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文梅 吴倩 +3 位作者 唐荣娟 谢文娟 柏凤云 魏君(通讯作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0507-0507,共1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分为两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37例给予循证护理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率对比中,实验组(94.6%)与...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分为两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37例给予循证护理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率对比中,实验组(94.6%)与对照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8.1%(3/37),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1.6%(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可以显著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护理满意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心血管内科患者 压疮预防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心涛 赵黎丙 +2 位作者 闵新文 陈娇 郎明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组,45例冠状动脉造影呈...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组,45例冠状动脉造影呈阳性但未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心肌梗死比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比例、稳定型心绞痛比例、动脉堵塞≥70%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发光免疫法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cTnT水平变化并找出潜在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组内术前、术后比较:观察组cTnT术后显著上升,由0.04变为0.09,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cTn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cTnT升高组有胸痛情况3例,高于对照组0例,植入支架数目为2.13枚/例,高于对照组1.15枚/例,球囊扩张时间为(11.59±3.12)s,高于对照组(8.94±3.17)s,扩张压力为(14.13±1.92)kPa,高于对照组(12.04±2.16)kPa,分支血管闭塞为5例,高于对照组0例,与cTnT未上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cTnT存在一定影响。术后cTnT值上升,表明心肌出现一定程度损伤或血管内皮损伤。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导致血浆cTnT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肌钙蛋白T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PCI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心涛 赵黎丙 +2 位作者 闵新文 陈娇 郎明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PCI术后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HbA1c<6.5%组(48例),HbA1c≥6.5%(52例)...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PCI术后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HbA1c<6.5%组(48例),HbA1c≥6.5%(52例)。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沉(ES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PCI术后6个月以及24个月时MACE发生率。结果:与HbA1c<6.5%组比较,HbA1c≥6.5%组术前血清CRP[(18.5±6.2)mg/L比(25.8±4.2)mg/L]和TNF-α[(32.4±12.3)ng/L比(48.3±11.8)ng/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术后6个月,HbA1c≥6.5%组心梗发生率明显高于HbA1c<6.5%组(9.62%比0,P=0.028);术后24个月,与HbA1c<6.5%组比较,HbA1c≥6.5%组心梗(2.08%比15.38%)和病变血管再狭窄(12.50%比32.69%)发生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糖尿病 冠心病
下载PDF
中药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罗晓玲 李东锋 刘仁斌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7期3218-322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住院治疗的125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住院治疗的125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45例)采用中药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治疗,复方罗布麻片每日3次,每次2片,胺碘酮第1周每日3次,第2周每日2次,第3周每日1次,每次均为200 mg;胺碘酮组(45例)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35例)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每次150 mg,每日3次。3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胺碘酮组为86.7%(39/45),对照组为74.3%(26/3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的室性期前收缩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速)数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联合治疗组、胺碘酮组的室性期前收缩数、短阵室速数均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的室性期前收缩数、短阵室速数低于胺碘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用药安全,价格低廉,用药途径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复方罗布麻片 胺碘酮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郧 卢小伟 +1 位作者 赵文成 马珍珍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341-3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PE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增高、顺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PE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增高、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期前收缩等心电图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心电图检查观察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对APE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尿激酶
下载PDF
心电向量在心电图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任春霖 高学霞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586-3588,共3页
