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3 位作者
周大寨
吴永尧
朱玉昌
唐巧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5,共5页
采用盆栽、亚硒酸钠供硒、原子吸收检测,研究了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试验表明处理硒浓度<18 mg/kg时,随着处理硒浓度的增加,油菜植株干物质累积率在80~100 d时大于45%,最高为硒浓度18 mg/kg(干物质53.18%),最低为对照(2...
采用盆栽、亚硒酸钠供硒、原子吸收检测,研究了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试验表明处理硒浓度<18 mg/kg时,随着处理硒浓度的增加,油菜植株干物质累积率在80~100 d时大于45%,最高为硒浓度18 mg/kg(干物质53.18%),最低为对照(23.87%),同期硒元素的积累均超过50%,最高为12 mg/kg硒处理组(硒积累60.80%);硒浓度>18 mg/kg时,60~80 d植株中积累干物质较多,而后期则相对较少,同期硒的积累超过40%;对照60 d以前积累干物质最多(34.58%),硒的积累率也最高(10.97%);油菜各器官均有硒的累积,且随器官发育而增加,苗期结束时加硒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累积量顺序为叶>根>茎。茎的硒累积量<20%,叶片硒累积量占全株硒累积量50%以上,根硒总累积量在30%左右;从不同生长阶段积累硒量看,大多数硒是在60d以后积累的,从既要获得较高苗期生物产量,又要积累更多的硒出发,80 d时采收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硒
生物富集
动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凝集素探针对典型赤潮生物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辉
武模戈
+2 位作者
雷红灵
赖红艳
侯建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9-292,共14页
采用14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细胞凝集素探针对23株典型的有害赤潮生物进行了检测,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探针标记区分和识别目标藻的特异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DBA可以把裸甲藻(Gymno...
采用14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细胞凝集素探针对23株典型的有害赤潮生物进行了检测,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探针标记区分和识别目标藻的特异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DBA可以把裸甲藻(Gymnodinium)GIXM01株与其他裸甲藻区分开;SBA、WGA和PNA探针能定性或定量地区分形态相似的裸甲藻GMDH01和TPXM01。PHA-E和SJA能分别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DH04、ATMJ02株系与同种其他的藻株区分开;PNA也能从同种其他株系中识别塔玛亚历山大藻ATDH01,ATDH02,ATDH03株系;UEA I能从同种藻株中识别塔玛亚历山大藻ATCI01-JN、ATCI01藻株;RCA120可以区分产毒水平不同的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的ASPGX01和ASPGX02。DBA、SBA、PNA和LCA探针能定性和定量区分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PMDH01和PMXM01;而PNA探针仅能定量区分原甲藻属(Prorocentrum)PDDH01与PMXM01。用WGA探针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等检测手段可以把探针标记的目标裸甲藻GSPXM01和TPXM01从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donghaiense)和微小原甲藻(P.minimum)等组成的混合样品中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凝集素探针
赤潮种类
检测
流式细胞仪
荧光显微镜
荧光分光光度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鹤续断中总生物碱提取分离工艺的初探
被引量:
6
3
作者
武芸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4-305,共2页
目的研究五鹤续断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索氏提取续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并用紫外分光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得出五鹤续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当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
目的研究五鹤续断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索氏提取续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并用紫外分光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得出五鹤续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当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10h,酸度值为3~3.5时,五鹤续断总生物碱提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鹤续断
总生物碱
单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提取
分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类分子探针对常见赤潮生物的检测
4
作者
侯建军
赖红艳
+1 位作者
雷红灵
黄邦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8,共9页
集中使用寡核苷酸、肽核酸和细胞凝素3类探针对来自东海和厦门海域的现场赤潮样品进行了检测,尝试鉴定识别自然水样中有害的赤潮原因种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原甲藻和纤小裸甲藻,建立和优化了这些探针的检测方法和样品处理程序。结果表明...
集中使用寡核苷酸、肽核酸和细胞凝素3类探针对来自东海和厦门海域的现场赤潮样品进行了检测,尝试鉴定识别自然水样中有害的赤潮原因种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原甲藻和纤小裸甲藻,建立和优化了这些探针的检测方法和样品处理程序。结果表明,在东海和厦门海域的赤潮样品中均成功地检出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分布情况,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DBA>Tama28S>Tama5S;在东海和厦门海域的赤潮样品中,也成功地检测出了微小原甲藻,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ConA>PM18S02>PM28S02;在厦门海域的赤潮水样中检出了纤小裸甲藻,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WGA>PNATP28S01>TP18S02>TP28S01。各探针检测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报道吻合较好。比较这3类探针的特异性,其中以PNA探针为最好,其次为DNA;lectin探针的特异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寡核苷酸
肽核酸
细胞凝集素
探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莼菜中铜、锌的含量
被引量:
19
5
作者
周志
唐巧玉
+2 位作者
汪兴平
罗祖友
胡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5-287,共3页
应用微波消解制备系统,对莼菜湿样中铜、锌元素进行了微波消解研究,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元素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设计,讨论了HNO3/H2O2比、固液比、消解时间、微波功率对微波消解结果的影响。最佳的消解条件为:HNO3/H2O2(V/V)=1:1...
