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江经济带农田生态系统碳水足迹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化
- 1
-
-
作者
袁亮
柴林
何伟军
孔阳
吴霞
-
机构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3-1628,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04127,72404169,7187410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08)。
-
文摘
节水、降碳是长江经济带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水关系进行耦合研究,有助于明确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厘清农业碳排放的规律,为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和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从碳水关联视角出发,基于碳水足迹理论,引入足迹广度与足迹深度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田生态系统碳水足迹进行评价,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水足迹耦合关系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农田生态系统处于碳赤字、水盈余阶段,四川省碳赤字水平最高,湖南省水盈余指数最高。(2)长江经济带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广度整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四川省最高,上海市最低,且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长江经济带上游;除贵州省外,其余省份碳足迹深度均等于1,无需动用存量资本。水足迹广度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江苏省最高,上海市最低;除江苏省外,其余10省份水足迹深度均等于1,无需动用水资源存量资本。(3)长江经济带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与水足迹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从时间维度来看,整体耦合协调度还不够高;从空间维度来看,碳水足迹耦合协调度均值呈“上游>中游>下游”的分布特征。(4)长江经济带碳水足迹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空间依赖,空间关联性存在不稳定性,波动较大,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区数量增多,高-低集聚区减少,低-低、低-高集聚区较为稳定。
-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足迹
水足迹
耦合协调
-
Keywords
agroecosystems
carbon footprint
water footprint
coupled coordination
-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