依据心电向量理论为基础,研究心电图教学方法,其核心就是用综合心电向量在导联体系中的投影来解释各种心电现象。具体方法:首先复习心脏的相关解剖知识及心脏电生理的知识,熟悉心脏除极顺序,心电图的导联及导联轴;通过额面和水平面六轴... 依据心电向量理论为基础,研究心电图教学方法,其核心就是用综合心电向量在导联体系中的投影来解释各种心电现象。具体方法:首先复习心脏的相关解剖知识及心脏电生理的知识,熟悉心脏除极顺序,心电图的导联及导联轴;通过额面和水平面六轴系统与心脏解剖结构建立相应关系,使心电图导联体系与心脏解剖相结合,弄清心电向量与导联体系的联系;由心脏电生理过渡到心电向量,由心电向量过渡到综合心电向量,实现概念之间的自然过渡。然后将心电除极过程的综合心电向量,简化为心电主除极(最大除极)方向,并与额面和水平面六轴系统结合起来,将心脏的解剖位置应用其中,用主除极强度和方向在不同导联体系中的投影来解释具体的心电现象,讨论阐明内涵,尤其是方向性所反映的内涵。此教学方法形象具体,生动直观,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简化,教师演示讲解的可操作性强,可直观快速分析复杂抽象的心电图波形,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快速诊断能力,在有限的学时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向量 心电图 教学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任春霖 高学霞 胡雪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晨峰现象(MBPS)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 h血压,血压晨峰值≥35 mmHg患者为晨峰组(MBPS组)45例,血压晨峰值<35 mmHg患者为非晨峰组(NMBPS组)67例,...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晨峰现象(MBPS)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24 h血压,血压晨峰值≥35 mmHg患者为晨峰组(MBPS组)45例,血压晨峰值<35 mmHg患者为非晨峰组(NMBPS组)67例,两组均询问饮酒史、吸烟史、年龄、病程,测量诊室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MBI),测定血糖、血脂,并对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患者具备以下诊断标准为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动态血压各参数、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与NMPBS组比较,MPBS组血压晨峰值、清晨平均动脉压、24 h平均收缩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晨峰组患者血压晨峰值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脑血管事件 动态血压
下载PDF
Tei指数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廖梅梅 陈森 +2 位作者 闵新文 李东峰 陈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探讨Tei指数检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右心功能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对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狭窄<50%)、30例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狭窄50%~74%),30例中度冠状动脉病变组(75%... 目的:探讨Tei指数检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右心功能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对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狭窄<50%)、30例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狭窄50%~74%),30例中度冠状动脉病变组(75%~94%)进行三尖瓣环右室室间隔及游离壁Tei指数测定。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及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组Tei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右心功能亦受损,Tei指数能用于评价右心功能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TEI指数 组织多普勒 右心功能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郎明健 赵黎丙 +2 位作者 何培根 闵新文 杨汉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一种新发现的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的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如促纤维化、促有丝分裂、趋化作用、促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以及促血管新生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多种细胞均可表达,在...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一种新发现的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的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如促纤维化、促有丝分裂、趋化作用、促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以及促血管新生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多种细胞均可表达,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炎等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均明显增高,并可能通过其多种生物学行为参与心血管重塑、心脏纤维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哮喘与冠心病风险相关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成伟 蒋学俊 +2 位作者 李东锋 陈俊 杨汉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96-398,402,共4页
目的 系统评价哮喘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及EMbas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有关哮喘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队列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1月,采用NOS量表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利用... 目的 系统评价哮喘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及EMbas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有关哮喘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队列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1月,采用NOS量表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利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纳入文献的合并HR值及95%CI值,并根据入选文献的研究性别、地域、人群来源差别,以及入选文献质量评分的高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共6篇,随访队列总人数为510 822例,累计冠心病患者18 1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患哮喘者相比,哮喘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HR=1.41,95%CI:1.36~1.45,P<0.001);亚组分析显示,哮喘人群中女性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高于男性,按地域、研究人群、质量评分不同进行的亚组分析均提示哮喘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哮喘与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冠心病 队列研究 META分析
下载PDF
曲美他嗪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63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能 李东峰 +2 位作者 赵黎丙 唐红斌 闵新文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未并发心力衰竭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第1周每次0.2 g,tid;第2周每次0.2 g,bid;第3周每次0.2 g,qd;其...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未并发心力衰竭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第1周每次0.2 g,tid;第2周每次0.2 g,bid;第3周每次0.2 g,qd;其后在门诊随诊,根据患者症状进一步调整治疗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每次20 mg,tid。最终对照组60例,治疗组63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1 a,对比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左房内径、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水平以及Holter监测结果变化。结果治疗组1 a内因心房颤动发作入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胺碘酮维持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在1 a后出现明显增大,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明显升高,而治疗组左房内径及B型利钠肽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延缓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结构重构过程,减轻临床症状并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胺碘酮 利钠肽 B型 心房颤动 阵发性 心房重构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临床心电图实习带教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春霖 张用娥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本科生心电图实习带教方法,为提高医学教学水平奠定基础。