应用微波消解制备系统,对莼菜湿样中铜、锌元素进行了微波消解研究,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元素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设计,讨论了HNO3/H2O2比、固液比、消解时间、微波功率对微波消解结果的影响。最佳的消解条件为:HNO3/H2O2(V/V)=1:1,固液比(g/ml)=1:12,消解时间为6min,微波功率为700W。在最佳微波消解条件下,进行了精密度实验、回收率实验和金属离子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所得铜的回收率在97.60%~102.80%之间,RSD为4.61%;锌的回收率在98.40%~101.80%之间,RSD为6.19%。微波消解法处理莼菜湿样,具有快速、简便、节约试剂、消解完全等特点,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
莼菜
铜
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火棘果实功效成分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
13
6
作者
李伟
程超
+2 位作者
张应团
严玲
莫开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7-210,共4页
以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对其黄酮、多酚和原花色素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以三种物质的含量为分类性状,采用STAT软件对不同原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和原花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90%乙醇,料液比1:35,80...
以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对其黄酮、多酚和原花色素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以三种物质的含量为分类性状,采用STAT软件对不同原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和原花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90%乙醇,料液比1:35,80℃浸提3h,黄酮和原花色素最高得率为3.47%和4.63%;多酚类物质最佳浸提工艺为:100%乙醇,料液比1:25,70℃浸提3h,得率为3.86%。聚类结果可以说明,除了果实的成熟度影响多酚、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外,地理位置的不同对其中成分的影响也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果实
多酚
黄酮
原花色素
聚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18
7
作者
程超
朱玉昌
+1 位作者
莫开菊
汪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零余子皂甙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以及零余子皂甙的TEAC值。方法:分别采用DPPH、ABTS、Fe2+-H2O2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零余子皂甙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
目的:研究零余子皂甙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以及零余子皂甙的TEAC值。方法:分别采用DPPH、ABTS、Fe2+-H2O2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零余子皂甙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随着皂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对超氧自由基清除率达到50%的零余子皂甙浓度为60.34mg/L,其总体抗氧化值即TEAC值随着皂甙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子
皂甙
DPPH
TEAC
抗氧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萝卜叶中的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
12
8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3 位作者
周大寨
唐巧玉
朱玉昌
陈金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102,共3页
实验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萝卜叶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pH值分别为8.5和6.0的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
实验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萝卜叶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pH值分别为8.5和6.0的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种类蛋白质、多糖、干样品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萝卜叶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多糖硒,分别占样品含硒量的54.48%和17.31%,在硒蛋白组分中又以水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占样品含硒量的2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叶
硒蛋白
硒多糖
赋存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中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
49
9
作者
肖强
陈娟
+1 位作者
吴飞华
郑海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49-1853,共5页
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 prusside,SNP)处理对水稻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片及幼根中愈创木酚过氧化酶(guaiacol peroxidase,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
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 prusside,SNP)处理对水稻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片及幼根中愈创木酚过氧化酶(guaiacol peroxidase,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低浓度SNP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并明显缓解盐胁迫下叶片和幼根受到的氧化性损伤;但在水稻幼苗不同器官,SNP调节的主要靶酶有所不同,在叶片中促进SOD和CAT活性,而在幼根中除SOD和CAT活性外,还提高GPX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4种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
11
10
作者
熊丹
陈发菊
+2 位作者
梁宏伟
王玉兵
李晓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11-2016,共6页
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淀粉酶(AM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POD、EST、AMY和SOD活性变化...
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淀粉酶(AM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POD、EST、AMY和SOD活性变化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酶谱差异明显,胚性愈伤组织中EST和AMY同工酶酶带多且活性高,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缺乏EST和AMY同工酶表达,AMY同工酶可作为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的重要标志。香果树体细胞胚形态建成过程中,球形胚时期的AMY、POD、EST同工酶活性最强,表明这一时期生理代谢旺盛,是体细胞胚形态建成的关键时期;POD、AMY和SOD3种同工酶的酶谱及表达强弱在形态建成的不同时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可作为香果树体细胞胚发生发育特定时期的参考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果树
体细胞胚胎发生
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3 位作者
周大寨
唐巧玉
朱玉昌
孙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96,共4页
研究了湖北恩施所购买的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荸荠中的蛋白质,水提取荸荠中的多糖,并测定它们的含量,用微波消化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荸...
