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功率密度超声波强化絮凝沉降除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姣 田小方 +1 位作者 赵以军 程凯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3,共6页
超声波强化絮凝沉降除藻技术能够提高絮凝沉降除藻效率,但以往研究采用的较高超声波功率限制了这一组合技术的应用。通过探究低功率密度超声波(0.5~1.0 W/L)对絮凝沉降技术去除微囊藻的增效作用,比较了增重剂种类及用量、超声波预处理... 超声波强化絮凝沉降除藻技术能够提高絮凝沉降除藻效率,但以往研究采用的较高超声波功率限制了这一组合技术的应用。通过探究低功率密度超声波(0.5~1.0 W/L)对絮凝沉降技术去除微囊藻的增效作用,比较了增重剂种类及用量、超声波预处理的时间和距离、超声波预处理与絮凝沉降的间隔时长、日光照射时长等因素对除藻率的影响,并通过水池试验验证了低功率密度超声波的增效作用。结果显示:(1)超声波的处理距离对除藻率无显著影响,但增加超声波预处理时长则明显有利于提高除藻率,处理30 s时的除藻率显著高于仅处理10 s时的除藻率;(2)除藻率的日均变幅较大,当日光光照时长为3~9 h时,试验组的除藻率平均比对照组高17%,日光照射时长为0 h和12 h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除藻率则无显著差异;(3)随着超声波预处理与絮凝沉降间隔时长的增加,除藻率会明显下降,仅当间隔时长不超过30 min时,试验组的除藻率才显著高于对照组;(4)水池原位试验中,试验组的除藻率高达70.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2%。研究表明,低功率密度超声波预处理能明显增加絮凝沉降除藻率,且应在日光开始减弱的下午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絮凝沉降 功率 光照
下载PDF
3种沉水植物碳氮代谢对水体氮源形态组成的响应 被引量:8
2
作者 章伟 王和云 赵以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6,共6页
以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 Michx)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为试验对象,研究水体中不同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浓度比对植物碳氮(C-N)代谢的影响。2015年春季栽... 以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 Michx)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为试验对象,研究水体中不同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浓度比对植物碳氮(C-N)代谢的影响。2015年春季栽培3种沉水植物;7月,截取长约10 cm的植物顶端于1 L的玻璃烧杯预培养,光暗比为14 L∶10 D,温度控制为光周期25℃,暗周期15℃,光照强度为110μmol/(m^2·s),预培养7 d后截取植物顶端1 g左右转入250 m L的锥形瓶,设计培养液总氮浓度为2 mg/L,按照NH_4^+-N与NO_3^-N的浓度比设置2∶1、1∶1、1∶2、2∶0、0∶2共计5个处理,以预培养液为对照,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氨氮添加显著提高了3种植物组织内游离氨基酸(FAA)的含量,且在氨氮浓度2 mg/L时FAA达最大;(2)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SC)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二元方差分析显示处理间SC的差异,种间差异的贡献值为69%;(3)硝态氮完全替代氨态氮时,3种植物组织中的SC/FAA显著升高,二元方差分析显示处理间SC/FAA的差异主要源于氮源形态组成(56%);(4)伊乐藻体内FAA和SC含量均大于穗花狐尾藻和金鱼藻。这可能是它在富营养水体中更有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氨氮/硝氮 碳氮代谢 富营养化
下载PDF
适用于低氨污水的高效氨氧化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氨氧化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慧娟 向斯 程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7,共8页
文章从生活污水中富集得到了一种培养物,其中的唯一自养氨氧化菌被命名为Nitrosomonas europaea SH-3。研究了亚硝氮浓度、盐度、温度和pH对其生长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在低氨污水中的脱氨效果及最大比增长速率。结果表明,该培养物的半数... 文章从生活污水中富集得到了一种培养物,其中的唯一自养氨氧化菌被命名为Nitrosomonas europaea SH-3。研究了亚硝氮浓度、盐度、温度和pH对其生长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在低氨污水中的脱氨效果及最大比增长速率。结果表明,该培养物的半数抑制亚硝氮浓度<500 mg/L,半数抑制盐度为0.5%~1%(以NaCl计);最适生长温度为32.2℃,最适pH为7.7。该培养物在低氨污水中的氨氮去除率能达到92.64%~100%,最大比增长速率为(2.34±0.35)d-1,最短代时为(7.28±1.07)h。该培养物生长迅速,对氨的亲和力高,在低氨污水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氨氧化菌 亚硝化单胞菌 比增长速率 代时 低氨污水
原文传递
不同碳源对Delftia tsuruhatensis HT01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金翠萍 向斯 +1 位作者 郭溪 程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78-1484,共7页
以一株异养氨氧化菌Delftia tsuruhatensis HT01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甘蔗糖蜜、丁二酸钠、乙酸钠、蔗糖、葡萄糖、果糖或柠檬酸钠等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情况及对TOC、NH_4^+-N、TN的去除率,并通过两轮中试测试了该... 以一株异养氨氧化菌Delftia tsuruhatensis HT01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甘蔗糖蜜、丁二酸钠、乙酸钠、蔗糖、葡萄糖、果糖或柠檬酸钠等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情况及对TOC、NH_4^+-N、TN的去除率,并通过两轮中试测试了该菌对皮革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HT01在异养条件下能够生成NO_2^--N,并可以在利用SDS(去除率为34%)的同时去除NH_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74%和14%);丁二酸钠和乙酸钠分别有利于实现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高的TOC去除率(71%),而果糖则有利于实现最高的NH_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8%和29%).HT01能够在皮革污水中生长,第2轮中试对COD,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8%,49%和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ftia tsuruhatensis HT01 十二烷基硫酸钠 异养氨氧化 皮革污水
下载PDF
香溪河库湾浮游细菌和病毒计数方法比较研究
5
作者 程斯婷 赵以军 廖明军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年第2期40-43,50,共5页
液氮速冻后转入-80℃保存是流式细胞仪计数浮游细菌及病毒的样品保存之标准条件。以荧光显微镜计数法为参照,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温和冷冻保存(-20℃冷冻2周后转入-80℃保存)的香溪河库湾水样分别计数了浮游细菌和浮游病毒丰度。结果显示,... 液氮速冻后转入-80℃保存是流式细胞仪计数浮游细菌及病毒的样品保存之标准条件。以荧光显微镜计数法为参照,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温和冷冻保存(-20℃冷冻2周后转入-80℃保存)的香溪河库湾水样分别计数了浮游细菌和浮游病毒丰度。结果显示,利用流式细胞仪计数香溪河库湾水样中的浮游细菌丰度与荧光显微镜计数法等效(P>0.05);流式细胞仪计数浮游病毒丰度高于荧光显微镜计数结果2.0±0.1倍(Z=-4.704,P<0.01),且具有强正相关(r=0.979,P<0.01)。计数结果间的差异与其他环境中样品标准保存方法下计数结果相近,表明温和冷冻保藏条件对流式细胞仪计数香溪河库湾水样中浮游细菌和浮游病毒丰度结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病毒 浮游细菌 流式细胞仪 荧光显微镜 样品保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