方法:将2012-2013年在院实习的80名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实习内容;观察组在常规实习内容的基础上调整2周的心电图实习,由科... 目的:探讨医学本科生心电图实习带教方法,为提高医学教学水平奠定基础。方法:将2012-2013年在院实习的80名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实习内容;观察组在常规实习内容的基础上调整2周的心电图实习,由科室年资高的医生按照制定的带教方案进行实习带教;两组分别在实习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一次心电图知识的理论、操作及阅图考试。结果:观察组在心电图理论知识、操作方法、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的考试得分均超过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321,x2=37.883,x2=31.179,x2=10.66;P<0.001)。结论:基于医学本科生具体情况,总结临床教学工作过程的思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在阅读和分析心电图能力上较实习前有显著提高,并超过对照组。该带教方案可行有效,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 临床心电图 实习带教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及其Duke评分诊断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春霖 朱梅 胡胜利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及其Duke评分对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绝经期女性患者102例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对照,比较TET结合Duke评分对绝经期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等指标,并做统计学...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及其Duke评分对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绝经期女性患者102例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对照,比较TET结合Duke评分对绝经期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等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单独应用TET或Duke评分比较,TET联合Duke评分两项均阳、均阴性的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27.12%比30.50%比44.44%)、阳性预测值(47.56%比46.75%比54.55%)、阴性预测值(80%比72%比90.91%)、准确性(53.92%比52.94%比64.94%)均明显提高(P均<0.05);但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均>0.05)。单独应用TET或Duke评分诊断冠心病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绝经期女性运动平板试验假阳性率较高,结合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有助于提高试验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冠心病 绝经期
下载PDF
心电图、心电向量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春霖 卢小伟 +1 位作者 邱代洲 李东峰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521-52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和心电向量图(Vectorcardiogram,VCG)的改变与冠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比,探讨ECG、VCG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一2009年12月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08... 目的:通过分析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和心电向量图(Vectorcardiogram,VCG)的改变与冠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比,探讨ECG、VCG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一2009年12月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08例,行常规ECG、VCG检查,并于1周内进行CAG,对检查结果依据各自的诊断标准进行判定,以CAG为标准诊断法,利用四格表法,计算相关评价真实性的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①VCG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显著高于ECG(P〈0.05,P〈0.01)。②ECG、VCG阳性率与冠脉病变支数组间比较: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中,VCG阳性率明显高于ECG(P〈0.05),左主干或三支病变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ECG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双支病变阳性率高(P〈0.05,P〈0.01);VCG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阳性率高(P〈0.05);与双支病变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③EcG、VCG阳性率与冠脉病变程度组间比较:冠脉病变狭窄50%~69%的VCG阳性率明显高于ECG(P〈0.05),其他两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ECG组冠脉病变狭窄1〉90%较50%-69%、70%-89%的阳性率高(P〈0.05,P〈0.01);VCG组狭窄I〉90%较50%~69%阳性率高(P〈0.01),其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CG对冠心病检测价值显著高于E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向量图 心电图
原文传递
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前术后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任春霖 陈志勇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动态改变及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左房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患者108例,根据术后3d和3个月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为房颤早期复发组(10例...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动态改变及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左房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患者108例,根据术后3d和3个月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为房颤早期复发组(10例)、晚期复发组(21例)和无复发组(77例)。随访并比较各组患者HRV的变化。结果:与射频术前比较,射频术后3d未复发组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低频(LF)、高频(HF)均显著降低;早期复发组术后平均心率显著增加,SDNN、LF、LF/HF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未复发组比较,早期复发组平均心率[(69.3±11.2)次/min比(75.4±14.0)次/min]、SDANN[(66.9±25.7)ms比(137.5±92.3)ms]、rMSSD[(22.1±10.6)ms比(46.2±19.2)ms]、LF[(233.1±31.4)ms比(251.7±17.3)]、HF[(228.0±82.4)ms^2比(508.0±13.5)ms^2]显著增加,LF/HF[(1.13±0.53)ms^2比(0.41±0.13)ms^2]降低更显著(P<0.05或<0.01);与未复发组比较,晚期复发组rMSSD[(23.9±11.10)ms^2比(52.0±28.7)ms^2]和HF[(344.4±103.2)ms^2比(482.1±100.6)ms^2]明显升高,LF/HF[(1.16±0.41)比(0.85±0.43)]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可能会减少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后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心率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急性左室前壁心肌梗死1例
16
作者 廖梅梅 陈森 闵新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683-683,693,共2页