研究了湖北恩施所购买的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荸荠中的蛋白质,水提取荸荠中的多糖,并测定它们的含量,用微波消化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荸荠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50.45%;蛋白质组分中,以醇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硒含量的38.66%;也有部分硒和多糖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蛋白硒
多糖硒
赋存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豆魔芋果冻的研制
被引量:
16
12
作者
张驰
朱玉昌
陈卫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1-605,共5页
以绿豆和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食用胶凝剂和柠檬酸等研制出果冻。通过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绿豆汁4.8%、魔芋精粉0.4%、琼脂0.1%、白砂糖15%、柠檬酸0.1%,生产产品香味特别,风味爽口,营养全面且具有较好保健功能的...
以绿豆和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食用胶凝剂和柠檬酸等研制出果冻。通过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绿豆汁4.8%、魔芋精粉0.4%、琼脂0.1%、白砂糖15%、柠檬酸0.1%,生产产品香味特别,风味爽口,营养全面且具有较好保健功能的绿豆魔芋果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魔芋
果冻
研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板党中硒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
11
13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1 位作者
周大寨
陈云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14-318,共5页
本研究以富含硒元素的恩施药材——中国板党为原料,对党参含硒多糖的分离提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采用水浸提、乙醇醇析提取、Sevage脱蛋白、干燥等方法研究中国板党含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用蒽酮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对多糖含量、硒...
本研究以富含硒元素的恩施药材——中国板党为原料,对党参含硒多糖的分离提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采用水浸提、乙醇醇析提取、Sevage脱蛋白、干燥等方法研究中国板党含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用蒽酮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对多糖含量、硒含量分别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板党水溶性含硒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2次、加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为95℃。水溶性多糖含量为5.50%,多糖硒的含量为0.259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硒多糖
多糖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藤茶多糖AGP-3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
12
14
作者
罗祖友
陈根洪
+1 位作者
郑小江
吴谋成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07-1709,共3页
目的对藤茶水溶性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AGP-3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为藤茶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EAE-SephadexA-25、SephadexG-200和HPLC对藤茶多糖分离纯化,并通过IR、GC、1HNMR和13CNMR分析对藤...
目的对藤茶水溶性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AGP-3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为藤茶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EAE-SephadexA-25、SephadexG-200和HPLC对藤茶多糖分离纯化,并通过IR、GC、1HNMR和13CNMR分析对藤茶多糖AGP-3组分的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AGP-3重均分子量(Mw)为1.02×105Da,含中性糖质量分数57.6%、糖醛酸32.3%、蛋白质3.5%。结论藤茶多糖分离组分AGP-3为一种含蛋白质的复合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硒对油菜苗期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20
15
作者
张驰
周大寨
+1 位作者
吴永尧
唐巧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365,共3页
应用土培与水培相结合的盆栽方式,研究不同补硒浓度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的含量随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浓度硒处理都比对照能保持根系的生长活力,在补硒浓度〈9.0μg·mL^-1处理时,能提高根冠比...
应用土培与水培相结合的盆栽方式,研究不同补硒浓度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的含量随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浓度硒处理都比对照能保持根系的生长活力,在补硒浓度〈9.0μg·mL^-1处理时,能提高根冠比;补硒浓度〈15.0μg·mL^-1范围内,随补硒浓度的增加,根系的生物量亦增加;在补硒浓度〈21.0μg·mL^-1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随硒浓度上升而增加;但高浓度硒处理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降低、根冠比下降、根系的生物量减少。当补硒浓度〈15.0μg·mL^-1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硝酸还原酶(NR)、淀粉酶(amylase)的活力均随补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15.0-24.0μg·mL^-1时,则随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的活力在高硒浓度时均比对照高,但淀粉酶的活力低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补硒浓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硒
生长
生理化指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营养元素硒在南瓜中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
7
16
作者
刘信平
张驰
+1 位作者
周大寨
毛良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64,共4页
本文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南瓜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南瓜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
本文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南瓜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南瓜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多糖硒,分别占样品含硒量的45.76%和27.47%,在硒蛋白组分中又以碱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占样品含硒量的4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硒蛋白
硒多糖
赋存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甜橙中不同活性成分与总抗氧化能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3
17
作者
朱玉昌
周大寨
+1 位作者
焦必宁
付陈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86,共5页
测定了7个甜橙品种果汁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VC、多酚、总类胡萝卜素及类柠檬苦素的含量,VC的含量介于390.6~478.6mg/L之间,多酚类介于573.1~655.0mg/L,总类胡萝卜素介于5.47~7.25mg/L,类柠檬苦素介于0.10~0.17mg/L。用ABTS/K2S2O8...
