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姣 孔长旺 +3 位作者 李谓林 魏世隽 徐峰 蔡贤华 《骨科》 CAS 2018年第5期376-382,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及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病人纳入研究,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为(28.1±6.4)岁;术前应力位X线...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及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病人纳入研究,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为(28.1±6.4)岁;术前应力位X线片提示距骨倾斜25.5°±5.5°(18°~35°),距骨前移(10.1±1.8)mm(7~14 mm)。采用2.7 mm 30°短踝关节镜经前外侧入路观察,经前外侧辅助入路于腓骨远端和距骨外侧面距腓前韧带足印区制作骨隧道,跟骨外侧壁跟腓韧带止点处经皮透视制作骨隧道,取自体半腱肌肌腱对折编织成"Y"型,将移植物引入骨隧道,腓骨端使用袢钢板悬吊固定,距骨及跟骨端使用5.0 mm界面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末次随访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Sefton外侧副韧带重建疗效评价系统评估踝关节稳定性。结果本组16例病人术后随访(16.8±4.3)个月(12~24个月),均于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体育活动,末次随访未观察到踝关节不稳定复发。AOFAS评分为(89.2±4.8)分,VAS评分为(0.7±0.6)分。依据Sefton评价标准: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近期疗效理想,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侧副韧带 解剖重建 关节镜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