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冶市水稻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效益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
作者 李翠 王香琪 +2 位作者 章扬武 胡振华 洪俊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探索适合湖北省大冶市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选取大治市金湖街道港背村的稻田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提出稳产增产条件下适宜的配比,以期为... 为探索适合湖北省大冶市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选取大治市金湖街道港背村的稻田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提出稳产增产条件下适宜的配比,以期为大冶市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以及地力提升提供科学支撑。设置了4种施肥方式,分别为常规施肥处理(T1)、优化施肥处理(T2)、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15%N处理(T3)、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30%N处理(T4)。结果表明,相较于优化施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加了4.80%~6.64%,土壤有机质、全量以及活性氮、磷、钾含量也均有所提升。综合考虑施用量与经济效益,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15%N的施肥方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化肥减量 有机肥配施 产量 经济效益 土壤理化性状 湖北省大治市
下载PDF
湖北省主栽籼稻镉低积累品种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荣 陈晨 +5 位作者 柯晓畅 刘晓继 洪俊 张敏敏 聂新星 杨利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21-23,27,共4页
以湖北省收集的40个主栽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筛选镉(Cd)低积累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湖北省Cd污染安全利用类稻田水稻品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0个供试水稻品种糙米Cd含量在0.09~0.40 mg/kg,整体上杂交稻糙米Cd... 以湖北省收集的40个主栽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筛选镉(Cd)低积累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湖北省Cd污染安全利用类稻田水稻品种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0个供试水稻品种糙米Cd含量在0.09~0.40 mg/kg,整体上杂交稻糙米Cd含量高于常规稻。其中,隆稻3号、深优5438、隆两优1686、巨2优60和兴安香占5个水稻品种糙米Cd含量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22,Cd≤0.2 mg/kg),产量表现由高到低为隆两优1686(6.87 t/hm^(2))、巨2优60(6.13 t/hm^(2))、兴安香占(5.91 t/hm^(2))、隆稻3号(5.90 t/hm^(2))、深优5438(5.26 t/hm^(2))。兼顾稻米低Cd含量和高产量,隆两优1686和巨2优60可优先作为推荐水稻品种在湖北省Cd污染安全利用类稻田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镉低积累品种 筛选 湖北省
下载PDF
三种植物对土壤镉的富集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敬云 聂新星 +3 位作者 刘波 段小丽 张志毅 杨利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83-86,共4页
为筛选出适应中轻度重金属镉(Cd)污染农田的富集植物,以生物质高粱、甜高粱(Sorghum bicolor‘Dochna’)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 L.)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这3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其对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生物质高粱地上部生物量... 为筛选出适应中轻度重金属镉(Cd)污染农田的富集植物,以生物质高粱、甜高粱(Sorghum bicolor‘Dochna’)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 L.)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这3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其对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生物质高粱地上部生物量为22.5748 t/hm^(2),是甜高粱和蓖麻地上部生物量的1.2、5.1倍。3种富集植物各器官中Cd的富集含量均表现为茎秆>叶片>穗,生物质高粱和甜高粱茎秆和叶片中Cd的富集系数均超过1。生物质高粱、甜高粱和蓖麻当季地上部可移除Cd的总量分别为24.66、17.72、1.57 g/hm^(2)。在3种富集植物中,生物质高粱生物量最大,对Cd富集能力强,是一种潜在的Cd污染修复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农田土壤 生物质高粱
下载PDF
不同钝化剂修复镉污染稻田及其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冯敬云 聂新星 +2 位作者 刘波 李方敏 杨利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2期51-55,共5页
以氧化钙镁(NL)、生物炭(B)和碳酸盐岩(SRC)3种钝化剂在大冶市轻度(S1)、中度(S2)镉(Cd)污染农田土壤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对水稻子粒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钝化剂处理均显著降低水稻子粒Cd含量,与对... 以氧化钙镁(NL)、生物炭(B)和碳酸盐岩(SRC)3种钝化剂在大冶市轻度(S1)、中度(S2)镉(Cd)污染农田土壤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对水稻子粒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钝化剂处理均显著降低水稻子粒Cd含量,与对照相比,试验点S1、S2水稻子粒Cd含量分别降低了42.88%~67.29%、38.25%~52.59%,其中试验点S2水稻子粒Cd含量达到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17,Cd≤0.2 mg/kg)。NL、B、SRC处理能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对照相比,试验点S1、S2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14.09%~17.51%、30.38%~37.60%、9.22%~10.54%。试验点S1、S2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水稻子粒呈一定的正相关。施用3种钝化剂显著提高试验点S1的土壤pH,土壤pH与水稻子粒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2)达0.7278。3种钝化处理下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且达到了NY/T3343—2018评价标准中重金属钝化剂施用后作物减产不超过10%的要求。3种钝化剂原位钝化修复中度、轻度Cd污染稻田土壤效果表现为生物炭>氧化钙镁>碳酸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修复 钝化剂 水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