测定了7个甜橙品种果汁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VC、多酚、总类胡萝卜素及类柠檬苦素的含量,VC的含量介于390.6~478.6mg/L之间,多酚类介于573.1~655.0mg/L,总类胡萝卜素介于5.47~7.25mg/L,类柠檬苦素介于0.10~0.17mg/L。用ABTS/K2S2O8体系测定的反映总抗氧化能力的TEAC值介于4.79~6.09之间,血橙最高,锦橙最低。TEAC值与VC的相关度达到显著水平(r=0.868,p=0.011),与多酚类达到极显著水平(r=0.909,p=0.003),而与总类胡萝卜素则无显著相关关系(p>0.1),表明多酚类物质可能是甜橙品种中主导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
活性成分
TEAC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魔芋中多糖提取技术及含硒形态研究
被引量:
15
18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江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64-3364,3405,共2页
研究了魔芋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用不同的浸提液和浸提方法(热水、稀酸、稀碱、超声波)提取魔芋中的多糖,用水作为提取剂提取魔芋中的蛋白质,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含硒量。魔芋中的总硒含量为2.540...
研究了魔芋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用不同的浸提液和浸提方法(热水、稀酸、稀碱、超声波)提取魔芋中的多糖,用水作为提取剂提取魔芋中的蛋白质,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含硒量。魔芋中的总硒含量为2.540μg/g,而多糖硒的含量为2.241μg/g,占了总硒的88.23%,说明魔芋中的多糖硒为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同时通过实验可知,魔芋多糖的最佳提取剂为稀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硒蛋白
硒多糖
赋存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冬果实蓝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5
19
作者
程超
李伟
+1 位作者
莫开菊
汪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8-171,共4页
主要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麦冬果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水为提取溶剂,将提取的色素液在200~650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而后分别探讨碳水化合物、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对色素在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紫外可见...
主要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麦冬果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水为提取溶剂,将提取的色素液在200~650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而后分别探讨碳水化合物、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对色素在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紫外可见光区有3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380、574、617nm;葡萄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使色素的稳定性增加,当温度低于60℃时麦冬果蓝色素可保持其蓝色不变,但当温度大于30℃时,色素水溶液中有沉淀产生。大多数常见金属离子可使麦冬果实蓝色素吸光值增加,其中Cu2+、Fe3+、Na+、K+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果实
蓝色素
稳定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紫色马铃薯多酚类组成及主要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
9
20
作者
姚兰
雷灿
艾训儒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共5页
研究紫色马铃薯的总多酚主要组分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紫色马铃薯的总多酚主要包括绿原酸、花青素和咖啡酸,其中除花青素以外的总多酚可以采用绿原酸为对照品在325 nm处直接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回收率在97.67%-103.15%;并针对硒...
研究紫色马铃薯的总多酚主要组分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紫色马铃薯的总多酚主要包括绿原酸、花青素和咖啡酸,其中除花青素以外的总多酚可以采用绿原酸为对照品在325 nm处直接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回收率在97.67%-103.15%;并针对硒元素对紫色马铃薯酚类化合物如绿原酸、咖啡酸和花青素的代谢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硒元素显著的促进了紫色马铃薯的绿原酸、咖啡酸和花青素以及有益微量元素有机硒元、锌和铁的积累;因此富硒紫色马铃薯是一种更好的功能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
多酚类
硒
锌
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周大寨
吴永尧
朱玉昌
唐巧玉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5,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D200529005)
文摘
采用盆栽、亚硒酸钠供硒、原子吸收检测,研究了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试验表明处理硒浓度<18 mg/kg时,随着处理硒浓度的增加,油菜植株干物质累积率在80~100 d时大于45%,最高为硒浓度18 mg/kg(干物质53.18%),最低为对照(23.87%),同期硒元素的积累均超过50%,最高为12 mg/kg硒处理组(硒积累60.80%);硒浓度>18 mg/kg时,60~80 d植株中积累干物质较多,而后期则相对较少,同期硒的积累超过40%;对照60 d以前积累干物质最多(34.58%),硒的积累率也最高(10.97%);油菜各器官均有硒的累积,且随器官发育而增加,苗期结束时加硒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累积量顺序为叶>根>茎。茎的硒累积量<20%,叶片硒累积量占全株硒累积量50%以上,根硒总累积量在30%左右;从不同生长阶段积累硒量看,大多数硒是在60d以后积累的,从既要获得较高苗期生物产量,又要积累更多的硒出发,80 d时采收比较理想。
关键词
油菜
硒
生物富集
动态
分类号
S565.4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凝集素探针对典型赤潮生物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辉
武模戈
雷红灵
赖红艳
侯建军
机构
西南大学水产系
濮阳职业技术
学院
生物
系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9-292,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CEOHAB2001CB409704)
厦门市创新科技基金项目(3502Z20041059)
