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朕瑜 彭民金 +4 位作者 董晨 李丽 唐以军 孙敏 谢多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45-49,共5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本文综述了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并从患者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及环境与设备因素阐明该人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控措施涵盖合理置管、拔管操作,... 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本文综述了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并从患者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及环境与设备因素阐明该人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控措施涵盖合理置管、拔管操作,清洁消毒,建立专业团队,加强感染监测,监测药物浓度,导管材料的选择。本文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前沿指导,加强对该领域的专业认知,以实现在ECMO支持治疗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综述
下载PDF
疾病隔离系统的沿革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 被引量:2
2
作者 向利丽 谢多双 +3 位作者 符湘云 王慧芳 李瑞 罗清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2期161-162,165,共3页
从疾病隔离系统角度探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根据疾病的各种隔离系统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的调查结果,提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技术措施,即医务人员应该执行标准预防和按病隔离相结合的隔离系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充分利用各... 从疾病隔离系统角度探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根据疾病的各种隔离系统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的调查结果,提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技术措施,即医务人员应该执行标准预防和按病隔离相结合的隔离系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职业感染风险。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隔离系统 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 传染病
下载PDF
应用系统管理理论提升多院区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效果评价
3
作者 谢多双 李丽 +7 位作者 彭民金 张爽 胡荍 明星 来瑞平 兰婷钰 孟昆 唐以军 《医学动物防制》 2025年第3期281-284,290,共5页
目的通过探索实施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多院区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管理同质化措施,为多院区医院发展提供有效应对院感同质化管理难题的解决方案。方法自2022年起,运用系统管理理论,构建并全面实施系统性同质化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包括... 目的通过探索实施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多院区医院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管理同质化措施,为多院区医院发展提供有效应对院感同质化管理难题的解决方案。方法自2022年起,运用系统管理理论,构建并全面实施系统性同质化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包括组织架构、指标监测、风险管理、培训赋能、支持保障和质量管理。通过杏林院感系统收集手术部位感染率,并与干预前的2020和2021年监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通过感染监测评价防控效果,2020—2023年多院区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19%、0.16%、0.19%和0.18%,呈现波动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P=0.063);1个院区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P=0.019);2020—2023年Ⅰ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16%、0.20%、0.09%和0.08%,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4,P<0.001)。结论通过在多院区实践基于系统管理理论构建的术后感染防控系列措施,初步显现出Ⅰ类切口感染率持续降低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院区医院 医院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干预 监测 系统管理理论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多双 胡荍 +4 位作者 李瑞 罗清钦 符湘云 王惠芳 聂绍发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46-249,F0003,共5页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方法:以入住ICU超过48 h患者为研究对象,构建医院感染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结果: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25-4-1},对感染结局影响最大...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方法:以入住ICU超过48 h患者为研究对象,构建医院感染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结果: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25-4-1},对感染结局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ICU入住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础疾病诊断、年龄、使用插管等,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结论:构建的入住ICU患者医院感染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拟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医院感染 预测
下载PDF
构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符湘云 王慧芳 +1 位作者 来瑞平 谢多双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28-229,共2页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近几年来,我国多家医院发生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如'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儿感染事件'等,造成了恶劣的社...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近几年来,我国多家医院发生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如'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儿感染事件'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医院感染暴发不但会给患者造成损失、增加医院的医疗成本,还会严重影响医院的社会声誉,甚至危及到社会安定。为此,构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势在必行。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为构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暴发 卫生应急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控制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6
作者 余元华 符湘云 +2 位作者 王恵芳 谢多双 来瑞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观察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病率的作用。方法调查分析2010年中心ICU内VAP发病率较高的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2011年1~6月的VAP进行预防、控制和管理。结果 2011年上半年VAP... 目的观察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病率的作用。方法调查分析2010年中心ICU内VAP发病率较高的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2011年1~6月的VAP进行预防、控制和管理。结果 2011年上半年VAP的患病率较2010年明显下降(χ2=4.08,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VAP预防和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ICU 呼吸机相关肺炎
下载PDF
医院感染监测研究进展
7
作者 江海宁 方向兰 +3 位作者 张启飞 于瀛钧 孟昆 谢多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640,共5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医疗保健系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医院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为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本...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医疗保健系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医院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为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对现今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感染监测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区域化监测平台的建设、监测内容的扩展、新技术(如物联网、机器学习和智能机器人等)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具体成效,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科学参考,从而促进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医院感染 监测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医务人员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现状调查及感染因素的Logistic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余元华 王永慧 熊晓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现状,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保护措施,为预防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医务人员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收集资料,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感染医务人员和非感染医务人员感染危险因素.