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潜江地区脑血管病防治预警系统的建立
1
作者 朱春丽 黄显雄 +4 位作者 鄢胜娟 李明峰 蔡治平 彭梅琼 甘永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0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在湖北省潜江地区建立脑血管病防治预警系统并观察其作用。方法:筛选湖北省潜江地区脑血管病高危人群2631例,按生活习惯、地理位置、诊治要求分为干预组1316例及对照组1315例,启动脑血管病防治预警系统,对干预组进行脑血管病危险... 目的:在湖北省潜江地区建立脑血管病防治预警系统并观察其作用。方法:筛选湖北省潜江地区脑血管病高危人群2631例,按生活习惯、地理位置、诊治要求分为干预组1316例及对照组1315例,启动脑血管病防治预警系统,对干预组进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及规范化治疗,对照组按自然状态生活。结果:干预组2008年脑血管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脑血管病预警系统,对脑血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是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预警系统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fos表达和神经保护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曾 夏峰 +3 位作者 李美英 储照虎 吴家幂 胡成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替米沙坦治疗组2 mg/(kg.d)、大剂量替米沙坦治疗组10 mg/(kg.d)。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剂量替米沙坦治疗组2 mg/(kg.d)、大剂量替米沙坦治疗组10 mg/(kg.d)。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监测血压、梗死面积、c-fos的表达。结果小剂量替米沙坦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适度下降,大剂量组则较为剧烈。小剂量替米沙坦组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而大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P>0.05)。各组大鼠神经功能随时间推移逐渐恢复,但各组恢复程度不同,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较好(P<0.05)。c-fos的表达随损伤好转逐渐降低,应用替米沙坦干预后c-fos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且小剂量替米沙坦组减少更明显。结论小剂量替米沙坦可以提供降低血压之外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减少c-fos表达,抑制缺血损伤后神经凋亡。大剂量替米沙坦无明显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血管紧张素 AT1受体 替米沙坦 神经保护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克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一般治疗,观察组基础治疗上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一般治疗,观察组基础治疗上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高于对照组的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随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相应时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2.7±0.3)g/L、MPAR(34.6±5.6)%、D-D(0.8±0.4)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MPV、P-LCR及TXB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血栓形成程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当归内酯对缺血性眩晕大鼠的脑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鄢圣娟 胡成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456-1461,共6页
目的:研究当归内酯对缺血性眩晕大鼠的保护作用及脑神经损伤修复作用。方法:除15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外,其余75只大鼠采用右侧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结扎术建立缺血性眩晕大鼠模型,将造模完成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内酯低剂量组、当... 目的:研究当归内酯对缺血性眩晕大鼠的保护作用及脑神经损伤修复作用。方法:除15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外,其余75只大鼠采用右侧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结扎术建立缺血性眩晕大鼠模型,将造模完成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内酯低剂量组、当归内酯中剂量组、当归内酯高剂量组及盐酸氟桂利嗪组,每组15只。当归内酯低、中、高剂量组根据大鼠体重分别按照20 mg/kg、40 mg/kg、80 mg/kg的当归内酯剂量给予大鼠灌胃,盐酸氟桂利嗪组给予大鼠1.5 mg/kg盐酸氟桂利嗪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大鼠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给药14 d后,采用眩晕测试测定大鼠跳台逃避潜伏时间,酶联免疫吸附测试(ELISA)法测定大鼠右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查大鼠右侧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右侧海马组织Bax、Bcl-2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内酯低、中、高剂量组及盐酸氟桂利嗪组大鼠跳台逃避潜伏时间显著缩短、右侧脑组织TNF-α、IL-1β及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右侧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大鼠右侧海马组织Bax水平显著降低(P<0.05),Bcl-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各项指标变化与当归内酯的剂量表现出依赖性。结论:当归内酯能够通过缩短大鼠跳台逃避潜伏时间,降低脑组织TNF-α、IL-1β、MDA水平及海马组织Bax水平,并提高脑组织SOD活性及海马组织Bcl-2水平,改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而发挥其对缺血性眩晕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内酯 神经损伤 缺血性眩晕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永久性周围神经损伤18例 被引量:7
5
作者 田一锋 黄显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81-82,共2页
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永久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永久性周围神经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均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后发生永久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 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永久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永久性周围神经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均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后发生永久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平均潜伏期16 d。患者出院后一年均有选择性下运动神经元性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运动障碍较感觉损害明显。结论神经损伤程度与有机磷农药毒性、剂量及潜伏期有关,重在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周围神经病 迟发性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附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田亮 鄢圣娟 +3 位作者 胡成伍 杨可俊 田一峰 田代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自身免疫性脑炎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男女比例为1∶1.4,平均年龄为(28±3)岁,中青年为主。本组病例中,首发头痛8例(33.3%),...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自身免疫性脑炎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男女比例为1∶1.4,平均年龄为(28±3)岁,中青年为主。本组病例中,首发头痛8例(33.3%),癫痫样发作9例(37.5%),行为异常5例(20.8%),意识障碍1例(4.2%),不自主运动1例(4.2%);脑脊液压力轻度增高10例(41.6%),细胞数轻度增高11例(45.8%),蛋白轻度增高8例(33.3%);血清和脑脊液中检出自身免疫性抗体(100%);免疫调节治疗有效,8例(33.3%)痊愈,16例(66.7%)遗留有记忆力减退、癫痫发作、行为异常等后遗症。结论:AE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缺乏前驱感染史,易合并癫痫发作,脑脊液蛋白可轻度增高,血清和脑脊液中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免疫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临床特点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克俊 周爱泉 +4 位作者 鄢圣娟 胡成伍 田一峰 田亮 王兆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4期65-66,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采血检测患者血浆Hcy水平,对比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在血浆Hcy水...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采血检测患者血浆Hcy水平,对比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在血浆Hcy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平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症患者血浆Hcy水平方面,观察组中,轻、中、重度患者血浆Hcy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Hcy水平越高,患者抑郁症越严重。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降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 抑郁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研究