+2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60400854)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FB20070611)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70504076)
文摘
采用14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细胞凝集素探针对23株典型的有害赤潮生物进行了检测,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探针标记区分和识别目标藻的特异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DBA可以把裸甲藻(Gymnodinium)GIXM01株与其他裸甲藻区分开;SBA、WGA和PNA探针能定性或定量地区分形态相似的裸甲藻GMDH01和TPXM01。PHA-E和SJA能分别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DH04、ATMJ02株系与同种其他的藻株区分开;PNA也能从同种其他株系中识别塔玛亚历山大藻ATDH01,ATDH02,ATDH03株系;UEA I能从同种藻株中识别塔玛亚历山大藻ATCI01-JN、ATCI01藻株;RCA120可以区分产毒水平不同的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的ASPGX01和ASPGX02。DBA、SBA、PNA和LCA探针能定性和定量区分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PMDH01和PMXM01;而PNA探针仅能定量区分原甲藻属(Prorocentrum)PDDH01与PMXM01。用WGA探针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等检测手段可以把探针标记的目标裸甲藻GSPXM01和TPXM01从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donghaiense)和微小原甲藻(P.minimum)等组成的混合样品中区分开。
关键词
细胞凝集素探针
赤潮种类
检测
流式细胞仪
荧光显微镜
荧光分光光度计
Keywords
lectin probe
harmful algal bloom (HAB) species
identification
flow cytometry(FCM)
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 (EFM)
spectrofluorometry (SFM)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鹤续断中总生物碱提取分离工艺的初探
被引量:
6
3
作者
武芸
机构
湖北
民族
学院
.
湖北省
生物资源
保护与
利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4-305,共2页
基金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MYQ2006031)
文摘
目的研究五鹤续断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索氏提取续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并用紫外分光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得出五鹤续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当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10h,酸度值为3~3.5时,五鹤续断总生物碱提取率最高。
关键词
五鹤续断
总生物碱
单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提取
分离
Keywords
Wu - He Dipsacus asper
Total alkaloids
Extraction
Separation procedure
Orthogonal experiment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类分子探针对常见赤潮生物的检测
4
作者
侯建军
赖红艳
雷红灵
黄邦钦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
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8,共9页
基金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CEOHAB2001CB409704)
中国博士后基金(20060400854)
+2 种基金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FB20070611)
厦门市创新科技基金(3502Z2004105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504076)
文摘
集中使用寡核苷酸、肽核酸和细胞凝素3类探针对来自东海和厦门海域的现场赤潮样品进行了检测,尝试鉴定识别自然水样中有害的赤潮原因种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原甲藻和纤小裸甲藻,建立和优化了这些探针的检测方法和样品处理程序。结果表明,在东海和厦门海域的赤潮样品中均成功地检出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分布情况,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DBA>Tama28S>Tama5S;在东海和厦门海域的赤潮样品中,也成功地检测出了微小原甲藻,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ConA>PM18S02>PM28S02;在厦门海域的赤潮水样中检出了纤小裸甲藻,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WGA>PNATP28S01>TP18S02>TP28S01。各探针检测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报道吻合较好。比较这3类探针的特异性,其中以PNA探针为最好,其次为DNA;lectin探针的特异性相对较弱。
关键词
赤潮
寡核苷酸
肽核酸
细胞凝集素
探针
Keywords
red tide species
oligonucleotide
peptide nucleotide acid
lectin
probe
分类号
X8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莼菜中铜、锌的含量
被引量:
19
5
作者
周志
唐巧玉
汪兴平
罗祖友
胡丹
机构
湖北
民族
学院
生物
科学与技术
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5-287,共3页
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2003AA201C31)
文摘
应用微波消解制备系统,对莼菜湿样中铜、锌元素进行了微波消解研究,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元素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设计,讨论了HNO3/H2O2比、固液比、消解时间、微波功率对微波消解结果的影响。最佳的消解条件为:HNO3/H2O2(V/V)=1:1,固液比(g/ml)=1:12,消解时间为6min,微波功率为700W。在最佳微波消解条件下,进行了精密度实验、回收率实验和金属离子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所得铜的回收率在97.60%~102.80%之间,RSD为4.61%;锌的回收率在98.40%~101.80%之间,RSD为6.19%。微波消解法处理莼菜湿样,具有快速、简便、节约试剂、消解完全等特点,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令人满意。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
莼菜
铜
锌
Keywords
microwave diges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Brasenia schreberJ.F.Gmel
copper
zinc
分类号
Q657.31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火棘果实功效成分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
13
6
作者
李伟
程超
张应团
严玲
莫开菊
机构
湖北
民族
学院
生物
科学与技术
