并发症,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医疗负担。缺血性脑卒中病位在脑,病因多为风、火、痰、瘀、虚,基础在于气血逆乱,而中医“肝”藏血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与气血密切相关,故笔者从肝入手,结合其生理功能和现代研究,分别从缺血性脑卒中病位、发病原因和治疗方面探讨肝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以期为临床从肝论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中风 气血
原文传递
中医理论体系背景下构建中医医患沟通十阶段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卜志军 刘冯双 +3 位作者 田园春 白丝雨 王梦璐 苏右竹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构建良好的医患沟通模式对于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已提出了多种医患沟通模式,但缺乏对中医医患沟通模式的研究。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医患沟通模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中医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医患沟通思... 构建良好的医患沟通模式对于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已提出了多种医患沟通模式,但缺乏对中医医患沟通模式的研究。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医患沟通模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中医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医患沟通思想,根据中医临床实践特点,提出了适用于中医医患沟通的十阶段(Ten Stage,TS)模式。TS模式包括以下10个阶段:建立联系、倾听述说、补充提问、四诊合参、现代检查、明确诊断、提供方案、共同决策、随访评价和优化方案。TS模式填补了当前中医医患沟通模式研究的空白,为中医医患沟通提供了系统化框架,强调了医患共同决策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有望成为促进医患良好关系,进而提高中医临床治疗疗效的新医患沟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中医 医患关系 十阶段模式
下载PDF
从《傅青主女科》“肥胖不孕”理论探析针灸治疗肥胖型不孕
19
作者 王亦玮 张阳普 +1 位作者 梁凤霞 宋爱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235-3238,共4页
“肥胖不孕”理论是由傅青主提出,认为妇人肥胖不孕的基本病机是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治法为泄水化痰,兼以健脾和胃。不孕是由多种病因共同导致的疾病,其治疗除现代西药及辅助生殖外,还可以运用针灸疗法,通过选用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 “肥胖不孕”理论是由傅青主提出,认为妇人肥胖不孕的基本病机是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治法为泄水化痰,兼以健脾和胃。不孕是由多种病因共同导致的疾病,其治疗除现代西药及辅助生殖外,还可以运用针灸疗法,通过选用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进行针刺,或穴线、温针灸、电针等其他针灸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青主女科 肥胖不孕 不孕症 针灸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