[结果]1...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现状,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保护措施,为预防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医务人员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收集资料,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感染医务人员和非感染医务人员感染危险因素.[结果]11个调查因素中6个因素与医务人员感染显著相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显示:职业(β=1.177,OR=1.841)、工作时坚持戴口罩(β=1.392,OR=3.493)、参与呼吸遗传染病人的救治(β=1.478,OR=2.839)、在病区工作停留时间(β=1.388,OR=1.763)、对诊疗设施及时进行消毒(β=1.113,OR=1.246)是具有独立作用的危险因素.[结论]工作时坚持戴口罩和对诊疗器械及时消毒是避免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的关键环节,参与救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病区工作时间过长是其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医务人员
原文传递
医务人员乙肝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符湘云 来瑞平 +2 位作者 王慧芳 向利丽 谢多双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乙型病毒性肝炎 职业保护
下载PDF
现代医院人性化管理及服务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声 吴蔚 李瑞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3期381-382,共2页
努力营造安全、优美的诊疗环境,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是现代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彰显品牌效应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考虑患者就医感受,科学设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注重医患交流沟通,建立和完善随访机制,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温馨、满... 努力营造安全、优美的诊疗环境,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是现代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彰显品牌效应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考虑患者就医感受,科学设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注重医患交流沟通,建立和完善随访机制,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温馨、满意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人性化 服务环境 医患沟通 医患和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铁营养与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惠英 李瑞 杜雪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43-2346,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铁营养与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和中卫市人民医院住院且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为病例组,按是否合并并发症分为单纯组88例和并发症组94例;同时收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铁营养与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和中卫市人民医院住院且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为病例组,按是否合并并发症分为单纯组88例和并发症组94例;同时收集在这两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者87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的铁营养和氧化应激指标,分析两者的关系及2型糖尿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组和并发症组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组和并发症组的丙二醛(MDA)水平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SF水平组中,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2型糖尿病为因变量,年龄、性别、学历、MDA、SOD、CAT、SI及SF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SI、SF、MDA、SOD及CAT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1)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铁负荷及氧化应激水平均增高。(2)氧化应激水平与体内铁营养状况有关,不同SF水平对应的氧化应激水平不同。(3)年龄、性别、SI、SF及MDA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SOD和CAT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氧化应激 铁营养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余元华 胡光美 方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求学龄前儿童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施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市13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126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统一调查问卷了解其一般情况和病史,并抽取肘静脉血作血常规检测。分别采用单... 目的探求学龄前儿童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施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市13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126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统一调查问卷了解其一般情况和病史,并抽取肘静脉血作血常规检测。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2126名学龄前儿童中检测出贫血儿童120例,患病率为5.6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喂养方式、出生体质量、饮食习惯、母亲孕期贫血史等可能是学龄前儿童IDA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喂养方式、饮食习惯及母亲孕期贫血史是ID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IDA的发生主要与年龄、婴儿期喂养方式、儿童饮食习惯及母亲孕期贫血史有关,因此早期关注母亲和胎儿的营养状况,婴儿期进行母乳喂养及合理搭配儿童饮食结构可有效预防ID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缺铁性贫血 影响因素 LOGISTIC分析
下载PDF
中国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现状调查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多双 符湘云 +3 位作者 王惠芳 来瑞平 李瑞 聂绍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部分省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现状,为加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全国121所三级、二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暴发组织框架、功能实现、运行程序和支撑系统... 目的调查中国部分省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现状,为加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全国121所三级、二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暴发组织框架、功能实现、运行程序和支撑系统等维度内容,对感染暴发应急处置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专业以护士为主,占47.97%(225/469),其次为临床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分别占24.73%(116/469)和15.57%(73/469);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占44.78%(210/469);参与调查的医院中93.39%(113/121)均制定有暴发应急预案/手册/文件;制定有暴发处置后备专业人员编组方案的医院较少,仅占32.23%(39/121)。结论中国医院在应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方面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暴发 卫生应急
原文传递
连续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向利丽 向安林 +2 位作者 符湘云 王慧芳 谢多双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68-2570,共3页
目的:连续调查某院儿科2008-2012年医院感染患病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按照统一调查方法、使用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该院儿科患者进行时点患病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连续5年医院感染患病率保持稳定水平并有下... 目的:连续调查某院儿科2008-2012年医院感染患病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按照统一调查方法、使用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该院儿科患者进行时点患病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连续5年医院感染患病率保持稳定水平并有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在实查的1 005例患儿中,33例发生35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分别为3.28%和3.4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胃肠道和下呼吸道最常见;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中以G-杆菌为主,而最常分离的医院感染致病微生物为大肠埃希氏杆菌;在调查日68.76%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抗菌药物。结论:该院儿科医院感染保持稳定并有下降趋势,医院感染管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患病率 调查 儿科