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7-210,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B200729006)
湖北民族学院青年项目
文摘
以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对其黄酮、多酚和原花色素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以三种物质的含量为分类性状,采用STAT软件对不同原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和原花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90%乙醇,料液比1:35,80℃浸提3h,黄酮和原花色素最高得率为3.47%和4.63%;多酚类物质最佳浸提工艺为:100%乙醇,料液比1:25,70℃浸提3h,得率为3.86%。聚类结果可以说明,除了果实的成熟度影响多酚、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外,地理位置的不同对其中成分的影响也很大。
关键词
火棘果实
多酚
黄酮
原花色素
聚类
Keywords
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 polypheonls
flavonoids
proanthocyanidins
cluster
分类号
Q946.91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18
7
作者
程超
朱玉昌
莫开菊
汪兴平
机构
湖北
民族
学院
生物
科学与技术
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3-86,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B200729006)
文摘
目的:研究零余子皂甙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以及零余子皂甙的TEAC值。方法:分别采用DPPH、ABTS、Fe2+-H2O2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零余子皂甙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随着皂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对超氧自由基清除率达到50%的零余子皂甙浓度为60.34mg/L,其总体抗氧化值即TEAC值随着皂甙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关键词
零余子
皂甙
DPPH
TEAC
抗氧化
Keywords
bulbil
saponin
DPPH
TEAC
antioxidation
分类号
Q507 [生物学—生物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萝卜叶中的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
12
8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周大寨
唐巧玉
朱玉昌
陈金益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
科学与技术
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102,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0529005)
湖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7019)
文摘
实验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萝卜叶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pH值分别为8.5和6.0的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种类蛋白质、多糖、干样品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萝卜叶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多糖硒,分别占样品含硒量的54.48%和17.31%,在硒蛋白组分中又以水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占样品含硒量的26.78%。
关键词
萝卜叶
硒蛋白
硒多糖
赋存形态
Keywords
radish leave
Se-protein
Se-polysaccharide
combined form
分类号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中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
49
9
作者
肖强
陈娟
吴飞华
郑海雷
机构
湖北
民族
学院
/
湖北省
生物资源
保护与
利用
重点
实验室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49-185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0192
30670317
+2 种基金
30271065)
厦门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X07115)
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文摘
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 prusside,SNP)处理对水稻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片及幼根中愈创木酚过氧化酶(guaiacol peroxidase,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低浓度SNP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并明显缓解盐胁迫下叶片和幼根受到的氧化性损伤;但在水稻幼苗不同器官,SNP调节的主要靶酶有所不同,在叶片中促进SOD和CAT活性,而在幼根中除SOD和CAT活性外,还提高GPX活性。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一氧化氮
Keywords
Oryza sativa
Salt stress
Nitric oxide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4种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
11
10
作者
熊丹
陈发菊
梁宏伟
王玉兵
李晓玲
机构
三峡大学
生物
技术中心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11-2016,共6页
基金
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7010)
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项目(460-8101)
宜昌市科技重点攻关项目(A06209)
文摘
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淀粉酶(AM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POD、EST、AMY和SOD活性变化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酶谱差异明显,胚性愈伤组织中EST和AMY同工酶酶带多且活性高,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缺乏EST和AMY同工酶表达,AMY同工酶可作为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的重要标志。香果树体细胞胚形态建成过程中,球形胚时期的AMY、POD、EST同工酶活性最强,表明这一时期生理代谢旺盛,是体细胞胚形态建成的关键时期;POD、AMY和SOD3种同工酶的酶谱及表达强弱在形态建成的不同时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可作为香果树体细胞胚发生发育特定时期的参考标记。
关键词
香果树
体细胞胚胎发生
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Keywords
Emrnenopterys henryi Oliv.