患者男, 59 岁,因发作性胸痛6 d,持续加重10 h入院.入院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提示前壁心肌急性梗死,予以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搭桥术.术中示左前降支狭窄约99%,植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相应治疗,并检测肌钙蛋白,观察心电图变化.... 患者男, 59 岁,因发作性胸痛6 d,持续加重10 h入院.入院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提示前壁心肌急性梗死,予以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搭桥术.术中示左前降支狭窄约99%,植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相应治疗,并检测肌钙蛋白,观察心电图变化.心电图ST段下降不良,肌钙蛋白下降较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壁心肌梗死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急性梗死 超声心动图诊断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变化 肌钙蛋白 发作性胸痛
下载PDF
重组人脑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0
17
作者 纪道兵 周心涛 +3 位作者 许浩 赵黎丙 胡小芳 张秋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AD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rhBNP组(48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rhBNP),治疗72h后,检...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AD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rhBNP组(48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rhBNP),治疗72h后,检测心功能各项指标和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72h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24h尿量明显增加(P均=0.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rhBNP组治疗后LVEF[(45.9±7.8)%比(57.4±7.9)%]明显提高,24h尿量[(1637.5±103.2)ml比(1836.4±118.4)ml]明显增加(P均=0.001)。治疗7d后,rhBNP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3.75%比82.00%,P=0.0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8)。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显著改善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茜 闵新文 +1 位作者 李东峰 李兴朝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2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进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右美托咪定干预及常规麻醉的D组...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进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右美托咪定干预及常规麻醉的D组、接受常规麻醉的C组。观察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及手术后24 h,测定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应激激素、氧化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含量。结果:D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小于C组。手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中CK-MB、cTnI、人内皮素-1(ET-1)、NO、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IL-1β、TNF-α、丙二醛(MDA)的含量高于手术前,FT3、FT4、IL-1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低于手术前且D组患者手术后24 h血清中CK-MB、cTnI、ET-1、NO、H-FABP、Cor、NE、E、IL-1β、TNF-α、MD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FT3、FT4、IL-10、GSH-Px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干预能够减轻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缺血再灌注 右美托咪定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螺内酯对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效果及心肌重构、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薛旸 王欢 +1 位作者 李志 肖春梅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螺内酯治疗老年冠心病(CHD)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心肌重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螺内酯治疗老年冠心病(CHD)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心肌重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降血脂、强心等基础治疗措施,研究组同时给予患者螺内酯(20 mg/次,1次/d,连用6个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肱动脉血流介导扩张值(FMD)、肱动脉峰值流速变化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LVESd、LVEDD、LVEDV、LVESV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LVESd、LVEDD、LVEDV、LVESV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肱动脉FMD(%)、肱动脉峰值流速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肱动脉FMD(%)、肱动脉峰值流速变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心功能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CHD伴心力衰竭患者更加有利于改善心肌重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肌重构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IGF-1、cheme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肖金平 付景秋 +2 位作者 李小雷 纪道兵 陈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chem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仔鼠分离心肌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进行常规培养,I/R组通过缺氧复氧方法建立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胶囊组在模型建立前加入320μmol/L参松...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chem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仔鼠分离心肌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进行常规培养,I/R组通过缺氧复氧方法建立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胶囊组在模型建立前加入320μmol/L参松养心胶囊溶液预处理24 h。记录心肌细胞IGF-1、chemerin在各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处理24 h、36 h与48 h后,与正常组比较,I/R组和胶囊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活性氧(ROS)水平显著增加(P<0.05),胶囊组与I/R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处理48 h后,与正常组比较,I/R组与胶囊组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IGF-1、chem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S期与G2期/M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胶囊组与I/R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抑制心肌细胞IGF-1、chemerin表达,降低细胞ROS水平与平衡细胞周期,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发挥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心肌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CHEMERIN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