下载PDF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春丽 彭一鹏 +3 位作者 黄显雄 蔡治平 胡成伍 杨克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报道我院确诊的3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国内外报道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19例(29.2%)早期被误诊,46例(70.7%)预后良好。经... 目的:探讨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报道我院确诊的3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国内外报道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19例(29.2%)早期被误诊,46例(70.7%)预后良好。经采取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1~3周后,59例(91%)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M RI复查病灶)可完全或大部分恢复至病前水平。结论 RPLS主要以急性、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头痛、精神行为异常、癫痫、皮质盲、精神行为异常、视觉改变、小脑性共济失调、偏瘫等。采用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则可能随病情加重出现脑梗死或脑出血,导致不可逆神经损伤,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克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60-61,共2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差异,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差异,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0.0%,性别、年龄、吸烟史、酗酒史、病灶部位、病灶分布和卒中部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病灶体积和NIHSS评分抑郁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病灶体积≥10cm3和NIHSS评分≥8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史、无糖尿病史、病灶体积<10cm3和NIHSS评分<8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关性分析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病灶体积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均rs>0,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与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病灶体积和NIHSS评分密切相关,高血压、糖尿病、病灶体积≥10cm3和NIHSS评分≥8均为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抑郁 临床病理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潜江市高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鄢圣娟 黄显雄 +1 位作者 卫兵 胡成伍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3期440-441,共2页
目的了解潜江市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143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758人(35.4%),农村学生检查有心理问题人数多于城市学生(P<0.05)。男生与女生心理... 目的了解潜江市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143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758人(35.4%),农村学生检查有心理问题人数多于城市学生(P<0.05)。男生与女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有显著不同(P<0.05),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结论性别、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潜江市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家庭因素。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是最多见的心理问题。要积极利用潜江市高三学生心理的影响因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中学生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下载PDF
赏识教育在低年资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梅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8期97-99,共3页
低年资护士(指工作在五年及以下的护士),护龄短,临床经验不足,大多为独生子女,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主动服务意识差;且因绩效低、考试多、价值取向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导致护士队伍诸多不稳定因素存... 低年资护士(指工作在五年及以下的护士),护龄短,临床经验不足,大多为独生子女,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主动服务意识差;且因绩效低、考试多、价值取向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导致护士队伍诸多不稳定因素存在。为加强低年资护士管理,提高工作积极性,我科自2008年10月起运用赏识教育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赏识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护士管理 赏识教育 应用 临床经验 独生子女 人文关怀 主动服务
下载PDF
心理治疗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褚振海 陈媛 唐荣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1-383,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治疗、心理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心理治疗合并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这4种不同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A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 目的比较常规治疗、心理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心理治疗合并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这4种不同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A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组(B组)、心理治疗组(C组)和心理治疗并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组(D组),分别于治疗前、后用Zung量表(SDS)进行抑郁程度评定和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进行肌力评定。结果在治疗8周后,各种抗抑郁治疗对抑郁有明显的改善,其中以D组最为明显;但各组肌力改善均直至第12周才有统计学意义,且亦以D组最为显著。结论心理治疗并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显雄 田一锋 +6 位作者 胡成武 鄢圣娟 朱春丽 毛南方 彭梅琼 田亮 杨克俊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CDFI)、经颅多普勒(TCD)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和160例体检非脑梗者进行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结果脑梗死组160例患者中有107例...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CDFI)、经颅多普勒(TCD)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和160例体检非脑梗者进行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结果脑梗死组160例患者中有107例颈动脉异常,对照组160例中颈动脉异常19例,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血液流变指标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查,对临床的病因治疗有指导性价值,而对中老年人进行联合检查可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经颅多普勒(TCD) 血液流变学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 斑块形成
原文传递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梗死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显雄 褚振海 +2 位作者 彭梅琼 蔡治平 柳学芳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11例妊高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11例患者分别于分娩前后出现以偏瘫为主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头部CT检查显示不同部...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11例妊高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11例患者分别于分娩前后出现以偏瘫为主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头部CT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梗死 ,预后良好。结论 妊高征为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妊高征合并脑梗死患者应及时处理 ,未出现脑梗死应给予临床监测或预防性治疗 ,以避免神经功能产生永久性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合并症 脑梗死 头部CT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韦尼克脑病的诊断和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春丽 黄显雄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提高对韦尼克脑病的认识和早期临床诊断率,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对潜江市中心医院2000~2009年收治的12例韦尼克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误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及时诊断酒精性韦尼克脑病的3例;妊娠剧吐并发韦尼克脑... 目的提高对韦尼克脑病的认识和早期临床诊断率,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对潜江市中心医院2000~2009年收治的12例韦尼克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误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及时诊断酒精性韦尼克脑病的3例;妊娠剧吐并发韦尼克脑病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并发韦尼克脑病1例;其余6例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头晕、嗜睡、表情淡漠、记忆障碍、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和眼球运动障碍的不同组合,缺乏特征性,被误诊。6例分别在治疗2周~1年后完全恢复正常3,例酒精性韦尼克脑病遗留有不同程度遗忘症和共济失调,2例成为持续植物状态,1例死亡。结论韦尼克脑病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易被临床误诊,颅脑MRI检查具有很大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尼克脑病 诊断 误诊原因
下载PDF
鼠药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春丽 黄显雄 彭一鹏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年第3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鼠药中毒 癫痫持续状态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