somatic embryogenesis
isoenzymes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分类号
Q945.6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周大寨
唐巧玉
朱玉昌
孙甜华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
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96,共4页
基金
湖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7019)
文摘
研究了湖北恩施所购买的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荸荠中的蛋白质,水提取荸荠中的多糖,并测定它们的含量,用微波消化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荸荠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50.45%;蛋白质组分中,以醇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硒含量的38.66%;也有部分硒和多糖结合。
关键词
荸荠
蛋白硒
多糖硒
赋存形态
Keywords
water chestnut
selenium in protein
selenium in polysaccharide
combined form
分类号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豆魔芋果冻的研制
被引量:
16
12
作者
张驰
朱玉昌
陈卫琴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1-605,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0529005)
文摘
以绿豆和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食用胶凝剂和柠檬酸等研制出果冻。通过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绿豆汁4.8%、魔芋精粉0.4%、琼脂0.1%、白砂糖15%、柠檬酸0.1%,生产产品香味特别,风味爽口,营养全面且具有较好保健功能的绿豆魔芋果冻。
关键词
绿豆
魔芋
果冻
研制
Keywords
mung bean konjac
jelly
development
分类号
TS214.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板党中硒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
11
13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周大寨
陈云高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14-318,共5页
基金
湖北大学中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60203)
湖北民族学院重点项目(D200529005)
文摘
本研究以富含硒元素的恩施药材——中国板党为原料,对党参含硒多糖的分离提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采用水浸提、乙醇醇析提取、Sevage脱蛋白、干燥等方法研究中国板党含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用蒽酮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对多糖含量、硒含量分别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板党水溶性含硒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2次、加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为95℃。水溶性多糖含量为5.50%,多糖硒的含量为0.259μg/g。
关键词
党参
硒多糖
多糖工艺
Keywords
Codonopsispilosula selenium-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septraction
分类号
Q946.39 [生物学—植物学]
O613.52 [理学—无机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藤茶多糖AGP-3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
12
14
作者
罗祖友
陈根洪
郑小江
吴谋成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民族
学院
生物
科学与技术
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
学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07-1709,共3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6ABA036)
国家民委部分资助项目(No.08HB04)
文摘
目的对藤茶水溶性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AGP-3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为藤茶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DEAE-SephadexA-25、SephadexG-200和HPLC对藤茶多糖分离纯化,并通过IR、GC、1HNMR和13CNMR分析对藤茶多糖AGP-3组分的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AGP-3重均分子量(Mw)为1.02×105Da,含中性糖质量分数57.6%、糖醛酸32.3%、蛋白质3.5%。结论藤茶多糖分离组分AGP-3为一种含蛋白质的复合多糖。
关键词
藤茶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Keywords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Polysaccharid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硒对油菜苗期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20
15
作者
张驰
周大寨
吴永尧
唐巧玉
机构
湖北
民族
学院
/
湖北省
生物资源
保护与
利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365,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0529005)
文摘
应用土培与水培相结合的盆栽方式,研究不同补硒浓度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的含量随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浓度硒处理都比对照能保持根系的生长活力,在补硒浓度〈9.0μg·mL^-1处理时,能提高根冠比;补硒浓度〈15.0μg·mL^-1范围内,随补硒浓度的增加,根系的生物量亦增加;在补硒浓度〈21.0μg·mL^-1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随硒浓度上升而增加;但高浓度硒处理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降低、根冠比下降、根系的生物量减少。当补硒浓度〈15.0μg·mL^-1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硝酸还原酶(NR)、淀粉酶(amylase)的活力均随补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15.0-24.0μg·mL^-1时,则随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的活力在高硒浓度时均比对照高,但淀粉酶的活力低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补硒浓度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油菜
硒
生长
生理化指标
Keywords
rape
selenium
growth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O613.52 [理学—无机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营养元素硒在南瓜中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
7
16
作者
刘信平
张驰
周大寨
毛良伟
机构
湖北
民族
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
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64,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0529005)
文摘
本文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南瓜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南瓜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多糖硒,分别占样品含硒量的45.76%和27.47%,在硒蛋白组分中又以碱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占样品含硒量的46.34%。
关键词
南瓜
硒蛋白
硒多糖
赋存形态
Keywords
pumpkin Se-protein Se-polysaccharide combined forms
分类号
Q946.911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甜橙中不同活性成分与总抗氧化能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3
17
作者
朱玉昌
周大寨