原文传递
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多双 胡荍 +3 位作者 符湘云 王惠芳 罗清钦 张蓬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52-2553,2571,共3页
目的分析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MRSA检出率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3年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MRSA检出率,并统计其... 目的分析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MRSA检出率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3年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MRSA检出率,并统计其数理相关关系;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后,采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2012-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从78.2、49.2分别下降至39.4和22.8,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约25.0%提高至>60.0%,医院感染MRSA检出率从55.2%持续下降至28.0%;医院感染病例中MRSA检出率与同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24、0.784,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规范抗菌药物使用,落实多药耐药菌隔离措施特别是手卫生措施,积极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能有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物使用 手卫生 MRSA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抗结核治疗对结核患者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平衡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元华 王永慧 熊晓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患者Th17细胞(CD3、CD4、IL-17T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Tr)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40例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0、3、6个月等时...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患者Th17细胞(CD3、CD4、IL-17T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Tr)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40例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0、3、6个月等时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受试者血液中Th17/Tr,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采用r-干扰素、IL-6、IL-1β、IL-12对Th17细胞进行分化,以了解Th17/Tr在肺结核患者失衡的机制。结果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Tr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单用IL-6、IL-1β或2者联合治疗能促使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而用r-干扰素、IL-12则能抑制IL-6、IL-1β对Th17细胞的分化作用。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Tr细胞及Th17细胞失衡的重要原因,细胞因子IL-6、IL-1β可促进结核患者Th17细胞分化,逐渐恢复Th17/Tr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抗结核治疗 TH17细胞 TR细胞
下载PDF
抗菌药物治理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多双 张玉玲 +4 位作者 胡荍 符湘云 王惠芳 罗清钦 向利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3期3263-3265,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之间的关系,为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及同期住院患者抗菌药...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之间的关系,为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及同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该抗菌药物使用强度r分别为0.89、0.87、0.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r分别为-0.90、-0.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抗菌药物使用、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均显示出遏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加剧的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 手卫生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从伦理学角度认识手卫生文化建设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来瑞平 王惠芳 +3 位作者 胡荍 符湘云 谢多双 向乐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5期745-747,共3页
目的评价手卫生文化建设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HO手卫生依从性观察法,调查分析手卫生文化建设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正确率。结果开展手卫生文化活动后,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从30.2%上升到65.3%,护士的手卫生... 目的评价手卫生文化建设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HO手卫生依从性观察法,调查分析手卫生文化建设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正确率。结果开展手卫生文化活动后,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从30.2%上升到65.3%,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从52.2%上升到87.6%;医师的洗手正确率从66.7%上升到85.8%,护士的洗手正确率从80.0%上升到93.3%。结论通过开展手卫生文化建设,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了院感发生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手卫生 文化建设 依从性
下载PDF
Gitelman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娜娜 李雪锋 +1 位作者 黄浩 陈新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26-427,共2页
患者,女,42岁,因“间断乏力5年,加重10天”于2019年3月9日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每20天发作1次,发作后上楼困难,伴恶心、纳差,无恶心、呕吐及头晕、意识障碍,于外院查电解质提示血钾偏低(具体数值不详),予以输液补钾治... 患者,女,42岁,因“间断乏力5年,加重10天”于2019年3月9日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每20天发作1次,发作后上楼困难,伴恶心、纳差,无恶心、呕吐及头晕、意识障碍,于外院查电解质提示血钾偏低(具体数值不详),予以输液补钾治疗1天后症状好转,出院后患者间断补钾治疗,感觉乏力时自行服用氯化钾缓释片(具体剂量不详),近半年未坚持服用。入院前10天患者再发上述症状,来我院门诊查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低钾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症
下载PDF
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朕瑜 彭民金 +5 位作者 付彬彬 胡荍 李丽 董晨 谢多双 唐以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747-2751,共5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2年4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ECMO支持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统计感染部位及...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2年4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ECMO支持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统计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CMO支持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68例ECMO支持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为(45.78±15.83)岁,男性55例(80.9%),60例患者行V-A模式;17例(25.00%)患者发生28例次医院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12例次,42.86%)为主,其次为血液系统(7例次,25.00%);中心ICU感染例次率最高(17例次,58.62%);共检出病原菌4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0株,66.67%),检出菌中多药耐药菌29株占64.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MO支持治疗时长是ECMO支持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45,95%CI=1.067~3.546,P=0.030).结论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ECMO支持治疗时长为其危险因素;应开展综合防治措施,降低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