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视角下的中医证据质量与推荐意见分级体系
1
作者 郭静 靳英辉 +4 位作者 毕桢干 谢颖兰 张聪 原萌谦 商洪才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27-3233,共7页
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证据来源的广泛性和多源性凸显了证据分类和分级的重要性。中医药学有其证据特色,现代医学证据分级体系并不完全适合中医药学证据评价,国内众多学者对中医特色的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分级体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故从中... 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证据来源的广泛性和多源性凸显了证据分类和分级的重要性。中医药学有其证据特色,现代医学证据分级体系并不完全适合中医药学证据评价,国内众多学者对中医特色的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分级体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故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视角,梳理了中医多来源证据,回顾了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分级依据和演进,分析和阐述中医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分级的特点,提出中医特色证据结合真实世界研究和智能化分级的建议,希望引起研究者思考与讨论以促进科学合理的指南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西医结合 临床实践指南 证据质量 推荐意见 分级体系 中医特色证据 真实世界研究 GRADE系统
下载PDF
中医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蓓 王玲 李航森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9期2853-2855,共3页
癌性发热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可见于各种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之后的患者。临床上西医治疗癌性发热往往疗效不佳,仅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癌性发热有中药辨证方、中药制剂、针刺穴位、放血等多种手段,治疗多... 癌性发热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可见于各种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之后的患者。临床上西医治疗癌性发热往往疗效不佳,仅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癌性发热有中药辨证方、中药制剂、针刺穴位、放血等多种手段,治疗多以中药辨证方为主。根据临床经验癌性发热分为实证四型、虚证三型,中医辨证论治辅助其他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西医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消瘰丸治疗甲状腺结节作用机制
3
作者 黄太发 龚红卫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消瘰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多个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消瘰丸活性成分,将筛选出的消瘰丸活性成分导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药物靶点。在Gene Cards、Omim和Therapeutic Target ...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消瘰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多个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消瘰丸活性成分,将筛选出的消瘰丸活性成分导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药物靶点。在Gene Cards、Omim和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数据库上检索并筛选出甲状腺结节疾病靶点,运用Venny软件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交集,得到消瘰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潜在作用靶点。将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分析,运用S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及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药物靶点359个,疾病靶点3652个,交集靶点185个。PPI网络分析得到消瘰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核心靶点有AKT1、TP53、BCL-2、SRC、EGFR等。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潜在治疗靶点主要参与了蛋白质磷酸化、凋亡的负调控、对异源性刺激的反应和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消瘰丸治疗甲状腺结节涉及到的通路主要包括癌症通路、甲状腺激素通路、PI3K-Akt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通路等。结论 消瘰丸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对甲状腺结节起到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到癌症通路、甲状腺激素通路、PI3K-Akt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通路等信号通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瘰丸 甲状腺结节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