焦必宁
付陈梅
机构
湖北
民族
学院
中国农业科
学院
柑桔研究所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86,共5页
基金
农业部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项目(04-09-02B)
科技部科研院所公益基金项目(2004DIBJ147)
文摘
测定了7个甜橙品种果汁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VC、多酚、总类胡萝卜素及类柠檬苦素的含量,VC的含量介于390.6~478.6mg/L之间,多酚类介于573.1~655.0mg/L,总类胡萝卜素介于5.47~7.25mg/L,类柠檬苦素介于0.10~0.17mg/L。用ABTS/K2S2O8体系测定的反映总抗氧化能力的TEAC值介于4.79~6.09之间,血橙最高,锦橙最低。TEAC值与VC的相关度达到显著水平(r=0.868,p=0.011),与多酚类达到极显著水平(r=0.909,p=0.003),而与总类胡萝卜素则无显著相关关系(p>0.1),表明多酚类物质可能是甜橙品种中主导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关键词
甜橙
活性成分
TEAC值
Keywords
orange juice
active constituent
TEAC(trolox equivalent andoxidant capacity) value
分类号
TS255.2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魔芋中多糖提取技术及含硒形态研究
被引量:
15
18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江莉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64-3364,3405,共2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0529005)
文摘
研究了魔芋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用不同的浸提液和浸提方法(热水、稀酸、稀碱、超声波)提取魔芋中的多糖,用水作为提取剂提取魔芋中的蛋白质,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含硒量。魔芋中的总硒含量为2.540μg/g,而多糖硒的含量为2.241μg/g,占了总硒的88.23%,说明魔芋中的多糖硒为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同时通过实验可知,魔芋多糖的最佳提取剂为稀碱。
关键词
魔芋
硒蛋白
硒多糖
赋存形态
Keywords
A morphophallus konjac
Selenoprotein
Selenium-polysaccharide
Combined form
分类号
TS24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糖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冬果实蓝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5
19
作者
程超
李伟
莫开菊
汪兴平
机构
湖北
民族
学院
生物
科学与技术
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8-171,共4页
基金
湖北民族学院青年项目
文摘
主要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麦冬果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水为提取溶剂,将提取的色素液在200~650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而后分别探讨碳水化合物、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对色素在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紫外可见光区有3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380、574、617nm;葡萄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使色素的稳定性增加,当温度低于60℃时麦冬果蓝色素可保持其蓝色不变,但当温度大于30℃时,色素水溶液中有沉淀产生。大多数常见金属离子可使麦冬果实蓝色素吸光值增加,其中Cu2+、Fe3+、Na+、K+影响比较显著。
关键词
麦冬
果实
蓝色素
稳定性
Keywords
Ophiopogogonjaponicus
fruit
blue pigment
stability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紫色马铃薯多酚类组成及主要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
9
20
作者
姚兰
雷灿
艾训儒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民族
学院
林学园艺
学院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6BAD29B01)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122901)
文摘
研究紫色马铃薯的总多酚主要组分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紫色马铃薯的总多酚主要包括绿原酸、花青素和咖啡酸,其中除花青素以外的总多酚可以采用绿原酸为对照品在325 nm处直接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回收率在97.67%-103.15%;并针对硒元素对紫色马铃薯酚类化合物如绿原酸、咖啡酸和花青素的代谢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硒元素显著的促进了紫色马铃薯的绿原酸、咖啡酸和花青素以及有益微量元素有机硒元、锌和铁的积累;因此富硒紫色马铃薯是一种更好的功能食品。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
多酚类
硒
锌
铁
Keywords
purple potato
phenolics
selenium
zinc
iron
分类号
TS215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研究
张驰
刘信平
周大寨
吴永尧
朱玉昌
唐巧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细胞凝集素探针对典型赤潮生物的定量检测
黄辉
武模戈
雷红灵
赖红艳
侯建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五鹤续断中总生物碱提取分离工艺的初探
武芸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类分子探针对常见赤潮生物的检测
侯建军
赖红艳
雷红灵
黄邦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莼菜中铜、锌的含量
周志
唐巧玉
汪兴平
罗祖友
胡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火棘果实功效成分的聚类分析
李伟
程超
张应团
严玲
莫开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程超
朱玉昌
莫开菊
汪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富硒萝卜叶中的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张驰
刘信平
周大寨
唐巧玉
朱玉昌
陈金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中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肖强
陈娟
吴飞华
郑海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4种同工酶的研究
熊丹
陈发菊
梁宏伟
王玉兵
李晓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张驰
刘信平
周大寨
唐巧玉
朱玉昌
孙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绿豆魔芋果冻的研制
张驰
朱玉昌
陈卫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国板党中硒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研究
张驰
刘信平
周大寨
陈云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藤茶多糖AGP-3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初步鉴定
罗祖友
陈根洪
郑小江
吴谋成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硒对油菜苗期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驰
周大寨
吴永尧
唐巧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营养元素硒在南瓜中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刘信平
张驰
周大寨
毛良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甜橙中不同活性成分与总抗氧化能力关系的研究
朱玉昌
周大寨
焦必宁
付陈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魔芋中多糖提取技术及含硒形态研究
张驰
刘信平
江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麦冬果实蓝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程超
李伟
莫开菊
汪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富硒紫色马铃薯多酚类组成及主要微量元素分析
姚兰
雷灿
艾训儒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