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清洗剂对熟制小龙虾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小莹 李述刚 +7 位作者 褚上 吴文锦 熊光权 乔宇 汪兰 杨玉平 康骏 章登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0-77,共8页
目的研究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清洗剂对熟制小龙虾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将小龙虾分别置于自来水(对照)、0.3%的过氧乙酸(peroxyacetic acid,PA)、100 mg/L的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ClO_(2))中鼓泡清洗,清洗后的小龙虾熟制后在4℃贮藏... 目的研究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清洗剂对熟制小龙虾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将小龙虾分别置于自来水(对照)、0.3%的过氧乙酸(peroxyacetic acid,PA)、100 mg/L的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ClO_(2))中鼓泡清洗,清洗后的小龙虾熟制后在4℃贮藏,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质构、色度、羰基含量、巯基含量为指标,分析清洗剂对熟制小龙虾贮藏品质和蛋白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贮藏24 d,对照组、PA组和ClO_(2)组TVB-N值分别是35.03、29.39和30.74 mg/100 g,TBARs值分别是0.15、0.16、0.17 mg/kg;在贮藏过程中,结合水占比下降,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上升,羰基含量上升,总巯基含量下降,肌肉内部硬度上升;菌落总数结果表明PA和ClO_(2)清洗能使小龙虾货架期延长6 d;与ClO_(2)组相比,PA组的小龙虾尾肉硬度值偏大,蛋白羰基含量上升速率快。结论综合菌落总数和理化指标结果考虑,推荐使用100 mg/L的ClO_(2)进行小龙虾加工前清洗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过氧乙酸 二氧化氯 清洗 贮藏
原文传递
小龙虾剥壳技术及虾壳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粟燕 吴伟伦 +6 位作者 汪兰 于巍 孙雪芹 鲍瑜 康峻 吴茜 石柳 《肉类研究》 2023年第8期41-45,共5页
2021年中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到263.36万t,但约产生100万t/年的小龙虾壳副产物。目前小龙虾加工企业仍主要采用手工方式剥壳,且虾壳等副产物绝大多数用于配制饲料,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针对以上产业问题,本文综述手工剥壳、预... 2021年中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到263.36万t,但约产生100万t/年的小龙虾壳副产物。目前小龙虾加工企业仍主要采用手工方式剥壳,且虾壳等副产物绝大多数用于配制饲料,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针对以上产业问题,本文综述手工剥壳、预处理剥壳和机械剥壳的小龙虾主要剥壳技术,以及制作饲料和提取活性物质等的虾壳利用情况。本文可为开发安全、高效小龙虾剥壳技术装备和探索小龙虾壳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为促进小龙虾产业链强链延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预处理剥壳 机械剥壳 虾壳利用 甲壳素
下载PDF
超微虾壳粉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粟燕 吴伟伦 +6 位作者 石柳 于巍 汪兰 乔宇 黄云 康峻 吴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共7页
为提高草鱼鱼糜的凝胶特性,改善其品质,以鲜活草鱼为试验原料,添加虾壳粉,探究不同添加量的虾壳粉(0.25%、0.5%、0.75%、1%、1.25%)对草鱼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凝胶特性、流变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虾壳粉会显著降低草... 为提高草鱼鱼糜的凝胶特性,改善其品质,以鲜活草鱼为试验原料,添加虾壳粉,探究不同添加量的虾壳粉(0.25%、0.5%、0.75%、1%、1.25%)对草鱼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凝胶特性、流变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虾壳粉会显著降低草鱼鱼糜凝胶的白度和色泽评分(P<0.05),但其质构特性显著增大(P<0.05),持水性显著升高(P<0.05),结合水含量显著增加(P<0.05)。感官评价和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当虾壳粉在最适添加量0.5%时,可以显著改善鱼糜凝胶的风味和品质。因此,添加适量虾壳粉能增强鱼糜凝胶的网络结构和持水能力,得到具有较好风味和品质的鱼糜制品,研究结果可为生产高品质的鱼糜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壳粉 草鱼 鱼糜凝胶 凝胶特性 流变性
下载PDF
生长环境对克氏原螯虾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雪红 李述刚 +4 位作者 石钢鹏 罗小莹 康峻 苏静 汪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1-98,共8页
为探索生长环境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实验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克氏原螯虾尾肉、养殖水体及周围土壤进行基因序列测序,分析小龙虾虾肉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土... 为探索生长环境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实验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克氏原螯虾尾肉、养殖水体及周围土壤进行基因序列测序,分析小龙虾虾肉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小龙虾和水体多样性,分析三组样品在不同分类水平的相对丰度发现,小龙虾、土壤和水体中有相对固定的优势菌群,在门类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和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等在小龙虾尾肉、土壤及水体中的平均相对丰度较高,而在科和属水平上无共有优势菌群。PICRUSt2代谢功能预测结果表明,3组样品在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I)、脂肪酸合成(fatty acid elongation)、氨基酸生物合成(amino acid synthesis)和核糖核苷酸代谢途径(nucleotide sugar metabolism)中代谢通路丰度最高。研究结果进一步解释了生长环境和克氏原螯虾微生物群落结构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土壤 水体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夏季克氏原螯虾虾肉和虾壳基本性质研究
5
作者 吴伟伦 夏雨婷 +5 位作者 石钢鹏 汪兰 乔宇 康峻 石柳 吴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5-52,共8页
为了完善克氏原螯虾原料基础数据库,以7、8月捕获的大、中、小三种规格克氏原螯虾为原料,测定虾肉的基本组成、理化性质和虾壳的近似成分及表观结构。结果表明,虾肉中以水分(76.53%~79.22%)和蛋白质(17.63%~19.45%)为主,pH分布在6.88~7... 为了完善克氏原螯虾原料基础数据库,以7、8月捕获的大、中、小三种规格克氏原螯虾为原料,测定虾肉的基本组成、理化性质和虾壳的近似成分及表观结构。结果表明,虾肉中以水分(76.53%~79.22%)和蛋白质(17.63%~19.45%)为主,pH分布在6.88~7.30。虾壳中甲壳素(12.07%~17.43%)和钙(3.31~5.35 g/100 g)含量较高,氢键结构以CO/HN为主(41.33%~47.22%),二级结构以β折叠(35.21%~40.02%)和β转角(29.68%~33.53%)为主。随着捕捞时间和小龙虾规格逐渐增加,小龙虾的得肉率下降,肌纤维间隙减少,持水性上升,弹性和硬度上升,虾壳中蛋白质有序结构比例上升,氢键能和结晶度上升。本研究对基于原料性质的小龙虾运输及加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虾肉 虾壳 基本组成 理化性质 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